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选择10nmol·L-1芬太尼作用于鼻咽细胞系CNE2和HONE1,研究芬太尼对鼻咽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鼻咽细胞系CNE2和HONE1,选择10nmol·L-1芬太尼分别作用于鼻咽细胞系30min和1h,Westernblot检测p-Src和Src表达,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能力;构建Src过表达质粒,转染鼻咽细胞系,观察鼻咽细胞形态,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10nmol·L-1芬太尼处理鼻咽细胞CNE2和HONE148h后,细胞呈现出类间质向上皮转化的形态特征,同时,与对照组相比,加入芬太尼处理组的鼻咽细胞其迁移能力显著降低;应用芬太尼分别处理鼻咽细胞30min和1h后,p-Src水平显著下调;此外,与转染空载体质粒的对照组相比,过表达Src的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增强,而在过表达Src的细胞中同时联合芬太尼处理后,细胞的迁移能力没有被抑制。结论芬太尼可能通过抑制Src通路活化抑制鼻咽细胞侵袭转移。

  • 标签: 鼻咽肿瘤 芬太尼 src族激酶类 肿瘤侵润 肿瘤转移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otch2对鼻咽细胞侵袭和转移特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21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5例鼻咽及其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Notch2表达阳性率。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转染siRNA到人鼻咽细胞(CNE-1)沉默Notch2表达,建立对照组和Notch2 KD组细胞株,分别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测定两组细胞增殖;采用Transwell分析两组细胞侵袭,划痕实验分析细胞迁移;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分析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和侵袭转移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鼻咽组织Notch2蛋白表达评分[(9.04±1.59)分]明显高于癌旁组织[(3.98±1.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68,P<0.05)。对照组细胞48 h吸光度(A)值(1.85±0.08)明显高于Notch2 KD组细胞(1.42±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38,P<0.05)。对照组细胞侵袭数量[(120.00±13.71)个]明显高于Notch2 KD组细胞[(60.33±5.16)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66,P<0.05)。对照组细胞划痕愈合百分比[(81.33±5.01)%]明显高于Notch2 KD组细胞[(59.33±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38,P<0.05)。对照组细胞上皮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0.83±0.08)明显低于Notch2 KD组细胞(1.3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40,P<0.05)。对照组细胞间质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和N-钙黏蛋白(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1.51±0.11、1.22±0.13)明显高于Notch2 KD组细胞(0.88±0.07、0.71±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30、6.898,P<0.05)。癌旁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0.80±0.11、1.08±0.09)明显低于鼻咽组织(1.86±0.15、1.99±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780、21.400,P<0.05)。对照组细胞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 (1.06±0.08、1.39±0.09)明显低于Notch2 KD组细胞(0.59±0.06、0.64±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40、10.040,P<0.05)。结论Notch2蛋白在鼻咽组织中呈高表达,通过激活Notch信号通路促进鼻咽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

  • 标签: Notch2 鼻咽癌 侵袭 转移
  • 简介:目的探讨鼻咽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16蛋白在60例鼻咽和30例鼻咽慢性炎症组织中的表达。结果60例鼻咽中P16蛋白表达阳性率为20%,30例鼻咽慢性炎症黏膜P16蛋白阳性率为100%。角化性鳞癌P16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分化型非角化性癌和未分化癌(P<0.01)。淋巴结转移组中P16表达率明显低于无转移组(P<0.01)。结论P16蛋白的缺失可能涉及鼻咽的发生发展过程,且与鼻咽细胞分化、转移有关。

