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院内死亡原因及死亡风险评估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1 87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资料。男543例,女1 335例,男女比为1∶2.5;平均年龄为79.6岁(65~105岁);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988例(52.6%),股骨转子间骨折850例(45.3%),股骨转子下骨折40例(2.1%)。手术治疗1 781例,占94.8%(1 781/1 878)。记录患者的院内病死率,分析引起院内死亡的原因;采用生理功能及手术应激评分(E-PASS)和诺丁汉髋部骨折评分(NHFS)评估院内死亡患者,小范围验证这两种评估工具的准确性。结果本组共13例患者院内死亡院内病死率为0.69%(13/1 878)。直接死亡原因:肺部感染7例,急性心肌梗死2例,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可疑急性肺栓塞1例。13例死亡患者应用E-PASS评估的病死率为5.3%±2.8%,而应用NHFS评估的病死率为9.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96,P=0.023)。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肺部感染的风险较高,在治疗过程中需警惕并早期预防;应注意监测心血管事件、血糖,并预防应激性溃疡。推荐采用NHFS评估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院内死亡风险。

  • 标签: 髋骨折 死亡原因 住院 老年人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院内病死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了多种用于预测AMI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客观评估模型,在对不同危险分层的患者拟定治疗方案时提供了重要的决策辅助支持。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许多新的建模方法也在传统建模的基础上显示出一定的优势。本文将对常用的以及新近构建的AMI院内死亡风险预测模型进行系统介绍,以期为医护人员在临床中应用模型辅助决策提供帮助,并为将来建立更为安全有效的风险预测模型提供参考。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院内死亡 风险模型 机器学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院内急诊患者在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影响整体生存率的主要因素。方法:研究确认在院急诊科患者中选取并执行,且均需要在本院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具体时间为2020年3月-2022年3月,研究人员的总数量为150例,在治疗期间共有15(10.00)例患者出现死亡,以生存组和死亡组作为本次研究中的组别名称,将各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各类相关信息作出统计,并分析其中导致患者出现死亡的主要原因。结果:经过相关统计后,共有15(10.00)例患者出现死亡,分别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对相关资料予以检查,将引发死亡的主要原因归纳于左室射血分数不超过30%、近期心肌梗死以及手术时间,且组间存在一定差异(P<0.05)。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治疗期间存在一定死亡风险,其中以左室射血分数不超过30%、近期心肌梗死以及手术时间为主要引发死亡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院内死亡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对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因AAD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救治的1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6例,女69例;按照患者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入院时IMA水平;将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以评估IMA对AAD患者住院期间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组AAD患者院内全因死亡42例,存活153例,死亡率为2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143,95%CI:1.247~4.826,P=0.011)、Stanford A型(OR=6.751,95%CI:3.189~14.291,P<0.001)、药物治疗(OR=5.133,95%CI:2.463~10.700,P<0.001)及IMA水平(OR=4.452,95%CI:2.231~8.953,P=0.004)是AAD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是AAD患者院内死亡的保护性因素(OR=0.195,95%CI:0.093~0.406,P<0.001)。IMA预测AAD患者院内死亡的AUC为 0.838(95%CI:0.774~0.901,P<0.001),最佳截断值为86.55 U/ml,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75.2%。结论IMA可对AAD患者进行危险评估,入院时IMA水平是AAD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IMA水平较高者,应及早进行手术干预。

  • 标签: 动脉瘤,夹层 死亡率 危险因素 缺血修饰白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MINOCA)患者与冠状动脉阻塞性心肌梗死(MI-CAD)患者临床特征及院内死亡结局的差异。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成组病例分析,选取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17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或≥50%,分为MINOCA组和MI-CAD组。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特征和住院期间心电图、心肌桥、住院天数、出院带药及院内结局相关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MINOCA的相关因素并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结局的因素。结果共纳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 048例,年龄62(54,69)岁,女性741例(24.3%),其中MINOCA组165例(5.4%),MI-CAD组2 883例(94.6%)。与MI-CAD患者相比,MINOCA患者较年轻,女性占比较高,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生率较高,有吸烟史和糖尿病史、冠心病史、心肌梗死史的比例较低,炎性指标包括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MHR)较低,肌酐、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肌酸激酶同工酶、超敏肌钙蛋白I、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水平较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较高;心肌桥、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的发生率较高;钙离子拮抗剂及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应用率较高(P均<0.05);住院天数及院内死亡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龄、女性、无吸烟史或冠心病史、MHR较低更易发生MINOCA(P均<0.05);MINOCA与发生院内死亡无关(P>0.05),冠心病史、慢性肾衰竭病史、空腹血糖、NLR、D-二聚体较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更易发生院内死亡(P均<0.05)。结论与MI-CAD相比,MINOCA患者呈现低龄、女性、无吸烟史或冠心病史、MHR较低的特征,MINOCA常伴发心肌桥及心房颤动。MINCOA患者院内死亡的发生率与MI-CAD患者无明显差异。

