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青海牧区教育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特殊性、生产的流动性、居住的分散性及社会经济基础薄弱、教育发展起点低等因素,而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要发展青海牧区教育,必须进一步提高对教育战略地位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努力实现职业技术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早期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的投资效应,打破封闭状态,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方法和手段,妥善处理好寺院教育、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关系.

  • 标签: 青海南部 牧区教育 发展 研究
  • 简介:为进一步了解高寒地区草地土壤冻融期(5—9月为融期,10月—翌年4月为冻期)能量收支平衡及不同剖面物理属性过程,采用热传导对流法、振幅法和相位法就该区不同深度土壤热通量分别进行了计算,并初步分析了不同年际间土壤热力学参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热传导对流法能较好地描述高寒地区不同深度土壤热通量的变化特征。不同深度土壤温度的多年平均值由地表向深层土壤逐渐呈滞后效应,地表温度(T0cm)最高值出现在7月份左右,而深层土壤T160cm和T320cm的最高值出现时间分别为8月和9月,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其振幅减小,相位滞后。中间层土壤温度实测值与模拟值的拟合效果最佳,回归校正系数分别为0.9361、0.9509和0.9133;土壤总热通量与对流热通量相位的变化趋势一致,而与传导热通量相反。因此,季节变化是影响该区土壤剖面热量传递过程和传输方向的主导因子。

  • 标签: 高寒草地 土壤冻融期 回归校正系数 热扩散率 热通量
  • 简介: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EC分析场及卫星云图等资料对2017年4月25日青海地区出现的大到暴雪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水主要影响系统是高原低涡东移,其前部的暖式切变线是造成此次过程的环流成因,是一次典型的低涡暖式切变的大降雪过程。春季大到暴雪过程和南部系统的活动情况密切相关,西南水汽的输送及辐合区域可能是大降水发生的区域,对于水汽条件、辐合区的分析尤为重要。

  • 标签: 暴雪 低涡 切变 辐合
  • 简介:前言我国南海南海域南连爪哇海,西挟泰国—马来湾,水域极为辽阐。单就北纬12°以南,纳土纳岛至昆仑岛连线以西的海域面积,即达一百余万平方公里,主要分为陆架区(近40万平方公里)和南沙群岛陆坡高原区(约50余万平方公里)两部分。南部海域毗邻国家有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和泰国等。除泰国外,均与我国存在着海域疆界问题。依据我国传统海疆标志线,整个南沙群岛陆坡高原区和约有13万平方公里的陆架区属我国领土。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我国未能及早对这些地区进行经营管理和资源开发,而诸毗邻国家却自五十年代中后期起先后进入陆架海域进

  • 标签: 南海南部海域 油气勘探开发 调研 马来西亚 越南 印度尼西亚
  • 简介:分形几何作为定量描述自然界中复杂非线性现象的强有力工具,将其应用于南海南断裂体系的研究中,通过数盒子法计算了断裂分布的分维值。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断裂分布的分维值能有效地描述断裂的空间分布特征。南海南断裂体系在标度区间25~250km内具有很好的统计自相似性,全部断裂的分维值为1.6601,北东向断裂的为1.3875,北西向断裂的为1.2693。根据断裂分维等值线,沿西南海盆扩张轴,两侧断裂呈对称展布;北东向的与北西向的在空间上有一定的互补性,这反映了两组断裂在发育过程中的相互制约性。结合南海的构造演化及南海南油气盆地的分布,初步探讨了断裂分形特征与南海的构造演化及断裂分形特征与油气盆地分布之间的关系。

