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植筋埋工艺已经申报专利并被受理,本文主要对埋装置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包括该装置深度、内径等几何参数设计、装胶剂量、各组件连接方式选择、翼板大小专项设计、密封工艺设计、密闭装置内气压的专项考虑等,为装置生产作好技术准备。

  • 标签: 结构植筋预充胶预埋工艺结构植筋预充胶装置 关键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讨论式导管冲洗器在静脉留置针封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挑选2016年8月—2017年7月于本院进行静脉留置针的患者64例,按照静脉留置针先后顺序分组,研究组和常规组均为32例,分别应用式导管冲洗器封管和50U/mL稀释肝素钠生理盐水封管,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和治疗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和常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25%和28.13%,且研究组患者留针、封管等时间均明显比常规组更优(P<0.05)。结论式导管冲洗器在静脉留置针封管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大量推广应用。

  • 标签: 预充式导管冲洗器 静脉留置针 封管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生理盐水和不同浓度肝素冲液对使用枸橼酸钠抗凝的CRRT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18.1~2021.12重症监护室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使用枸橼酸钠抗凝病例201例。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0.9%生理盐水)、低浓度肝素组(50mg/500ml),中浓度肝素组(100mg/1000ml),每组各收集67例。分别采集三组患者上机0h,4h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数值、跨膜压(TMP)数值;比较三组CRRT滤器寿命时长,判断滤器效能。结果 中浓度肝素组滤器寿命时间较对照组和低浓度肝素组长(P<0.05), 中浓度肝素组滤器效能优于对照组和低浓度肝素组(P<0.05)。结论  规范CRRT冲液的使用及制定操作标准,可延长CRRT滤器寿命,提高CRRT滤器效能,降低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更好地完成治疗目标,从而提高血透护士的专科技能,提升CRRT的护理质量,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依据。

  • 标签: 不同浓度 肝素预充液 CRRT 预充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变压器空载合闸过程中产生励磁浪涌电流的分析,然后阐述了充磁装置在改变变压器合闸时的初始状态来达到减少变压器励磁涌流的原理,最后提出了充磁装置结合限流电阻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在码头岸电高压岸电装置实际应用效果

  • 标签:   高压岸电装置  变压器空载合闸  励磁涌流 限流电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一次法根和分次根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共110颗患牙,以随机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中55颗患牙分次根,观察组,55颗患牙实行一次性根,然后综合分析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一次法根相较于分次根治疗效果更好,临床应用价值更加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一次法根充 分次根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位干预和胶体在腰硬联合阻滞下剖宫产术中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07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52例,随机分为4组,即常规组(A组)、体位干预组(B组)、胶体组(C组)及体位干预联合胶体组(D组),每组38例。记录各组麻醉前(t0)、麻醉后即刻(t1)、麻醉后5min(t2)、麻醉后10min(t3)、麻醉后15min(t4)、胎儿娩出时(t5)的血流动力学(包括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新生儿Apgar评分、低血压发生率及手术过程中产妇恶心呕吐。结果A、B、C组MAP在t2时间点均下降(p<0.05),且明显低于D组;各组间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过程中D组产妇恶心呕吐发生率(5.26%)与低血压发生率(7.89%)均低于A、B、C三组,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位干预和胶体联合可显著降低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的发生率,是临床上值得推荐的一种方法。

  • 标签: 胶体预扩容 体位干预 剖宫产 低血压 仰卧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式导管冲洗器在孕产妇浅静脉留置针的封管效果。方法将2014年9~12月我科使用浅静脉留置针孕产妇12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使用式导管冲洗器封管,对照组使用肝素钠稀释液封管,分别对留置针留置期间堵管、导管内回血、液体外渗和静脉炎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留置针在堵管、导管内回血、液体外渗和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冲封管方法操作时间比较,式导管冲洗器平均节约时间51秒。结论式导管冲洗器封管有效地解决了留置针封管污染及操作繁琐等问题且安全有效,减少护士工作量和强度,也减少发生针刺伤的机会,减少护理缺陷,保证护理安全。