  • 标签: 心肌梗死 非阻塞性冠状动脉 炎性指标 心肌桥 院内死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国膝关节置换术后院内死亡率及变化趋势,并评估其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3年至2019年间中国医院质量监测系统(Hospital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HQMS)中收集的膝关节置换手术病例,描述膝关节置换术后院内死亡率,并使用多元泊松回归分析其可能的危险因素,包括手术年份、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手术适应证、Charlson合并症指数(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CCI)、医院所在地理区域、医院类别、医院膝关节置换手术量及手术类型。结果2013至2019年期间共纳入218 923例膝关节置换病例。年手术量自2013年20 307例增长至2019年35 757例,且7年间始终保持上升趋势。患者平均年龄自2013年的64.9岁上升至2019年的66.6岁。在218 923例置换手术患者中共有63例于术后30 d内发生院内死亡死亡率为0.29‰。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患者年龄升高,院内死亡率逐渐升高(趋势性检验,P<0.001);男性患者院内死亡率较女性患者高1.5倍(RR=2.5,95%CI:1.5,4.1);单身(未婚/离异/丧偶)患者较已婚患者的院内死亡率高1.1倍,但无统计学意义(RR=2.1,95%CI:0.9,4.6);随着Charlson合并症指数的升高,院内死亡风险升高(趋势性检验,P<0.001);随着医院年膝关节置换手术量的升高,发生院内死亡的风险降低(趋势性检验,P<0.001)。此外,不同地理区域的院内死亡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华东地区死亡率最低(0.16‰),而后依次为西南地区(0.31‰)、中南地区(0.31‰)、华北地区(0.33‰)、西北地区(0.54‰)及东北地区(0.59‰)。结论中国膝关节置换术后院内死亡率相对较低。高龄、男性、高Charlson合并症指数及较低的医院年膝关节置换手术量是膝关节置换术后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此外,膝关节置换术后院内死亡率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 标签: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 医院死亡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症患者牛津急性疾病严重程度评分(OASIS)和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APSⅡ)对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使用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Ⅳ0.4(MIMIC-Ⅳ0.4)中的数据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以脓毒症3.0诊断标准为筛选条件,提取数据库中有感染且入ICU 24 h内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2分的首次入院的ICU成人脓毒症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是否使用血管活性药物、镇静药物、机械通气、肾脏替代治疗,ICU住院时间,以及OASIS、SAPSⅡ评分等。以院内死亡为主要结局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OASIS与SAPSⅡ评分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共有11 098例ICU成人脓毒症患者被纳入最终分析,其中院内死亡2 320例,存活8 778例,院内病死率为20.90%。与存活患者相比,院内死亡患者年龄更大〔岁:71(60,81)比67(56,78)〕,ICU住院时间更长〔d:6.95(3.39,13.07)比4.23(2.19,9.73)〕,使用血管活性药物、镇静药物、机械通气、肾脏替代治疗的比例更高〔血管活性药物:50.65%(1 175/2 320)比33.05%(2 901/8 778),镇静药物:58.53%(1 358/2 320)比48.41%(4 249/8 778),机械通气:89.57%(2 078/2 320)比81.66%(7 168/8 778),肾脏替代治疗:11.98%(278/2 320)比6.57%(577/8 778),均P<0.01〕,且院内死亡患者有更高的OASIS评分〔分:43(36,49)比35(29,41),P<0.01〕和SAPSⅡ评分〔分:49(40,60)比38(31,47),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OASIS与SAPSⅡ评分预测ICU成人脓毒症患者院内死亡的AUC分别为0.713〔95%可信区间(95%CI)为0.701~0.725〕和0.716(95%CI为0.704~0.728),Delong检验显示二者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ASIS评分对脓毒症患者院内死亡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且与SAPSⅡ评分的预测能力相仿,说明比SAPSⅡ评分更加简便的OASIS评分有更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脓毒症 牛津急性疾病严重程度评分 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Ⅱ 院内病死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是全球发病率第三位、致死率第二位的癌症。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结直肠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最多的国家。细胞死亡在生命体发育过程中普遍存在,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主动有序的死亡方式,其在调节生命稳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调节性细胞死亡在恶性肿瘤中的广泛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揭示铁死亡、自噬和细胞焦亡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密切相关。本文将对铁死亡、自噬和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以及在结直肠癌中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为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和靶向治疗提供全新的视野,并探索其作为潜在死亡治疗靶点的可能性。

