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美国说起龙卷风,被称为“龙卷风之乡”的美国自然不能略过.全球一半以上的龙卷风都出现在美国,因此龙卷风也是好莱坞电影的常客.看过灾难大片《后天》,就一定记得龙卷风袭击洛杉矶的画面——龙卷柱黑压压地移动,摩天大楼的半边墙都掀出了一个大豁口……龙卷风为何“偏爱”美国从美国的书本和影视作品中,我们常常读到或者看到龙卷风的身影.《绿野仙踪》中的小女孩多萝西正是被龙卷风卷入魔幻世界,开启了有趣之旅.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美国平均每天有5个龙卷风发生,每年就有1000至2000个龙卷风,每年3月至7月是美国龙卷风高发的季节,约有54%的龙卷风发生在春季.美国的龙卷风不仅数量多,而且强度大,美国也因此被称为“龙卷风之乡”.为何可怕的龙卷风会格外偏爱美国呢?

  • 标签: 国外龙卷风 灾害扫描 龙卷风灾害
  • 简介:浙江作为我国强龙卷风多发省份之一,浙江省曾发生过造成巨大伤亡的龙卷风事件.根据国家气候中心对1951-2014年龙卷风造成伤亡事件的统计,1967年3月26日,浙江省长兴、吴兴、桐乡、嘉兴、嘉善等县遭遇了龙卷风袭击,造成510人受伤,87人死亡,损失惨重.根据1951年以来可观测的龙卷风灾害纪录,浙江省遭受龙卷风袭击100多次,其中杭嘉湖平原及沿海地区易发生龙卷风灾害.2000年7月10日,台州市温岭横河镇永安、永进两村庄遭遇龙卷风突袭,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多出房屋倒塌受损.此外,2007年8月18日晚,受台风“圣帕”影响,温州市苍南县龙港镇形成龙卷.此次龙卷风造成11人死亡,60人受伤,多间民房倒塌,古树被连根拔起.这种在照片上看到的让人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当我们身处其中,也许留下的只有恐惧.

  • 标签: 国内龙卷风 灾害扫描 龙卷风灾害
  • 简介:摘 要:本文对国内大风灾害区划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对区划指标、方法和模型进行了归纳,最后进行了讨论。基于灾害学理论,学者对大风灾害风险区划指标的构建主要围绕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和防灾减灾能力等四个方面,常用的风险区划技术和模型有专家打分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综合风险指数、信息扩散理论模型、灰色理论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等。

  • 标签: 风灾,风险区划,进展
  • 简介:摘要对台风灾害风险模糊评估进行了介绍,并通过广州实际案例进行了说明,对于相关领域科研工作者和同行业工作人员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 标签: 台风灾害 模糊评估 风险
  • 简介:摘要良好的通风系统一般可规避煤矿井下安全事故的出现,还可保证煤矿井下工作顺利开展。井下通风和煤矿灾害紧密相关,相辅相成。在生产实践活动,只要全面落实井下通风,便可完全规避灾害事故的出现,实现有效预防。相关统计结果表明,井下通风是引发煤矿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有效的通风能够防范与规避矿井事故的发生,可确保煤矿生产正常开展,在当前具有现实性意义。

  • 标签: 煤矿井下 通风灾害 预防 研究
  • 简介:新疆大风不仅能吹倒送电线路的铁塔,还能倾覆旅客列车。据我院新疆大风调研收集到的资料统计,托克逊最长大风持续日数20天;阿拉山口、达坂城和哈巴河的最长大风持续时间超过40h;阿拉山口多年平均大风日数最多,达163.8天;阿拉山口气象站实测最大风速为46.0m/s;阿拉山口据基本风压推算离地10m高100年一遇设计风速约为50m/s;新疆自治区已建送电线路采用的最大设计风速为44m/s。新疆大风持续时间之长、风速之大、范围之广是其境内的工程建设必须予以重视的。建议尽可能充分利用工程地段附近测风塔的风速资料作大风灾害评价。