  • 标签: P16蛋白 鼻咽癌 免疫组化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ircCALN1(circular RNA calneuron 1)在鼻咽组织及细胞株中的相对表达水平与对鼻咽细胞株增殖及侵袭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运用RT-PCR检测鼻咽组织及细胞株中的circCALN1相对表达水平;常规培养鼻咽细胞株(CNE1、HNE1、SUNE-1、5-8F、6-10B、NP69、293T);设计针对circCALN1接头处的siRNA序列;运用脂质体转染细胞株;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能力;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circCALN1结合的miRNA;构建双荧光报告基因载体验证基因之间的结合作用。结果circCALN1在鼻咽组织及细胞株的相对表达水平上调。有效降低circCALN1在鼻咽细胞株的表达水平之后,能有效抑制CNE1细胞株增殖与侵袭,其抑制率分别为:24 h(15.2±0.9)%、48 h(27.3±2.3)%、72 h(56.7±3.9)%;其侵袭细胞个数为(65±6.9)。生物信息学结果提示:miR-143-3p与circCALN1存在结合位点。circCALN1双荧光报告基因载体与miR-143-3p mimics共转梁293T细胞,荧光活性降低。降低circCALN1的表达促进miR-143-3p的表达上调。结论circCALN1负性调控miR-143-3p的表达影响鼻咽细胞增殖与侵袭。

  • 标签: 环状RNA circCALN1 鼻咽癌 增殖 侵袭 miR-143-3p
  • 简介:摘要目的鼻咽是高转移和高侵袭性肿瘤,而且对现行的治疗方法有抵抗性。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是新近发现的肿瘤转移相关基因。本实验MTA1基因在人鼻咽细胞高低转移株5-8F和6-10B的表达水平以及低转移细胞株转染MTA1全长基因后侵袭能力的改变,探讨MTA1表达与鼻咽侵袭转移的相关性。方法两株细胞株中的MTA1表达通过半定量的RT-PCR进行检测,用细胞侵袭实验及细胞增值实验评价两株细胞株离体的增值及侵袭能力,并检测低转移株(6-10B)转染MTA1CDNA后MTA1的表达及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高转移株5-8F中的MTA1的表达明显高于低转移株6-10B呈正相关,而且低转移株6-10B转染MTA1后其MTA1的表达及侵袭能力明显增加。结论在鼻咽细胞中MTA1同肿瘤的侵袭转移能力呈明显相关性,MTA1可以作为研究鼻咽转移及治疗的候选基因。

  • 标签: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 鼻咽癌 侵袭 转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17-DMAG对鼻咽HNE1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MTT比色法测定17-DMAG对HNE1细胞活性的影响;溴化丙啶(PI)染色法测定HNE1细胞凋亡;JC-1染色法测定17-DMAG对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Westernblot测定细胞Bcl-2/Bax的表达水平。结果:17-DMAG可抑制鼻咽HNE1细胞的增殖,且该抑制作用随作用时间的延长和剂量增加而增强;PI染色显示17-DMAG具有诱导HNE1细胞凋亡作用(P〈0.01);JC-1染色显示17-DMAG可诱导HNE1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Westernblot显示17-DMAG作用HNE1细胞24h,Bcl-2表达显著降低(P〈0.01),Bax表达明显增加,尤其在中、高剂量组(P〈0.01)。结论:17-DMAG具有抑制鼻咽细胞HNE1细胞增殖的作用,该抑制作用与浓度和时间成正相关。该作用主要通过诱导HNE1细胞凋亡实现,诱导凋亡的机制可能与其下调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Bcl-2表达,增加Bax水平有关。

  • 标签: 17-DMAG 鼻咽癌 细胞增殖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miR-363-5p对鼻咽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人正常鼻咽上皮细胞NP-69和鼻咽细胞5-8F内的miR-363-5p的表达水平;检测过表达miR-363-5p后,5-8F细胞的增殖能力、凋亡水平以及Bax、Caspase3、BRD4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相对于NP-69细胞,5-8F细胞中的miR-363-5p的表达水平(0.71±0.45)显著降低(t=2.68,P < 0.05);过表达miR-363-5p后,5-8F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降低(F=22.68,P < 0.05),凋亡细胞[(24.45±5.38)%]显著高于对照组[(18.23±2.41)%](t=4.13,P < 0.05),Bax(1.35±0.24)、Caspase3蛋白(1.44±0.3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08)、(1.00±0.23)](t=3.12、5.12,P < 0.05),而BRD4蛋白的表达水平(0.42±0.24)显著低于对照组(1.00±0.37)(t=2.98,P < 0.05)。结论miR-363-5p能够抑制鼻咽细胞的增殖,并且可促进细胞的凋亡。miR-363-5p的肿瘤负性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BRD4蛋白的表达发挥的。

