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年龄≥3岁儿童肠套叠病因特点方法总结我院1995年12月-2010年12月15年间收住院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456例,其中年龄≥3岁儿童71例(占16%),男女比例2.61,术中发现有器质性病变者15例,(占21%)。器质性病因主要包括肠肿瘤,息肉,憩室,囊肿,肠重复畸形等。结论年龄≥3岁儿童肠套叠缺乏婴幼儿肠套叠典型的临床表现,病因多涉及腹腔内器质性病变,尤其是肿瘤,建议3以上儿童肠套叠多采取手术的方法,以便及时针对病因的治疗。

  • 标签: 肠套叠/儿童 病因/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引流联合骑跨椅治疗3以上压力性损伤(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3以上压疮患者,根据患者性别、年龄、伤口大小将其分为三组,各20例。对照1组患者给予常规换药治疗,对照2组患者给予持续负压引流+常规换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负压引流联合骑跨椅治疗,比较三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肉芽组织生长时间压疮创面愈合时间、压疮愈合状态分类量表(DESING-R)评分、功能独立性测评表(FIM)评分住院费用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3以上压疮采用负压引流联合骑跨椅的方法进行治疗可获得理想效果,有利于创面的愈合和肉芽组织生长,且患者的住院费用相对较少。

  • 标签: 负压引流 骑跨椅 3期以上压疮
  • 简介:美国一直推崇各阶级的受教育机会要公平,无论年龄、种族或家庭收入,对于学前儿童也不例外。美国学前教育的重点对象是3~4岁的孩子,范围涉及全美儿童。但从近年早期教育研究协会的一项数据来看,3岁幼儿无论在资助范围上或入学数量上都明显低于4岁儿童。

  • 标签: 学前儿童 教育计划 美国 免费 纽约 教育研究协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置尿管患者,留置导尿3天以内以上发生尿路感染的情况,对其影响因素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2017年1月-10月间,收治的146例留置导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针对不同时间段留取中段尿样进行细菌培养,观察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情况,并对不同时段的感染率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146例留置导尿患者中有12例发生尿路感染,感染率为8.21%。12例尿路感染患者中,1例发生于3d以内、3例发生于留置后4~15d、8例发生于留置后15d以上。不同时间段感染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置导尿时间越长,尿路感染的风险越高,全方位护理从而缩短导尿时间是预防尿路感染的关键措施。

  • 标签: 尿路感染 留置导尿管 监测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金扶宁联合藻酸盐敷料与透明敷料在3以上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于我院创伤急救中心就诊的60例33以上压力性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藻酸盐敷料与透明敷料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金扶宁联合藻酸盐敷料与透明敷料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肉芽组织生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疼痛评分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VA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肉芽组织生长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WHOQOL-100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3以上压力性损伤患者采用金扶宁联合藻酸盐敷料与透明敷料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加速创面愈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金扶宁 藻酸盐敷料 透明敷料 压力性损伤
  • 作者: 韩鹏 刘军 王风雨佳 徐保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24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1年第19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北京 100045,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北京 100045 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童危重感染诊治创新单元,北京 100045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3以上儿童肺炎后肺功能情况。方法本研究为观察性研究,通过对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出院第一诊断为肺炎,且在出院后0.5~2.0年内门诊复诊的患儿进行肺功能检查,并收集其住院时病历资料、出院后临床信息和/或胸部影像学检查,观察肺炎后0.5~2.0年患儿的肺功能情况,并分析肺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符合纳入排除标准,并进行门诊复诊者159例,完成肺功能检查者共100例,肺功能结果异常者46例。患儿性别和肺炎后肺功能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75,P=0.323)。肺功能结果与感染的病原体无相关性(χ2=0.549,P=0.908)。重症肺炎(χ2=5.154,P=0.023)、肺炎后肺部影像学异常(χ2=4.464,P=0.035)的患儿更容易出现肺功能异常。在74例>6岁儿童组中肺功能异常45例(60.81%),表现为1秒用力肺活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50%肺活量时的呼气流量,75%肺活量时的呼气流量,最大呼气中期流量实际值占预计值百分比以及FEV1/FVC%的下降。结论儿童肺炎后可出现肺功能异常,以小气道功能异常、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肺功能结果与患儿性别、肺炎病原学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症肺炎患儿和肺部影像学长期异常的患儿更容易出现肺功能异常。

