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对索拉非尼治疗的晚期肝细胞癌(hepatocellar carcinoma,HC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肿瘤科诊治的89例晚期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首次接受索拉非尼治疗前的白蛋白水平和淋巴细胞计数计算得到PNI,并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PNI的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L-PNI组和H-PNI组。分析PNI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索拉非尼治疗持续时间和总生存时间的相关性。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比较各项因素对晚期HCC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根据PNI的最佳截止值42.075将纳入研究的89例患者分为L-PNI组(PNI≤42,n=53)和H-PNI组(PNI>42,n=36)。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H-PNI组索拉非尼治疗持续时间和总生存时间显著优于L-PNI组(7.7个月比3.9个月,P<0.001;12.9个月比9.9个月,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基础肝病(HR=2.659)、Child-Pugh肝功能评分(HR=0.105)、巴塞罗那(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BCLC)分期(HR=0.267)、大血管侵犯(HR=0.229)、PNI(HR=0.906)与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NI≤42(HR=0.982)和BCLC分期较晚(HR=0.260)是晚期HCC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NI可以作为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晚期HCC患者的预后指标,临床操作方便,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肝细胞癌 预后营养指数 索拉非尼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加强整体护理对老年心绞痛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9月100例老年心绞痛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比率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心绞痛治疗中加强整体护理可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使患者提早出院,改善预后

  • 标签: 心绞痛 整体护理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因心房颤动住院的老年患者中衰弱的发生情况,并探讨衰弱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在北京医院心内科因心房颤动住院的153例老年患者。使用Frail衰弱评估量表评估患者的衰弱情况,并分为衰弱组(38例)和非衰弱组(115例)。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调查患者的一般情况,并建立电子数据库。分别在患者出院时、入组后3个月和6个月进行随访,记录复合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再入院和跌倒。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探究患者衰弱与复合终点事件的关系。结果153例老年心房颤动患者中,衰弱发生率为24.8%(38例),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为35.3%(54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随着时间的变化,衰弱组和非衰弱组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χ2=3.877,P<0.05)。调整年龄、跌倒史、合并症等协变量后,Cox风险比例回归结果显示衰弱是复合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HR=2.969,95%CI:1.238~7.120,P<0.05)。结论衰弱在老年心房颤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较高,且为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 标签: 衰弱 老年人 心房颤动 预后
  • 作者: 沈子园 贺晨露 王颖 刘沁华 张颢 苗雨青 顾伟英 王春玲 王玲 叶静静 金英良 桑威 朱太岗 淮海淋巴瘤协作组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10
  • 出处:《白血病·淋巴瘤》 2021年第09期
  • 机构:徐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江苏 徐州 221004,江苏省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人事处 223800,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合肥 230022,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山东 济宁 272000,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 224001,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 213003,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 223000,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血液科 271000,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血液科,济南 250012,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江苏 徐州 221002,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血液科,安徽 宿州 234000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多中心数据探讨成年人淋巴瘤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LAHS)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8月淮海淋巴瘤协作组中9家医疗中心确诊的86例LAHS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MaxStat算法获取连续变量的最佳截断值;单因素、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行log-rank检验。结果86例成年LAHS患者中男性50例(58.1%),女性36例(41.9%);患者中位年龄57岁(19~76岁),中位总生存(OS)时间1.67个月(95% CI 0.09~3.24个月),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58例,67.44%)。基于MaxStat算法,患者年龄、清蛋白、血肌酐、乳酸脱氢酶、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计数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64岁、30.1 g/L、67 μmol/L、1 045 U/L、4.58 g/L和72×109/L。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乳酸脱氢酶、清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是OS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LAHS病情凶险,进展快。年龄≥64岁、乳酸脱氢酶≥1 045 U/L、纤维蛋白原≥4.58 g/L、清蛋白<30.1 g/L的患者的生存情况较差。

