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淋巴阴性(cN0)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淋巴清扫的范围.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106例cN0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中央组淋巴清扫术的临床资料评价其疗效.结果28例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患者术后20~48h内出现面、手足麻木或抽搐,经补钙后症状缓解.1例术后14个月出现同侧颈部V区淋巴肿大,针吸细胞学检查示颈部淋巴见可疑异型细胞,再行功能性淋巴清扫术,病理证实为淋巴炎性肿大.全组患者获得6~66个月的随访,未发现颈部淋巴转移,目前均健康存活.结论中央组淋巴清扫术创伤小,安全可靠,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用于cN0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是可行的.

  • 标签: 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 分化型甲状腺癌 颈淋巴结阴性 淋巴结清扫范围
  • 简介:摘要淋巴结核俗称瘰疬,是结核杆菌侵犯颈部淋巴而引起的淋巴肿大、化脓和破溃。全身淋巴均可发生结核,但以颈部淋巴结核最为常见,约占淋巴系统疾病的80%~90%,好发于青壮年和儿童,在肺外结核病例中居首位。

  • 标签: 颈淋巴结结核 淋巴结组织 外科 护理
  • 简介:摘要淋巴可通过超声检查,初步提示正常淋巴淋巴炎、反应增生性淋巴淋巴结核、恶性淋巴瘤、转移性淋巴,简便易行。

  • 标签: 淋巴结炎 反应增生性 结核 淋巴瘤 转移性
  • 简介:目的探讨利用Ⅵ区淋巴转移状态预测颈部淋巴阴性(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侧淋巴转移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1年10月接受同侧预防性颈部淋巴清扫(Ⅱ~Ⅴ区或Ⅱ~Ⅳ区)的73例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Ⅵ区淋巴转移与侧淋巴转移的相关性.结果73例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侧淋巴转移率为16.4%(12n3),Ⅵ区淋巴转移率为42.5%(31/73),多因素分析显示Ⅵ区淋巴转移是影响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侧淋巴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7.3,P=0.020).结论Ⅵ区淋巴转移状态用于预测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侧淋巴转移是可行的.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淋巴转移 颈淋巴结清扫术
  • 简介:目的探讨中央区淋巴清扫术在临床淋巴阴性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临床淋巴阴性PTMC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患侧甲状腺、峡部切除及对侧甲状腺腺叶次全切术+中央区淋巴清扫术,术后长期随访.结果24例出现中央区淋巴转移,48例未出现中央区淋巴转移,随访1.5~4.5(3.4±1.1)年,4例患者出现喉返神经麻痹,均在4个月内恢复正常.4例患者术后第3年发现颈部淋巴转移,余患者均未见转移.结论临床淋巴阴性PTMC患者易出现中央区淋巴转移,行中央区淋巴清扫术对临床淋巴阴性PTMC有较重要的应用价值,可降低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颈淋巴结清扫术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 临床颈侧淋巴结阴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淋巴结核术后换药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淋巴结核的患者共 47例,病人淋巴肿大,病理结果证实为淋巴结核。对淋巴结核的清创换药、心理护理以及药物护理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护理人员要高度重视淋巴结核患者换药的护理细节,保证患者早日康复。结论 在换药的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减轻患者的痛苦,让患者配合治疗。

  • 标签: 颈淋巴结结核 换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淋巴结核在全身淋巴结核中最为常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目前本病虽然不如以前多,但在肺外结核病例中仍居首位。目的讨论淋巴结核患者的诊疗体会。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颈部淋巴核的化疗,一般多采用9个月的方案如2RHZ/7RH,2HRE/7RH。脓肿未形成时,在全身化疗的同时,可用1NH、SM等注射于淋巴周围,每周1~3次。

  • 标签: 颈淋巴结结核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淋巴结核治疗模式。方法98例淋巴结核分为实验组(43例)和对照组(55例),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治愈率为95.4%,对照组治愈率为65.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按实验组设计的治疗模式治疗淋巴结核,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结核 淋巴结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性区域淋巴清扫术(FRND)治疗多发性淋巴结核(CLNT)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5月至2020年4月濮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多发性CLNT患者15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FRND组(76例)与淋巴结核病灶清除术(CLND)组(76例),FRND组采用FRND治疗,CLND组采用CLND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淋巴清除效果、复发率、功能和切口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CLND组比较,FRND组术后引流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较短(P<0.05);与CLND组比较,FRND组淋巴清除数量较少,复发率较低(P<0.05);术后随访1年,FRND组术后颈功能正常率(97.37%,74/76)、切口愈合良好率(98.68%,75/76)较CLND组(80.26%、78.95%)高,P<0.05;FRND组并发症发生率(2.63%,2/76)较CLND组(13.16%,10/76)低,P<0.05。结论采用FRND治疗多发性CLNT,无需过多清扫淋巴,并发症少,可减轻对术后颈功能和机体恢复的影响,且不会增加复发风险,可提高预后效果。

