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矿产资源是国家的重要资源,在开采过程中受到高度的重视。虽然我国在矿山的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因矿山复杂多变的地质环境,不可避免的会引发地质灾害,所以文章通过分析矿山地质灾害的危害以及其分布,总结出合理的预防矿山地质灾害的办法,希望可以为矿山开采人员提供相应的借鉴和参考。

  • 标签: 地质灾害 矿山 分布特征 对策
  • 简介:为掌握山东省日照市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提髙日照市水土保持规划与决策的科学性,利用日照市水利局雨量遥测系统61个雨量站点2005—2014年日降雨资料计算降雨侵蚀力,并运用Excel2013、ArcGIS10等工具分析日照市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1)从年度变化来看,日照市站均年度降雨侵蚀力最大值(2008年)是最小值(2014年)的2.90倍,站均汛期降雨侵蚀力最大值(2007年)是最小值(2014年)的3.74倍。从月度变化来看,降雨侵蚀力主要集中在5—9月,尤其集中在7—8月。2)从空间分布来看,各站点年均降雨侵蚀力、汛期降雨侵蚀力呈现东南沿海地区较髙、内陆地区较低、中部地区最低的特征,变化范围分别在2942.07~4921.45、2694.36~3921.78MJ.mm/(hm2.h.a)之间,分区县看,岚山区最髙,东港区次之,莒县和五莲县较低;各月的降雨侵蚀力重点也不尽相同。3)从时间变异来看,站均年度降雨侵蚀力变化范围在1831.55~5306.12MJ‘mm/(hm2‘h.a)之间,均值、中值分别为3826.01、4053.62MJ.mm/(hm2.h.a),标准差1089.46MJ.mm/(hm2.h.a),变异系数28.48%c;站均月度降雨侵蚀力变化范围在1.23~1171.93MJ.mm/(hm2.h.a)之间,均值、中值分别为318.83、61.51MJ.mm/(hm2.h.a),标准差397.99MJ.mm/(hm2.h.a),变异系数124.83%c。4)从空间变异来看,各站年均降雨侵蚀力变化范围在2755.23~5061.15MJ.mm/(hm2.h.a)之间,均值、中值分别为3826.01、3730.97MJ.mm/(hm2.h.a),标准差512.81MJ.mm/(hm2.h.a),变异系数13.40%c。本研究结果可为日照市水土保持规划与决策、土壤侵蚀预报等提供参考。

  • 标签: 降雨侵蚀力 时空分布 日照市 山东省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涉及到工业、农业和水产等资源的掘取,此过程必然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和影响,由此必然加剧自然界原有的水土流失,导致水土流失。本文主要从大局观对水土流失现状和水土保持现状进行概述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以供参考。

  • 标签: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现状 治理措施
  • 简介:本研究基于我国359个现代庄园数据,利用最邻近指数和核密度分析法研究庄园空间分布形态和集聚特征,并探讨其空间分布的区位选择动力机制。研究表明:①从省际范围七大地理分区来看,庄园的空间分布不均匀,总体呈自东向西递减,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区域;②核密度分析显示庄园呈现明显的集聚特征,局部呈'小聚居、大组团'分布;③最邻近距离分析发现五种主题庄园均服从集聚分布,显著偏离随机分布,集聚强度有所差异;④庄园的空间选址主要与资源禀赋、经济发展、庄园主个人偏好、交通、政策、市场等因素密切相关。

  • 标签: 现代庄园 空间特征 动力机制
  • 简介:2015年及2016年的6月-8月,在北戴河近岸海域设立4个站点,进行海水叶绿素a及理化指标分析.监测结果显示,鸽子窝海域叶绿素a含量最高,平均值为8.93μg/L,老虎石海域含量最低,平均值为6.61μg/L;最大值发生在鸽子窝海域,为19.4μg/L,最小值发生在金沙滩海域,为2.01μg/L.总体上,北戴河近岸海域水质达到国家二类海水水质标准.与叶绿素a相关性显著的影响因素有无机氮、PO4-P、CODMn和pH值.