  • 标签: 淋巴细胞增多症,噬血细胞性 淋巴瘤 成年人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呼吸消化道外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收集2001年11月至2015年12月,中国淋巴瘤协作组数据库中159例原发上呼吸消化道外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和预后。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上呼吸消化道外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多原发于皮肤软组织(106/159,66.7%)和胃肠道(31/159,19.5%)。Ann Arbor Ⅲ~Ⅳ期和乳酸脱氢酶(LDH)升高的患者比例较高,分别为64.2%(102/159)和47.8%(76/159)。全组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为43.6%,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27.9%。原发皮肤软组织和胃肠道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41.0%和59.4%(P=0.281),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24.8%和48.3%(P=0.109)。综合治疗较单纯化疗提高了全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58.4%和33.9%,P=0.001)和3年无进展生存率(40.7%和20.7%,P=0.008)。LDH升高、Ann Arbor分期和≥2个结外部位受侵为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LDH升高和≥2个结外部位受侵为无进展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失败模式以远处结外器官复发进展为主。结论上呼吸消化道外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和较差的预后,放疗或手术±化疗较单纯化疗可能提高上呼吸消化道外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疗效。

  • 标签: NK/T细胞淋巴瘤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呼吸消化道外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收集2001年11月至2015年12月,中国淋巴瘤协作组数据库中159例原发上呼吸消化道外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和预后。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上呼吸消化道外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多原发于皮肤软组织(106/159,66.7%)和胃肠道(31/159,19.5%)。Ann Arbor Ⅲ~Ⅳ期和乳酸脱氢酶(LDH)升高的患者比例较高,分别为64.2%(102/159)和47.8%(76/159)。全组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为43.6%,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27.9%。原发皮肤软组织和胃肠道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41.0%和59.4%(P=0.281),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24.8%和48.3%(P=0.109)。综合治疗较单纯化疗提高了全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58.4%和33.9%,P=0.001)和3年无进展生存率(40.7%和20.7%,P=0.008)。LDH升高、Ann Arbor分期和≥2个结外部位受侵为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LDH升高和≥2个结外部位受侵为无进展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失败模式以远处结外器官复发进展为主。结论上呼吸消化道外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和较差的预后,放疗或手术±化疗较单纯化疗可能提高上呼吸消化道外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疗效。

  • 标签: NK/T细胞淋巴瘤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达最佳缓解后的免疫状态对疾病进展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8月至2020年2月北京朝阳医院确诊的经治疗达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及以上疗效的125例NDMM患者资料,主要包括患者诱导及巩固治疗后最佳缓解达到深度缓解(≥VGPR)时免疫麻痹状态及恢复情况,结合患者一般资料、遗传学等因素,分析以上因素对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影响。结果(1)全部患者均接受了新药治疗,50.4%(63/125)完成了自体干细胞移植。全部患者最佳缓解均为VGPR及以上,达完全缓解(CR)者为89.6%,达CR且微小残留病(MRD)(二代流式MRD)阴性者为66.4%。(2)Cox多因素分析显示重度免疫麻痹持续3个月、持续6个月均是NDMM患者PFS独立预后不良因素。(3)达最佳缓解时,重度免疫麻痹组3年PFS率明显低于非重度免疫麻痹组(41.3% 比 64.4%,P=0.021)。(4)重度免疫麻痹持续3个月、持续6个月组,其3年PFS率显著低于非持续重度免疫麻痹组(30.0% 比 63.5%,P<0.001;16.4% 比 63.8%,P<0.001)。(5)获得CR且MRD阴性者,重度免疫麻痹持续6个月组3年PFS率明显低于非持续重度免疫麻痹组(22.2% 比 83.2%,P=0.005)。结论NDMM达深度缓解后的免疫状态与预后相关,此时仍存在重度免疫麻痹及持续重度免疫麻痹预示疾病早期进展。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无病生存 预后 免疫麻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淋巴细胞亚群在成人噬血细胞综合征(HPS)中的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20年8月8家医院确诊的172例成人HPS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87例(50.6%,87/172),女性85例(49.4%,85/172),生存68例,死亡10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回顾性分析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特征、纤维蛋白原等变量,并分析以上变量与患者预后相关性。通过最大选择秩统计量(MaxStat)计算连续变量的最佳截断值,基于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HPS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HPS患者中位年龄56(42,66)岁。存活组年龄、血小板计数和白蛋白水平分别为48(27,63)岁,84×109/L和32.3 g/L;在死亡组分别为59岁,45.5×109/L和27.3 g/L,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68,P=0.001;Z=‒3.156,P=0.002;Z=‒3.431,P=0.001)。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5年累积生存率为37.4%(37.4/100),分化簇8+(CD8+)<11.1%、CD3+<64.9%、CD4+>51%、CD4/CD8比值>2.18的患者预后较差(χ2=7.498,P=0.023;χ2=4.169,P=0.041;χ2=4.316,P=0.038;χ2=9.372,P=0.00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CD4/CD8比、年龄、纤维蛋白原及血红蛋白是HPS患者独立预后因素(HR=2.435,P=0.027;HR=5.790,P<0.001;HR=0.432,P=0.018;HR=0.427,P=0.018)。结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可用于评估HPS患者预后,CD4/CD8比、年龄、纤维蛋白原及血红蛋白是HPS患者独立预后因素。

