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吡咯烷生物(PA)植物致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患者的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简称活检)病理学表现。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7年诊断为PA-HSOS患者,收集患者一般情况、肝功能指标、服药史、肝穿刺活检时间、肝穿刺病理组织切片、起病6个月后的临床预后等资料。用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分期;观察不同临床分期患者的病理组织学表现。对数据采用Wilcoxin符号秩和检验、非配对t检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收集到16例患者,起病、随访6个月后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分别为59.25 U/L和25.50 U/L、天冬氨酸转氨酶分别为108 U/L和45 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总胆汁酸分别为35 μmol/L和36.15 μmol/L,白蛋白分别为32.45 g/L和31 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将PA-HSOS病理发展过程分为早期、中期、晚期。早期小叶中心带窦内皮完整性受损,红细胞进入窦内皮与肝细胞之间的窦周间隙。中期出血带内红细胞溶解,网状纤维塌陷密集,胶原纤维沉积,尚有血流的腔隙充血扩张,其腔内覆有窦内皮细胞;出血带周围肝板出现再生现象,部分肝窦代偿性扩张。晚期出血带内胶原沉积形成大面积纤维瘢痕,其内多数有血流的扩张腔隙内覆血管内皮;边缘带肝细胞呈双排再生,插入纤维间隔。肝穿刺组织内重度出血损伤的肝小叶比例和患者预后无关。结论PA-HSOS早期小叶中心带红细胞通过受损的窦内皮进入窦周间隙,表现为肝板出血性坏死。至中晚期出现肝板再生和血管改造,故大部分患者临床病程呈自限性。病理分期和肝穿刺活检时间具有明显相关性,但无法根据标本出血损伤程度判断患者预后。

  • 标签: 肝窦阻塞综合征 病理学,临床 吡咯烷生物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金钗石斛总生物对犬体外循环(CPB)过程中缺血再灌注心肌脂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健康成年中华田园犬24只,雌雄各半,体重(11.2±1.5)k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溶剂对照组、治疗组(金钗石斛总生物,剂量为6 mg/kg)4个组(每组6只),均建立体外循环,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阻断主动脉60 min后再开放。各组于体外循环转流前(T1)和开放主动脉再灌注15 min(T2)、60 min(T3)、90 min(T4)4个时间点检测心肌对血浆游离脂肪酸的摄取率、心肌组织中长链脂肪酰辅酶A(LCACoA)浓度,分析心脏功能及测定心肌组织内脂肪酸转位酶(FAT/CD36)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各组犬心肌对血浆游离脂肪酸的摄取率、心肌组织中LCACoA浓度及FAT/CD36 mRNA的表达在流转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主动脉开放后(T2)以上指标模型组[分别为(35.8±4.7)%、(8.55±1.51)nmol/g、3.23±0.68]和治疗组[分别为(27.4±2.7)%、(6.10±1.38)nmol/g、2.20±0.56]均高于假手术组[分别为(19.6±3.9)%、(4.16±0.81)nmol/g、1.19±0.52](均P<0.05),在T2时间点最高,后逐渐下降;同模型组相比,以上指标治疗组的升高幅度偏低(均P<0.05)。各组心脏功能指标: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流转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主动脉开放后(T2),以上心脏功能指标模型组[分别为(76.5±9.1)mmHg、(31.1±2.9)mmHg、(1.2±0.4)mmHg/ms、(-0.9±0.1)mmHg/ms]与治疗组[分别为(92.9±8.7)mmHg、(25.3±3.6)mmHg、(1.8±0.4)mmHg/ms、(-1.3±0.1)mmHg/ms]均低于假手术组[分别为(165.5±12.9)mmHg、(6.5±0.5)mmHg、(3.3±0.6)mmHg/ms、(-2.9±0.3)mmHg/ms](均P<0.05),但治疗组的心脏功能指标受损程度低于模型组(均P<0.05)。结论金钗石斛总生物在犬体外循环过程中,可通过抑制FAT/CD36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异常,降低心肌对游离脂肪酸的摄取,减少LCACoA在心肌组织内异常蓄积,达到减轻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损伤的作用。