  • 标签: 北戴河 叶绿素A 分布特征 相关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选取陕西省大柳塔矿区为研究区域,运用ARCGIS克里格插值法分析土壤氮的分布和时空变化,并探讨土壤质地、深度、坡度以及化学性质对氮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柳塔区土壤TN没有达到五级标准,氮素流失严重,土壤氮的空间异质性较大,均属于中等变异;表层土壤氮显著高于下层土壤,且坡上(耕作区)含量最高;TN和碱解氮与有机质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决定系数分别为0.92和0.82,与速效磷呈对数正相关。

  • 标签: 土壤氮 不同质地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迅速集聚,城市交通拥堵成为不可回避的难题。城市轨道交通的出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发展的难题。然而,人口的快速集聚仍然给城市轨道交通的高效运转带来了较大的压力,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客流特征以及客流在时间分布上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有利于管理决策者更好地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促进城市更好的快速、高效、安全的发展。

  • 标签: 城市轨道交通 客流特征 时间分布特征
  • 简介:采用四川省115个气象站1961—2014年的逐日降水资料,计算各站历年各季的Z干旱指数,根据Z指数的旱涝等级划分标准将其划分为7个等级,参考过去四川省干旱灾害的灾情记录,研究Z指数在四川的适用性,并用多种统计方法研究四川干旱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结果表明:Z指数在四川各季干旱监测中表现均较好,在四川有较好的适用性。四川干旱可划分为6个空间型,其中四川盆地西部区、东部区、南部区、中部区干旱程度加强,而川西高原区和川西南山地区干旱程度减弱;四川盆地东部区出现干旱的频率最高,而盆地西部区和南部区出现干旱的频率最低。四川盆地西部区、东部区和川西高原区较严重的干旱主要发生在夏季,而盆地南部区、中部区和川西南山地区较严重的干旱主要发生在冬季。各分区干旱变化周期不同,盆地西部区具有3~4a的振荡周期;盆地东部区振荡周期为6~7a;盆地南部区具有3~4a和14~16a的振荡周期;川西高原区具有4~5a和8a左右的振荡周期;盆地中部区振荡周期为7~8a;川西南山地区振荡周期为2~3a。

  • 标签: 四川干旱 Z指数 空间分型 适用性
  • 简介:通过测定辽河口三道沟和笔架岭光滩、碱蓬(Suaedasalsa)沼泽和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沼泽土壤汞和砷含量,分析了辽河口不同类型湿地土壤汞和砷的垂直分布规律,并进行了风险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11月3日和2016年5月16日,三道沟湿地土壤汞和砷平均质量比分别为0.038mg/kg和9.13mg/kg;笔架岭湿地土壤汞和砷平均质量比分别为0.059mg/kg和10.77mg/kg。三道沟各类型土壤汞和砷含量明显低于笔架岭。笔架岭的芦苇沼泽和碱蓬沼泽土壤汞含量从表层向下逐渐增大,芦苇沼泽土壤砷含量从表层向下逐渐减小,而光滩和碱蓬沼泽0-10cm深度土壤砷含量总体由表层向下逐渐减小。三道沟和笔架岭各类型湿地土壤汞和砷的I_(geo)指数都为负数,污染等级都是清洁;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结果表明,三道沟和笔架岭湿地土壤汞和砷的潜在生态风险较低。

