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抗肿瘤治疗是临床工作的重点难点,传统疗法中多采用单一用药治疗,虽会取得一定疗效,但治疗预后性差。联合用药有利于发挥不同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实现抗肿瘤的高效性和减轻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本文将列举临床抗肿瘤治疗中导向性的联合用药方案,用以改良抗肿瘤治疗,提升治疗疗效。

  • 标签: 联合用药 抗肿瘤 协同作用
  • 简介:摘要应用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疗效观察,治疗组2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应用黄芪建中汤辨证加减,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 标签: 黄芪建中汤 胃溃疡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中药复方治疗心悸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在各大数据库中寻找收集关于心悸中药复方的有关文献,将心悸中药复方数据库建立起来,总结药物的类别频次以及使用状况,分析用药规律。结果266篇文献中所记录的处方,补虚药物的使用率占首位,使用频次为462,使用频率为35.23%,炙甘草使用130次,占方频率为73.09%,桂枝使用116次,占方频率为70.92%,是各处方中使用最频繁的补虚药物。结论心悸中药复方的用药以桂枝以及炙甘草为主,注重对人体益气养血,并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宁心安神的药物为辅,符合中医治疗心悸益气养血为主,安神化瘀为辅的原则,也印证了心悸本虚为主,痰瘀火热兼夹为标的病理特点。

  • 标签: 中药 用药规律 心悸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临床药师干预促进肿瘤化疗患者合理用药的工作情况。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临床药师对肿瘤化疗医嘱干预的87条内容进行分析。结果用药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在用药顺序、用法用量和溶剂选用等方面,同时,医师对用药干预意见依据充分的采纳率更高。结论临床药师干预肿瘤化疗患者临床用药,提升了合理用药水平;临床药师应提高专业水平,对干预意见有充分依据,才能提高干预效果。

  • 标签: 临床药师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黄芪建中汤辅助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10例胃溃疡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建中汤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27%(4/5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1%(6/5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对患者随访6个月,治疗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4.55%VS1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辅助治疗胃溃疡患者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安全性较高,复发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黄芪建中汤 胃溃疡 临床效果 安全性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黄芪颗粒治疗手足口病合并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感染科2013年5月-2015年9月收治的手足口病合并心肌炎患儿8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维生素C注射液的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黄芪颗粒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肌酸激酶(CK)、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以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K、CKMB以及LDH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治疗后CK、CKMB以及LDH降低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颗粒治疗手足口合并心肌炎能够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手足口病 黄芪颗粒 心肌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急性脑出血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本次研究选自 2013 年 7 月 -2016 年 7 月于我院急诊科进行急性脑出血治疗的 100 例患者作为对象展开的,按照其入院时间进行分组操作,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50 例。其中,给予观察组临床常规治疗方法;而对照组则在临床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了其黄芪注射液治疗。 结果  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比较其治疗效果,其中, 观察组患者显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有效治疗途径。方法选取我院29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4例给予常规降糖、降压及调脂、优质低蛋白饮食等治疗治疗组1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14天后两组间血清肌酐、尿素氮、血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黄芪治疗糖尿病临床有效。

  • 标签: 糖尿病 黄芪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硒元素做为黄芪质量标准评价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测定并分析探讨不同产地、不同等级黄芪野生、栽培、条、切片中的硒含量与黄芪等级划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进行含量测定,并统计分析其硒元素含量的差异性。结果黄芪中硒的含量为73~618ug/kg。表明不同产地、不同等级黄芪野生、栽培、条、切片中的硒含量由于地理环境不同,也由于加工方式的不同等因素造成硒含量差异较大;黄芪条中硒含量最高,黄芪切片中硒元素明显降低。甘肃黄芪条与内蒙黄芪条中硒元素含量比浑源黄芪低。结论建议黄芪质量标准中增加硒元素的含量测定从而达到对黄芪质量更为客观的评价。

  • 标签: 微波消解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 黄芪野生 栽培 黄芪条 切片 含量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黄芪建中汤辅助西药治疗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上选择合适的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128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黄芪建中汤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Hp根除率以及治疗后6个月的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Hp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辅助西药治疗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均较低,Hp根除率较高,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较高。

  • 标签: 黄芪建中汤 西药 胃溃疡 临床效果 安全性 Hp根除率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方案在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以及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40例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以及观察组20例。对于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案,对于2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进行治疗时,可采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方案,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脾胃虚寒型胃溃疡 黄芪建中汤 临床症状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中药治疗带状疱疹的用药规律。方法搜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就诊的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西药治疗)和治疗组(中医治疗),每组均分为56例,分析两组带状疱疹患者中医治疗用药规律。结果治疗组带状疱疹患者应用中医种类为226种,且应用药物次数为1269次。其中应用次数占比最多为当归、其次为甘草、红花、延胡索、桃仁、川芎等中药;治疗组带状疱疹患者的中药效果分类由高到低分别为活血化瘀药、补虚药、理气药物等。结论应用补虚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类中药处方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药治疗 带状疱疹 用药规律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腮腺肿瘤患者给以不同手术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腮腺肿瘤患者136例,对照组66例患者给以传统肿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70例给以改良肿瘤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17%)较对照组(86.36%)来说有着明显提高;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29%)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且观察组复发率(1.43%)明显低于对照组(9.09%),P值均<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腮腺肿瘤患者采取改良式肿瘤切除术可大大提升临床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率及复发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腮腺肿瘤 手术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对肿瘤患者使用中药处方治疗时,所用处方药物的药理。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2月至6月我院中药门诊的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中药处方中使用较多的前5种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诊中药处方治疗肿瘤时,使用最多的中药分别为清热解毒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以及利水渗湿药。在处方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中药分别为白花蛇舌草、黄芪、石见穿、壁虎以及薏苡仁。结论对肿瘤患者治疗时,使用中药处方有着扶正祛邪的作用,其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毒副反应,同时在治疗期间辅以其他的治疗方式,便可使肿瘤患者的生活得以改善,因此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 标签: 肿瘤 中药处方 药物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的疗效。方法将122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61例,针对参照组行西医常规口服药物治疗,针对研究组实施黄芪建中汤口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指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为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实施黄芪建中汤给药治疗,能获取较好结果,值得经验推广。

  • 标签: 黄芪建中汤 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 临床效果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西药联合用药治疗牙周病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口腔科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40例牙周病患者,采用单盲法,随机分为两组,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对照组接受常规方法治疗(甲硝唑、头孢类或厌氧菌类药物),观察组接受西药联合用药治疗方式(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联合甲硝唑),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不良反应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西药联合用药治疗牙周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降低临床不良反应,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范围,值得推广。

  • 标签: 牙周病 西药 联合用药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9例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胃溃疡患者,分为常规组(n=49)和中汤组(n=50),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口服阿莫西林和奥美拉唑,给予中汤组患者黄芪建中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病症复发情况、临床疗效。结果中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复发率为2.00%,均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患者的效果显著,能有效保护胃黏膜,提高治疗效果,且其具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复发率低等特点,临床治疗中具有相当大的优势。

  • 标签: 黄芪建中汤 胃溃疡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采用盐酸氨溴索与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方案对慢阻肺实施治疗所获取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在2015年4月-2017年5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慢阻肺治疗的患者中选择88例为研究对象,并在双盲法作用下随机分为各44例的参照组与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对参照组实施护理,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与黄芪注射液联合对观察组实施治疗,将两组的临床疗效实施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FEV1预计值、PaCO2以及PaO2指标值均远优于参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且两组间各指标值差异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与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慢阻肺,可获取更为优良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慢阻肺 盐酸氨溴索 黄芪注射液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