  • 标签: 鼻咽肿瘤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肿瘤细胞 基因表达 核糖核酸 反应抑制 免疫调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小体装配蛋白1样1(NAP1L1)对鼻咽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21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集的60例鼻咽组织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癌旁组织和鼻咽组织NAP1L1蛋白表达水平。采用NAP1L1短发卡RNA(shRNA)慢病毒感染低分化鼻咽细胞SUNE-1,建立对照组和NAP1L1 KD组细胞系,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克隆形成实验和体外移植瘤实验分析NAP1L1对鼻咽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两组细胞周期水平;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6(CDK6)和细胞周期素D1(CCND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组间计量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NAP1L1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核中。定量结果显示,癌旁组织NAP1L1蛋白表达强度(31.64±7.01)明显低于鼻咽组织NAP1L1蛋白表达强度(91.80±15.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7,P<0.05)。对照组细胞48 h和72 h吸光度(A)值(1.08±0.08、1.89±0.11)明显高于NAP1L1 KD组细胞48 h和72 h A值(0.79±0.08、1.3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28、11.570,P<0.05)。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细胞克隆形成数量(109.50±14.45)明显高于NAP1L1 KD组细胞克隆形成数量(66.33±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62,P<0.05)。接种30 d后对照组细胞在裸鼠成瘤体积和重量[(1 072.90±114.87) mm3、(4.96±0.52) g]显著高于NAP1L1 KD组细胞[(855.90±55.54) mm3、(3.27±0.23) 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87、9.425,P<0.05)对照组细胞G0/G1期比例[(55.03±3.09)%]明显低于NAP1L1 KD组细胞[(74.88±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90,P<0.05)。对照组细胞G2/M期比例[(5.61±0.63)%]明显低于NAP1L1 KD组细胞[(14.01±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080,P<0.05)。对照组细胞S期比例[(30.27±1.79)%]明显高于NAP1L1 KD组细胞[(11.44±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50,P<0.05)。对照组细胞CDK4、CDK6和CCND1蛋白表达水平(1.23±0.06、1.03±0.09、0.88±0.05)明显高于NAP1L1 KD组细胞(0.41±0.07、0.60±0.05、0.3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30、10.560、19.980,P<0.05)。结论NAP1L1在鼻咽组织中呈高表达,通过调节与肿瘤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调节细胞周期变化,进而影响肿瘤细胞恶性增殖的能力。

  • 标签: 核小体装配蛋白1样1 鼻咽癌 增殖 周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构建过表达IL-35的慢病毒载体,转染鼻咽细胞,建立稳定表达IL-35的鼻咽细胞株,为进一步研究IL-35对鼻咽细胞的影响奠定基础。方法根据GenBank中的EBI3和IL-l2p35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克隆EBI3和IL-l2p35基因。PCR产物和pLVX-IRES-ZsGreenl质粒(命名为H145)经过经酶切、转化、筛选、测序鉴定等后获得重组质粒pLVX-mIL-35-IRES-ZsGreenl,命名为H11864。将重组质粒H11864和H145经过慢病毒包装后转染HEK-293T细胞,收取病毒浓缩液并检测其滴度。用病毒浓缩液感染CNE细胞,用Real-time PCR和ELISA检测IL-35的表达情况。检测IL-35过表达对鼻咽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测序结果显示,本研究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LVX-mIL-35-IRES-ZsGreenl。pCDH-GFP组及pCDH-IL-35-GFP组的慢病毒滴度分别为5.10×108 TU·ml-1和1.03×109 TU·ml-1。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与CNE-H11864(4 626 159.23±246 221.40)相比,CNE-H145(1.22±0.77)和CNE(0.80±0.65)中IL-35的mRNA表达量显著较低(均P<0.01)。ELISA检测显示,CNE-H11864中IL-35的蛋白含量为344.84 pg/ml,与CNE-H145的33.00 pg/ml相比,显著增高(P<0.01)。CCK-8检测结果表明,与空白组和质粒对照组相比,CNE-H11864组在转染72 h后吸光度值明显升高(均P<0.05),并且在96 h进一步升高(均P<0.01)。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稳定表达IL-35的鼻咽细胞株,IL-35蛋白能够促进人鼻咽细胞的增殖能力。

