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全世界约有3%的人口感染丙肝病毒(HCV),每年因丙肝致死的人数超过47万,丙肝已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隐形杀手”。当前治疗丙肝一般采用抗丙肝病毒的药物(干扰素)。但由于此类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且疗效不稳定,仍需要开发出一种稳定有效的丙肝疫苗。当前国内外尚无稳定有效的丙型肝炎防治疫苗。目前针对丙肝疫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T细胞疫苗,即如何有效触发CD4+与CD8+T细胞产生免疫反应。近年来,预防性与治疗性HCV疫苗的研究都有一定的发展,另一方面,HIV&HCV混合疫苗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 标签: 丙型肝炎 疫苗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RNA)荧光定量检测在丙型肝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96例丙型肝炎患者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丙型肝炎抗体(抗-HCV),应用实时荧光定量法(FQ-PCR)检测HCV-RNA。结果FQ-PCR检测阳性率为73.96%(71/96),漏检率为26.04%。ELISA法检测阳性率为75.0%(72/96),漏检率为25%。两种方法联合检测敏感性为92.71%(89/96),漏检率为7.29%(7/96)。结论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可实现优势互补,降低丙型肝炎病毒的漏检率,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有利于“窗口期”感染的筛选并提高输血安全。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荧光定量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丙型肝炎的携带现状,并对其生化指标进行分析,从而为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我院2011年10月1日-2013年3月1日期间共收治住院患者982例,对上述患者进行了系统的丙型肝炎检验,并对检验过程与结果进行了系统的回顾性分析。结果982例调查对象中,丙型肝炎患者49例,丙型肝炎检出率为4.98%。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是丙型肝炎的易感人群,提高老年人的机体抵抗力、加强对血液和血液制品进行灭菌和消毒是临床中控制丙型肝炎发病率的关键措施。

  • 标签: 丙型肝炎 临床检验 分析
  • 简介:摘要丙型肝炎现已成为导致肝癌和肝硬化的重要原因,对丙肝的治疗与研究刻不容缓,稳定而可靠的动物感染模型将有助于治疗丙肝的研究。而针对丙肝病毒感染的治疗研究工作,也一直受阻于缺少一种有关这种疾病的小型动物模型,其原因可能是灵长类动物具有选择易感染性的特点。当前针对此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使丙肝病毒进入动物体内,并进行繁殖与传播,尤其是对丙肝病毒的感染机理进行研究。其中有关黑猩猩、小鼠、大鼠的丙肝病毒感染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由于此项研究难度大,目前尚无突破性进展。

  • 标签: 丙型肝炎 动物感染 模型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BsAg阳性患者中丙型肝炎感染者。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本院住院病人220例HBsAg阳性患者血清中抗HCV-Ab和抗HCV-IgM,结果220例HBsAg阳性患者中(丙肝病毒检出率0.244(55/225),其中男性感染率0.275(45/160),女性感染率0.167(10/60),男女之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HBV中(HBsAg阳性HBsAg阳性)检出抗HCV-Ab较单纯HBsAg的阳性检测率低(p<0.05)。结论乙肝合并丙肝感染病情更为严重。

  • 标签: HBV HBeAg对抗HCV-Ab 抗HCV-IgM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进展。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目前国际上已公认PegIFN一α与利巴韦林的联合疗法为最佳选择。

