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闽语分区①,从方法论上看,语言内部标准和语言外部因素应兼顾.在把握语言条件时,既要注意个性特征,也要抓准共性基础;在研究其共时影响时,既要考虑其历史演变,也要结合其人文背景;要能从分区回溯历史,又能从历史确证分区.这样,分区则更具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 标签: 闽语 分区 方法论 汉语方言 语言学原则 语言内部标准
  • 简介:闽语差比式具有"缺少标记型"、"基准后置型"和"基准前置型"三种类型。缺少标记型的"S-A-St"是闽语的存古层次,其源头可追溯到秦汉时期的"S-A-St";基准后置型中除"S-A-过-St"外均属闽语的创新层次;"基准前置型"以及基准后置型中的"S-A-过-St"属于外来层次,前者源于官话和书面语模式的扩散,后者是粤语差比式模式的渗入。

  • 标签: 差比式 闽语 历史层次 语法演变
  • 简介:从共时层面上探寻广西平南上渡闽语和福建闽语莆仙话声母系统的异同点,并从历时和共时两个层面上初步解析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

  • 标签: 平南上渡闽语 莆仙话 声母系统 声母
  • 简介:本文以笔者的工作实践,讨论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应如何选题、定位、设计和构建,指明数据库的选题和定位对其社会效应将产生重要影响,并着重介绍了漳州师范学院图书馆《闽语库》的架构历程和经验,总结其中带有理论性和指导性意义的规律。

  • 标签: 闽方言 文献数据库 目录索引 社会效应
  • 简介:闽方言群和侗台语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方言,各方言点的鼻音及塞音韵尾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某些相同之处,它们或合并,或弱化,或消失,是个渐变的过程。

  • 标签: 鼻音韵尾 塞音韵尾 闽语 侗台语
  • 简介:略论粤方言对中山闽语词汇系统的影响陈小枫序中山闽方言岛在粤语的包围圈内,在与当地粤人的长期交际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双言制,即同时可用粤语和中山闽语进行交际。在这种语言环境中,很自然地导致了双言间的互相渗透。由于语言势力的对比,这种渗透是不平衡的,以粤语...

  • 标签: 中山闽语 粤方言 词汇系统 闽方言 粤语词 基本词汇
  • 简介:文章通过对大量调查研究资料的分析和比较,提出了关于粤东闽语内部应该分为2个方言片和4个方言小片的新观点。文章从语音和词汇两个方面对粤东闽语的内部差异作了介绍和分析。

  • 标签: 粤东闽语 方言片 潮汕话 福佬话 语言演变
  • 简介:通过列举“阿”、“子”、“生”词缀在《祖堂集》中的用法,分析这类词在闽语中的保留情况.同时,将近代汉语附加式构词法与现代汉语的比较,窥探近代汉语词缀发展面貌,反观闽语对近代汉语通语的继承状况.

  • 标签: 《祖堂集》 词缀 闽语
  • 简介:该文对粤东闽语各点音系进行比较,归纳其特点和内部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讨论粤东闽语音系归纳的相关问题,探讨音系处理和归纳的原则.呈现了粤东闽语的音系特点和内部差异,澄清[mng]和[big]两组声母在粤东闽语中的互补关系,讨论鼻化人声韵是否该作为独立的韵母等等,并以粤东闽语音系为例,讨论音系归纳和处理当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 标签: 粤东闽语 音系 音系处理 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