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血管收缩药和正性肌力药。具有使冠状动脉血流增快、心肌收缩加强、心排血量增加,并对肾小球滤过率和尿量具有良好效果,在肝肾综合征患者中经常用到。在静脉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外渗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最严重可引起组织坏死、功能障碍,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影响治疗效果,从而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本文采用美宝烧伤膏涂抹及50%硫酸镁湿敷交替使用于渗漏处,经观察取得满意结果。

  • 标签: 外周静脉 去甲肾上腺素 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静脉泵入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的毒副反应及护理体会。方法收集我科使用持续静脉泵入恩度治疗的肺癌IV期患者50例,观察患者心脏节律、皮肤、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出现心悸、乏力、胸闷4例,恶心呕吐5例,出现皮疹、瘙痒1例。上述患者经对症处理后均很快恢复,未影响继续用药。结论应用便携式输注泵持续泵入恩度不良反应较小,便于护理及患者生活,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持续静脉泵入 恩度 肺癌 便携式输注泵
  • 简介:摘要总结1例静脉泵入硝酸甘油致坏死型静脉炎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主要有输液位置的选择,留置针放置时间,控制液体输注量,液体温度调控,喜辽妥软膏药物预防,应急处理,静脉炎护理方案,严格交接.做到预防在前,治疗在后.关键词硝酸甘油;静脉炎;护理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502-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静脉泵入刺激性药物患者应用PICC导管及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效果。方法:从于本院实施治疗的患者中抽取50例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通过静脉泵入刺激性药物进行治疗,抽取时间即2019.3-2021.3,依据抽签方法将入选患者均分两组,25例患者每组,组别是对比组、研究组,对比组给予静脉留置针方案,研究组给予PICC导管方案,比较组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明显较对比组发生率低,P值<0.05。结论:临床通过静脉泵入方法为患者提供刺激性药物时,实施PICC导管方案的临床效果优于静脉留置针方案,切实减少了不良反应发生可能性。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PICC导管 刺激性药物 静脉泵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静脉输注导致严重静脉炎处理的疗效观察。方法采用早期75%酒精和酚妥拉明溶液湿敷,局部行酚妥拉明溶液和利多卡因+地塞米松溶液封闭治疗,后期行喜辽妥乳膏外用。结果静脉炎经处理后痊愈。结论静脉泵入垂体后叶素要选择上肢大血管,加强注射部位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及早处理可减轻局部的损伤。

  • 标签: 垂体后叶素 静脉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呋塞米经过持续静脉泵入方法对于治疗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所选取的60例患者都是2017年3月-2017年8月在我院进行诊断与治疗的被临床医生确诊为患有心衰。将以上参与研究的患者随机组合后分为四组,每组患者采取不同剂量的呋塞米进行静脉泵入治疗,经过治疗后观察四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在进行治疗之前,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一定的临床比较性。结果随着呋塞米的剂量增大,患者在尿量的指标、血碳酸氢根与血乳酸指标的改善效果越为明显。结论在临床的治疗过程中,呋塞米剂量选择在每小时10mg进行持续静脉泵入治疗临床效果最为显著,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呋塞米 持续静脉泵入 心衰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持续静脉泵入呋噻米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4年1月—2015年12月入住我科的NYHA心功能分级Ⅳ级的36例患者,持续24小时静脉泵入呋噻米(5mg/h—10mg/h),3天后减少给药时间至8-10小时持续2天,共5天,改为口服利尿,观察全身水肿、呼吸困难、心率、血压、电解质的变化,水肿、气促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持续静脉泵入呋噻米后,其中35例心力衰竭患者全身水肿完全消退,包括胸腔积液完全吸收,呼吸困难完全缓解,心率、平均动脉压显著改善,3例患者出现轻度低钠,占8.3%,1例出现低钾,占2.8%,12例患者不同程度出现纳差,占33.3%,1例症状缓解不明显,剂量增加为10mg/h症状明显改善。结论持续静脉泵入呋噻米治疗心力衰竭安全有效,但需注意消化道不良反应,宜提早干预食欲情况。

  • 标签: 24小时持续静脉泵入 5mg/h-10mg/h 呋噻米 心力衰竭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心衰患者使用不同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注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收治于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的110例心衰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经随机模式分为Ⅰ组(n=55)与Ⅱ组(n=55),两组分别使用4mg/h、10mg/h呋塞米进行持续静脉泵注,对比两组不同治疗时间段的尿量、血钾水平,并记录心功能恢复1级时间。结果两组在治疗前的尿量值、治疗前后的血钾值上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Ⅱ组测定的尿量指标值较Ⅰ组显著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心功能恢复1级时间为(31.57±10.92)h,对比Ⅰ组的平均时间(59.33±13.25)h显著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衰患者使用大剂量(10mg/h)的呋塞米持续静脉泵注,效果优于小剂量(4mg/h)给药,且不会增加低血钾症的发生,值得推荐。