  • 标签: 分布 风险评价 河口湿地土壤
  • 简介:利用1960-2014年夏季(6-8月)湖南省77个气象站逐日最高气温资料,对该地区高温热浪的时空分布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大部分地区常年遭受高温热浪袭击,年均发生1.53次,部分地区年均出现2次以上。高频次、高强度的高温热浪主要集中于湘中偏东(衡阳盆地一带)地区,株洲、长沙、益阳等地为次大值区,湘西地区高温热浪的发生频次及强度则低于全省平均值。近年来,湖南高温热浪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炎热程度不断增强。近55年高温热浪频次及强度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20世纪80年代以前呈减少(减弱)趋势,此后呈增多(增强)趋势,21世纪以来高温热浪增多增强尤其明显。对一次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极端高温热浪过程研究发现:南亚高压东伸扩展,西太副高异常偏西、偏北且稳定少动,下沉运动强盛等条件的配合有利于湖南省持续性高温的发生。

  • 标签: 湖南省 高温热浪 频次 强度 成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心衰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式,提取慢性心衰患者的证侯要素,采集心衰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心功能等相关信息,对各证侯要素分布规律及其在不同性别、年龄及心功能中分布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共提取病位类证素5种,分别为心、肺、肾、脾、肝,出现频次合计576次,构成比39.61%,在各级心功能中出现频次构成比由大到小排列均为心>肺>肾>脾>肝,其分布构成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病性类证素12种,其中气虚、阳虚、阴虚、痰浊、水饮、血瘀是心衰的基本病性要素,按各证素出现频次所占百分比由高到低排列为气虚234次(26.65%)、痰浊159次(18.10%)、血瘀131次(14.92%)、水饮106次(12.07%)、阴虚105次(11.96%)、阳虚69次(7.86%),6种基本证素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心功能心衰患者中的分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随着心衰病情的发展,心衰的病位是动态变化的,其由心→心肺→心肺脾肾。心衰的证候多为虚实夹杂,出现以痰浊、水饮、血瘀等实证类证素占比例增大时,病情相对较轻;而以气虚、阴虚或阳虚等虚证类证素占比例加大时,病情多较重。通过分析慢性心衰中医证候要素分布,可为慢性心衰证候的标准化研究提供依据及参考。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中医证候 证候要素 分布特征
  • 简介:摘要近年来,人们已经逐渐对环保工程的重要性产生足够认识,为使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研究人员对生物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将各类生物技术应用到固体垃圾污染、水资源污染以及废气污染方面的治理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提高自身对生物技术的了解,将生物技术进行熟练的应用,从而使生物技术发挥出其应有作用,对我国各类污染问题进行处理,使环保工程可以取得更多成绩。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生物技术在环保工程中的应用论述进行了分析探讨。

  • 标签: 生物技术 环保工程 应用
  • 简介:摘要根据地应力测量数据,分析了浅部煤矿井下地应力分布与变化趋势,并与深部煤矿进行了比较。通过实例分析,介绍了地应力测量结果在浅部煤矿井下工程中的应用情况。浅部煤矿井下地应力受多种因素影响,测量数据离散性很大,随测点埋深的变化规律不明显;水平应力占绝对优势。将地应力测量数据应用于浅部煤矿煤柱尺寸优化、锚杆支护参数设计,在保证巷道安全与支护效果的前提下,提高了煤炭资源采出率,降低了巷道支护成本。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急诊收治患者病种季节分布规律,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对急诊科 2014年 1月 1日至 12月 31日收治的 7691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按时间排序,第 4季度收治患者比重最高;按疾病系统排序前三位依次是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结论 急诊患者人数和病种季节性分布明显,可根据患者分布规律,合理排班,以期提高工作效率。

  • 标签:  急诊  病种  季节
  • 简介:随着我国奥运竞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升,我国运动员在国际舞台上不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与此同时,奥运人才培养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从人才地理学视角出发,对1996—2016年我国夏季奥运冠军的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1)从时间上来看,研究期内我国夏季奥运冠军人数呈现先快速上升,随后下降的趋势,1996—2008年冠军数量快速上升,至2008年达到峰值后出现回落趋势。(2)从空间上来看,我国夏季奥运冠军数量总体来看呈现东多西少、中部和东北三省适中的格局,奥运冠军输出地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中,奥运冠军高输出地呈现出稳步上升后迅速减少的趋势,低冠军输出地总体呈现增加趋势,0冠军输出地总体呈现先稳步下降后增加的趋势。(3)影响我国各省区夏季奥运冠军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有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基础和政策差异。除以上因素外,主场优势、观众效应以及国际总体竞技水平的变化等因素也会对奥运冠军的时空分布产生一定的影响。

