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国古代'采风'是有其特定涵义.20世纪以来,我国到基层发掘和研究民间音乐的人,也有一些打着'采风'旗号、抱着'采风'态度进行工作.'田野工作'又称'田野调查'是从西方引进文化人类学术语,英文为'fieldwork',是指文化人类学者在特定区域中进行调查工作.'采风'和'田野工作'有共同之处,也有诸多差异.该文建议在民族音乐学研究中用'田野工作'替代'采风'提法.

  • 标签: 采风 田野工作
  • 简介:借助印度人从占星术对海啸解释和笔者对印度人时间观体验,认为中国人类学海外研究,应发展一个既能容纳西方人类学已有知识,又能提出独特观察概念。

  • 标签: 占星术 时间观 中国人类学 海外研究
  • 简介:田野工作对于人类学来说已经超出了研究方法甚至方法论意义。许多人类学家认为田野工作是人类学区别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唯一特征。本文将人类学田野工作放在西方整个现代社会科学发展过程来考察,提出对人文世界关注、强调文化差异性等,是田野工作选择标准和取向。

  • 标签: 田野工作 文化人类学
  • 简介:本文从民族音乐学学科发展目标出发,依据民族音乐学所依附主要手段——田野调查基本属性,对学科中所包含主观性因素进行思考和分析,从而引发出田野工作中必须遵循道德规范问题。

  • 标签: 田野工作 主观属性 作伪
  • 简介:文章通过“释题与写作缘由”“音乐及其历史认识论”“音乐历史田野工作及其历史音乐民族志方法思考”三个部分,表明“重写”意义在于研究范式上突破,分析了音乐属性多重性与音乐历史“被发现…‘被书写”和“被阐释”特点,重点讨论了历史学与人类学“整合”关系中音乐田野”,音乐历史田野空间、对象及其工作方法,音乐历史田野工作学术定位,以及“叙事”与“阐释”历史音乐民族志。结语强调,挑战性重写音乐研究范式核心为注重叙事而非描述,强调阐释而非证实。

  • 标签: 叙事与阐释 重写音乐史 研究范式 音乐的历史田野工作 历史音乐民族志
  • 简介:感悟思维是东方人一种思维习惯,此种思维方式在人类学田野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和意义,又因为人类学所有理论都是源自于田野工作所获得,因此,感悟思维成为了连接人类学田野工作和理论一座桥梁。另一方面,在人类学学科努力本土化今天,将感悟思维引入人类学视野之中,即是西学人类学本土化一种大胆有益尝试,又充分发挥了中国学人文化优势。

  • 标签: 感悟思维 田野工作 人文科学 学术反思 人类学本土化
  • 简介:刚才翻看这套厚重《中国民俗史》,看了钟老序言很有感触。他语言很浅显,但道理讲得很精辟。比如讲田野调查重要性,我也多次向学生强调这一点,但是道理总是说不这么到位、这么警醒。

  • 标签: 社会 历史 田野调查 民俗史 研究生 道理
  • 简介:七、八月,盛夏,烈日炎炎。在考古界有这样几位青年学者,他(她)们利用暑假及考古工地间歇时间,自发组成“商周田野工作坊”,经费AA制.连续五年,冒着酷暑,到黄河中下游和江淮地区七省进行考古考察。每次考察之前,都要先明确考察目的和涉及学术问题,并做适当资料准备。他们白天勘察现场,观摩实物,晚上不顾每天筋骨之劳,还要座谈讨论,交流收获。这在学术氛围比较浮躁的当下是难能可贵。有付出就有收获,下面一组文章就是他们各自收获一部分,我拜读之后,亦有所得.兹写出与大家分享。

  • 标签: 考古学 工作坊 无私奉献 商周 论文 黄河中下游
  • 简介:民族学与人类学同体异名,从西方来说,民族学一般指的是欧陆传统,而人类学指的是英美传统.1949年以前中国大体上也是遵循了这个区分,从学者各自选择学科称谓上大致可以判断其学术背景.

