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9 个结果
  • 简介:异源四倍体花生(ArachishypogaeaL.)包含两套基因组,分别来自二倍体祖先A.duranensis(A基因组)和A.ipaensis(B基因组)。相对于二倍体,异源四倍体SNP的鉴定和分析面临更多挑战,因为在SNP的鉴定和分析过程中,通常需要同时分析两套基因组中相同位点的DNA序列。本研究以12个花生品种和2个二倍体祖先为材料,通过扩增子重测序EST和GSS(各100条序列)开发SNP。结果显示共检测出18个EST-SNPs和44个genomic-SNPs,出现频率分别为1SNP/2557bp和1SNP/1011bp。为了进一步评估和应用所开发的SNP,采用高分辨率溶解曲线方法对96个花生品种进行SNP基因分型。EST-SNP在供试品种中的多态性信息量介于0.021~0.413,平均为0.172。Genomic-SNP的多态性信息量介于0.08~0.478,平均为0.249。本研究表明采用扩增子测序和HRM方法能够从异源四倍体花生中准确鉴定SNP,且所开发的SNP信息量丰富,能够用于花生遗传育种研究。

  • 标签: 花生 单核苷酸多态 扩增子 高分辨率溶解曲线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发酵豆腐的细菌菌群组成,了解此类产品的食品安全风险。方法从市场收集4个省份生产的7个品牌的发酵豆腐样品,并从中提取DNA,对16SrRNA基因的V3区进行PCR扩增,通过高通量测序和序列分析了解样品的细菌组成特征。结果各样品获得序列数平均为4307条。序列分析结果表明7种样品中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梭杆菌门约占全部细菌的97.4%;各样品在门水平上为4~13类,在属水平上,样品的菌群组成复杂,大多数样品的细菌菌属都在10类以上,并发现样品的菌群组成与地域性和制作工艺密切相关;另外,部分样品检出较高丰度的克雷伯菌属、沙门菌属、克罗诺杆菌属等致病菌,及弧菌属、肠杆菌属和变形杆菌属等潜在有害菌属。结论产地和工艺对豆腐中的细菌具有明显的影响,现有发酵豆腐的生产模式造成产品病原菌的过度繁殖,产品存在食品安全风险。

  • 标签: 发酵豆腐 16S rRNA基因测序 食源性致病菌 食品安全
  • 简介:摘要核苷系列产品包括核苷核苷、核酸等及其衍生物,是生物体内一种极其重要的化合物,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已在医药、食品、保健、农业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核苷类产品的生物学功能、生产技术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核苷酸 生物学功能 生产技术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两种方法分离免疫细胞进行高通量T细胞表面的T细胞变体(TCR),组库分析的区别及可行性。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磁珠分选纯化CD3阳性T细胞和Ficoll-Paque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方法制备TCR测序所需样品各1例,提取DNA后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CDR3区域,将扩增得到的PCR产物纯化后构建免疫组库,进行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两种方法获得的免疫细胞提取DNA后均能够满足TCR免疫组库建库需要,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互补决定簇3(CDR3)区域长度呈高斯分布,来自健康志愿者的TCR具有丰富多样性,肿瘤患者TCR多样性呈寡克隆分布。结论纯化的T细胞或者直接分离得到的淋巴细胞均可用于免疫组库构建及后续TCRCDR3受体库高通量测序分析,TCRCDR3多样性可能直接反应机体免疫状态。

  • 标签: T细胞受体 高通量测序 互补决定簇3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5'-核苷酶在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测定60例健康对照者,48例肝癌患者、56例肝炎患者、55例胆结石症患者、17例结肠癌患者、21例胃癌患者的血清5'-核苷酶水平,结果肝癌患者,胆结石患者,肝炎患者、结肠癌患者的5'-核苷酶明显高于健康人平均水平,而胃癌患血清5'-核苷酶显著低于健康人的平均水平,其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5'-核苷酶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清 5'-核苷酸酶 肿瘤
  • 简介:摘要MicroRNA(miRNA)是一类小型非编码RNA,由大约22个核苷组成,在转录后水平发挥调控基因表达的功能。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MiRNA在肝癌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中起着重要作用,其特异性的表达,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学界公认的MicroRNA引起肿瘤发生的机制概括起来如下(1)RNA聚合酶负责的转录失调有可能是g肝癌肿瘤发生原因;(2)MicroRNA调控网络中相关SNPs改变导致成熟的MicroRNA合成障碍与表达失调;(3)MicroRNA合成通路的关键蛋白界常引起MicroRNA表达改变。因此本文拟对MiRNA单核苷多态性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核苷酸 肝癌 细胞增殖 多态性
  • 简介:2005年以来,二代测序平台和测序技术越来越普及,被广泛用于新病毒和未知病原体的发现,从未经培养的复杂样本中筛查病毒类病原体需要更多的前期处理措施。我们围绕高通量测序所涉及到的测序样本预处理方法和扩增方法做简要总结:样品类型分为无菌样本和开放样本;病原体类型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背景核酸去除的常用方法包括物理分离、核酸酶消化和几种rRNA去除的方法;常用的微量样本非特异性扩增方法包括随机引物PCR、SISPA技术、锚定随机引物PCR、RCA技术、MDA技术和NASBA技术。