  • 标签: 夏季奥运会 奥运冠军 时空分布
  • 简介:采用标准地调查和标准木完全收获法,研究了泉州湾河口湿地秋茄的植被生物量、碳含量、碳密度及其分布规律,从而了解区域内秋茄生态系统的碳储量、碳循环等.研究结论如下:(1)秋茄的植被生物量与碳密度分别为72.58,31.57t/hm~2,且分布规律十分相似,其大小顺序均为低潮位〉中潮位〉高潮位,树干〉树枝〉树叶〉主根〉侧根;(2)秋茄植被的平均碳含量为(42.04±3.27)%,其高低顺序为低潮位〉高潮位〉中潮位,树干〉树枝〉树叶〉主根〉侧根.

  • 标签: 泉州湾河口湿地 秋茄 碳密度 分布特征
  • 简介: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利用淮北地区108个气象站逐月气温、降水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M-K突变检验等方法,从不同时间尺度(年、季)和干旱程度(轻旱、中旱、重旱和特旱)分析了淮北地区1961—2015年干旱频率和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淮北地区1961—2015年总体呈干旱略加强趋势,其中1998—2001年干旱发生最频繁,干旱强度、极端干旱及中等干旱的频次均呈增加趋势。2011年淮北地区干旱程度发生了突变性增强,20世纪90年代起淮北地区夏季经历了先湿后干的转变,2013年是夏季转向干旱化的突变点。秋冬两季是淮北地区发生干旱频率较高的季节。秋季干旱分布广、旱情最为严重,淮北地区北部是秋季干旱的高发区;冬季发生中旱以上干旱的地区分布较广,主要位于淮北地区内的安徽片西部和江苏片中部。春夏季发生高频率干旱的区域相对较小。

  • 标签: 干旱 SPEI 发生频率 时空分布 淮北地区
  • 简介:道路交通伤害是我国首位伤害死因,是15—44岁人群的第一位死亡原因,道路交通伤害已成为威胁我国人群健康和社会安全的重要问题。为了解全国道路交通伤害医院门(急)诊就诊病例的流行情况,本文对全国伤害监测系统于2015年间收集的道路交通伤害医院监测病例进行分析,发现道路交通伤害是门(急)诊就诊伤害病例的第二位伤害发生原因,道路交通伤害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病例年龄构成主要为45—64岁、30—44岁和15~29岁。伤害部位主要为头部、下肢和多部位,伤害性质主要为挫伤/擦伤、骨折和锐器伤/开放伤,

  • 标签: 道路交通伤害 监测 医院
  • 简介:摘要本文以某工程为例子,开展掘进工作面围岩应力分布分析,即利用新型软件构建起掘进工作面应力分布模型、开展掘进工作面应力实际监测、掘进工作面支护、并且就支护效果有效分析,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加固掘进工作面中薄弱环节,防止围岩破坏情景发生,避免围岩出现较大幅度变形,保障煤矿开采安全。

  • 标签: 掘进工作面 实际监测 支护效果
  • 简介:收集2014-2016年我国部分地区环保部常规监测的6项大气污染物浓度,重点分析了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空气污染的状况及分布.结果表明:除O3外,其余污染物浓度均下降,SO2二级达标率持续上升.各污染物区域性分布显著,北方比南方污染重.东部O3污染严重;PMW、CO浓度在华北地区最高;SO2浓度在东北、华北最高;PM2.5、NO2浓度在华中、华北最高.华北地区大气污染严重,华东PM及SO2污染最轻.

  • 标签: 空气污染 PM 气态污染物 区域性 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