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法医学临床鉴定实践中,底骨折较为常见。由于底解剖结构复杂,骨质菲薄,单一底骨折时,临床表现不明显,影像学检查难以检见,稍不注意,就会导致误诊或漏诊。现结合1例底骨折案例,对法医学鉴定中应注意的问题、检查方法、诊断依据进行探讨,为底骨折的法医鉴定提供参考。

  • 标签: 法医学 颅底骨折 影像学检查 颅内积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治疗底骨折并发神经及脑血管损伤症状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从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之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底骨折并发神经和脑血管损伤的患者中选取50例,对其治疗方式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中共计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3例,均在接受介入球囊栓塞术后获得治愈;发现颈内动脉急性闭塞2例,在开展药物治疗3天之后治疗无效死亡;有18例嗅觉丧失的患者都没有得到恢复;存在单侧视神经损伤的患者有5例,3例在手术后视力获得恢复,但有2例患者没有接受手术,后视力丧失;18例患者的嗅神经存在损伤,动眼神经损伤的有5例,功能均未获得恢复;存在面神经损伤以及听神经损伤的患者有19例,治疗后仅有6例患者获得听力的改善。结论临床上在针对底骨折并发神经一脑血管损伤症状的治疗过程中,运用手术治疗的方式能够在创伤性CCF以及视神经损伤患者中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挽救。

  • 标签: 颅底骨折并发颅神经一脑血管损伤 手术 视神经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动脉瘤夹闭术后内压监测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实施内动脉瘤夹闭术的35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后均进行内压检测,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对症支持处理,分析内动脉压监测的作用。结果本组的35例患者中,25例内压在5-20mmHg之间,生命体征平稳;8例术后内压范围在20-40mmHg之间,其中有5例出现脑血管痉挛、3例出现急性脑水肿,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2例患者内压急剧升高超过40mmHg,经颅脑CT检查显示动脉瘤破裂出血,经开颅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术后3d死亡。结论对内动脉瘤术后患者续监测内压,并根据症状变化及时行影像学检查,可为病情诊断和对症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 标签: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颅内压 脑血管痉挛
  • 简介:博大精深的江南文化,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千百年来,其脉浩大,其果硕硕;行至当下,山高水远。但是,它的脉象与品质,时被精神雾霾侵蚀,曾几何时,要么沦为替政治修墙挖洞的徭役,

  • 标签: 小说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说起郭兰英,上至百岁老人、下至3岁幼童几乎都听过她的歌。她演唱的歌曲《南泥湾》、《绣金匾》及《我的祖国》等在全国流传很广,成为民族歌曲的经典之作。如今这位88岁高龄的老艺术家依然精神饱满,身体健康,她独特的养生之道也值得借鉴。

  • 标签: 郭兰英 身体健康 养生之道 艺术家 歌曲
  • 简介:摘要CNG指的是压缩天然,主要是对天然进行加压处理,并将其以气态的形式储存到容器内。CNG加站是为CNG汽车提供加服务的重要基础设施,为了推动CNG汽车的发展与普及,缓解能源短缺及环境污染问题,必须加强对CNG加站建设的重视。

  • 标签: 压缩天然气 加气站 建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底骨折继发内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14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收入的80例底骨折继发内感染患者,随机分入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并为其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与单纯西医疗法,为两组患者进行治疗效果及体温变化的对比。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7.5%(27/4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体温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体温均有所变化但是研究组的体温降低幅度过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底骨折继发内感染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使其体温降低,获得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颅底骨折 继发 颅内感染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现阶段,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数量急剧增加,汽车的拥有量急剧增长,从而导致能源消耗量过大、温室气体与各种有害物质的排放量激增。在现有形势下,天然作为清洁高效的能源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我国天然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天然站也应运而生,其发展逐渐也成为改善我国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最佳选择。

  • 标签: 天然气汽车 加气站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液化天然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使得天然站在国内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文章以某公交公司的LNG/L-CNG加站工程为例子,介绍天然站在总图布置等方面的设计思路和要点。