  • 标签: 丙型肝炎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INF-α)联合利巴韦林及免疫调节剂、护肝药物等对老年慢性丙型肝炎的综合治疗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自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来我院肝病科就诊的42例老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用干扰素(INF-α)联合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及免疫调节剂治疗,同时予以保肝治疗,再辅以必要的心理安抚及饮食、休息指导,观察疗效,其疗效判定标准主要有临床症状是否缓解以及病毒学应答的情况,同时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其快速病毒学应答、早期病毒学应答、治疗后病毒学应答、治疗结束后12、24、48周持续病毒学应答分别为81.2%、94.1%、97.3%、81.3%、81.5%、65.2%,其中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包括有乏力和精神症状。结论老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包括常规的抗病毒药物治疗、免疫治疗以及保肝治疗,只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同时能够坚持完成治疗,一般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慢性丙型肝炎 老年 治疗分析
  • 简介:慢性丙型肝炎(CHC)初次治疗无应答或复发,病毒载量>2×10^6U/mL或合并肝硬化的均属于难治性丙型肝炎(refractoryhepatitisC,RHC)。近年来,RHC的治疗在临床上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介绍了国内外中、西医治疗RHC的热点药物,综述了RHC治疗药物的临床评价与安全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环孢素 A 眼用制剂 微球 纳米粒 脂质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三明市健康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患者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携带者输血传播病毒(TTV)的感染情况,探讨三明市人群所感染TTV的基因群别分布情况。方法准备106名健康人群、64名HBV患者和36名HCV携带者的血浆。设计24对序列特异性引物,G1-G5群特异性巢式PCR,分别检测三组血浆中TTV的5种基因群的DNA。结果(1)使用群特异性PCR检测TTV,G4群TTV感染率最高,为52.0%,然后依次为G539.1%,G332.7%,G125.7%,G28.4%。(2)TTV常常混合感染检测出2种属于不同群TTV感染的实验标本为数不少(19.8%),有4份标本甚至检测出属于3种不同群TTV-DNA。HBV患者组,检测出2种属于不同群TTV的比率占56.3%,有5个实验对象和2个实验对象分别检测出3重(群)和4重(群)TTV感染。结论1-5群的TTV都可以在三个组别中被检测出,HBV组和HCV组各群TTV的感染率比健康人群组高。TTV易发生混合群感染,

  • 标签: TTVHBVHCV 巢式PCR 基因序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口腔医院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的住院患者在性别、年龄、年份、病种上的分布及感染者的肝功能状况。方法:收集2008-2012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进行过丙肝抗体检测的住院病人的数据,按性别、年龄及检测年份的不同分组比较丙肝抗体的阳性率,并观察丙肝抗体阳性病人的病种情况。分析丙肝抗体阳性病人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数据,以期了解感染者的肝功能状况。结果:口腔医院住院患者抗-HCV阳性率为0.25%,低于文献中所述的一般人群3.2%的抗.HCV阳性率流行率;住院患者抗-HCV阳性病人的肝功能异常率为53.33%,较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Bsurfaceantigen,HBsAg)阳性患者17.77%肝功能异常率有显著性提高(X^2=9.11,P〈0.01)。结论:对口腔患者术前和创伤性治疗前的抗。HCV的检测能及早发现HCV感染者;同时口腔医院的医护员工需加强对病人和自身的保护,严格消毒操作器械,防止HCV的医院内传播;HCV感染者需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防止肝脏的损伤。

  • 标签: 口腔医院 丙型肝炎病毒 感染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派罗欣与安达芬分别联合利巴韦林对于治疗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初治的68例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Ⅰ组给予派罗欣+利巴韦林治疗,Ⅱ组为给予安达芬+利巴韦林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于治疗过程中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生白细胞减少者67例,经对症处理后均短期内好转;发生脱发者14例,发生口腔溃疡者4例,其中1例口腔溃疡患者治疗后好转,余患者停药后症状好转;发生甲亢者2例,予甲巯咪唑口服后继续治疗,停药后症状好转。结论为期一年的派罗欣+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疗效优于安达芬+利巴韦林治疗。

  • 标签: 派罗欣 安达芬 利巴韦林 丙型肝炎
  • 简介:目的观察HIV混合HCV感染者抗丙型肝炎病毒治疗的疗效。方法在78例HIV混合HCV感染者中,40例HIV携带者(A组)在HAART治疗前开始抗丙型肝炎病毒治疗;38例艾滋病患者(B组)在接受HAART治疗的同时,给予抗丙型肝炎病毒治疗。两组均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180μg肌肉注射,每周一次,利巴韦林片800~1200mg/日,分3次口服,疗程为48周。结果在治疗12周、24周和48周时,A组ALT复常率分别为32.5%、60.0%(P〈0.05)和80.0%(P〈0.05),B组则分别为29.0%、31.6%和39.5%;在治疗48周结束时,A组患者HCVRNA阴转率为55.4%,明显高于B组的23.7%(P<0.01);A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副作用较B组明显少而轻。B组患者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和CD4+T淋巴细胞减少更明显。结论及时对HIV和HCV重叠感染者抗丙型肝炎病毒治疗很重要,治疗越早,疗效越好,副作用也越少。

