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陈旧心肌梗死fQRS波与室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138例陈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将其中有fQRS波的纳为A组(共77例)、无fQRS波的纳为B组(共61例);再将A组中fQRS时限<0.12s的作为A1组(共59例)、fQRS时限≥0.12s的作为A2组(共18例);然后再对所有患者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比较几组患者室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24h室性早搏的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复杂室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患者与A2组患者室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A1组患者恶性室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低于A2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陈旧心肌梗死有fQRS波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室心律失常,并且随着fQRS时限的增加,恶性心律失常如室速、室颤等的发生率也会显著增加,临床上应当对此类患者加强观测和预防。

  • 标签: 陈旧性心肌梗死 fQRS 室性心律失常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陈旧心肌梗死所致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0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就治的陈旧心梗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使用X线和磁共振检查,检测患者左室舒张容积、收缩末容积和射血分数,对两种检查方式对左室容积测定和功能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将心脏磁共振指标当做基础,实施相关分析,结果证实LVEEDV的左室造影结果和磁共振结果不相关,r=0.48,p=0.127.LVEF左室造影计算射血分数和磁共振计算结果接近,但不存在统计学定义,r=0.67,p=0.155.和左心室造影术相比,MRI测量的LVEF,LVEDV,LVESV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可全面判定出陈旧心梗者左心室容积和功能,对心梗后存活心肌的判定存在一定特异性,虽然敏感性尚待提升,但仍具推广价值。

  • 标签: 影像学诊断 陈旧性心肌梗死 心功能不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在陈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并分析其漏诊原因。方法筛选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陈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非心肌梗死,体检健康人员8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调查者均接受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根据图形表现研究心电图对陈旧心肌梗死诊断的准确、特异性以及敏感性。结果心电图检查对陈旧心肌梗死诊断准确为63.13%,敏感性为56.25%,特异性为70.00%,并且对于冠脉病变程度诊断准确与漏诊患者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电图对陈旧心肌梗死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在检测敏感性以及准确均较低,临床漏诊率较高,并且在漏诊原因分析中与冠脉病变的程度密切相关。

  • 标签: 心电图 陈旧性心肌梗死 诊断价值 漏诊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中救护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软件把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4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急诊救护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急诊救护综合护理的方法,比较并观察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5%,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8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救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及时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肌梗死 护理 急诊 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急性缺血性坏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使相应心肌发生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所致,原因通常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继发血栓形成;非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的心肌梗死可由感染心内膜炎、血栓脱落、主动脉夹层、动脉炎等引起;临床上有剧烈持久的胸痛、组织坏死反应和心肌急性损伤、缺血和坏死的系列心电图演变和血清酶学动态变化;严重的患者易发展为严重的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素钠、肝素钙抗凝血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因冠状动脉管腔内血栓引起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20例,临床用药观察治疗,根据临床症状联合用药,分析临床资料。结果从用药原则及病情的轻重程度出发,综合药物治疗,入院前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以缓解,降低患者远期后遗症的发生率,患者治疗满意。结论因临床根据病症症状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药物进行施救,用药方法不尽相同,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率,总体原则根据病情发展合理用药,控制病情恶化。

  • 标签: 心肌梗死 肝素钠 肝素钙
  • 简介:论文摘要心肌梗死是急诊科常见急症,其发病急、死亡率高,正确有效的院前急救可有效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心肌梗塞(AMI)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致相应的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1常并发心衰、休克与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凶。据WHO资料,心肌梗死患者40-60%在起病后1小时内死亡,其主要原因是发病初期救治不当,使病情恶化。我科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住院心肌梗死病人68例,其中男52例,女36例;年龄42~81岁,平均63岁。梗死部位前壁28例,后壁16例,下壁8例,前间壁16例;其中初发56例,陈旧12例,死亡8例,治愈率为88.2%。

  • 标签: 心肌梗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40例的临床护理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例心肌梗死患者经精心治疗及护理,显效19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87.5%。结论对心肌梗死患者做好有效的观察及临床护理工作,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死亡率。

  • 标签: 心肌梗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室心肌梗死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3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作为对照组,同期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的3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分析右室心肌梗死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42.86%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13.33%,对照组院内死亡率10%(3/30)低于观察组院内死亡率34.29%(1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急诊PTCA治疗的病死率为20%,溶栓治疗的病死率14.29%,对照组患者急诊PTCA治疗的病死率为6.67%,溶栓治疗的病死率3.33%,两组患者的两种不同方案治疗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室心肌梗死合并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临床特征更为严重,能增加院内病死率。

  • 标签: 右室心肌梗死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临床特征 预后
  • 简介:目的观察宫廷正骨手法治疗陈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方法对54例陈旧踝关节扭伤的患者采用宫廷正骨手法治疗。治疗前后对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情况按照贝尔德-杰克逊(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比较治疗前、后踝关节功能评分,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踝关节疼痛、稳定性、行走能力、跑步能力、工作能力、活动范围方面的评分及踝关节总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54例中痊愈46例(85.2%),显效7例(13.0%),有效1例(1.8%),无效0例(0%),总有效率为100.0%。治疗后根据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36例,良14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为92.6%。结论宫廷正骨手法治疗陈旧踝关节扭伤具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陈旧性踝关节扭伤 宫廷正骨 手法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陈旧孟氏骨折应用截骨矫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8月-2015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0例小儿陈旧孟氏骨折病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A组应用桡骨头复位术+环状韧带修补术治疗,B组应用尺骨上段Z形截骨矫形内固定+桡骨头复位术+环状韧带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B组治疗优良率为85%,A组为55%;B组治疗后半年肘关节功能评分为(96.50±4.37)分,A组为(80.71±3.91)分。结论尺骨上段Z形截骨矫形内固定+桡骨头复位术+环状韧带修补术治疗小儿陈旧孟氏骨折效果明显,能够改善肘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陈旧性孟氏骨折 截骨矫形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