  • 标签: 高通量测序 病原体 样本预处理 背景核酸去除 非特异性扩增
  • 简介:摘要恶性脑胶质瘤是成人原发性脑部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类,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最新研究表明,脑胶质瘤是一种复杂的多基因遗传疾病,其发生与众多相关基因的单核苷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密切相关。本文对恶性脑胶质瘤遗传易感基因的单核苷多态性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 标签: 脑胶质瘤 单核苷酸多态性 易感基因
  • 简介:中图分类号R58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390-01摘要目的ABCG2是新近发现的尿酸盐转运子,具有调节血尿酸水平的作用。本研究采用高分辨率溶解曲线(HRM)方法检测痛风患者ABCG2基因rs2231142单核苷多态性,并分析该多态性与痛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方法选取痛风患者和健康志愿者,提取外周血DNA,扩增ABCG2基因rs2231142片段,运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分析rs2231142的基因型,并用测序法证实。结果痛风组内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分析不同人群的基因型与尿酸浓度后发现,从AA基因型尿酸浓度明显高于AC型和CC型。结论痛风患者ABCG2基因rs2231142单核昔多态性标志物可以作为潜在的高尿酸血症的分子标志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鸟嘌呤核苷解离抑制因子2(RhoGDI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2004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60例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取相邻的胰腺癌癌旁组织为对照组。检测RhoGDI2的表达,并对RhoGDI2的表达与胰腺癌临床病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胰腺癌组织中RhoGDI2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癌组织中RhoGDI2表达的阳性率(76.67%)显著高于癌旁组织(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918,P=0.0127);胰腺癌组织中RhoGDI2的表达与病理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RhoGDI2在胰腺癌中呈高表达;胰腺癌中RhoGDI2的表达参与了胰腺癌的发病、转移和进展。

  • 标签: 胰腺癌 鸟嘌呤核苷酸解离抑制因子2 病理 进展 机制
  • 简介:目的:研究反义寡核苷(antisenseoligodeoxynucleotides,AS-ODN)抑制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arlygrowthresponsegene-1,Egr-1)表达对内皮细胞缺氧复氧(anoxia/reoxygenation,A/R)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新生大鼠进行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cardiacmicrovascularendothelialcells,CMECs)原代培养,取3~4代的CMECs建立缺氧复氧模型。细胞随机分为6组:对照(Con)组、缺氧复氧组(A/R)、溶剂组(LIP)、反义寡核苷转染组(AS)、正义寡核苷转染组(S)和错配寡核苷转染组(Sc)。通过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及内皮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观察内皮细胞损伤程度;应用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观察内皮细胞炎症反应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培养内皮细胞中Egr-1的蛋白表达水平;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并计算存活率。结果:A/R造成内皮细胞内MDA升高,SOD下降,上清液中LDH、TNF-α含量升高,A/R刺激下细胞Egr-1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A/R刺激前给予AS-ODN可抑制Egr-1蛋白的表达,减轻内皮细胞的损伤及炎症反应程度,提高细胞存活率。结论:AS-ODN抑制培养内皮细胞Egr-1的表达,并降低A/R损伤,提示Egr-1与缺氧复氧所致的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密切相关。

  • 标签: 反义寡核苷酸 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 氧复氧损伤 EGR-1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5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透析方法及透析器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高通量血液透析(HPD)组23例,常规血液透析(CHD)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高通量血液透析(HPD)组各项检测指标透析前后下降率为BUN值为(69.2±5.3)%,SCr值为(63.1±5.4)%,P值为(58.1±15.9)%,β2-MG值为(1.39±0.62)%,PTH值为(71.3±15.3)%;CHD组BUN值为(68.8±4.9)%,SCr值为(62.8±5.9)%,P值为(56.2±14.7)%,β2-MG值为(33.5±8.4)%,PTH值为(16.5±9.4)%;两组患者血液透析前后的BUN、SCr下降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性,而磷(P)、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素(PTH)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HPD)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与常规血液透析比较,疗效更为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常规血液透析
  • 简介:目的比较高通量透析与低通量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肾内科透析的80例尿毒症血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低通量透析,使用金宝8LR血液滤过器,面积1.7m^2,超滤系数11.3ml·mmHg^-1·h^-1(1mmHg=0.133kPa),观察组给予高通量透析,使用金宝17R血液滤过器,面积1.7m^2,超滤系数57ml·mmHg^-1·h^-1。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最大呼吸中段流量、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中的V50分别为(2.57±0.53)、(2.67±0.44)、(2.65±0.46)ml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38±0.44)、(2.25±0.48)、(2.28±0.47)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低通量透析相比,长期应用高通量透析能够更好地改善透析患者的肺功能,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低通量透析 高通量透析 尿毒症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高通量与低通量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和机体营养状况。方法将在我院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的40例患者设为研究1组,将同一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的45例患者设为研究2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周时炎性因子hsCRP、IL-6的表达水平以及机体营养指标ALB、PA的浓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hsCRP、IL-6表达水平,ALB、PA浓度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2周周时,研究1组患者的hsCRP、IL-6明显低于研究2组(P<0.05),ALB、PA浓度均有所升高,研究2组ALB、PA浓度无明显变化。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有效缓解患者微炎症状态,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低通量血液透析 微炎症 营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