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应北京白云观邀请,由香港道教信善玄宫、紫阙玄观、研易学会组成的参访团一行34人,于1991年6月14日至23日参观访问了内地著名的道教宫观。参访团在京期间,受到中国道教协会黎遇航会长、李文成秘书长和白云观监院黄信阳道长的热烈欢迎与接见。国务院宗教局杨同祥副局长等领导同志也会见了参访团的全体成员。该团结束北京的活动后,在白云观监院黄信阳、道协联络处副主任孙同昌的陪同下,开始对湖北、湖南进行参访。所到之处,受到了各宗教部门领导同志的亲切会见,各地道协组织、道教宫观都给予了隆重的欢迎和热情的款待。

  • 标签: 道教宫观 黄信阳 道协 杨同祥 中国道教协会 香港道教
  • 简介:香港道教联合会主办的丙申年(2016)香港道教日系列活动内容丰富,包括丙申年(2016)香港道教日开幕典礼暨祈福香港赞星科仪、道教神像仪仗展览、道教神仙巡游、道德经(鼎信杯)朗诵比赛、中华传统宗教文化之"易学图像"展览、道经乐欣赏会等。3月13日,丙申年(2016)道教日开幕典礼活动在九龙举行。

  • 标签: 香港道教 中国道教协会 丙申年 道教文化 民政事务 联络办公室
  • 简介:提起中国近代的道教史,我们一定知道道教由清以后曾出现过一段长时间的衰落;尤其是“文革”时期,在中国内地所有的宗教活动皆停顿了,但香港这块弹丸之地,却把很多传统文化保存了下来,例如本文所要谈的‘中元法会’。香港民间的宗教活动也有兴盛的现象,且看于七十年代,曾做过中国道教调查的日本学者洼德忠,他在书内有一节谈到当时“台湾和香港的信仰”,他说:“在香港九龙也信奉妈祖,每当祭祀日便有许多扬旗的船只一齐来赶妈祖庙会,其声势之大甚为壮观。其实也不限于妈祖庙,据现在香港的任何地方,无论什么庙宇的祭祀日,庙会的人都很多,拥挤不堪,我有缘在祭祀日那天参拜了被人们称为天公的道教之神——玉皇大帝庙,夜晚,庙内的人仍然川流不息,迟迟不归。

  • 标签: 道教 法会 宗教活动 祭祀 七十年 妈祖庙
  • 简介:再回头青松观的中元法会。整个‘中元法会’到底有何特色呢?首先我们先看胥整个科仪程序。然后再行详谈。

  • 标签: 法会 科仪 道教 首先 程序
  • 简介:香港道教蓬瀛仙馆邀请和资助,各地负责宫观管理事务的中国道教学院历届毕业生、在校生和教师代表共29人,于7月9日-30日在香港中文大学进行短期研修。研修班由中文大学道家与道教研究中心和蓬瀛仙馆共同主办。研修的主要目的是学习香港的管理知识,交流两地道观成功的管理经验。

  • 标签: 香港中文大学 中国道教学院 管理事务
  • 简介:2003年12月11日至13日,香港中文大学宗教系和蓬瀛仙馆道教文化资料库联合召开了“香港及华南道教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在香港中文大学的祖尧堂举行。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紫阳派 科仪书 华南道教
  • 简介:6月3日上午,香港啬色园主席李耀辉一行24人来到北京白云观参观访问,受到了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副秘书长孙同昌、白云观副监院李信军的热情接待。双方就大力弘扬道教文化、增进两宫观同道情谊等方面进行了座谈。

  • 标签: 中国道教协会 香港 参观访问 副秘书长 道教文化 白云观
  • 简介:赵聿修(1905~1974),名祖荫,字聿修,生于广东宝安县(今广东深圳),其家族据说出自宋太祖的四皇子赵德芳(民间文学中受人喜爱的"八贤王"的原型),父亲是一个有科举功名但并不富裕的小乡绅。聿修是兄弟七人中的老六,幼年困于生计,读书不多。