  • 标签: 人类缺陷病毒 艾滋病 丙型肝炎 聚乙二醇干扰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连市男男性接触者(MSM)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梅毒螺旋体(TP)及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状况,为制定有效的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滚雪球法招募MSM人群进行问卷调查,采集静脉血进行HIV、梅毒、HCV抗体检测。结果共调查416人,HIV、梅毒、丙型肝炎感染率分别为5.77%、10.82%、1.92%。感染状况与被调查对象的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活动场所密切相关。结论MSM人群中HIV、梅毒感染率较高,存在局部流行的可能性,应及时采取针对性地干预措施,控制其流行及向一般人群的传播。

  • 标签: 男男性接触者 艾滋病 梅毒 丙型肝炎 感染率
  • 简介: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ag)检测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RNA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CV-cag,采用FQ-PCR法检测HCVRNA。结果在142例CHC患者血清中,HCV-cag和HCVRNA阳性率分别为45.1%和43.0%(P〉0.05);两种标志物均为阳性者58例(95.1%),均为阴性者75例(92.6%);81例HCVRNA阴性血清HCV-cag阳性6例(7.4%),而HCVRNA阳性血清HCV-cag阳性率大于85%,不同HCVRNA载量间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HCV-cag与HCVRNA检测结果有一定的相关性。在CHC诊疗中,HCV-cag检测可作为判断HCV感染和病毒复制的指标,但不能替代HCVRNA检测。

  • 标签: 慢性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 丙型肝炎病毒RNA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丙型肝炎患者血清肝功能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丙型肝炎的患者62例,分别对其血清肝功能指标及肝纤维化标志物进行检测,并使用肝组织活检后进行肝纤维化分期,对比各指标在不同肝纤维化分期的检测值变化,观察数据间的关联。结果PCIII与ALT,IV-C、PCIII、HA与ALB,IV-C、PCIII、LN、HA与TBIL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丙型肝炎患者血清肝功能指标与肝纤维化标志物含量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丙型肝炎 肝功能 肝脏纤维化 血清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派罗欣联合利巴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护理,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27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使用派罗欣180μg每周一次皮下注射,同时口服利巴韦林0.3,每日三次,联合抗病毒治疗,做好心理护理,各种不良反应的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应用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除2例因病人血象不达标无法继续应用外,其余患者均完成48周治疗,且HCV-RNA(定量)均阴性。结论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能提高患者对丙肝知识的认识,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疗效,改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派罗欣 利巴韦林 丙型肝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和慢性丙型肝炎(CBC)出现的罕见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几例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用干扰素治疗出现罕见不良反应的病例报告。结果本科观察2例患者均予以干扰素治疗后出现干咳之症,停药后缓解,考虑咳嗽与干扰素有关。长时间使用还很容易出现间质性肺炎症状和肝损害。患者个体因素、干扰素使用频度、用药剂量、治疗剂量与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和发生概率存在着极为重要的联系,因此,有效地处理好干扰素所带来的不良反应,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保证患者可以较好地完成治疗。结论为了有效地提高治疗的应答率,应该应用长疗程、大剂量的方法来治疗肝病,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干扰素的最大疗效。通过预防性地使用药物和定期监测的方式来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改善,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将干扰素不良反应所发生的程度和概率大大减少。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丙型肝炎 不良反应 病例报告 &alpha -干扰素Chronic hepatitis b and chronic hepatitis c treatment with interferon in rare cases of adverse reactions repor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LDH、TGF-β1和VEG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生化法和酶联免疫法对36例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LDH、TGF-β1和VEGF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LDH、TGF-β1和VEGF水平均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且血清LDH水平和TGF-β1、VEGF水平呈正相关(r=0.5811,0.6014,P<0.01)。结论检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LDH、TGF-β1和VEGF水平的变化对于了解和认识其发病机理及病情预后有一定的帮助。

  • 标签: 慢性丙型肝炎 乳酸脱氢酶 转化生长因子-&beta 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实验室检测对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诊断和治疗的监测起着关键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发展,HCV的实验室诊断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HCV抗体检测操作简便,耗时少,但对处于窗口期的标本容易漏检,且不能判别是活动性感染还是感染已被清除。HCVRNA检测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但成本高,不易普及,限制了其在实验室的广泛应用。国际上,HCVRNA检测发展趋势为全自动化。所以HCV抗体检测应作为筛选试验,而确证还需RNA检测。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 RNA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