  • 标签: 南海南部 断裂 分形 数盒子法
  • 简介:摘要:根据青海海南州近40年冰雹灾情统计和调查资料,分析了海南州雹灾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雹灾发生频次自70年代逐渐上升趋势,80年代出现高峰值,,2011—2020年年平均、月冰雹日数,基本比1981—2010年呈减少趋势,年平均近10年兴海平均增加1.6天。日降雹主要集中发生在14—20时,雹灾高峰区与冰雹发生高值区不一致,成灾率9月最大,与冰雹日数近10年各地增加的实际相吻合。出现频数最多的是直径20-30mm之间的冰雹,≤30mm的雹灾≥80%。随着冰雹直径的增大成灾率也随之增大,当冰雹直径≥40mm,成灾率达到100%。海南境内冰雹影响的主要发源地和路径七条。

  • 标签: 雹灾 时空分布 海南
  • 简介:摘要:伴随着城镇化、市场化、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乡村治理主体、对象、手段、形式之间发生了许多微妙的变化,乡村社会中诸多陈规旧习不再适应时代发展,当传统的硬治理并不能有效治理,乡村软治理便应运而生。当前中国的乡村居民逐步向城镇化、现代化发展,传统乡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这就决定了当前的乡村治理是更多需要的是“乡村软治理”,而过去的乡村治理则可划归到“乡村硬治理”的范畴。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发展,乡村软治理得到了国家各级政府的重视,以及许多乡村居民的支持,并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开来。在这种情况下,海南州也逐步实施了乡村软治理工作,推动当地乡村治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海南州的乡村治理工作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急需改进。

  • 标签: 海南州,乡村软治理,乡村治理
  • 简介:南薇西盆地主体奠基在南沙地块上,发育古新世-第四纪地层,最大沉积厚度为11000m.通过分析区域地质背景和盆地沉积演化史,认为南薇西盆地是在南海北部被动大陆边缘上裂解形成的.成盆初期(初始裂陷期)与华南大陆相连,其沉积特征与南海北部新生代盆地类似,为陆相沉积环境.晚始新世以后,随着南海海底扩张,南沙地块裂离华南大陆并向南漂移,发生大规模海侵,盆地进入主裂解扩张期;至早渐新世,盆地渐次由海陆交互相过渡为海相;晚渐新世-中中新世,盆地逐渐由断陷转为断拗,沉积范围不断扩大,整体处于海相沉积环境.晚中新世以后,盆地进入浅海-半深海沉积环境的裂后热沉降期.通过对比解释大量地震资料,在盆地内划分出3个超层序、6个层序,结合地震相的分析,对上新统以下的4个层序进行了沉积相推断解析.

  • 标签: 南海南部海域 南薇西盆地 新生代 沉积特征 地震层序 地震相
  • 简介:我国农村民居的抗震能力具有显著的地域特点。本文基于现场调研结果总结了青海南部黄河流域农村民居的结构特点,并对其抗震能力进行了评估。庄廓院是调研区内的典型农村民居,本文对调研区内庄廓院的木构架房屋进行研究,提出庄廓土墙围护木构架房屋的震害等级分类标准,根据实际震害资料和类比的方法确定了当地上墙围护木构架结构的震害矩阵和震害指数与峰值加速度的关系曲线。与云南鲁甸农村的土木结构房屋比较,青海庄廓院民居具有更高的抗震能力;与未设防的砖混结构比较,这种土墙围护的木构架结构在高烈度区造成人员伤亡的风险更低。

  • 标签: 青海东南部民居 木构架结构 破坏等级 抗震性能 震害指数
  • 简介:对南海南25个表层沉积样进行了生物硅的测定分析,试图揭示南海南表层沉积生物硅的分布及其对现代海洋环境的指示意义,以便为古海洋学研究提供进一步的科学依据。研究发现,表层沉积物中生物硅含量与其所处水深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782。陆架浅水区表层沉积物中生物硅含量非常低,不能反映表层水体中硅质生物生产力情况,这可能与沉积类型和陆源物质输入影响有关。深水区表层沉积物中生物硅的含量分布表明,其不仅能反映出表层水体中硅质生物的古生产力水平,而且还能指示上升流的强弱,从而进一步证实了利用沉积物中生物硅含量来追踪上升流发育和变化的有效性与可信度。研究结果还显示,在研究区域中北部表层沉积生物硅中放射虫和海绵骨针较硅藻占有更大的比重,这可能是由于硅藻易被溶解并易被其他生物体摄食的缘故。在有上升流发育的海域,放射虫、硅藻和海绵骨针基本上均表现出较高的丰度,这与高的生物硅含量相一致。

