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淡水养殖是为基于淡水水域而开展的养殖工作,其主要是饲养一些淡水中容易生存的鱼类,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草鱼、青鱼、鲤鱼等。在饲养的过程中,由于鱼类都在水下生存,所以很多时候,出现了鱼类病害也难以第一时间发现,从而造成了鱼类大面积的死亡。为了解决此类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考虑到如何从源头解决淡水养殖中鱼类病害的问题,也就是做好相应的防治工作。则针对此类情况,本文将从淡水养殖鱼类病害出现的原因入手,全面展开淡水养殖鱼类病害防治实用技术探究。

  • 标签: 淡水养殖鱼类 鱼类病害防治 鱼类病害问题 鱼类养殖技术 实用养殖技术
  • 简介:摘要:虽然目前危害我国淡水养殖业的鱼类疾病种类较多,但是依据致病原因,可以将其分为两类,首先是寄生虫引起的鱼病,其次是就是细菌引起的鱼类疾病。两种鱼病的致病原不同,鱼类发病症状也不相同,所以养殖者可以根据其发病原因制订合理的预防办法,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 标签: 淡水养殖 鱼类疾病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对西安地铁已运营的三号线与新建十四号线的换乘车站双寨的设计研究,介绍了双寨的工程概况;结合三号线与十四号线的线路走向及承担奥体中心客流疏解功能的角度出发,提出本站的主要设计思想;结合设计思想及周边控制条件提出了高架站三号线与地下站十四号线的换乘方案、三号线设计改造方案及不影响运营条件下的改造实施方案,以及在消防设计和城市景观融合方面的设计策略。

  • 标签: 西安地铁 换乘设计 改造及实施方案 融合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鱼类摄入量与老年人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利用2015年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湖北地区的数据资料,纳入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采用面对面认知筛查项目进行认知功能评价,将鱼类摄入量转换为四分类变量,分别为0 g/d、0 g/d<摄入量≤50 g/d、50 g/d<摄入量≤100 g/d、>100 g/d。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鱼类摄入量与认知功能的关联性。结果共纳入335例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42例(42.4%),女性193例(57.6%),在总人群(F=4.19,P=0.006)和女性(F=2.30,P=0.079)中,老年人认知得分随着鱼类摄入量的增加而有所升高,在男性无这一趋势(F=1.99,P=0.119)。在调整年龄、性别、城乡、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吸烟、饮酒、每日总能量摄入、脂肪供能比、体质指数(BMI)、高血压史和脑卒中史等混杂因素后,与鱼类摄入量最低组(0 g/d)相比,老年人鱼类摄入量>100 g/d与认知功能得分呈正相关(β=2.68,95%CI:0.38~4.98);女性鱼类摄入量>100 g/d与认知得分的关联更强(β=4.26,95%CI:1.23~7.30),而男性中无这一关联(β=1.70,95%CI:-1.76~5.15)。结论较高的鱼类摄入量与老年女性的认知功能呈正相关,而在老年男性中未发现关联。增加鱼类的摄入量可能对预防老年女性的认知功能下降有益。

  • 标签: 认知 鱼类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PTLD)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9年1月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2 844例肾移植受者中术后并发PTLD的13例受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受者性别、年龄、血肌酐、药物浓度、糖尿病、肾移植术后有无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急性排斥反应和免疫抑制剂方案的使用等相关资料。13例PTLD受者中,男11例,女2例,确诊时年龄为55岁(31~78岁)。结果PTLD病变位置分布在肺部1例,胃肠道8例,区域淋巴结2例,皮肤1例,颅内1例,均病理诊断为弥漫性大B淋巴细胞淋巴瘤,距肾移植手术中位时间为86个月(12~204个月)。76.9%受者病理组织EB病毒检测呈阳性。确诊后给予免疫抑制剂减量为主的综合治疗,无法耐受利妥昔单抗+CHOP(R-CHOP)方案化学药物治疗的受者切换为利妥昔单抗+来那度胺(R2)方案,2例受者肺部感染死亡,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1例,病情进展1例,总有效率91.6%。结论肾移植术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与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减少免疫抑制剂用量是综合治疗的核心,根据受者耐受性选择合理的化学药物治疗方案,R2方案为无法耐受一线R-CHOP方案的受者更多选择。

