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815--1914,是欧洲从和平到战争的世纪。列强实力在这一时期急速变化。海权便是实力变化的直接体现。“十九世纪是英国的世纪”,英国海权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特点,由此影响到其海洋霸权的形式:1815到19世纪50代,英国拥有现实的区域性海洋霸权;19世纪60代到80代初,英国拥有现实的全球性海洋霸权;其后到“一战”前,英国全球性海洋霸权的威慑性超过了现实性,最终重回现实的区域性海洋霸权。英国的命运与其海上实力息息相关;海上强国对世界历史也有深远影响。

  • 标签: 1815—1914年 英国 海权 特点
  • 简介:摘 要:1914始,浙江金华、湖州、萧山等地发生多起民众毁学事件,起因为一则谣言:钱塘江为建桥沉桩而查取儿童年龄,以抱木桩镇压江水。本文拟研究1914浙省学童风潮与拾魂恐慌的关系,分析该次拾魂恐慌下的深层缘由、总结传播特点,以期揭示谣言迷信的真相,对促进当今社会形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良好氛围具有明显的借鉴意义。

  • 标签:
  • 简介:1905-1914是俄国合作化运动的高速发展期,其增长速度在当时国际合作化运动中绝无仅有.局势好转、商品货币关系深入发展、相关法令的颁布以及斯托雷平农业改革的推行是促进该时期合作社大量组建的重要因素.随着合作化运动的深入,合作社联盟开始建立,它在资金流通、商品供应与调节等方面完善了合作社的发展.合作社的活动还波及文化领域,组建了图书馆、博物馆、职员培训学校,出版了合作社期刊和大众读物,上述活动提升了合作社成员的独立自主意识和责任感.

  • 标签: 合作社 俄国 农民
  • 简介:近代以来日本的华侨、华人研究(1914~1996)郭梁近代以来,日本对华侨华人问题的研究引人注目。第一,日本发表的研究成果数量巨大。据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最新出版的《华人华侨关系文献目录》统计,1914至1995,日本已出版、印行的有关华侨华人的...

  • 标签: 华人经济 华侨研究 华人企业集团 华侨史 日本 华侨华人研究
  • 简介:本文着重论述了1865—1914美国实行改革开放与其国民经济腾飞的关系,认为:这个时期美国的资本主义生产之所以能得到高速度发展,并在19世纪90代中期就超过英法而成为世界上的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强国,主要不是因为其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条件,而是因为它采取了一系列符合于自己国情和行之有效的改革开放的政策。

  • 标签: 改革开放政策 资本主义 经济腾飞 世纪初 国民经济 工业生产总值
  • 简介:在二战以前,英属马来亚一般是指英国在马来半岛上的势力范围,但严格说来,这一称谓也包括英国在马来群岛及其他地方的保护领地,例如英属北婆罗洲、文莱、沙捞越以及纳闽岛和圣诞岛等。本文所指的英属马来亚仅限于英国在马来半岛上的势力范围,即马来半岛上的海峡殖民地、马来联邦和马来属邦。

  • 标签: 马来亚 华侨社会 马来半岛 势力范围 马来群岛 英国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近代江苏省中等学校运动会的相关史料进行整理、归纳。研究认为:从1914至1931,江苏省中等学校运动会走过了10届,中国近代学校体育走过了18;期间,学校体育得到教育界、体育界的重视,被关注度不断提升;学校体育逐步告别了单一、枯燥的课堂教学内容,新兴的运动项目不断被接纳;体育人才从无到有,从配角到主角的过程,他们的出现为中国近代体育的独立发展提供了可能。

  • 标签: 体育史学 近代学校体育 运动会 江苏
  • 简介:“二次革命”后,共和前途岌岌可危。进步党国会派与国民党温和派积极寻求遏制政局倒退的办法。期间,为联络各派力量,共同致力于反袁专制、挽救共和,张东荪到处奔走,穿梭于两党之间,成为政论界的活跃人物。他参与创办了多份杂志报刊,激烈抨击袁世凯的独裁专制与复辟帝制,同时从学理角度检讨国民、进步两党的政治立场与主张,探讨共和政治建设之路。张东荪所倡导的“有形对抗力”论及“第三者”的联合,成为温和共和派联合维护共和的理论根据;他对“地方分权”及联邦制的论述,在当时也颇受注目,集中反映了共和温和派对挽救共和途径的思考与努力,也由此确立了他在政论界“政学泰斗”的地位。在反袁帝制运动中,张东荪毅然放弃和平改造的立场,以更激烈的态度与袁氏对抗,并成为武力反袁的旗手之一。

  • 标签: 张东荪 梁启超 进步党 国民党 袁世凯 政治对抗力
  • 简介:<正>三反社会党人法废除后召开的二十四次代表大会反社会党人法废除后,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从地下状态转到合法的地位。这时,德国社会民主党面临的既是一个胜利的局面,也是一个任务复杂艰巨的局面。为了在工人运动中贯彻科学共产

