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淋菌和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的感染情况分布特点和药敏试验敏感和耐药情况。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和分离培养法,对1220例男女曾在性乱史所致尿道炎和子宫颈炎,及275例正常男女(对照组),进行GC、CT、uu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性乱史GC阳性率60-66%,对照组空白,两者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性乱史CT阳性率50.41%,对照组阳性率27.27%,两者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11.26,P<0.01)。性乱史uu阳性率40.16%,对照组阳性率9.09%,两进之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7.30,P<0.01)。GC合并感染CT阳性率58.10%,GC合并感染uu阳性率23.65%。药物敏感试验,uu对米诺环素和大观霉素敏感89%以上,GC对利福平敏感,对四环素、氯霉素有耐药现象。结论提示GC和CT及uu主要是通过性传播而导致淋菌和淋菌尿道炎和子宫颈炎,在诊断治疗同时应注意淋菌和淋菌合并感染的存在和药物敏感及耐药情况。

  • 标签: 淋球菌 非淋球菌 药物敏感和耐药
  • 简介: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mycobacteria,NTM)是指除结核杆菌和麻风杆菌以外的分枝杆菌,可引起多种不同系统和器官感染,主要受累器官为肺、淋巴结、皮肤、软组织和骨,其临床表现错综复杂。随着HIV感染患者的增多及免疫抑制剂等使用的增加,

  • 标签: 非结核分枝杆菌 皮肤感染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了解戊型肝炎患者TT病毒感染状况.方法采用套式PCR方法对44份临床诊断为急慢性戊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TT病毒检测.结果14例TTV-DNA阳性,检出率31.8%(14/44).对TTV-DNA阳性标本的PCR产物进行克隆后测序,结果表明该序列与日本株相应位置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8%.结论推测TT病毒可能为临床急慢性戊型肝炎病因之一.

  • 标签: 戊型肝炎 患者 TT病毒感染 TTV-DNA 慢性 血清标本
  • 简介:甲疾病种类繁多,其中甲感染性疾病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临床上最常见甲感染性疾病是甲真菌感染,但临床上甲感染性疾病还包括病毒、细菌、梅毒螺旋体和疥螨等感染,临床工作中容易漏诊或误诊。

  • 标签: 感染性甲病 病毒 细菌 梅毒 疥疮
  • 简介:目的了解慢性肾衰透析患者医院感染情况,探讨与其相关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96例患者中77例次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血肌酐、血白蛋白、血红蛋白与感染明显相关,P<0.05。结论加强支持治疗,缩短住院时间,掌握透析的适宜时机,可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慢性肾衰 透析治疗 医院感染 临床资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肺部感染感染性病变的CT表现,分析其鉴别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010年12月182例肺部疾病患者的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2例患者中,肺部感染性病变121例(66.5%),感染性病变61例(33.5%),两组CT表现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虽然肺部感染感染性病变的病理形态相似,但CT表现具有相对的区别,可辅助临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肺部感染 非感染性病变 CT表现 鉴别诊断
  • 简介:EBV是一种亲人类B细胞的疱疹病毒.EBV可引起全身各系统和器官的疾病,包括肿瘤性和肿瘤性相关疾病[1].在儿童肿瘤性EBV感染相关性疾病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AEBV)和EBV相关噬血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EBV-HLH)最具临床意义.IM是良性自限性疾病,而CAEBV和EBV-HLH具有潜在恶性倾向,预后不良.本文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我院)诊断的IM、CAEBV和EBV-HLH各1例典型病例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

  • 标签: 北京儿童医院 EBV感染 相关疾病 非肿瘤性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
  • 简介:摘要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是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主要治疗方案,新型生物可降解缓释玻璃体植入剂临床应用前景广阔,生物制剂显示出独特疗效。目前应用的局部糖皮质激素包括氟西奈德植入剂、地塞米松玻璃体植入剂等。免疫抑制剂包括抗代谢药甲氨蝶呤、硫唑嘌呤、霉酚酸酯等;T细胞抑制剂环孢霉素、他克莫司、雷帕霉素等;烷化剂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等。生物制剂包括抗肿瘤坏死因子制剂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依那西普、戈利木单抗、赛妥珠单抗等;白细胞介素受体拮抗剂阿那白滞素、康纳单抗、托珠单抗等;选择性B淋巴细胞抑制剂利妥昔单抗;选择性T淋巴细胞抑制剂阿巴西普等。不同药物各有其适用范围和不良反应,根据不同患者病情选择合适治疗方案、控制疾病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尤为重要。(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89-98)

  • 标签: 非感染性葡萄膜炎 激素植入剂 免疫抑制剂 生物制剂
  • 简介:目的观察各种感染性腹泻的状况,探讨各种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机理和临床特点。方法对165例感染性腹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感染性腹泻患者中,急性感染性腹泻90例,慢性感染性腹泻10例,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机理是多方面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这类患者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原发病。

  • 标签: 非感染性 腹泻 诊断 治疗
  • 简介:对我院2001-03~2005-04女性感染性尿频180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17~70岁,病程3d~8a,均以尿频(24h排尿次数8次,每次平均排尿量<180ml)为主诉,部分患者伴尿急,实验室尿检(确保受检标本不被污染,如已用抗生素则送检前至少停药3d)未见白细胞和(或)脓细胞,尿普通培养阴性,并排除尿路结核菌、厌氧菌、真菌及衣原体、支原体感染.