  • 标签: 白细胞介素-35 质粒 慢病毒 鼻咽癌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外源性一氧化氮(NO)对鼻咽5-8F放疗抵抗细胞株(5-8FRs)放射效应的影响,为寻找合适的鼻咽放射增敏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5-8FRs细胞株,使用不同浓度NO供体药物硝普钠(SNP)干预5-8FRs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筛选出一个对5-8FRs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的IC01 SNP浓度(细胞增殖抑制率为1%的SNP浓度);使用1、2、4、6 Gy和8 Gy放射线干预5-8FRs细胞,确定IC15放射剂量(细胞增殖抑制率为15%的放射剂量)。用IC01SNP浓度、IC15放射剂量放疗单独干预及二者联合干预5-8FRs细胞,高倍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CCK-8法检测各分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硝酸还原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NO浓度。结果⑴SNP以浓度依赖方式、放射线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5-8FRs细胞的增殖,其中SNP IC01为(513.89±14.69)μmol/L(SNP组);放射剂量IC15为(3.96±0.33)Gy(放疗组);⑵联合组(SNP+放疗)与单独SNP组和放疗组相比,5-8FRs细胞形态学差异显著,漂浮细胞显著增多,贴壁细胞数量逐渐减少并失去原有形态;⑶IC01的SNP浓度对5-8FRs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然而联合组较单独放疗组细胞抑制率显著提高(t=7.708,P<0.01);并且联合组中NO浓度显著高于单组放疗组[(310.03±5.76)μmol/L vs (77.34±2.60)μmol/L,P<0.05];⑷5-8FRs自发凋亡率为(1.35±0.06)%,SNP组凋亡率为(2.22±0.37)%,SNP组细胞凋亡无明显变化,放疗组凋亡率为(15.37±0.65)%,联合组为(50.27±2.24)%,联合组较放疗组促凋亡能力显著增强(t=-21.459,P=0.001)。结论合适浓度的外源性NO可在对细胞本身不产生明显毒性的情况下可显著增加5-8FRs细胞株放射敏感性。

  • 标签: 一氧化氮 硝普盐 鼻咽肿瘤 细胞系,肿瘤 放射敏感性
  • 简介:目的探讨miRNA-200a通过下调ZEB2抑制鼻咽(nasopharyngealcarcinoma,NP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行为的作用及机制.方法qPCR检测miRNA-200a在不同鼻咽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NA-200a与ZEB2之间的相互作用;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miRNA-200a对鼻咽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miRNA-200a对ZEB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其他鼻咽细胞株相比,CNE-1细胞中miRNA-200a的表达水平明显较高;双荧光素酶实验证实miRNA-200a可以调控ZEB2的表达及活性,抑制miRNA-200a的表达可以减弱鼻咽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抑制miRNA-200a的表达后ZEB2的表达水平受到相应的抑制.结论miRNA-200a可以靶向调节ZEB2的表达影响鼻咽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行为.