  • 标签: LNG 加气站 天然气 总图
  • 简介:摘要新能源开发为天然的应用拓展出更大空间,作为车用燃料,CNG天然用户不断增加,其低成本、低污染、低碳环保特征受到了广大用户认可。同时,CNG加站的安全管理也成为一项重要课题。天然的主要构成元素是甲烷,属于典型的易燃易爆气体,一旦发生燃烧爆炸很难在短时间进行有效控制,其损失往往难以估量,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安定造成极大威胁。因此做好CNG加站安全管理迫在眉睫,以下将就此进行逐一分析。

  • 标签: CNG加气站 天然气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内感染与外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对38例内感染伴发或继发于外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发现外感染,带状疱疹感染23例(其中包括Hunt综合征患者6例),结核感染6例,细菌感染(包括全身及局部)8例,真菌感染1例,经过随访脑脊液、治疗反应证实内感染病因。对于内感染患者临床表现及脑脊液不典型时,可以通过伴发或继发的外病变有助于病因及临床诊断。结论内感染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和治疗效果进行诊断,对于不能确诊的患者,注意相关外病变,以提高临床诊断率。

  • 标签: 颅内感染颅外病变脑脊液
  • 简介:古人说“居宜择”,这里的“”,主要指天气、地气和生气。全世界四大长寿区,前苏联的高加索山、巴基斯坦的罕萨、厄瓜多尔的维利巴姆巴、中国的新疆和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共同的特点是山峦绵延、环境幽静、树木葱郁、空气清新。

  • 标签: “气” 巴马瑶族自治县 巴基斯坦 厄瓜多尔 空气清新 长寿区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概括分析了目前天然站建设规划布局存在的客观问题,进而研究了优化天然站建设规划布局的有效性策略。从而能够依据目前天然站建设规划布局的具体情况,实现总体规划布局的优化,推进我国天然站的进一步建设发展。

  • 标签: 天然气加气站 建设规划布局 优化
  • 简介:摘要云南的煤层储量丰富、分布十分广泛,具有特别大的开采潜力,其大部分的煤层地质构造属于高陡坡型,常规的开采钻井往往不能收到理想效果。针对高陡构造煤储层特点,经过技术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终于研制成功了U型井钻进技术。它可以非常充分地利用直井和定向井的技术优势,针对特殊的地质环境,充分利用流体势能原理实现煤气层的排水降压采。它通过采用充气欠平衡技术,通过改善注排量、注气压力和钻井液排量等有效降低污染的产生及排放。我们还可以改进U型井的结构设计,采用一个开采口多个U型井共用的形势,从而大大节约了地面资源,形成一井多用的局面。

  • 标签: 煤层气 U型井 欠平衡钻井 钻采技术
  • 简介:摘要目前阶段,城市规划建设中城区规模的扩大,人们对天然的需求随之增多。如果加站在使用高压天然的过程中,没有做好相关的防范措施,则可能会导致天然泄漏,这样就会产生严重的安全隐患,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产生,对于天然泄漏防范工作的展开十分必要,加站的工作人员必须要认识到压缩天然安全使用的重要性,进而合理的运用压缩天然。因此,本文就CNG加站天然泄漏分析及防范进行分析和探讨。

  • 标签: CNG加气站 天然气泄漏 防范
  • 简介:摘要非常规天然包括煤层、页岩、致密砂岩及天然水合物等,其中,煤层与页岩气在世界上均已实现商业性开发。目前,我国的煤层产业已经进入商业开发阶段,形成了成熟的地面集输技术;而页岩尚处于起步阶段,仅限于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的试验开发研究。但是,煤层与页岩均为自生自储式的非常规天然,在油气藏、地面集输等方面也存在许多共性和差异性。因此,研究煤层、页岩开发地质条件及其对比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煤层气 页岩气 开发地质条件 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