  • 标签: 德国社会民主党 党代表大会 执行委员会 伯恩施坦 机会主义 倍倍尔
  • 简介:王治馨案作为北洋政府统治时期规模最大的官员卖官案,该案中卖官职位之多,数额之大,以及与宋教仁案之间的紧密联系,使其成为当时政界、舆论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案件最后以大理院判处王治馨死刑而结束,大理院判决死刑背后与宋教仁遇刺案有关,以往的研究将这作为袁世凯选择惩治王治馨的唯一理由,但笔者认为王自身卖官给肃政史所留的犯罪把柄以及袁世凯力图借助王案来整饬吏治、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也是其主要意图之一。本文论述的重点更在于通过对王案从肃政史纠弹、平政院审理后因涉及刑事范围将案件转交给大理院审理、裁判过程的梳理,以展示案件所涉及的两院之间关于案件管辖、证据认定、裁决权的争议,并透过此案中行政权对司法权的干涉,从个案分析的角度凸显民初司法权移植到中国后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 标签: 平政院 肃政厅 大理院 犯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脂肪肝患病率的分布特点和发病趋势以及相关因素,为脂肪肝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研究绵阳市K区2014健康资料,分为脂肪肝组和对照组,脂肪肝组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进行脂肪肝患病率分析,相关因素分析均用总检出率统计分析。结果脂肪肝患病率男性比女性高3倍以上。各年龄段之间患病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51~60岁年龄段,其患病率比30岁以下年龄段高3倍。脂肪肝的患病率在60岁以前有随年龄增高而增高的趋势。结论年龄、体重超标(肥胖)、血糖增高(糖尿病)、甘油三酯偏高是诱发脂肪肝的重要因素,总胆固醇偏高则与脂肪肝无明显关系,避免高糖食物的过量摄入造成体内甘油三酯增高是预防脂肪肝的重要环节。

  • 标签: 脂肪肝 血脂 相关因素分析
  • 简介:1870至1914间,"文明"曾经是美国外交中的一个流行词汇和核心概念。美国人的文明观念最早来源于欧洲启蒙思想的传播,同时也来自于美国建国历程的长期积淀。在包括国际仲裁、排华,以及帝国主义和反帝国主义的斗争等事件中,这种文明观念都影响和塑造了美国的外交思想。

  • 标签: 外交思想 野蛮人 流行词汇 马汉 外交史 墨西哥人
  • 简介:<正>“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黄兴以及众多革命党骨干先后亡命日本。认真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深入计议未来,就成了他们的中心议题。他们的国事观如何?当时的报刊曾作了这样的报道:“民党自赣宁败绩后,相率走日本。对于国事之观察,颇分两派:一派恐败呼之后团体涣散,宜有以结合亟图进行,以系国内民党之热望,而振偷惰之人心,此派孙文实主之;一派则以袁世凯方得势,进步党又拥之以为

  • 标签: 孙中山 中华革命党 二次革命 黄兴 关系辨析 经验教训
  • 简介:自1897德国租借青岛之后,日本虽然在此期间对青岛未有军事行动,但其政治和经济势力却在不断渗透。日本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与青岛的贸易总额已经超过德国,跃居第一位,与此同时日本政界要员络绎不绝前往青岛进行考察,搜集情报。探讨德占时期日本在青岛的经济、政治等活动,有助于深入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出兵青岛的动因,对研究日本侵略青岛史也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德占时期 日本 青岛 活动
  • 简介:钨业是民国年间赣南地区有世界性影响的特色经济.民国年间,赣南钨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其间有关的利益主体还发生过激烈的冲突与争夺.赣南钨业的发展积聚了资本和人力,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推动了山区的建设和发展,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 标签: 民国年间 赣南钨业 钨砂统制
  • 简介:19145月,袁世凯颁布了《中华民国约法》。该约法确立了其统治的"合法性",标志着其法统的形成,可视为他领导的北洋军阀和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一系列的斗争的"阶段性成果"。这样的斗争表面上是法统之争,但是本质上却是各种实力的综合性较量。"袁记约法"虽然出台,但是却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从此"革命护法"成为贯穿整个民国时期的斗争形式。其间种种行为昭示着:虽然清廷覆灭后"法治"已经逐渐成为时代潮流,但是如果没有保障法律的基础,"法治"不免沦为空谈;"革命护法"因此具备了一定合理性,但其中不免受到了传统政治文化的深刻影响。这种种因果,值得我们在百以后再省思。

  • 标签: 袁世凯 孙中山 “中华民国约法” 法统 “革命护法”
  • 简介:自从太平天国运动以来,清王朝的军权与财权出现了下移,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急剧下降。这一趋势与欧、美、日同期发生的行政集权趋势是背道而驰的。这一“逆向运动”使中国付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落败的惨重代价。于是,接下来一百政治建设的重要主题,就是重构中央集权的行政结构。然而,在新的国内与国际环境之中,这一工作比旧王朝政治中的“削藩”更为复杂。旧秩序的松动已经释放出了多元的政治力量,政治精英出现了高度分化,产生了不同的政治方案,因此,行政上的集权运动离不开政治吸纳与整合——所谓吸纳,是指将多元化的政治力量引导到制度化的渠道中,使得政治博弈在体制内发生;而整合,是在吸纳多元力量之后,协调其相互矛盾乃至冲突的主张,形成有共识支撑的制度与政策。没有这个政治吸纳与整合的过程,哪怕是建立现代国家必需的最低限度的行政集权,都会遭遇到政治上的抵制。

  • 标签: 政治吸纳/整合 中央集权 共和
  • 简介:19世纪中后期,在工业文明的推动下,世界进入了城市大发展的新时代。上海法租界自1849开辟以来,到1914第三次扩界,即租界初创、成长时代,在其最高管理机构公董局的主导下,卓有成效地开展了一系列建设规划活动,使界内面貌焕然一新。而在这一过程中,以奥斯曼改造为核心的巴黎城市改造对上海法租界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以上海法租界对巴黎的借鉴为切入点,深入探寻法国因素对租界建设规划各领域、各层面施以影响的具体方面和作用渠道,揭示这一现象背后的社会文化原因,可以为上海城市发展回溯提供一种新视角,也为中西文化对比研究平添一种新思维。

  • 标签: 上海法租界 公董局 建设规划活动 巴黎城市改造 奥斯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