  • 标签: 新疆 大风 持续时间 风速 灾害强度
  • 简介:摘要风是自然界常见的自然现象,风灾损失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工程结构的破坏和崩溃。因此,工程抗风设计计算的合理性和完整性是工程安全的重要关键,风阻设计也是工程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结合我国抗风设计的工程规范,提出了风对结构的影响,工程结构的风灾损坏形式以及风阻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

  • 标签: 风灾 抗风设计 风工程 结构工程
  • 简介:台风是影响浙江最严重的气象灾害,具有影响频繁,成灾台风多;致灾台风路径多样,登陆台风强度强灾情重;孕灾环境复杂,衍生灾害严重;台风对各地影响差异大等特征。在台风防灾减灾的气象服务中,浙江积累了一些经验,对这些经验进行了提炼,主要体现在:1)平衡科技水平和服务需求,把握关键点决策服务时机;2)以台风报告单为载体,提高台风气象服务规范化水平;3)将传统预报向影响预报延伸,并在决策气象服务中用广泛应用;4)公众气象服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充分利用新媒体、传统媒体的传播特性,最大程度扩大信息覆盖面。文中还穿插了服务材料的内容提炼、撰写技巧等,并提出对台风气象服务的思考。

  • 标签: 台风 气象服务 浙江
  • 简介:通过对杭州市7个地面气象观测站及200多个自动气象站的观测资料进行筛选,得到杭州地区2004—2010年雷雨大风序列,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环境、防灾能力角度对杭州地区雷雨大风灾害进行风险区划。结果表明,雷雨大风多发生在春、夏季节;午后及傍晚,地势较低的平原、河谷、峡谷地带。杭州地区雷雨大风高风险区域主要分布在城区、富阳、余杭、萧山、临安东北部及千岛湖富春江流域一带;低风险区域主要分布于淳安、建德北部以及杭州中部部分地区。

  • 标签: 杭州 雷雨大风 灾害风险 区划
  • 简介:摘要受大自然风灾害影响,造成某高压送电线路7基铁塔倒塌、1基铁塔严重受损的事故。本文从杆塔的分布和利用以及微地形微气象特点等方面分析了事故原因,认为本次事故主要是由稀遇大风引起,稀遇大风在微地形微气候段风速进一步增大,造成了铁塔的倾倒。此外,耐张段长度过长加剧了灾害。在事故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线路修复的措施以及预防此类灾害的建议。

  • 标签: 送电线路 风灾 微地形 微气象
  • 简介:摘要本文对配电线路台风防御措施进行探讨,从根本上促进配电线路在台风登陆时节的稳定与安全。

  • 标签: 配电线路 受损原因 防御措施
  • 简介:摘要如果在台风天气发生时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进行处理,将会严重的危害配电线路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可靠性,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本文首先说明了台风对配电线路的危害,然后分析了配电线路台风受损的原因,最后详细阐述了配电线路的风灾防御措施。

  • 标签: 配电线路 台风受损 断线 防御 加强型电杆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电力的要求和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配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出来,直接关系到社会及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由于沿海地区台风频发,而且台风等级强度逐年有增强趋势,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严重影响,同时对配电线路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因此,为更好地提升沿海地区配电线路防风能力,保障电网健康运行,十分必要进行配电线路防风能力分析,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制定合理、有效的管控办法及防护措施。

  • 标签: 配电线路 防风分析 措施
  • 简介:摘要配电线路杆塔除直接遭受风荷过载受损外,还遭受台风间接影响受损。本文对中、低压配电线路大范围受损原因进行分析,并从配网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防御措施,进而提高配电设施防御台风等能力。