  • 标签: 结直肠癌 铁死亡 自噬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器学习方法对创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非干预性病例对照研究。从于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Ⅲ(MIMICⅢ)数据库中提取符合柏林ARDS标准定义的创伤合并ARDS患者,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pH值、氧合指数、实验室指标、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行机械通气(MV)或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比例、急性生理学评分Ⅲ(APSⅢ)、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和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APSⅡ)〕、并发症和合并症〔包括高血压、糖尿病、感染、急性失血性贫血、脓毒症、休克、酸中毒和肺炎〕以及预后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有意义的变量(P<0.05),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XGBoost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3个模型对创伤合并ARDS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760例创伤合并ARDS患者,其中轻度346例,中度301例,重度113例;院内存活618例,院内死亡142例;736例接受MV,65例接受CRRT。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有意义的变量,包括年龄〔优势比(OR)=1.035,95%可信区间(95%CI)为1.020~1.050,P<0.001〕、BMI(OR=0.949,95%CI为0.917~0.983,P=0.003)、血尿素氮(BUN;OR=1.019,95%CI为1.004~1.033,P=0.010)、血乳酸(Lac;OR=1.213,95%CI为1.124~1.309,P<0.001)、红细胞分布宽度(RDW;OR=1.249,95%CI为1.102~1.416,P<0.001)、血细胞比容(HCT;OR=1.057,95%CI为1.019~1.097,P=0.003)、高血压(OR=0.614,95%CI为0.389~0.968,P=0.036)、感染(OR=0.463,95%CI为0.289~0.741,P=0.001)、急性肾衰竭(OR=2.021,95%CI为1.267~3.224,P=0.003)、脓毒症(OR=2.105,95%CI为1.265~3.502,P=0.004),使用上述变量构建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XGBoost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创伤合并ARDS患者院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7(95%CI为0.659~0.815)、0.745(95%CI为0.672~0.819)和0.757(95%CI为0.680~0.884),任意两个模型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纳入年龄、BMI、BUN、Lac、RDW、HCT、高血压、感染、急性肾衰竭、脓毒症变量的Logistic回归模型、XGBoost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创伤合并ARDS患者院内死亡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 标签: 机器学习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创伤 人工智能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所面临的经营和管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在新形势下通过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来保证资产的安全,提高资产运营效率,最终通过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提高经济效益和承担其社会责任是医院院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 标签:     医院 内部控制 预算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医院发展的数量逐渐增多,同时规模也逐渐增大,但与此同时,医院发展中也出现了较多问题,影响着医院的发展质量。为了提升医院发展质量,需要借助内部控制发挥作用。从医院发展的实际来看,内部控制给医院发展的作用较大,医院要了解内部控制,并清楚认识到内部控制给医院发展带来的作用,从而更好的在医院发展过程中做好内部控制,针对现阶段医院存在的内部控制问题,制定可行性高的解决对策。

  • 标签: 医院 内部控制 思考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内感染的有效护理防控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予院内感染管理,对照组50例,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院内感染率和满意度。结果:研究组院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患者实施院内感染管理,可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院内感染 护理 防控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TCGA数据库构建肺腺癌铁死亡预后模型,旨在为肺腺癌患者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TCGA数据库中下载肺腺癌及正常肺组织的基因表达谱及相关临床数据,筛选出与铁死亡相关的预后基因,运用LASSO回归模型构建铁死亡预后模型。结果: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20个铁死亡相关基因,通过LASSO回归分析,最终筛选出13个铁死亡相关预后基因。根据危险评分将患者分为高低风险组,与低风险组相比高风险组的总体生存率明显降低。ROC曲线验证了模型的预测能力。结论:ANGPTL7, DDIT4, SLC1A4, GDF15, SLC2A1,RRM2, ALOXE3, PHKG2, LINC00472, LINC00336, ALOX15,SLC7A11, 和GLS2的风险预测模型能够有效的对肺腺癌患者的预后进行预测。