  • 标签: 民族学 田野调查工作 政治意识形态 中国 学术精神
  • 简介:我读了《田野交响乐》,这是一个多么奇妙故事啊。要是我是故事中祁好好,一定不会走得那样匆忙,也一定舍不得睡着,我会慢慢地悠闲地走,一直走到田野尽头,尽情地领略田野美妙……

  • 标签: 真美 音乐 交响乐 故事
  • 简介:人类学田野作业反思成了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从科学民族志反思到阐释民族志再到各行其是的实验民族志并延续至今,促进了人类学学科发展。而深受人类学影响Ethnomusicology(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由于研究对象(音乐本体)特殊性,没有跟随人类学田野反思,却聚焦于音乐学方向(本体论)与人类学方法(文化论)论争上。借鉴人类学田野反思经验,结合中国当代音乐民族志田野作业,反思我们田野工作中时间、地点和人事等经验得失,有助于推动学科发展和研究深入。

  • 标签: 人类学 民族音乐学 音乐人类学 民族志 音乐民族志 田野作业
  • 简介:音乐民族志是民族音乐学经验研究一种重要文本形式,它是针对田野音乐文化活动过程及其音乐分析和文化阐释具体表述方式。音乐民族志强调整体观,而如何将田野资料和文献资料逐层次整体性地呈现在文章里,在田野基础上构建音乐民族志,则是一个不断实践和反思创新过程。笔者曾提出了一个传统音乐活态资源整合研究模式,即从时空坐标、社会场域、音乐事象、文化隐喻四维理论架构来系统、全面、整体地关照音乐文化事象,实为一个音乐民族志整体理论架构。

  • 标签: 音乐民族志 文化事象 民族音乐学 文本形式 文化阐释 音乐分析
  • 简介:本文是对中国音乐人类学历史研究途径与方法探讨。文中通过对史与论不同学科特点、不同研究方法、不同资料来源比较,提出并讨论了“历史事实与历史文本”、“历史文本与史学文本”、“记载历史与记忆历史”、“关于口述史与音乐口述史”、“关于音乐历史集体记忆”等与史学资料性质和新历史主义思想有关一系列学术问题。最后就中国音乐人类学应坚持历史研究途径(田野工作)和应面对历史研究目标(民间音乐个别历史及其文化意义)提出了笔者观点。

  • 标签: 中国音乐人类学 历史研究 方法论
  • 简介:音乐人类学进行田野调查,可反映出音乐人类学思维范式变化。音乐人类学田野工作既是资料搜集,又是典型特定范式进行理论生成活动,不同田野调查会因其所遵循范式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特点。田野调查是音乐人类学基本研究方法和获取第一手资料途径,也是音乐人类学理论架构源泉。

  • 标签: 音乐人类学 田野调查 理论反思
  • 简介:滕星撰写《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凉山彝族社区教育人类学田野工作与文本撰述》对凉山彝族社区学校彝汉双语教育进行了田野调查和民族志撰写,并从教育人类学立场对彝族社区文化变迁和双语教育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本书从认识论上给我们提供了关于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双重性特征启发和思考:(1)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目标是传承民族文化与融入主流社会统一;(2)少数民族群体对双语教育认识存在工具性和情感性两大视角;(3)在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实践中既要重视群体文化传承,也要关注个人发展需求。“多元文化整合教育”是实现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中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个体利益协调发展、共生共荣重要理论视角。

  • 标签: 《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 少数民族 双语教育 双重性 教育人类学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
  • 简介:学术道路说来简单,头二十几年边成长求学,边选道铺路。毕业分配后,三十年广西,三十年广东。在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和音乐史论教学两条道路上一路走来,从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一直到广东省文艺研究所研究员和副所长岗位上离休。曾任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中国音乐史学会首届理事,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人类学学会会员。写过不少论文,出版过三本(四册)专著。

  • 标签: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 古苍梧 百越文化 多声音乐 音乐文化学 音乐学专业
  • 简介:获得基础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是高校历史专业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知识理解和应用能力内在关联,要求相关历史专业教学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寻与之相应教学模式和方法,以满足人才目标的实际要求。在此意义上,改革历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从“文本”走进“田野”,将在历史田野”中赋予学生“知识”与“能力”要求和目标,从而使实践教学具有新意涵。

  • 标签: 历史的“田野” 实践教学 模式转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案例村水族与苗族分族分寨而居,两族在经济交往过程中呈现"界"与"合",体现两族互动与交融。本文通过对村中族际经济活动田野工作,揭示了族际经济活动与族际关系之间关联,相对以往经济民族学、经济人类学研究而言,期望能有一定拓展及推进。在这个多族群共生共存村落共同体中,水、苗两族村民互动互为经济活动过程体现水、苗两族互信互惠关系,体现族际双向互动过程中族际关系解构与建构,呈现良性族际互动文化生态,印证了族际基于情感、信任与互惠而型构情谊道德经济。族际经济活动反映族际基于互信及双向情谊互渗且合谋交往交流过程,体现族际交融,进而体认到基于族际互信机制与族际间经济互助机理建构,形塑族际情谊道德社会。

  • 标签: 经济交往 边界 认同 互动 交融 民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