  • 标签: 配电线路 台风 受损原因 风灾防御
  • 简介: 摘要:如果在台风天气发生时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进行处理,将会严重的危害配电线路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可靠性,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本文简单的分析了配电线路台风受损的原因,并详细阐述了配电线路的风灾防御措施。         关键词:配电线路;台风;受损原因;风灾防御         1配电线路受灾的原因分析         1.1台风风力超过线路风荷标准         按照配电线路设计行业标准, 10 kV配电线路防御风荷最大设计风速值,采用离地 10m高、 10年一遇、 10 min时距的平均最大风速,调查近年阳江、茂名、湛江等地配网建设线路设计风速普遍采用 2535 m/s,低于“黑格比”登陆时中心最大风力 48 m/s,更低于局部地区阵风风速 50-60m/s。上述台风气象条件远远超出中、低压配电线路设计条件,是造成大量倒杆、断杆、断线主要原因。         1.2早期线路无正规设计或设计标准偏低         在现行的行业设计规程中,要求 10 kV线路普通钢芯铝绞线截面主干线、分干线、分支线分别不低于 120mm2, 70mm2和 50mm2,线路档距城镇、空旷地区分别不大于 50 m和 100 m,耐张段长度不应大于 1 km,空旷地区连续直线杆超过 10基宜装防风拉线, 10m以上单回电杆埋设深度不低于 1.7 m,而运行线路很多都未达到上述设计要求。         1.3部分配网设施残旧,未及时改造         线路大量倒断杆与电杆残旧、运行年限长,未及时改造加固,健康水平不佳有关。部分老旧线路经过多年运行,电杆普遍发生风化、爆裂露筋,导线线径小,电杆横担、金具、拉线等部件锈蚀严重,无法经受强台风荷载。低压线路受灾严重的主要是未经农网改造的低压线路,部分使用木杆及土制电杆,安装随意性大,私拉乱接现象严重。         1.4电杆制造质量不良         配电线路电杆使用量大,生产厂家较多,有本地区企业,也有外地厂家,         质量参差不齐。同一线路电杆也有多个厂家、多种型号,不利于电杆台帐管理,倒杆时难以确认电杆厂家、技术资料。电杆生产工艺、质量难以控制,部分人网运行电杆存在制造质量问题。         1.5配网建设及施工质量不良         早期配网建设程序不规范,配电线路施工过程中,受地形限制等原因,未能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如未按规定装设足够的防风拉线、底盘、卡盘,部分电杆埋深不足等。本次台风受灾线路倒杆中,相当数量是由于未按设计施工、偷工减料,施工质量不良造成的。                1.6电杆基础不良或暴雨或海潮破坏导致倒杆         调查表明,部分线路的部分区段倒杆数量明显多于断杆,且倒杆绝大部分是电杆倾斜。造成杆塔集中倾倒原因与杆塔基础不良或遭受破坏有关。如部分杆塔位于沿海软土、流沙地带,加上埋深不足及未安装底盘、卡盘,基础防风能力差,极易出现局部大面积倒杆现象。         1.7配网建设及改造资金不足         配网建设及改造资金长期投人不足,是制约配网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因素。一方面,应该大力提高新建工程设计标准和建设质量,以避免低水平建设、接着再花钱改造的老套路。另一方面,大量老旧中、低压配网线路设施需要尽快改造,接管县级供电分公司配网设备需要及时更新升级。这些都要求公司在配网规划建设和技改项目中显著增加投资。         2提高配电线路抵御风灾能力措施         2.1明确配电设施重点防风范围         配网设施台风受灾范围主要与台风路径相关,具有不确定性。受损形式与具体地形、周围环境条件有关 ;中、低压配电线路规模大、地域广。因此建议配电设施防风采取重点防御、因地制宜和分级加固原则。重点防御范围可确定为广东沿海 5-20 km地势平坦区域、多年台风路径区域,多年台风半径范围的流沙及软基地质地段、防护林经济林区及部分山区线段。多年台风路径区域由各运行单位综合历年台风气象资料确定。         2.2适当提高配电线路防风设计标准         配电线路最大设计风速应满足设计规程要求,重点防御范围线路不应低于 40 m/s,在沿海空旷地段及风口位置,最大设计风速不应低于 45 m/s,严格按设计规程控制线路档距和耐张段长度,重点防御范围线路档距不应大于 50 m,耐张段长度不应大于 500 m。