  • 标签: 肺腺癌 铁死亡 预后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TCGA数据库构建肺腺癌铁死亡预后模型,旨在为肺腺癌患者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TCGA数据库中下载肺腺癌及正常肺组织的基因表达谱及相关临床数据,筛选出与铁死亡相关的预后基因,运用LASSO回归模型构建铁死亡预后模型。结果: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20个铁死亡相关基因,通过LASSO回归分析,最终筛选出13个铁死亡相关预后基因。根据危险评分将患者分为高低风险组,与低风险组相比高风险组的总体生存率明显降低。ROC曲线验证了模型的预测能力。结论:ANGPTL7, DDIT4, SLC1A4, GDF15, SLC2A1,RRM2, ALOXE3, PHKG2, LINC00472, LINC00336, ALOX15,SLC7A11, 和GLS2的风险预测模型能够有效的对肺腺癌患者的预后进行预测。

  • 标签: 肺腺癌 铁死亡 预后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存在碎片状QRS波(fQRS)导联的数量对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内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因STEMI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成功行PPCI治疗的840例STEMI患者,在PPCI术后48 h内进行的12导联心电图(ECG)分析并记录存在fQRS导联数量,并根据fQRS导联数量分为<3个fQRS导联组(698例)和≥3个fQRS导联组(142例)。Logistic回归分析fQRS导联的数量与院内死亡风险的关系。结果住院期间,75例(8.9%)患者死亡。亚组分析发现,与<3个fQRS导联组比较,≥3个导联组的院内全因死亡率更高(24.7%比5.7%),Q波出现频率较高(71.8%比54.9%),Q波型fQRS的发生率也更高(70.4%比21.8%)(均为P<0.01)。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存在fQRS导联的数量是行PPCI患者院内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OR=2.215,95%CI:1.205~3.982,P=0.028)。结论12导联ECG上出现fQRS导联的数量是行PPCI的STEMI患者院内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 标签: 碎片状QRS波 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院内死亡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控制院内感染中风险护理的影响。方法:本次总共抽取80例危重病例展开研究,年限截止为2020.01~2021.12,均接受住院治疗,对比研究以随机法展开,分为对比组(40例)与分析组(0例)。对比组接受常规护理,在此方案上分析组加强风险护理。结束研究后对比2组院内感染率、不良事件及满意率等数据,以评定效果。结果:结束研究后,2组对比院内感染率、护理纠纷率、差错率及满意率等数据,分析组均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在控制院内感染中风险护理的效果显著,即可减少感染发生率和各种不良事件,患者普遍较为满意,可进一步研究推广。

  • 标签: 院内感染 风险护理 控制 影响
  • 简介:摘要:近些年,多种传染病,比如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以及艾滋病等等发病概率呈逐年上升形势,为医院感染的预防与管控带来难度。作为医院的消毒供应室,在防御和管控医院感染中起着预防感染与阻断陈旧的重要责任,也是医院感染重点环节之一。消毒供应室肩负着医院消毒灭菌,以及各科室灭菌器材及敷料等无菌医疗物品的供应工作,其工作质量直观影响医院医疗护理质量与患者安全。为保障医疗护理质量水平,降低与管控医院感染的风险,我们使用了有效的管理对策。

  • 标签: 供应室 消毒隔离 院内感染 策略
  • 简介:摘要 目的 手术室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担负着为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和危重、急症患者抢救工作,其工作性质直接影响手术患者的预后康复。眼球及其附属件构造精细而脆弱,易致病损,眼科手术一旦发生感染,将发展迅速,造成严重且不可逆的视功能及外观损害。因此,眼科手术室必须加强手术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能力,加大感染预防措施的落实力度,全面提升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水平。

  • 标签:   院内感染  手术室环境  器械物品  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