  • 标签: 心衰 不同剂量 呋塞米 静脉泵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在静脉泵入药物时出现的静脉血反流或回血现象,从而采取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在静脉泵入药物的同时,以一定的速度从同一静脉通路输入生理盐水,观察回血情况及能阻止静脉血反流的最慢滴速,并观察额外输液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结果静脉泵入药物速度<5ml/h时出现回血,以5滴/min的速度维持输液即可阻止回血。额外输液对患者的心功能未产生明显的影响。结论静脉泵入药物速度<5ml/h时,以一定的速度(5滴/min)从同一通路输人生理盐水可以阻止静脉血反流.同时额外增加的输液对患者的心功能没有明显的影响。

  • 标签: 微量泵 回血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深静脉泵入高浓度氯化钾治疗低钾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做好护理。方法对我院100例低钾血症患者分组给予微泵深静脉补钾和传统静脉滴注补钾,区别补钾后6h、12h、24h血清钾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和病人的依从性是否有显著性。结果采用微泵深静脉推注补钾后短期内血清钾水平提高、并发症发生率及病人依从性差别有显著性(P<0.001)。结论微泵静脉推注补钾见效快、并发症少,明显优于静脉滴注补钾。

  • 标签: 微泵 高浓度氯化钾 低钾血症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实验所包含的对象是2019年1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心衰患者,根据硬币法将患者分为甲组(50例)与乙组(50例)。乙组患者采用常规剂量呋塞米静脉推注治疗,甲组患者采用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不同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比较研究发现,与乙组患者相比较,甲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更高,且各相关指标更优,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特征(P

  • 标签: 不同剂量呋塞米 静脉泵入 心衰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支架术后患者使用尼莫同针微泵后静脉炎的发生率及其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5年7月脑血管支架术后静脉泵入尼莫同时间≥24小时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1组、干预2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独采用尼膜同针微泵治疗,干预1组使用透明贴预防,干预2组使用静脉滴注药物一起维持24h静脉滴注,观察三组患者静脉注射过程中疼痛程度、静脉炎发生情况及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①预防疼痛方面静脉滴注药物、使用透明贴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静脉滴注药物效果优于使用透明贴组(P=0??015).②预防静脉炎方面静脉滴注药物、使用透明贴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使用透明贴组对于静脉炎的预防方面也优于静脉滴注药物组(P=0??003).③套管针留置时间方面静脉滴注药物、使用透明贴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静脉滴注药物效果优于使用透明贴组(P=0??002).结论脑血管术后使用尼莫同患者使用透明贴预防静脉炎效果优于静脉滴注药物,而预防泵入尼莫同导致的疼痛及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方面静脉滴注药物优于使用透明贴者.关键词脑血管支架术后;尼莫同;静脉炎;干预措施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305-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双静脉通路交替使用加酒精湿敷预防套管针外周静脉泵入胺碘酮所致静脉炎。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套管针建立双静脉通路,经外周静脉泵入胺碘酮时两条静脉通路每5小时交替使用同时用75%酒精纱布湿敷套管针敷贴上方,至泵入结束后30min,对照组组未作任何处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例数和套管针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有明显差异,用双静脉通路交替使用加酒精湿敷可以明显降低静脉炎发生率;两组套管针留置时间亦有显著性差异,双静脉通路交替使用加酒精湿敷组套管针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结论双静脉通路交替使用加酒精湿敷局部可以预防和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延长套管针的留置时间。

  • 标签: 胺碘酮 静脉炎 防护 双静脉通路 交替 酒精 湿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预防5-FU泵入化疗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60例接受5-FU泵入化疗住院患者随机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PICC置管,对照组则用外周浅静脉置管。两组均采用5-FU泵入化疗,给药方法相同,观察两周期。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53.33%,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PICC置管能较好地预防5-FU泵入化疗所致静脉炎的发生。

  • 标签: PICC 5-FU 化疗泵 静脉炎
  • 简介:摘要1例36岁异位妊娠患者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医嘱为米非司酮100 mg口服,1次/d,连续3 d;第4天甲氨蝶呤(MTX)80 mg入0.9%氯化钠注射液40 ml静脉泵入。第4天,当班护士未严格核对医嘱,误将规格为1 000 mg/瓶的MTX全部入0.9%氯化钠注射液40 ml并在30 min内静脉泵入。13 h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2 d后实验室检查示血清肌酐325 μmol/L,尿素氮8.6 mmol/L,尿酸501 μmol/L。考虑为急性肾衰竭,与MTX有关。患者转院并接受血液透析和对症治疗6 d后好转,12 d后复查:血清肌酐73 μmol/L,尿素氮4.1 mmol/L,尿酸363 μmol/L。

  • 标签: 甲氨蝶呤 妊娠,异位 急性肾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