  • 标签: 南海南部 表层沉积 生物硅 上升流
  • 简介:气候变化分析表明:青海南部地区气温明显升高,降水量在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相对偏多期后,进入90年代后明显趋于偏少。受气候变化影响,该地区干旱、鼠虫等自然灾害和生物灾害频发,致使牧草产量下降,覆盖度降低,优势种牧草因发育进程受限而减少,毒、杂草类孳生,导致草地生产力下降。

  • 标签: 气候变化 草地 影响 牧草
  • 简介:在全面认识青海南部及其邻近地区构造背景和深入分析区域地震活动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利用《中国震例》资料,系统总结和研究了青海南部地区中强震前长期、中期、短期和临震阶段的地震活动性和前兆异常,获得了青海南部地区具有区域特色地震活动性和前兆观测的震例资料及相关结论。

  • 标签: 青海东南部地区 地震活动性 前兆异常 群体异常
  • 简介:棕榈科(Arecaceae)植物为常绿的乔木、灌木或攀援藤本,树形幽雅,优美多姿.具有浓郁的热带风光特色,是热带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热带植物景观的标志,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然而,近年来随着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对棕榈科植物的生长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森林病虫害防治科研人员对海南南部的三亚、保亭、五指山等地的棕榈科植物的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现场训查。

  • 标签: 林业科学研究所 棕榈科植物 病虫害调查 科研人员 海南岛 南部
  • 简介:<正>从我与青海这样一个地域名称相遇开始,它的陌生感就一直对我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和诱惑。并不是因为高原、草场上的羊群和横贯在它上空的白云,而是这一切所见之中的无有。用物质生活的优裕度来衡量对于青海的认知与判断是完全无效的,在这个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方,物质财富并不能代表它的全部。在德令哈和循化,街头的景象,在我看来并不逊色于纽约和东京,并非只有现代化的高楼和高

  • 标签: 这个世界 循化 熊召政 现代文明 活着 物质生活
  • 简介:1海南州地质概况海南州境内地质条件复杂,地震断裂带纵横交错,北部有青海山隐伏断裂带、拉脊山断裂带,西南有阿尼玛卿断裂带,西部有鄂拉山断裂带,东南有贵德-泽库断裂带,南部有中铁断裂带,破坏性地震频次、灾害损失均居全省之首,海南州也因此多次被列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 标签: 海南州 防震减灾工作 青海省 农牧区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地震断裂带
  • 简介:从环流形势、影响天气系统、物理量场特征等方面对2009年9月6日至7日发生在青海海南地区的灾害性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造成此次灾害性天气的内在机制是副高外围的西南暖湿气流持续影响青海海南地区,使水汽、能量大量堆积,之后巴湖槽加深其底部下滑的短波槽处于海南地区,西南暖湿气流与冷空气交汇是造成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为这一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条件。

  • 标签: 青海 海南地区 灾害性天气 分析
  • 简介:安哥拉(10月13日):官方估计2005年谷物收成为创纪录的881,000吨,比上年增产22%。尽管估计玉米产量为734,000吨,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但2005/06年度该国仍需要进口约739,000吨谷物,其中主要为小麦和稻米。尽管全国收成不错,但由于道路状况不佳且销售体系欠发达,中部高原还存在局部的粮食不安全状况。因此,尽管和平局面已持续了三年多,但该国仍有大量人口处于粮食不安全境地。

  • 标签: 非洲 南部 安全状况 玉米产量 销售体系 道路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