  • 标签: 淋巴细胞亚群 噬血细胞综合征 纤维蛋白原 预后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留观患者实施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护理的转归与预后。方法:择取 76例我院纳入的急诊留观患者, 2019年 2月至 2020年 2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利用奇偶 法对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其中分为 38例。参照组干预 措施为常规急诊护理,实验组予行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护理,讨论患者的护理前后相关指标及 转归效果。结果:( 1)急诊留观患者护理前相关指标具有一致性, P> 0.05,实验组护理后红细胞分布宽度、乳酸低于参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 P< 0.05。( 2)实验组急诊留观患者转归效果( 76.32%)高于参照组( 60.53%),组间具有明显差异, P< 0.05。结论:急诊留观患者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进行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患者的转归效果。

  • 标签: 急诊留观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超短激动剂联合拮抗剂(agonist-antagonist protocol,AAP)方案与标准拮抗剂方案相比,是否可以改善波塞冬(Patient-Oriented Strategies Encompassing Individualized Oocyte Number,POSEIDON)分类标准低预后患者的临床结局。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的低预后患者(POSEIDON 3组、4组)646个周期的临床资料。使用AAP方案的,记为AAP组(323个周期),对照组按照1∶1选择同时期年龄匹配、应用标准拮抗剂方案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促排卵周期指标及临床结局。结果AAP组窦卵泡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AFC)偏少[3.00(2.00,4.00)比4.00(2.00,5.00),P<0.001],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水平两组相似[0.51(0.25,0.83)μg/L比0.53(0.31,0.81)μg/L,P>0.05],AAP组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使用时间更短[10.00(8.00,11.00)d比10.00(9.00,11.00)d,P=0.020],Gn用量更低[2 675.00(2 100.00,3 300.00)U比3 075.00(2 550.00,3 750.00)U,P<0.001],两组获卵数相当[3.00(2.00,5.00)枚比4.00(2.00,6.00)枚,P>0.05]。在受精方案比例(常规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受精)相当的情况下,AAP组有更高的受精率[74.15%(955/1288)比69.13%(918/1328),P=0.004]和优质胚胎率[62.57%(585/935)比56.94%(509/894),P=0.014],且最终有更高的胚胎着床率[22.31%(87/390)比15.84%(64/404),P=0.020]、累积临床妊娠率[32.50%(78/240)比22.86%(56/245),P=0.018]和累积活产率[25.83%(62/240)比17.96%(44/245), P=0.036]。结论对于POSEIDON低预后3组、4组患者,AAP方案较常规拮抗剂方案有更佳的临床结局。