  • 标签: 联合会 道教 香港 民间文学 宝安县 宋太祖
  • 简介:为了提高内地道教界的文化及管理水平,加强交流,共同发展,由香港中文大学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与道教蓬瀛仙馆合办的第三届“道教文化及管理暑期研修班”于2008年7月8日至26日在香港中文大学逸夫书院举办。此次研修班的领队由上海城隍庙管委会副主任刘巧林道长担任,参加此次学习的学员共有20名,分别来自上海和北京,

  • 标签: 道教文化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 研修班 管理 暑期 上海城隍庙
  • 简介:本文对道教神仙思想的产生与旅游的关系,“游”在道教中独具的宗教精神象征意义及旅游在道教宗教实践中的作用和意义做了分析,指出道教与旅游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道教旅游文化是道教文化的重要内在组成部分之一。

  • 标签: 道教 旅游 道教文化 道教旅游文化
  • 简介:道教音乐王宜娥道教音乐,是道教进行斋醮仪式时,为神仙祝诞,祈求上天赐福,降妖驱魔以及超度亡灵等诸法事活动中使用的音乐,即法事音乐、道场音乐。道教音乐是道教仪式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具有烘托、渲染宗教气氛,增强信仰者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神仙的崇敬的作用。...

  • 标签: 道教音乐 道乐 道教仪式 《玉音法事》 美学思想 道士
  • 简介:张角(?—184)东汉末太平道的创立者,黄巾起义领袖。钜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人。奉事黄老道。汉灵帝光和中(179—184年)创太平道,以《太平经》为主要经典,举凡其教义、教团组织、称号、宗教仪式等,皆依据《太平经》。宣传“积财亿万,不肯救穷周急,使人饥寒而死,罪不除也”(《太平经》卷六十七)等反对贫富不均的主张,鼓动苦难者为生存而斗争。据“柱天群蚑行之言,不若国一贤良也”(同上卷九十八)。自称“大贤良师”;又依五行相生相克的运序,认为汉以火德王,汉运衰,兴者当为土德(同上卷六十九),又自称“黄天”。畜养弟子,教人跪拜首过,符水咒说以疗病,信者甚众。遗弟子使于四方,以善

  • 标签: 《太平经》 大贤良师 符水 宗教仪式 教团 张道陵
  • 简介:真是没想到,在北京的白云路上住了三四年,居然不知道白云观鼎鼎有名。经人介绍,俺终于有幸去了一趟。白云观其实还蛮大,要是看得仔细,逛上半天也有可能,看完之后,方发觉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道教,其文化底蕴也不比舶来品佛教逊色。

  • 标签: 道教 文化底蕴 舶来品 中国
  • 简介:今天,在这场国际道教沦坛上,众多有识之士部开始积蓄力量,共同作出伟大贡献;还筹备创建我梦寐以求的世界道教联合会。世界道教联合会,就像干旱时期的及时雨,正是人之所需,能解干渴之急。这个旨在促进海外道教懒联盟,将建立翻译中心和教学中心,将道教文化传递给身处中西方的外国人。

  • 标签: 道教 教学中心 文化传递 联合会 外国人 中西方
  • 简介:关于道教现状和弘扬道教问题的思考张继禹道教以阐扬真常自然之道为深旨,践行济世度人之宏业,为华夏文明的历史发展,同时也是为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作出了许多杰出的贡献。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大载体,道教与本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共生息,并伴随华夏文明的步伐,迈进现...

  • 标签: 道教文化 道教现状 道教徒 现代文明 文化素养 道教传统
  • 简介:今天,第四届国际道教论坛在道教圣地武当山隆重开幕了,这是国际道教界的一大盛会,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大盛举。在此,我代表中共湖北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向莅临此次盛会的各位领导、高道大德、专家学者、社会贤达和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 标签: 道教文化 现代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挖掘 道教圣地 专家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