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秀珍是我国从台湾地区引进的经济作物,是凤尾的一种。由于秀珍具有富含氨基酸,营养丰富的优点,同时口感佳味道鲜美,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欢迎。但是秀珍的自然生长周期短,不能满足人们的全时间段的食用要求, 因此需要促进季节内秀珍产量提高,从而提升销售总额获得更多利润。本文探讨了秀珍高产栽培的技术,从搭建棚、选择秀珍品种、制作母种、制作原种和栽培种、制作菌棒、出管理、病虫害防预和治理、收获等八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探讨如何通过各种技术促进秀珍产量提高。

  • 标签: 秀珍菇 高产 栽培技术
  • 简介:摘要:根据试验和生产实践,从培养料配制、栽培工艺和栽培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总结了玉米秸秆栽培平的技术要点。

  • 标签: 平菇 玉米秸秆 栽培 技术要点
  • 简介:摘要报道分别由平、黑木耳、金针诱发鞭挞样香菇皮炎各1例。例1男,45岁,发病前8 h食用大量烧烤平,躯干及腋下和腹部出现多条鞭挞样红斑、丘疹,无自觉不适。例2女,33岁,食用凉拌新鲜黑木耳1.5 d后,发现后背多条鞭挞样红斑,轻度肿胀,表面密集分布粟粒大丘疹,自觉轻度瘙痒。例3女,54岁,进食金针72 h后,颈部、躯干及四肢近端可见条索状、鞭挞样水肿性红斑、丘疹。例3背部皮损组织病理:表皮海绵水肿,表皮内水疱,真皮乳头水肿,真皮浅层血管扩张,红细胞溢出,扩张的血管周围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散在少数嗜酸性粒细胞。诊断:鞭挞样香菇皮炎。例1未处理,例2、例3外用丙酸氟替卡松软膏对症治疗,1周后皮损痊愈。

  • 标签: 皮炎 植物性皮炎 香菇多糖 木耳 金针菇
  • 简介:摘 要:菇类植物由于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而受到广大农户的关注,属于食用菌类植物,由于生长环境的特殊性使其容易发生腐烂,而且在栽培过程中很可能会发生病害,因此,需要重视栽培过程的病害预防,对栽培的常见病害进行充分掌握,制定出科学的病害预防措施,确保栽培的质量和产量。

  • 标签: 病害 菇栽培 预防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班本课程班本课程的丰富性和适切性程度不仅能丰富教育教学的方法、形式和手段,而且能拓宽教育的空间,对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 :“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 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 ”明确规定幼儿是发展中的主体 , 幼儿的活动是主动活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两起毒蘑菇中毒事件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为毒蘑菇中毒处置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事件病例资料、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收集剩余可疑毒蘑菇样品并到患者采集蘑菇地点的同一枯死树干和倒伏腐木上采集样品,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事件进行分析处置。结果2018年11月24日和26日,南平市建阳区两自然村的外来务工人员8人和2人分别采食野生蘑菇,于餐后10~90 min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送医就诊,诊断为毒蘑菇中毒,以胃肠炎为主要中毒表现。进一步分析发现毒蘑菇食用量越大,潜伏期越短,恶心、呕吐持续时间越长。入院后及时给予洗胃、导泻、抑酸护胃、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1~3 d出院。毒蘑菇样本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认为日本类脐(Omphalotus guepiniformis)。结论两起事件均为误采误食日本类脐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主要引起胃肠炎型症状,未造成其他脏器损伤,预后好。应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毒蘑菇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预防中毒事件发生。

  • 标签: 日本类脐菇 毒蘑菇 中毒 流行病学调查 物种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