  • 标签: miRNA-200a ZEB2 鼻咽癌 侵袭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对鼻咽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咽喉头颈外科收集的102例鼻咽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Tiam1 mRNA表达。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NP69、HK-1和CNE-2Z细胞系中Tiam1 mRNA表达水平。采用慢病毒介导Tiam1短发卡RNA(shRNA)和对照shRNA感染CNE-2Z鼻咽细胞,建立对照细胞系和Tiam1敲降细胞系,分别为对照组和Tiam1 KD组。采用噻唑蓝(MTT)法分析两组细胞增殖能力;采用Transwell分析两组细胞侵袭能力;采用异体移植瘤实验分析两组细胞体内生长和转移能力。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癌旁组织Tiam1 mRNA表达水平(1.36±0.29)明显低于鼻咽组织Tiam1 mRNA表达水平(3.98±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01,P<0.05)。正常鼻咽上皮细胞Tiam1 mRNA表达水平(1.20±0.26)明显低于鼻咽细胞系HK-1和CNE-2Z Tiam1 mRNA表达水平(2.98±0.31、3.16±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2,P<0.05;t=4.209,P<0.05)。对照组细胞吸光度(A)值(1.95±0.22)高于Tiam1 KD组细胞A值(1.37±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4,P<0.05)。对照组细胞体内生长45 d后肿瘤体积[(1 832.37±281.24) mm3]高于Tiam1 KD组细胞[(1 209.31±145.19) 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6,P<0.05)。对照组细胞侵袭数量[(109.39±9.31)个]明显高于Tiam1 KD组细胞侵袭数量[(52.19±7.56)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09,P<0.05)。对照组细胞体内淋巴结转移数量[(12.43±3.27)个]明显高于Tiam1 KD组细胞[(6.19±2.01)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0,P<0.05)。结论Tiam1在鼻咽组织中呈高表达,参与鼻咽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

  • 标签: 鼻咽癌 增殖 侵袭 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黄素对人鼻咽细胞增殖抑制、胀亡形态及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PTP)。方法将人鼻咽细胞株CNE-1分为不同药物处理组,并设立阴性对照组。采用MTT法观察大黄素对CNE细胞体外生长抑制作用,采用HE染色、透射电镜观察CNE细胞在药物作用后胀亡形态。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观察大黄素对CNE细胞线粒体通透性影响。结果大黄素呈浓度依赖性抑制CNE细胞体外生长(P<0.01)其IC50为206.78μg/ml。HE染色结果可见大黄素组细胞体积开始变大,细胞胞浆空泡化,胞浆内出现致密颗粒,细胞核开始变形细胞质空泡明显,电镜结果可以观察到线粒体肿胀,脊脱出,线粒体出现空泡化,表现为典型细胞胀亡。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开放实验发现线粒体开放程度与大黄素浓度有依赖性。结论大黄素可以使鼻咽细胞走向胀亡,其途径可能与线粒体有关。