  • 标签: 金钗石斛总生物碱 体外循环 心肌再灌注损伤 长链脂肪酰辅酶A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野百合、倒千里光和千里光宁3种吡咯烷生物(PA)所致的急性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小鼠模型,并对3种模型进行评价。方法将48只雄性C57小鼠分为4组:对照组、野百合组、倒千里光组和千里光宁组(每组12只),分别予以PBS(300 μL)、野百合溶液(800 mg/kg)、倒千里光溶液(100 mg/kg)、千里光宁溶液(100 mg/kg)灌胃1次。于灌胃后24 h分析4组小鼠死亡数、成模数、肝功能和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Bonferroni法、卡方检验。结果灌胃后24 h时野百合组、倒千里光组、千里光宁组分别死亡0、9、0只,存活小鼠成模9、3、6只,3组死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734,P<0.05),成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36,P>0.05)。野百合组、倒千里光组、千里光宁组ALT水平分别为(111.72±37.62)、(562.97±242.42)、(3 891.40±1 009.44) U/L,AST水平分别为(156.96±64.95)、(331.22±120.83)、(2 107.55±532.80) U/L,TBil水平分别为(41.66±10.42)、(79.43±18.45)、(120.80±17.44) μmol/L,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1.40±10.98) U/L、(34.66±13.00) U/L、(16.91±2.89) 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onferroni法,P均<0.008 3);倒千里光组与千里光宁组ALT、AS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onferroni法,P均<0.008 3),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 3);倒千里光组与野百合组TBil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onferroni法,P=0.002),ALT、AS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08 3);千里光宁组与野百合组ALT、AST和TBil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onferroni法,P均<0.008 3)。野百合组、倒千里光组、千里光宁组小鼠肝组织可见肝细胞凝固性坏死,中央静脉内皮下出血,肝窦扩张,红细胞淤滞于肝血窦中,正常的小叶结构被破坏;野百合组和倒千里光组主要表现为肝腺泡3区肝细胞坏死、肝窦扩张淤血;千里光宁组主要表现为肝腺泡1区和2区肝细胞坏死和淤血。野百合组成模小鼠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为中、重度,倒千里光组、千里光宁组均为重度。结论成功建立了野百合、倒千里光和千里光宁3种PA所致小鼠急性HSOS模型,其中野百合更合适。

  • 标签: 野百合碱 模型,动物 肝窦阻塞综合征 倒千里光碱 千里光宁 小鼠
  • 简介:【摘要】目的:收集眼表烧伤患者实施生物羊膜移植联合自体血清治疗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月30 例(60 眼 ) 眼表烧伤患者的数据,随机分配为两组,将两组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移植组(P

  • 标签: 眼表碱烧伤 生物羊膜移植 自体血清 疗效
  • 作者: 常遇晴 梅旭 侯永恒 宋健平 吕芳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020年第06期
  • 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青蒿研究中心 510405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广州 510080;中山大学热带病防治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080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广州 510080;中山大学热带病防治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080;广东省媒介生物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 510080
  • 简介:摘要寄生虫病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健康问题,给贫困地区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目前用于治疗原虫病和蠕虫病的药物存在一定缺陷,亟待研发更为有效的治疗药物。小檗最早从黄连的根茎中提取获得,是一类重要的抗炎药物。小檗的衍生物通过修饰小檗的结构位点获得,除了具有抗菌和抗微生物活性以外,小檗及其衍生物还具有显著的抗寄生虫活性。本文概括了小檗及其衍生物抗原虫(利什曼原虫、锥虫、刚地弓形虫、恶性疟原虫和柔嫩艾美尔球虫)和蠕虫(曼氏血吸虫、日本血吸虫、细粒棘球绦虫和犬弓首蛔虫)感染的作用,以期为相关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