  • 标签: 肾移植 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 EB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相关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确诊EBV相关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及治疗进行回顾性总结。根据疾病病程和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采用χ2检验、秩和检验分析两组临床特征。结果共收集到114例(男53例,女61例)病例资料,中位年龄6岁(范围0~17岁),轻症组107例(93.86%),其中EBV感染38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69例;重症组7例(6.14%),以T细胞或NK细胞增殖为主(6例)。重症组反复发热时间明显较长,EBV-DNA的拷贝数较高,与轻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57,P>0.05)。重症组的IgM水平低于轻症组,秩和检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41,P<0.05)。重症组IgA水平、CD8+细胞数低于轻症组,IgG水平、CD4+细胞数、IgE水平高于轻症组,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轻症组患儿经抗病毒等治疗后转归良好。重症组中1例确诊为种痘样水疱病样EBV相关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HV-like LPD),抗病毒治疗效果欠佳,经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和硼替佐米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后病情好转;1例失访;1例EBV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化疗后死亡,另1例EBV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和1例EBV相关淋巴瘤在移植后死亡。结论EBV相关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常表现为反复发作"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症状。EBV感染伴有免疫功能紊乱如免疫球蛋白IgM、IgA降低,高DNA拷贝数和高IgE,或所感染的淋巴细胞类型为NK或T细胞的病例可能进展为重症EBV相关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应提高警惕。移植和化疗对重症EBV相关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可能有效,但仍不确切。

  • 标签: 儿童 EB病毒 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气象关乎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的方方面面,气温和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是气候变化研究的核心和基础,,为开展生态环境变化评估提供基础资料。气象台是气象要素观测的基本单位,气象采集的气象数据是一个地区气候资料统计的主要数据来源。气象观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气象数据是为天气预报、气候分析、防灾减灾、城市规划等气象服务和决策提供准确的基础和依据。一个地区的气候资料,不仅在气象学中对于气候变化的研究极为重要,同时也对于一个地区的城市规划与发展、经济建设和人民的健康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

  • 标签: 气象 基层 台站 建设
  • 简介:摘要:按照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的规划,随着燃料电池车对氢气需求量的增加,加氢数量和规模会逐步扩大,如何利用现有油气网络布点建设加氢,最大限度利用油气土地且满足加氢建设相关标准规范条件,按照“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的总体部署,合理规划加氢或加油加氢合建站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加氢站 站址选择 总平布置 工艺安全 爆炸危险区域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情景探究、微课和模型构建,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构建中,突破细胞周期、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变化这一重难点,落实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 标签: 有丝分裂 情景探究 模型构建
  • 简介: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环保意识的增强,大部分城市开始使用天然气。天然气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以碳氢化合物为主的混合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乙烷、丙烷、等烃类和其他气体。从地层开采出来,经集气管线输送到集气净化,经管道输往用户。

  • 标签: 输气站 防腐
  • 简介:摘要:本文阐述了铁路车站改造工程建设中安全风险的主要原因,深入研究和探讨了实现安全风险控制的对策,为铁路车站改造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安全的施工环境,并对其进行了应用。火车站改造项目中的风险控制措施。

  • 标签: 铁路工程 站场 重建 施工安全 风险控制
  • 简介:摘要:在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输气场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对于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的整体质量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对输气场的工艺管道进行合理的设计及安装,可以有效保障输气管道的安全性、稳定性及经济性,工艺管道设计不当,或后期安装过程中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许多问题,为之后的管道运行埋下了隐患。本文通过对输气场工艺管道设计及安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有效解决措施,以有效保障输气管道的稳定运行。