  • 标签: 大黄素 鼻咽癌细胞 胀亡 线粒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miR-18a过表达和抑制表达对人鼻咽细胞株CNE1和CNE2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miR-18a过表达质粒miR-18a模拟物和抑制表达质粒miR-18a遏制物及空白对照质粒转染人鼻咽细胞株CNE1和CNE2细胞,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B)检测其对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突变(ataxia telangiectasia mutated,ATM)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构建miR-18a过表达和抑制表达的人鼻咽细胞CNE1和CNE2细胞株。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检测miR-18a过表达和抑制表达联合放疗处理前后对人鼻咽细胞株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放疗敏感性,吖啶橙染色结合WB检测细胞自噬水平及自噬相关蛋白表达。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2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100、200 nmol/L miR-18a模拟物转染CNE1和CNE2细胞48 h后,与对照组相比,ATM mRNA表达受到显著抑制(CNE1相对表达量为0.174±0.139和0.003±0.001,t值为9.939和19 470.783;CNE2:相对表达量为0.024±0.008和0.019±0.012,t值为270.230和137.746,P值均<0.001),72 h后,ATM蛋白水平显著下降;100、200 nmol/L miR-18a遏制物转染48 h后,CNE1细胞中ATM转录显著增加(CNE1相对表达量为9.419±2.495和2.500±1.063,t值为-4.427和-41.241,P值均<0.05);CNE2细胞中ATM转录亦显著增加(相对表达量为7.210±0.171和115.875±15.805,t值为-62.789和-12.589,P值均<0.05),72 h后,ATM蛋白水平增高。miR-18a过表达的CNE1和CNE2细胞放疗后与CNE1和CNE2细胞单纯放疗相比,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值均<0.05);稳定抑制miR-18a表达与单纯放疗相比,细胞增殖能力增加(P值均<0.01)。100 nmol/L miR-18a模拟物转染联合放疗组与单纯放疗组相比,CNE1细胞凋亡率增加[(22.9±2.1)%比(16.3±1.0)%,t=-4.870,P<0.01]。稳定过表达miR-18a联合放疗与单纯放疗相比,G1期和G2/M期的细胞比例显著减少[(20.2±3.0)%比(29.8±4.4)%,t=3.119;(21.5±0.9)%比(33.4±3.1)%,t=6.410,P值均<0.05],S期的细胞比例显著增加[(56.7±4.9)%比(36.8±6.4)%,t=-4.246,P<0.05]。稳定过表达miR-18a的CNE1细胞与对照细胞相比,放疗后克隆形成能力下降、自噬溶酶体数量增加、自噬相关LC3表达增加(P值均<0.05),p62没有明显变化。结论miR-18a过表达可以增强人鼻咽细胞放疗敏感性,其机制与其抑制ATM表达,去除G1/S,G2/M期阻滞,诱导细胞自噬和凋亡有关。

  • 标签: 鼻咽肿瘤 miR-18a 放疗敏感性 自噬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BMAL1基因对耐放射鼻咽细胞株(5-8FR)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小剂量分次照射构建鼻咽耐放射细胞5-8FR,运用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拟合多靶单击模型并计算放疗增敏比。通过蛋白质印迹实验检测5-8FR和对照组5-8F细胞株中PI3K/Akt/MMP-2/9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构建BMAL1基因的高表达及敲除载体,分别转染鼻咽细胞株5-8F和耐放射细胞株5-8FR,获得BMAL1基因过表达(pcDNA-BMAL1)及其对照组(pcDNA)和干扰(BMAL1-shRNA)及对照组(con-shRNA)的稳转细胞株。蛋白质印迹法验证感染效率,检测两组细胞过表达或干扰BMAL1基因后PI3K/Akt/MMP-2/9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改变情况。采用CCK-8法、划痕实验、Transwell法检测过表达及干扰BMAL1基因后耐放疗细胞株5-8FR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鼻咽耐放射细胞株中BMAL1基因表达下调,PI3K/Akt通路蛋白及下游相关分子MMP-2、MMP-9表达增加,TIMP-2、TIMP-1表达降低。过表达BMAL1基因可抑制PI3K/Akt通路蛋白及下游相关分子MMP-2、MMP-9表达,促进TIMP-2、TIMP-1表达,抑制耐放射鼻咽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干扰BMAL1基因则结果相反。结论BMAL1基因可以逆转耐放射鼻咽细胞株PI3K/Akt/MMP-2/9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并抑制耐放射鼻咽细胞株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 标签: 生物钟基因 鼻咽肿瘤 耐放射细胞株 增殖 迁移 侵袭
  • 简介:目的观察卡培他滨对人鼻咽细胞CNE-2的放射增敏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MTF法测定卡培他滨抑制细胞增殖20%的药物浓度(IC20),以卡培他滨24hIC20值对CNE-2细胞分别处理3h、6h、12h、24h,依次设为4个卡培他滨+照射组,对其给予6MeVX线分别单次照射0、2Gy、4Gy、6Gy、8Gy,另设对照组为单纯照射组;用克隆形成试验计算各组的放射增敏比,得到细胞生存曲线;5组细胞均给予6MVX射线单次照射6Gy,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的细胞周期变化情况及凋亡率。结果卡培他滨的24hIC20值为0.26μ/mL,卡培他滨处理3h、6h、12h、24h后的放射增敏比分别为1.08、1.15、1.22和1.35;卡培他滨处理后的照射组可将细胞阻滞在S期,且作用24h组的细胞凋亡率达45.9%;S期细胞比例及细胞凋亡率与卡培他滨作用时问成正相关。结论卡培他滨(24hIC20)对CNE-2细胞有放射增敏作用,其增敏比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大,24h后增敏作用达最强,主要通过诱导细胞S期阻滞及促进凋亡来影响增敏。

