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有人这样比喻:如果说黄河是华夏民族的母亲,那么黄土高原就是华夏民族的父亲。是啊!我们的父亲和母亲以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共同繁衍着这个生生不息的伟大民族。陕北,世界著名的黄土高原。关于陕北,祖祖辈辈居住在那里的人们可能几天几夜也道不尽、说不完。他们不必讲那么多,随便一个话题,哪怕三言两语,都会强烈地吸引着你,感染着你,撞击着你,每一

  • 标签: 红色陕北
  • 简介:转战陕北时期.被毛泽东称为艰难的过”山梁”时期,是人民革命力量面临的典型的黎明前最黑暗的时期。转战陕北.毛泽东认真地执行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时时处处把群众的疾苦和困难放在最突出的地位,从而获得了群众的信任和鼎力支持。

  • 标签: 党的群众路线 毛泽东 陕北 人民革命力量
  • 简介:摘要“传统民居”是指那些乡村的、非官方的、民间的、一代又一代延续下来的、以居住类型为主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它是我国建筑大家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有的建筑形式,其产生和发展是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等因素影响的综合反映,窑洞是其中鲜明的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就是在窑洞中生存、繁荣和壮大起来的。窑洞分为土窑洞、石窑洞、土基子窑洞、柳椽柳巴子窑洞和接口子窑洞等多种。对于陕北传统民居,我们需要保护的关键不是传统形式,而是产生这种形式的社会动力过程,从而使对传统的保护有坚实的社会和文化力量作为依靠。它的本质在于创新而非固守传统。研究民居,理解民居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解决以后所面临的问题。传统民居的精神和文化应当被继承和发展,也应赋予传统民居以生气,使之富有生命力,使其成为真正安全舒适、适应环境及使用方便的各类建筑空间环境。建筑文化不是封闭的,而是继承,创造,延续的产物。结合当地的固有经验,继承民族的,传统的,乡土的做法是很必要的。

  • 标签: 陕北窑洞 传统 保护 环境 民居
  • 简介:马克思主义的播种在绥德(下)1958年5月6日——5月13日1919年之前,从八九十岁、五六十岁的翰林进士到名秀才,从宿儒老学究到新的留欧留东洋新的大知识分子,无人知马克思,更无人知有马克思主义。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国民党 陕北 绥德 孙中山 反革命
  • 简介:“是”在陕北方言横山话中是一个使用广泛、功能突出的话题标记。它一般用于会话交际的陈述性语句中,出现在不同性质和类型的话题之后,主要功能是强调话题的承前性和对比性。…方面,“是”将会话/语境中已知或易推知的信息对象设置为话题,使当前言谈紧接上文;另一方面,“是”又将话题对象在背景中突出并与其他对象形成对比,使话题句与后续分句在意义上形成转折或对立,或者隐含一种否定性、排他性的意义。从方言比较中看出,横山话的“足”可以视为比较典型的对比话题的标记词。

  • 标签: “是” 横山话 话题标记 对比话题
  • 简介:陕北,通常是指长城以南、黄河以西、子午岭以东、桥山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延安、榆林两个地区。通过考古、文献、出土和传世青铜器及铭文等资料看,这一时期陕北已经是一个北方少数民族和华夏族杂居的地区,在文化上呈现出游牧与农耕并存的局面。文章试图通过对商周时期陕北民族构成的勾勒,进而阐释其文化特征。

  • 标签: 商周 陕北 民族构成 文化特征
  • 简介:在系统收集陕北地区中侏罗统延安组野外露头、钻井、测井、古生物等资料的基础上,对延安组沉积期的沉积环境及其层序地层格架进行分析,并恢复了各层序沉积期的岩相古地理格局。将延安组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分层序绘制了关键单因素的等值线图,恢复了各层序沉积期的岩相古地理格局。层序Ⅰ沉积早期主要为河流沉积;随着盆地沉降的加剧,中部地区逐渐变为湖泊沉积,东北部河流沉积演变为三角洲沉积;层序Ⅱ沉积时期基本继承了层序Ⅰ晚期的沉积格局,古地理格局相对较稳定;层序Ⅲ沉积期,盆地基底不断抬升,湖泊逐渐萎缩成局限湖,河流沉积、三角洲沉积分别在研究区中部、东北部大规模发育。

  • 标签: 沉积相 层序地层 古地理 延安期 陕北地区
  • 简介:摘要在米脂山地微灌枣树示范基地进行大田滴灌试验,研究了不同保墒条件下的不同灌水量、不同灌水次数对枣树耗水规律及作物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保墒条件下枣树各生育期中果实膨大期耗水量最大,开花坐果期次之;秸秆覆盖条件下的节水效果最明显;参考作物ETO值表现为两端值较小而中间部分的值较大;作物生育阶段Kc值是动态变化的。

  • 标签: 滴灌 枣树 耗水规律 作物系数
  • 简介:音乐和文学是缪斯殿堂中最明亮的两颗明珠,二者的关系源远流长,密不可分。在人类早期文明中,诗、乐、舞往往相互结合、浑然一体,如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是“弦诗三百,歌诗三百”,篇篇均可入乐歌唱。现代以来,象征主义文学的先驱爱伦-坡在长诗《钟》里,对音乐美的探索,更是激发了象征主义诗人们不断追求文学的音乐美,加速了音乐元素对现代文学的渗入,形成了现代文学发展的一大趋势。作为当代现实主义小说作家的路遥,对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和结构形式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表现出对于现实世界不同常人的认识和感受,对现实世界中人及人的命运有着深刻的认识,向人们揭示了一个个人们无法逃离的厄运和一幕幕人生悲剧。

  • 标签: 小说作家 陕北民歌 《人生》 象征主义文学 象征主义诗人 现代文学
  • 简介:翻译,作为文化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桥梁,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活动,更是两种文化的交流和传递的活动。由于自然、地理、环境、民族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不可避免地影响翻译过程中文化信息的有效交流与传播。从物质文化、观念文化、习俗文化和地域文化四个方面探讨了陕北民歌翻译中文化的可译性限度。

  • 标签: 文化观 可译性限度 陕北民歌翻译
  • 简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对陕北民歌进行保护与传承是一件紧迫而有意义的工作。通过解读《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项目的动机、意义和范畴,可以对作为国家非遗项目的陕北民歌,在民间的生存状况、官方对陕北民歌的保护政策和举措,以及所达到的实际成果,民间社团、有责任的个体等,在保护过程中出现的误区以及如何实施有效保护等方面进行比较后,寻找出较为合理的思路与办法,以利于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与良性循环。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陕北民歌 活态音乐遗产 保护性破坏 合理保护
  • 简介:采用1997、2004、2007和2009年的LandsatTM影像,利用遥感监督分类方法得到4期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土地利用信息,通过GIS空间分析以及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得到1997—2004年、2004--2007年和2007--2009年3个时段的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速率、幅度、空间分布格局等相关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陕北能源化工基地耕地经历了先减少后略微增加的过程;草地经历了前期增加,中期、后期减少的过程;林地则是处于持续增加的状态,表现为前期显著增加,中后期增加速率减慢;同时12a问土地利用格局发生显著变化,1997年的耕地所占比例为38.6%,是主导类型,2009年的草地成为了主导类型,占33.8%。监测的4个年份,耕地、草地、林地、未利用地都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类型,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草地与其它土地利用类型间的相互转化。

  • 标签: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 土地利用变化 遥感 G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