  • 标签: 输气站场 工艺安装 解决措施
  • 简介:摘要:利用织金县新址与旧址2018年1—12月同期实测到的气象资料,采用差值、显著性检验等统计分析方法分析织金迁站前后气温、湿度、风等要素;用t检验法对气象观测站迁站前后资料是否有明显差异进行检验。得出:(1)全年平均气温新址比旧址偏低0.2℃,平均最高、最低均偏低分别为0.7℃、1.6℃。冬季和春季为负温差,夏季和秋季基本为正温差,且温度越低负温差越大,温度越高正温差也越大;全年的月平均风速新址均高于旧址,全年月平均差值分布没有一定的规律性,冬季和夏季两的月平均风速相差明显比其它季节大;全年相对湿度除6、7、9月新址小于旧址外,其余各月均新址大于旧址。(2)从显著性检验看,除了10、12月最低气温外,其他气象要素在迁站前后无显著差异。在使用气象资料时,新旧站址资料能够合并统计。 

  • 标签: 织金 迁站  对比观测  资料差异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LIM激酶1(LIMK1)在肝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以及LIMK1对肝癌细胞增殖与转移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在线数据库starBase v3.0和GEPIA分析LIMK1在肝癌组织和肝脏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相关生存分析;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技术分析LIMK1在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用小干扰RNA(siRNA)技术下调LIMK1的表达,瞬时转染肝癌细胞Hep3B和Huh7,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实验及克隆形成实验观察其对肝癌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Transwell实验检测LIMK1的表达下调后肝癌细胞转移能力的变化;下调LIMK1的表达后,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上皮-间质转化进程中相关指标的改变。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LIMK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而且与预后相关(P值均< 0.01);进一步研究表明,与永生化的肝细胞L02相比,LIMK1在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明显升高(P值均< 0.05)。功能相关实验表明,在LIMK1表达下调后,肝癌细胞的增殖与转移能力明显受到抑制(P值均< 0.05);同时发现LIMK1参与上皮-间质转化进程。结论LIMK1在肝癌组织及细胞中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可调控肝癌细胞的增殖与转移并且参与上皮-间质转化进程。

  • 标签: 肝细胞癌 细胞增殖 肿瘤转移 LIM激酶1 上皮-间质转化进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假性蛋白激酶毛球族同源蛋白3(TRB3)在肝癌(HCC)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免疫组织化学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HC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TRB3的表达;体外检测肝癌细胞系HepG2和Huh7细胞中TRB3的表达,同时设计小干扰RNA靶向抑制TRB3后:CCK8、EdU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Transwell评估迁移能力;同时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迁移相关蛋白和AKT磷酸化活性的变化。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Western blot检测发现TRB3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上调,与癌旁正常肝组织相比,其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78±0.12和0.29±0.09,P <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干扰RNA抑制TRB3后,CCK8、EdU检测发现HepG2和Huh7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减弱(P值均< 0.05);流式细胞学检测结果显示HepG2和Huh7细胞的凋亡比例显著增加(P值均< 0.01);Western blot检测也发现凋亡调控蛋白BAX和Bim表达亦显著增加(P值均< 0.01);Transwell结果显示HepG2和Huh7细胞的迁移能力下降(P值均< 0.05),迁移调控蛋白MMP4和MMP9的表达亦显著下调。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KT的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加。结论TRB3通过抑制AKT的磷酸化活性,调控肝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TRB3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治疗肝癌的靶向位点。

  • 标签: 肝细胞癌 增殖 凋亡 迁移 毛球族同源蛋白3
  • 简介:摘要:风电场配置无功电压自动控制系统,通过充分发挥风电场的无功调节能力,充分利用风电场的无功电压调节资源,支撑风电汇集区域电网电压,促进风电汇集区域电网的安全、优质、经济运行。

  • 标签: 风电场 调度AVC主站 风电场AVC子站 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