  • 标签: 卡培他滨 人鼻咽癌细胞系 放射增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iR-125在鼻咽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调控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收治的鼻咽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各30例,通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125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mRNA的表达。鼻咽细胞CNE-2转染miR-125 mimic(miR-125 mimic组),并设阴性对照组(NC组)。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ST-1用于评估细胞的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和电镜观察分别用于检测细胞的凋亡和自噬;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miR-125靶标;Western blotting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鼻咽组织中miR-125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692±0.316,明显低于癌旁组织的1.501±0.748(t=5.242,P<0.001);鼻咽组织中FGF-2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1.317±0.552,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0.783±0.241(t=7.360,P<0.001)。miR-125 mimic组CNE-2细胞中miR-125 mRNA的表达量为4.091±0.145,显著高于NC组的0.993±0.137(t=85.062,P<0.001)。miR-125 mimic组完成转染48、96 h后,CNE-2细胞的增殖活性均显著低于NC组(0.891±0.214 vs. 1.295±0.245,t=6.802,P<0.001;0.934±0.208 vs. 1.488±0.269,t=8.924,P<0.001)。miR-125 mimic组的穿膜细胞数和细胞的迁移率分别为(36 000±3 820)个和(39.4±6.5)%,均显著低于NC组的(74 000±7 500)个和(102.7±10.6)%(t=24.728,P<0.001;t=27.883,P<0.001)。miR-125 mimic组CNE-2细胞凋亡率为(22.5±1.4)%,显著高于NC组的(1.4±0.5)%(t=77.740,P<0.001),且miR-125 mimic组细胞凋亡蛋白Bax的相对表达量为0.983±0.158,显著高于NC组的0.418±0.122(t=15.503,P<0.001),Bcl-2的相对表达量为0.688±0.174,显著低于NC组的1.013±0.109(t=8.670,P<0.001)。电镜观察到miR-125过表达的CNE-2细胞出现自噬现象,miR-125 mimic组自噬蛋白LC3Ⅱ/LC3Ⅰ相对表达量比值为2.517±0.209,显著高于NC组的1.238±0.135(t=28.156,P<0.001)。miR-125 mimic组FGF-2蛋白的表达量为0.504±0.118,显著低于NC组的1.228±0.134(t=22.210,P<0.001)。双荧光素酶报告证实FGF-2是miR-125的靶基因。FGF-2基因质粒和miR-125 mimic共转染的CNE-2细胞完成转染12、24、48及96 h细胞增殖活性均显著高于miR-125 mimic转染细胞(均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miR-125 mimic转染细胞[(6.2±1.5)% vs. (17.6±2.4)%,t=22.062,P<0.001]。结论miR-125在鼻咽组织中表达下降,过表达miR-125可能通过下调FGF-2抑制鼻咽细胞CNE-2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CNE-2的凋亡与自噬。

  • 标签: 鼻咽肿瘤 miR-125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肿瘤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