  • 标签: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超短激动剂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 卵巢低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放疗和化疗顺序对早期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KTCL)患者疗效的影响,为个体化制定放化疗方案提供量化评估方法。方法中国淋巴瘤协作组(CLCG)从全国21家医院收集2000年1月至2019年9月初治的2 008例接受放化疗的早期(Ⅰ/Ⅱ期)ENKTCL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 417例,女591例,年龄2~83(42±14)岁。根据放化疗顺序将患者分为先放疗组(388例)和先化疗组(1 620例)。生存估计采用Kaplan-Meier法,使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筛选和识别影响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分别构建两种疗法的预后预测模型,并使用该模型预测全部患者的个体化死亡风险,以确定适宜每例患者的放化疗方案。结果先放疗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为74.2%(95%CI:69.6%~79.2%),先化疗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为69.7%(95%CI:67.1%~72.4%);先放疗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虽然数值上高于先化疗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6,HR=0.84(95%CI: 0.68~1.05),P=0.133]。筛选出年龄、性别、美国东部合作肿瘤组(ECOG)评分、乳酸脱氢酶(LDH)、Ann Arbor分期、原发肿瘤侵犯(PTI)等6个变量作为独立预后因素(先化疗组:HR分别为1.01、1.25、2.07、0.77、1.34、1.49,均P<0.05;先放疗组:HR 分别为1.02、1.31、1.66、0.78、1.37、1.29,均P>0.05)。全部患者接受先放疗方案的5年期望死亡风险的均值低于接受先化疗方案(26.8%比30.2%,P<0.001)。不同临床特征的患者采用先放疗方案和先化疗方案的预测死亡风险存在个体化差异。结论Ⅰ/Ⅱ期ENKTCL患者采用先放疗方案的期望预后优于采用先化疗方案。根据个体患者的临床特征量化评估放化疗顺序对其死亡风险的差异性影响,有助于临床为该患者制定最佳的放化疗方案。

  • 标签: 淋巴瘤, 结外NK-T细胞 放射疗法 化学疗法 个体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8F-FDG PET/CT预测局部复发鼻咽癌(NPC)放化疗的预后价值,以及不同代谢参数与外周血炎性反应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间56例出现局部NPC复发并采用放化疗治疗的患者资料(男40例、女16例,年龄27~81岁),测量治疗前病灶18F-FDG PET/CT SUVmax、肿瘤代谢体积(MTV)、病灶糖酵解总量(TLG)以及治疗前1周内的外周血炎性反应指标,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像参数与炎性反应指标间的相关性。根据ROC曲线获取SUVmax、MTV、TLG的最佳临界值并进行分组,利用Kaplan-Meier法及Cox回归对患者3年无区域复发生存(LRFFS)以及总生存(OS)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比较不同复发T(rT)分期患者代谢参数对3年OS的影响。结果局部复发NPC患者治疗前MTV与中性粒细胞、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呈正相关(rs值:0.30、0.30、0.28、0.27,均P<0.05),TLG与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NLR、PLR呈正相关(rs值:0.30、0.28、0.32、0.30,均P<0.05),而SUVmax与外周血炎性反应标志物均没有相关性(rs值:-0.18~0.24,均P>0.05)。SUVmax是患者3年LRFFS的影响因素[风险比(HR)=3.815(95% CI:1.278~11.388),P=0.016],rT分期及MTV则是3年OS的影响因素[HR值:4.492(95% CI:1.474~13.688)、7.238(95% CI:1.653~31.688),P值:0.008、0.009]。对于局部复发晚期(rT3~4期)的患者,若MTV≥6.84 cm3,3年OS明显降低(χ2=6.99,P=0.008)。结论治疗前病灶SUVmax与MTV对局部复发NPC患者放化疗预后有重要预测价值,但两者的预测作用并不一致,局部炎性反应对代谢参数的影响可能是造成两者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 标签: 鼻咽肿瘤 肿瘤复发,局部 炎症 预后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人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核因子κB(NF-κB)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1年1月—2014年11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11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年龄20~79岁)的临床资料及癌组织病理学标本,并随机采集其中51例患者的癌旁组织标本。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标本中GLUT-1、VEGF-C、NF-κB的表达,比较其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表达量的差异,分析阳性表达与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结果GLUT-1、NF-κB、VEGF-C在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785、48.433、48.236, P值均<0.01)。GLUT-1、NF-κB、VEGF-C在不同肿瘤大小、有无淋巴浸润、不同TNM分期和病理分级患者阳性表达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17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失访7例,死亡32例。110例随访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GLUT-1阳性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21.82%)显著低于阴性表达患者(77.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54,P<0.01);NF-κB、VEGF-C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843、0.852,P值均>0.05)。结论GLUT-1、VEGF-C、NF-κB表达升高可能参与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侵袭进展过程,其中GLUT-1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高风险因素。

  • 标签: 癌,导管,乳腺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葡萄糖转运蛋白-1 人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核因子κB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