  • 标签: 儿童肺炎 肺功能 小气道功能异常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延续护理3以上压力性损伤(PI)病人中应用基于伤口评估三角的干预方案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以2022.01~2023.03为期限,受试者为50例3以上PI病例,经双盲法分为25例/组,以甲乙为组名。甲组实施常规护理,乙组实施基于伤口评估三角的干预方案。比较疗效水平。结果:乙组的总有效率较甲组更高(P<0.05)。结论:在延续护理3以上PI病人中应用基于伤口评估三角的干预方案后可提升整体疗效,利于病情恢复,可推广。

  • 标签: 延续护理 压力性损伤 3期及以上 伤口评估三角
  • 简介:摘要:我国每年遭受雷击事件不在少数。雷电袭击是气象灾害中最为严重的一种,并且我国地势复杂,呈阶梯式分布,从西到东逐渐下降,地形地貌各不相同,发生雷电袭击的情况也的相同,特备是针对于景区的高层建筑,一定要做好防雷工作,本文主要针对探析3A级以上景区防雷安全监管措施进行分析。

  • 标签: 3A景区 防雷安全 监管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在负压引流(VSD)联合骑跨椅治疗3以上压力性损伤中的临床应用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3以上的压力性损伤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全部患者均给予VSD联合骑跨椅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心理情绪、治疗依从性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 w后,两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实验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依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缓解VSD联合骑跨椅治疗3以上压力性损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能够提高压力性损伤治疗效果,改善其创面。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负压引流 骑跨椅 3期以上压力性损伤 心理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65岁胸腺上皮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手术安全性,以及术后3年到10年肿瘤和重症肌无力症状(如果合并)的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医院胸外科手术切除胸腺瘤的患者228例,将胸腺瘤患者以65岁为界分为两组,比较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 d引流量、术后带引流管天数、术后住院时间、肿瘤直径、病理分型、TNMMasaoka-Koga分期、是否合并重症肌无力、并发症等指标。并且对患者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追踪患者胸腺瘤有无复发、生存状态、重症肌无力改善情况等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病理分型方面存在较大差异(P=0.002);≥65岁患者术后带引流管天数长于<65岁患者[4(2~17)d和3(1~9)d,Z=2.316,P=0.021];胸腺萎缩在≥65岁患者中比<65岁患者中更常见(10.2%和1.7%,χ2=5.937,P=0.015);<65岁患胸腺瘤的患者合并重症肌无力者(68.2%和40.8%,χ2=12.240,P<0.001)和胸腺增生(58.1%和38.8%,χ2=2.316,P=0.016)高于≥65岁患者;胸腺瘤复发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不良预后因素,而Masaoka-Koga分期为Ⅲ和Ⅳ、TNM分期为Ⅲ和Ⅳ为胸腺瘤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65岁胸腺上皮肿瘤患者行胸腺切除手术安全有效,且可能远期预后更好。

  • 标签: 胸腺瘤 重症肌无力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II以上压力性损伤患者创面恢复的相关因素,并针对性总结护理对策。方法:以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II以上压力性损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两组患者损伤程度相关评分进行分组,低于34分为参照组(50例)、超过或等于34分在研究组(50例),回顾性分析影响患者创面恢复的相关因素,并针对性总结护理对策。结果:经统计,单因素中BIM指数、生活习惯、糖尿病、心理状态、炎性因子水平两组数据对比(P0.05)。多因素分析中BIM、吸烟、糖尿病、心理状态、IL-6、TNF-α两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影响II以上压力性损伤患者创面恢复的与BIM、吸烟、糖尿病、心理状态、IL-6、TNF-α等存在直接关系,建议临床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促进患者创面更好的恢复。

  • 标签: 创面恢复 压力性损伤 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