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无溶剂条件下,采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3)和N,N二甲基乙醇胺(DMEA)对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SMA)进行酯化改性,制备苯乙烯一马来酸酐酯化产物(SMAH)。探索了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反应酯化率的影响,并考察了反应过程中体系黏度的变化情况。运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酯化产物(SMAH)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反应SMA、AEO-3、DMEA投料摩尔比为1:0.5:0.5,丙酸作催化剂(占反应物质量分数2%),90℃下反应4h,酯化率可达到72.9%。皮革复鞣应用结果表明,SMAH对皮革具有显著的复鞣填充效果。

  • 标签: 无溶剂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酯化改性 表征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苯乙烯/丙烯腈/马来酸酐共聚(SMA-800)对PC/ABS合金性能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SMA-800的加入有利于提高PC/ABS合金的力学性能,但会降低合金的流动性。通过扫描电镜发现,SMA-800的加入有利于改善橡胶相的分散,有助于橡胶相的细化,改善PC/ABS合金的界面结合力,提升合金的性能。

  • 标签:
  •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聚合,该聚合甚至在其内不含卤素例如氯时,在涂敷至丙烯聚合基底时具有令人满意的胶粘性和涂布性,并具有表面亲水性。其为丙烯嵌段共聚,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通式(1)表示,其中PP表示聚丙烯链段,其中mmmm表示的五价基相对于所有五价基之比为10%-60%;符号a表示将PP连接至R的基团;且R表示含有极性基团的聚合链段。PP—a—R(1)。

  • 标签: 丙烯聚合物 嵌段共聚物 极性基团 表面亲水性 胶粘性 聚丙烯
  • 简介:Lyondell化学公司(前Epuistar公司)推出两种新的聚丙烯-乙烯共聚树脂PP30HF01和PP33HF04。新材料采用Milliken化学公司的Millad3988透明剂生产,具有特别的透明度,用于吹塑及薄膜、片材的挤出,用途包括食品容器、饮料瓶、个人护理品包装等。

  • 标签: Lyondell化学公司 PP共聚物 高透明 乙烯共聚物 个人护理品 ar公司
  • 简介:公开号CN1769336A公开日2006.5.10申请人日本三井化学株式会社本发明提供透明度、机械强度和模塑性都很好的乙烯共聚组合。该乙烯共聚组合含有(B)乙烯/α-烯烃共聚、(C)乙烯/α-烯烃共聚和高压自由基法低密度聚乙烯。该乙烯/α-烯烃共聚是乙烯和含6至8个碳原子的α-烯烃的共聚。(B)乙烯/α-烯烃共聚具有(B-Ⅰ)至(B-Ⅶ)的性质,(C)乙烯/α-烯烃共聚具有(C-Ⅰ)至(C-Ⅴ)的性质。高压自由基法低密度聚乙烯具有(E-Ⅰ)至(E-Ⅱ)的性质。

  • 标签: 乙烯共聚物 组合物 日本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烯烃共聚物 低密度聚乙烯 用途
  • 简介:提供了成品的透明度和耐冲击性均良好,同时保持原有氯乙烯系树脂机械强度的氯乙烯接枝共聚。在不少于1种的(甲基)丙烯酸酯(其均聚的玻璃化转化温度为-140~30℃)中,掺入质量分数为5%~70%的至少1种可自由基聚合的单体(其均聚的折光指数为1.51~1.75),在此混合单体100份(质量份,下同)中,混合、共聚0.1~30份多官能团单体,制得丙烯酸系共聚胶乳浆料,此共聚的折光率为1.51~

  • 标签: 氯乙烯 接枝共聚物 丙烯酸酯 制备工艺
  •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和如果需要,还有分子量调节剂的存在下在120℃-350℃和100-4000巴的压力下连续制备乙烯均聚共聚的工艺,其中在高压阶段中在100-500巴的压力下和在至少一个低压阶段中在1-100巴的压力下将聚合从未聚合的乙烯中分离,将在高压阶段中分离的乙烯从残余的单体组分、低聚组分和/或聚合组分中分离并且再循环到高压回路中的管式反应器的入口,并且将在低压阶段中分离的乙烯从残余的单体组分、低聚组分和/或聚合组分中分离并且再循环到低压回路中的管式反应器的入口。

  • 标签: 乙烯均聚物 连续制备 共聚物 单体组分 聚合引发剂 管式反应器
  • 简介:环烯烃共聚(以下简称“COC”)是一种无定形热塑性龌料。在应用于医疗、消费和工业领域的共挤聚烯烃薄膜时,COC作为一种不连续层,可以赋予薄膜更大的模量、更高的耐热性、改善的热成型性和增加的阻透性,使这些薄膜可以用于制造包、袋和热成型物品,例如不需要胶粘剂连接层的托盘。同时,采用传统的流延和吹膜生产线,并使用加工聚烯烃的标准参数,很容易对这些多层薄膜进行加工与再加工。

  • 标签: 环烯烃共聚物 薄膜性能 聚烯烃薄膜 吹膜生产线 再加工 工业领域
  • 简介:由华东理工大学林嘉平教授等承担的“聚肽共聚纳米胶束药物控释性能研究”项目日前通过上海市科委验收。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在研究聚肽共聚的化学结构与自组装行为和载药性能的关系、通过不同化学结构聚肽共聚的共混控制纳米胶束的结构与形态等方面具有创新性。

  • 标签: 药物控制释放 共聚物 聚肽 华东理工大学 化学结构 纳米胶束
  • 简介: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丁酮和乙醇为混合溶剂,采用沉淀聚合和饥饿滴加投料的方式合成N-苯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无规共聚。考察了偶氮二异丁腈添加量和混合溶剂体积比对共聚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和收率的影响,滴加时间与共聚均质度的关系以及母液循环使用情况。使用凝胶渗透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示差扫描量热法和热重法对共聚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05%,混合溶剂中丁酮与乙醇的体积比为7:3,滴加时间为5h时,所合成的共聚收率98%,重均相对分子质量达到1.3×10^5,均质度高,热性能良好。在上述工艺条件下进行母液循环使用,实验结果基本上保持一致。

  • 标签: 沉淀聚合 饥饿滴加 混合溶剂 均质度
  • 简介:陶氏化学打破了原有工艺技术的局限性,为制造烯烃嵌段共聚提供了全新的工艺方法,可实现自由设计,并赋予了烯烃嵌段共聚独特的性能。

  • 标签: 嵌段共聚物 烯烃 工艺方法 陶氏化学
  •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乙烯—乙烯醇共聚和一种用于生产该共聚的方法。这种用于生产乙烯—乙烯醇共聚的方法包括,在溶剂中硼氢化作为起始原料的1,4—聚丁二烯和氧化硼氢化产物,这样进行羟基化,且特征在于硼氢化在溶液保持在非凝胶态下的同时进行。

  • 标签: 共聚物 氢化 乙烯醇 起始原料 生产方法 聚丁二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