  • 标签: 浅静脉留置针 封管液 孕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氧对减少吸痰导致组织缺氧的影响。方法在非氧和氧条件下,观察15例危重患者吸痰前、吸痰结束时、吸痰后5分钟动脉血气和混合静脉血气的变化。结果与吸痰前相比,非氧组吸痰结束时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v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均显著降低(P<0.05),吸痰结束后5分钟,SvO2仍未恢复正常。如给予氧、吸痰结束时无低氧血症,组织缺氧较轻,虽然PaO2、SaO2、PvO2、SvO2亦低于吸痰前水平,但明显高于非氧组吸痰结束时的水平。吸痰结束后5分钟,组织缺氧完全纠正。结论氧可以预防吸痰导致的低氧血症和组织缺氧。

  • 标签: 预充氧 吸痰 组织缺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胶体联合甲氧明注预防全麻诱导后低血压的临床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湿膜透析器的冲排气方法进行改良,减少透析器纤维凝血的发生。方法对2014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30例使用湿膜透析器患者的透析管道和透析器,分别使用改良的冲方法(120例次)和常规的冲方法(120例次)冲排气行自身对照。结果改良冲排气方法所需时间,空气报警频率,透析器凝血程度明显低于常规排气方法,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改良的冲方法可以高效排尽湿膜透析器内的气体,减少湿膜透析器纤维凝血的发生,避免透析膜有效面积的减少,提高透析效果

  • 标签: 湿膜 透析器 预冲排气 凝血 透析充分性
  • 简介:摘要目的可视化分析国外氧研究概况与发展脉络,为我国进一步开展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WOS核心数据集为数据源,运用CiteSpace V软件可视化分析2000年1月1日至2019年11月29日期间发表的文献。结果发文量从2013以后呈现快速上升趋势;美国发文量最多;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气管插管、重症监护室、呼吸暂停氧化、无创通气和并发症。结论美国在氧研究处于领先地位,我国在氧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应加强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合作与交流,手术室之外的氧应用以及氧工具的选择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标签: 预充氧 文献计量学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可视化分析国外氧研究概况与发展脉络,为我国进一步开展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WOS核心数据集为数据源,运用CiteSpace V软件可视化分析2000年1月1日至2019年11月29日期间发表的文献。结果发文量从2013以后呈现快速上升趋势;美国发文量最多;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气管插管、重症监护室、呼吸暂停氧化、无创通气和并发症。结论美国在氧研究处于领先地位,我国在氧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应加强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合作与交流,手术室之外的氧应用以及氧工具的选择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标签: 预充氧 文献计量学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极低技术在低体重儿体外循环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10月在本院行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的低体重(体重<5 kg)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前血红蛋白(Hb)>100 g/L者分入观察组,Hb<100 g/L者分入对照组,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Sorin Kids100膜式氧合器,Wego200型血液浓缩器改良超滤套包,改良后直径为3/16英寸的CPB管道,术后行优化改良超滤;对照组采用TerumoFx-05膜式氧合器,RapidoBLS803超滤器,直径1/4英寸CPB管道,术后行传统改良超滤。比较两组患儿术中总量,库血使用总量,CPB开始前、转流中、改良超滤后的红细胞压积、胶体渗透压、乳酸值和血气指标,以及转流时间、阻断时间、术后呼吸机时间、术后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转流时间、阻断时间略低于对照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CPB红细胞量、术中红细胞的追加量及库血使用总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PB转流期间及改良超滤后的Hc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转流期间及改良超滤后的乳酸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改良、升级CPB设备和管道及优化超滤方法在低体重CPB手术患儿中的联合应用,可有效减少量,达到节约用血目的,并证实其安全有效。