  • 标签: 淋巴结 结核 功能性区域颈淋巴结清扫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哨淋巴阴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两种术式(单纯前哨淋巴活检、腋窝淋巴清扫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患有前哨淋巴阴性的早期乳腺癌100例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腋窝淋巴清扫术,观察组给予单纯前哨淋巴活检,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之间没有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发生活动受限2例,疼痛、麻木的3例,肌力减退的6例,局部复发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4.0%,对照组患者发生活动受限8例,疼痛、麻木的7例,肌力减退的9例,局部复发的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2.0%,相比存在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前哨淋巴活检和腋窝淋巴清扫术治疗前哨淋巴阴性的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相似,相比于腋窝淋巴清扫术来说,单纯前哨淋巴活检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特点,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前哨淋巴结阴性 早期乳腺癌 单纯前哨淋巴结活检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淋巴核并皮病性淋巴炎的诊治水平。方法收集本科室一例淋巴核并皮病性淋巴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结果皮病性淋巴炎患者大多存在皮肤病病史,临床表现以全身或局部浅表淋巴肿大为主,少数可同时合并颈部淋巴核。结论对于颈部淋巴肿大的患者来讲,一旦合并皮肤病病史,应该警惕皮病性淋巴炎可能。

  • 标签: 皮病性淋巴结炎 淋巴结肿大 颈淋巴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切除联合淋巴清扫对临床淋巴阴性的肝内胆管癌(ICC)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2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142例临床淋巴阴性ICC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77例,女65例;年龄23~78岁,中位年龄57岁。根据术中是否行淋巴清扫分为淋巴清扫组(LND组,86例)和非淋巴清扫组(NLND组,56例),LND组根据术后病理提示进一步分为有淋巴转移组(N1组,38例)和无淋巴转移(N0组,48例),分析淋巴清扫对ICC患者预后的影响。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结果NLND、LND组行半肝切除和(或)尾状叶及肝外胆管切除分别为20、71例,LND组切除范围更大(χ2=29.233,P<0.05)。LND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9±10)d,明显长于NLND组的(16±5)d(t=3.961,P<0.05)。LND组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2%、42%、20%,NLND组相应为89%、47%、34%,两组总体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46,P>0.05)。N1组1、3、5年累积生存率为63%、14%、0,N0组相应为93%、57%、28%。NLND组与N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25,P<0.05),而NLND组与N0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0,P>0.05)。结论淋巴清扫对临床淋巴阴性ICC患者预后无明显改善,且增加了住院时间,应慎重考虑常规施行淋巴清扫。

  • 标签: 胆管肿瘤 肝切除术 淋巴结切除术 预后
  • 简介:摘要作为治疗与预防头颈恶性肿瘤颈部淋巴转移的首要方法,淋巴清扫术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日趋规范合理。但是,由于头颈恶性肿瘤的种种特殊性导致其颈部淋巴转移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头颈外科医师在施行原发灶手术时,往往会面临是否需要行淋巴清扫术、如何确定淋巴清扫范围的困惑。根据常见头颈恶性肿瘤的淋巴转移特性及手术对患者的创伤程度,梳理出当前较为规范的淋巴清扫术术式,为头颈外科医师提供参考,有助于改善头颈恶性肿瘤颈部淋巴治疗和预防的总体效果。

  • 标签: 头颈肿瘤 颈淋巴结转移 颈淋巴结清扫术
  • 简介:摘要作为治疗与预防头颈恶性肿瘤颈部淋巴转移的首要方法,淋巴清扫术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日趋规范合理。但是,由于头颈恶性肿瘤的种种特殊性导致其颈部淋巴转移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头颈外科医师在施行原发灶手术时,往往会面临是否需要行淋巴清扫术、如何确定淋巴清扫范围的困惑。根据常见头颈恶性肿瘤的淋巴转移特性及手术对患者的创伤程度,梳理出当前较为规范的淋巴清扫术术式,为头颈外科医师提供参考,有助于改善头颈恶性肿瘤颈部淋巴治疗和预防的总体效果。

  • 标签: 头颈肿瘤 颈淋巴结转移 颈淋巴结清扫术
  • 简介:摘要淋巴核俗称“老鼠疱”、“瘰疬”,是体表淋巴结核中最常见的一种,以儿童和青少年居多,女性多于男性。颈部一侧或双侧出现多个大小不等的肿大淋巴,多位于胸锁乳突肌区。一般在人体抗病能力低下时引起发病。目的讨论对淋巴核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指导患者按时用药,调整饮食与休息,帮助患者减轻痛苦。

  • 标签: 颈淋巴结核 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