  • 标签: 小檗碱 原虫 蠕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连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的帕金森病(PD)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0.3 mmol/L的MPP+处理SK-N-SH细胞作为PD细胞模型,记为MPP+组,以正常培养的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用浓度分别为10 μmol/L、20 μmol/L、40 μmol/L的黄连预处理4h后再用0.3 mmol/L的MPP+处理作为不同浓度黄连处理组。将miR-con、miR-146a-5p转染至SK-N-SH细胞后再用0.3 mmol/L的MPP+处理记为MPP++miR-con组、MPP++miR-146a-5p组;将anti-miR-con、anti-miR-146a-5p转染至SK-N-SH细胞后用20 μmol/L的黄连预处理4h及0.3 mmol/L的MPP+处理记为MPP++Cop+anti-miR-con组、MPP++Cop+anti-miR-146a-5p组。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miR-146a-5p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MPP+处理后SK-N-SH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活化caspase-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CyclinD1、miR-146a-5p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连处理及miR-146a-5p过表达后MPP+诱导的SK-N-SH细胞中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活化caspase-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CyclinD1、miR-146a-5p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表达miR-146a-5p逆转了黄连对SK-N-SH细胞增殖促进和凋亡抑制的作用。黄连处理后MPP+诱导的SK-N-SH细胞中p-AKT、p-PI3K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低表达miR-146a-5p逆转了黄连对p-AKT、p-PI3K表达水平的促进作用。结论黄连可促进细胞存活,抑制MPP+诱导的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miR-146a-5p及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 标签: 黄连碱 miR-146a-5p PI3K/AKT信号通路 帕金森病 细胞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别探讨不同黄连炮制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和中焦湿热,气机不畅,恶心呕吐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自200191月至20205月,将我院收治的创伤性葡萄球菌伤口感染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组(生组)五十例,B(酒炙组)50治疗后一周,分别对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伤口大小和伤口渗出液进行了分析。自200205月,将我院收治的中焦湿热,气机不畅,恶心呕吐患者100例随机分为C组(生组)五十例,D黄连组)50治疗后一周,分别组患者的整体状态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一周,对分析结果进行比较A组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B组。伤口大小和伤口渗出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有统计意义(P<0.05)。D组患者状明显优于C组。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生黄连具有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应用黄连对于治疗中焦湿热,气机不畅,恶心呕吐患者有较好的临床应用

  • 标签: 黄连 炮制品 分析
  • 简介:摘要黄连阿胶汤抗焦虑临床研究主要以黄连阿胶汤加减结合西药基础治疗,针对心肾不交型广泛性焦虑或阴虚火旺型继发性焦虑患者进行疗效观察,多认为本方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状态,并具有远期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复发率低的优势。但研究中也存在一定不足,如在广泛性焦虑的研究中,多数临床观察的中医辨证分型并无权威标准,部分纳入标准对广泛性焦虑和惊恐障碍划分不明确,且广泛性焦虑病程持续,研究中对药物长期疗效、疾病复发率的观察明显不足;在焦虑综合征的研究中,对于焦虑症状的诊断标准往往较为模糊,焦虑改善情况的评定标准并不统一,且针对药物安全性的评价有所欠缺,对该方抗焦虑作用机制的研究亦不完善。

  • 标签: 黄连阿胶汤 抗焦虑药(中药) 情志内伤 阴虚火旺 心肾不交 综述
  • 简介:摘要1例55岁男性肝复杂泡型包虫病患者有痛风病史4年余,入院等待远程会诊结果和准备接受择期右半肝切除术时,出现双足肿胀、皮温高等症状。实验室检查示尿酸530 μmol/L,风湿因子阴性,考虑痛风急性发作。给予秋水仙0.5 mg口服、3次/d。首次服药后约10 h,患者出现尿失禁。考虑尿失禁可能与秋水仙有关,立即停用该药。停药24 h后尿失禁症状消失。患者自行再次服用秋水仙后尿失禁症状复现,再次停用该药后未再出现尿失禁。

  • 标签: 秋水仙碱 抗痛风药 尿失禁
  • 简介:摘要: 以某乙烯工程化学水装置液管线焊口处开裂为案例,通过脆的腐蚀机理和发生条件,分析了该装置管道发生脆的原因,并提出了碳钢液管道预防脆失效的措施和对策。