  • 标签: 体外循环 婴儿,出生时低体重 预充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选自267例需要根管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目前理想的根材料。方法对267例根管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并随机分为三组,A组采用Kerr’puipCanalSealer,B组采用Sealapex,C组采用AHPLus。观察根后患者的一周术后反应及半年后根尖周愈合情况。结果A组根管治疗一周后患者40%出现轻度不适,25%的患者出现中度疼痛,5%左右出现急性发作。三个月60%根尖周X线透射区变小,六个月50%根尖周X线透射区阴影完全消失。B组根管治疗一周后患者30%出现轻度不适,15%的患者出现中度疼痛,3%左右出现急性发作,三个月70%根尖周X线透射区明显变小,六个月60%根尖周X线透射区阴影基本消失。结论AHPLus是理想的根材料,能有效地减少微渗漏的产生,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地推广。

  • 标签: 根管充填 根充材料 微渗漏 根尖周组织
  • 简介:摘要冶金的浇筑过程中,钢水进行二次氧化的时候氧化气氛经常会导致中间包产生二次氧化,进而让其中的钢材变质,这样一来生产得到的产品质量就会大幅度下降,这也是现在冶金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基于此探讨氩对其产生的优化效果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新西兰大白兔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同种异体移植促进构皮瓣的血管再生,从而提高构皮瓣存活率的可能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鉴定并标记新西兰大白兔的BMSC。在实验兔腹部两侧构建构皮瓣,两侧皮瓣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股血管周围经皮注射已标记的BMSC悬液,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注射后第7天追踪观察BMSC移植后的成活情况,术后第14天掀起以股动静脉为轴心血管的岛状皮瓣,分别对两组的岛状皮瓣进行BrdU/vWF的免疫荧光双标检测;对岛状皮瓣中的VEGF进行WesternBlot半定量分析;岛状皮瓣形成后第7天,观察两组皮瓣的成活情况。结果BMSC异体移植后成活良好;实验组皮瓣内VEGF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皮瓣内BrdU标记阳性细胞胞浆内有vWF信号;将构皮瓣制成岛状皮瓣后第7天,实验组和对照组皮瓣存活率分别为(93.1±2.6)%、(51.5±7.5)%,P〈0.05。结论异体移植BMSC可促进构皮瓣的血管再生,提高构皮瓣存活率。

  • 标签: 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预构皮瓣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式导管冲洗器在PICC带管患者院外封管时的使用,以减少污染的机会,保证带管安全,避免导管因封管液配置不当造成的凝血功能出现异常。方法通过对比观察规避护理风险及封管液的灭菌水平等来评估式导管冲洗器在PICC带管院外护理的优越性。结果式导管冲洗器的使用减少了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同时保证了院外护理导管的高效性及安全性。结论式导管冲洗器作为一种新型封管液,可代替原有的肝素稀释液封管液使用,且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安全高效。

  • 标签: 预充式导管冲洗器 PICC带管 院外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铁路货车检修调行程工序研究,针对现有排风装置存在的问题,制作了一种用于铁路货车检修调行程的排风装置,并将其用于现场实践中。通过对比,使用本装置后,可提升调行程工作效率25%以上。

  • 标签: 铁路货车检修 预调行程 充排风装置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一次性根与常规多次根治疗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为2019年2月到2020年2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收取的150例牙髓病患者,随机进行分组,每组患者数量: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多次根管治疗。研究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最后收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感评分、治疗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几率等数据,然后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治疗有效率:74例(98.6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7例(89.33%)。同时,在为患者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疼痛感评分低于对照组。此外,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满意度:74例(98.67%)。对照组满意度:66例(88.00%)。研究组并发症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并发症发生几率:1例(1.3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几率:10例(13.33%)。结论 牙髓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牙科疾病,在针对牙体牙髓病进行治疗时,通过一次性根管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缓解疼痛感,并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应当在牙髓病的实际治疗中积极推广使用。

  • 标签: 一次性根管治疗 多次根管治疗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