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面部功能锻炼辅助治疗面瘫的疗效。方法:我科于2019年9月至2020年5月对收治的40例面瘫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在患者发病后早期进行面部功能锻炼。结果:观察组20例,治愈15例,显效3例,好转2例,无效0例;对照组20例,治愈12例,显效4例,好转3例,无效1例。两组疗效比较,经Ridit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

  • 标签: 面部功能锻炼 风痰阻络型面瘫
  • 简介:摘要目的滌祛瘀汤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32例分析。方法选取我院64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仅采用针灸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滌祛瘀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淤证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ADL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淤证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滌祛瘀汤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滌痰祛瘀汤 针灸 风痰阻络型中风 后遗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火龙罐结合面瘫贴治疗风寒面瘫的临床。方法:选取我院脑病科门诊及住院部患者共6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三组进行临床试验对照(每组20人),对照组1给予面瘫贴(面瘫药科内自制剂)治疗,疗程为10天,对照组2给予火龙罐治疗,疗程为10天,观察组给予火龙罐结合面瘫贴(面瘫药科内自制剂)治疗,疗程为10天,通过对安全性判定指标、疗效判定指标的评价,从而观察火龙罐结合面瘫贴治疗风寒面瘫的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1及对照组2,均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对照1组与对照2组HB面神经功能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的HB面神经功能明显优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面神经机能麻痹程度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的面神经机能麻痹程度明显低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P<0.05),结论:火龙罐结合面瘫贴治疗风寒面瘫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火龙罐 面瘫贴 风寒阻络型面瘫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行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中风病患者80例为调查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A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电子生物反馈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化痰通络汤、耳穴压豆疗法治疗。共治疗2个疗程,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B组总有效率为95.00%,A组总有效率为77.50%;B组总有效率优于A组(P<0.05);治疗后,B组NIHSS、Barthel评分均好于A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瘀入中风病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耳穴压豆 风痰阻络型 中风病 化痰通络汤
  • 简介:目的:观察瓜蒌皮注射液对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机制。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于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脑卒中风患者70例,其中女21例,男49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内科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以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组加以瓜蒌皮注射液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4周,并在治疗前后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CSS)进行评价,并检测患者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同时进行疗效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在经过4周的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ET-1、ADL、C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P〈0.05),但除ADL评分外,治疗组的ET-1、CSS评分改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瓜蒌皮注射液对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

  • 标签: 瓜蒌皮注射液 脑卒中 风痰阻络 血浆内皮素-1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老年脑卒中疗效。方法 将我院近一年内收治的52例患有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分组对比观察,随机化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26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中药方法治疗(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方法上联合针灸治疗,在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对比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从患者的治疗率上看,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也明显要比对照组高,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8.12%,对照组为81.33%,统计学显著P

  • 标签: 半夏白术天麻汤 针灸治疗 老年风痰阻络型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针灸联合康复治疗风邪面瘫的临床应用。方法 统计研究学者医院在2022-3至2023-2月时间范围内,入院诊治的76例风邪面瘫病人纳入样本,随机盲目法分为2组,乙组病人在诊治期间给予中医针灸治疗,甲组则实施针灸+康复技术共同治疗,观察病人干预效果。结果:在中医症候评分方面,干预前后组间病人存在极大差异性,且甲组较乙组明细减轻,有一定距离差异(P<0.05)。对临床疗效统计显示,甲组病人效率97.36%较乙组73.68%更高,组间结果相差较大(P

  • 标签: 针灸 康复 治疗 风邪阻络型面瘫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针灸联合康复治疗风邪面瘫的临床应用。方法 统计研究学者医院在2022-3至2023-2月时间范围内,入院诊治的76例风邪面瘫病人纳入样本,随机盲目法分为2组,乙组病人在诊治期间给予中医针灸治疗,甲组则实施针灸+康复技术共同治疗,观察病人干预效果。结果:在中医症候评分方面,干预前后组间病人存在极大差异性,且甲组较乙组明细减轻,有一定距离差异(P<0.05)。对临床疗效统计显示,甲组病人效率97.36%较乙组73.68%更高,组间结果相差较大(P<0.05)。结论 面对风邪面瘫病人,采取针灸+康复技术共同治疗取得非常理想效果,减轻临床病症,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推荐价值极高。

  • 标签: 针灸 康复 治疗 风邪阻络型面瘫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老年脑卒中的疗效及其临床改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70例,均为2021年1月到12月接收的脑卒中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抓阄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观察组94.29%和对照组71.43%,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针灸 老年风痰阻络型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脑卒中患者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针灸的效果。方法  从2020年1月-2023年12月的脑卒中患者中随机抽取95例,双盲法分为A组(46例,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和B组(49例,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针灸),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治疗后B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SF-36评分、ADL评分优于A组(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针灸能更好地改善临床症状、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半夏白术天麻汤 针灸 风痰阻络型 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正容汤联合针灸治疗牵偏视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31例(31只眼)临床确诊为牵偏视证的患者,采用正容汤联合针灸治疗,治疗2周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观察比较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治疗有疗效,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均有差异(P<0.05)。结论正容汤联合针刺治疗牵偏视证疗效可靠。

  • 标签: 正容汤 针刺 风牵偏视 风痰阻络证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针药结合与灯盏花素注射液对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观察组,每组50例。试验组采用针药结合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2组在治疗后症状都有改善,试验组有效率为96.00%,观察组有效率为84.00%,试验组明显优于观察组组。结论:针药结合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较为理想。

  • 标签: 颈性眩晕 针刺 灯盏花素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活血通络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4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应用活血通络汤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1例:未应用活血通络汤)与实验组(21例:应用活血通络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3个疗程后总有效率(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活血通络汤 痰瘀阻络型 缺血性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颗粒剂在湿颈椎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8例应用中药颗粒剂治疗的湿颈椎病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观察其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痊愈30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94.83%。结论应用中药颗粒剂治疗湿颈椎病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安全性较高。

  • 标签: 中药颗粒剂 痰湿阻络型 颈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联合温胆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吞咽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收治50例急性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根据患者入院单双日的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针灸、温胆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23/25),高于对照组的76.00%(19/25)(P<0.05),观察组治疗后吞咽困难评分高于对照组,两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的治疗中加入针灸联合温胆汤加减,可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值得在临床中运用。

  • 标签: 风痰阻络型 急性脑梗死 吞咽困难 针灸 温胆汤加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 中医辨证治疗消渴合并中风的临床研究 。 方法:选取从 2018年 5 月 -2019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 中医辨证治疗消渴合并中风的临床研究 。 方法:选取从 2018年 5 月 -2019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消渴痹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治疗原则给予患者活血通络,益气补血。结果通过治疗1周后,患者的湿邪已除,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征候积分减少到95%以上,2周后,通过查体患者的病情得到治疗,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出院。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消渴痹症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值得推荐。

  • 标签: 中药穴位贴敷 痰瘀阻络型消渴痹症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