  • 标签: 尿频/诊断 误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对侵袭性真菌感染认识的提高,早期经验性抗真菌治疗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采用,但在移植、粒细胞缺乏领域经验治疗的作用尚未明确,早期诊断是提高治疗准确性、降低过度治疗以及由此产生的真菌耐药、医疗资源耗费及不良反应增加等的关键。由于组织病理和培养技术的灵敏度低、耗时长,难以满足临床需要,培养技术成为近年研究热点,并已被批准用于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实体器官移植受者等免疫受损人群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在移植、粒细胞缺乏的重症患者中也受到广泛重视。

  • 标签: 真菌感染 非培养技术 重症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为制订有效的MRSA感染控制方案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11年1-6月MRSA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重症监护病房(ICU)MRSA医院感染率高于ICU,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MRSA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61.1%)和血流感染(27.8%)为主,而非ICU以皮肤软组织感染(66.7%)为主,不同科室MRSA感染疾病谱存在差异(P〈0.05);ICU和ICUMRSA感染患者在年龄、基础疾病、侵袭性操作、手术、疾病转归等方面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和ICUMRSA感染存在差异,应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非重症监护病房 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淋球菌性生殖道感染患者的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方法(FQ-PCR)对694例疑为淋球菌性生殖道感染患者同时检测UU和CT。结果经检测UU阳性248例,阳性率为34.7%(248/694);CT阳性86例,阳性率为12.4%(86/694);两者混合感染阳性为54例,阳性率为7.8%(54/694);解脲支原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沙眼衣原体,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两者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地区解脲支原体是非淋球菌性生殖道感染患者的主要病原体,FQ-PCR能快速、准确的定量检测病原体,及时为临床治疗和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荧光聚合酶链反应 生殖道感染 解脲支原体 沙眼衣原体
  • 作者: 解鸿翔 吴园园 刘翠萍 吕士玉 董秀涛 郭建壮 孙晓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2
  • 出处:《中华传染病杂志》 2020年第07期
  • 机构: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检验科,济南 250014[现在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检验中心 310006],济南市口腔医院舜耕院区牙体牙髓科 250002,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消化病学科,济南 250014,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检验科,济南 250014
  • 简介:摘要O1、O139群霍乱弧菌(non-O1 non-O139 Vibrio cholerae,NOVC)感染常与腹泻、肠道外感染有关,如菌血症、中耳炎、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口腔感染NOVC的病例极少被报道。现报道1例食管癌术后化学治疗患者口腔出现NOVC感染。患者以腹泻、腹痛伴发热起病,口唇和脸颊出现血疱,上下唇内侧和上腭黏膜出现广泛糜烂,舌底出现较大溃疡创面,经过抗菌药物治疗后腹泻好转,口腔感染症状消失。

  • 标签: 口腔感染 霍乱弧菌非O1 霍乱弧菌非O139
  • 简介:摘要感染性葡萄膜炎(non-infectious uveitis,NIU)是一组免疫介导的疾病,其病因复杂,治疗棘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是NIU中的主要促炎因子,阿达木单抗是一种完全的人源性TNF-α单克隆抗体,特异性与TNF-α结合阻断其诱导的下游过程。阿达木单抗治疗NIU包括Behcet病所致葡萄膜炎、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相关葡萄膜炎、儿童葡萄膜炎等,可有效减轻炎症,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降低复发率,其安全性也已得到初步证实。阿达木单抗是NIU二线治疗适合的选择,在治疗NIU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336-340)

  • 标签: 非感染性葡萄膜炎 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 阿达木单抗
  • 简介:结果38例甲~庚型肝炎病人中16例TTV-DNA阳性,7例病人中5例TTV-DNA阳性(71.4%),方法采用巢式聚合酶反应检测38例甲~庚型肝炎病人血清中TTV-DNA并观察与肝功能的关系

  • 标签: 中感染 庚型肝炎 患者中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髓内钉治疗胫骨感染性不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16例感染性胫骨骨折不愈合患者,从初次受伤到髓内钉内固定的时间为7月-3年(平均16月)。包括外固定支架4例,钢板固定5例,髓内钉内固定5例,石膏固定2例。这组病例中胫骨近端骨折3例,中段骨折9例,远端骨折3例,1例有节段性骨缺损,4例开始为开放性骨折,GastioⅠ1例,GastioⅡ2例,GastioⅢ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扩髓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尽可能采用闭合髓内钉内固定术。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2年,所有病例在8月内全部骨性愈合。结论扩髓交锁髓内钉技术对于胫骨感染性骨不愈合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胫骨骨折非感染性不愈合 髓内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