跨越湖泊、河流、公路、铁路及其他重要跨越应采用孤立档。         严格按设计规程安装防风拉线,连续直线杆超过 10基应装设拉线,原则上重点防御线路现场具备条件的均应装设,并加强和完善电杆基础设计,电杆底盘、卡盘规格及电杆埋深设计应满足规程要求。         2.3合理选择电杆型号样式         直线杆宜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预应力锥形水泥电杆或大弯矩电杆,采用普通电杆的应增加防风拉线设计,局部地段不具备拉线条件和运输条件的应采用自立式角钢塔或钢管塔 ;在沿海地形空旷、软土沙质和风口位置,应增加铁塔使用目。         耐张杆应采用自立式角钢塔或钢管塔,采用电杆的应使用双杆组合并装设防风拉线。双回线路应采用大弯矩电杆、双杆组合或自立式铁塔,采用电杆的应尽量装设拉线。         另外,对重要负荷、乡镇主要线路及特殊线段,新建工程及改造设计可考虑铺设电力电缆 ;新建、改建线路应尽量避开防护林及高杆林区 ;并在新建、改造配电线路典型设计中,应考虑增加防风设计内容,以便提高电网配电线路整体防风设计标准。         2.4加强电杆制造、采购和施工质量监控         应加强水泥电杆工厂制造过程的工艺、质量控制,完善电杆钢筋、混凝土及成型产品的试验和定期抽检制度;规范电杆采购和招投标管理,完善电杆厂家准人备案制度,严格执行订货技术条件,防止不合格电杆人网运行。         2.5加大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力度         加强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和规范管理,台风前要加强特巡,及时消除线行缺陷和险情,做好防风措施。做好配电线路防风能力评估和状态评价工作,防风能力不满足要求的应及时列人大修技改计划。         2.6增加配网建设和技改资金投入         加大中、低压配网新建工程资金投人,提高新建线路工程质量 ;加大配网大修改造资金投人,加快老旧线路设备改造进度,全面提高广东电网中、低压配电线路防御风灾能力。         3 结语         超强台风导致电网大量线路跳闸或停运,特别是对中、低压配电设施造成重大影响,造成配电线路大面积倒杆、断杆、断线及其他设备受损,严重影响供电可靠性和电网安全。建议采取重点防御、因地制宜和分级加固原则,适当提高防风设计标准,加强电杆制造、采购和施工质量监控,建立台风预警机制和特巡制度,增加配网建设和改造资金投人,全面提高配电设施抗风能力。         参考文献:         [1]梁潇云,郭艳君 .2007年全球币大天气气候事件概述 [J].气象, 2008, 34(4):113-117.         [2]庞准,李邦峰,俞悦,等 .海南电网台风期间运行方式研究 [[J].电网技术, 2007, 31(7):46-50.

  • 标签:
  • 简介:摘要供电可靠性与配电线路运行是否稳定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在我国沿海地区台风极端天气易发,配电线路强台风的影响下极易受损,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转极易受到影响,从而降低供电可靠性,为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分析配电线路在台风影响下的受损原因。本文将简要叙述配电线路在台风影响下的受损特点,分析台风天气致使配电线路受损的起因,并提出了防御风灾的策略,以期为台风侵袭时减少配电线路受损提供一定参考,确保配电线路在台风影响下仍能正常运行。

  • 标签: 配电线路 台风 受损原因 风灾防御
  • 简介:为了评估台风的灾害影响程度,本文分析了1971-2012年影响江西的台风灾害特征,引入了属性层次模型(AHM),基于风、雨、气旋等气象因素计算综合影响指数,对1971-2012年影响江西的台风进行了灾害评估。另外,综合考虑风雨因素和承灾体的易损性,建立单个台风的灾害分布评估模型,对单个台风在不同区域的影响进行评估。对比灾情损失来看,此评估模型可以为开展防台减灾和灾后重建提供定量、定点的参考数据。

  • 标签: 台风 江西 属性层次模型 灾害评估 气象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