  • 标签: 碱脆 腐蚀 分析 对策
  • 简介:摘 要: 本文介绍了 利用 硫酸盐还原菌将芒硝( 硫酸钠) 转化为纯碱( 碳酸钠) 的方法及意义。 通过回顾纯碱制造的历史及现状, 指出了 化学制存在的问题, 通过介绍硫酸盐还原菌的研究及应用, 阐述了 利用 硫酸盐还原菌将芒硝转化为纯碱的原理及方法。 理论分析表明,利用 硫酸盐还原菌将芒硝转化为纯碱是完全可行的, 当然, 实际结果需要实验验证。

  • 标签: 硫酸钠 碳酸钠 硫酸盐还原菌 生物化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烧伤是临床上复杂而难以治愈的眼化学伤,其病理机制复杂、并发症较多且预后不佳。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会导致角膜反复炎症反应、透明性丧失,从而损害视力、破坏眼前节相关免疫赦免状态造成角膜移植排斥等后果。因此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发生发展一直是眼科比较棘手的难题。

  • 标签: 碱烧伤 角膜新生血管 免疫机制
  • 简介:摘要:焦油常减压不加精馏工艺很可能引发腐蚀问题,严重影响环境。本文将对焦油精馏工艺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精馏工艺的改进方法,探究改进后工艺的应用效果,以期提升企业的经济利益、社会效益。

  • 标签: 精馏加工 焦油 减压不加碱
  • 简介:摘 要:目的 对盐酸小檗片进行理化性质测定,为处方工艺研究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对盐酸小檗的性状、引湿性、晶型和结晶水等进行考察,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原料在不同pH值下溶解度。结果 盐酸小檗为黄色结晶性粉末,在热水中溶解,在水或乙醇中微溶;盐酸小檗略有引湿性;盐酸小檗为含结晶水晶体结构;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强,线性范围广,测试出盐酸小檗溶解度为pH依赖型,在pH1.2~pH3.0范围内溶解度增加趋势明显,在pH3.0~pH8.0范围内溶解度变化趋于平缓。结论 本研究结果可为盐酸小檗片处方设计及工艺研究提供试验依据。

  • 标签: 盐酸小檗碱 处方前研究 结晶水 溶解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连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急性宫颈炎效果,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我院于 2019年 2月至 2020年 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宫颈炎患者中,从中选择了 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病例,采取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病例数均为 60例,后者单行阿奇霉素治疗,前者在其基础上联用黄连汤治疗,分析比较二者治疗后的总体情况。结果:对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进行评价,观察组为 91.67%,对照组为 70.00%相对较低,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 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 5.11±1.28) d、( 7.39±2.54) d,用药总时间分别为( 8.91±2.23) d、( 11.43±2.15) d,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 P< 0.05);与对照组 20.00%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1.67%明显较低,差异较为明显( P< 0.05)。结论:黄连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急性宫颈炎效果较好,其治疗结果要优于单行阿奇霉素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缩短了用药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宫颈炎 黄连汤 阿奇霉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分析黄连治疗胃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网络药理学在线数据库筛选黄连的主要有效成分及靶点,采用基因组注释(GeneCards)数据库筛选与胃炎相关的基因靶点,通过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数据库筛选与胃炎相关的靶点基因,采用R语言VennDiagram包对药物和疾病基因靶点取交集,筛选出黄连主要有效成分治疗胃炎的作用靶点,通过Cytoscape 3.7.2软件绘制黄连治疗胃炎的基因调控网络,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黄连的基因-蛋白相互作用可视化网络图,筛选核心基因,并采用R语言中的Bioconductor对筛选基因靶点进行GO及KEGG通路分析。结果筛选得到黄连14个主要活性成分,可能参与治疗胃炎的基因靶点有71个。GO及KEGG通路分析结果表明,黄连治疗胃炎主要涉及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细胞因子活性调控、结合血红素等生物过程,调节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及其受体、IL-17、TNF、NF-κB和低氧诱导因子-1等信号通路发挥作用。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构建了黄连治疗胃炎多活性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较为全面的预测了黄连治疗胃炎的基因靶点和信号通路,为研究黄连治疗胃炎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 标签: 黄连 胃炎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中药) 网络药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