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设DRGs数据质量智能控制系统,并评估该系统对首页数据质量DRGs分组等改进效果。方法建立首页数据模型,集成知识本体、数据质量本体、质量信息模型等技术,研发数据质量智能控制系统。结果应用智能控制系统后,质控工作效率明显提高,首页质控完成率达100%,提高了83.06%。及时完成率达100%,提高了140.58%。质量数据分析处理效率提高了80%。数据准确率明显提高,平均缺陷下降了28.52%,主要诊断正确率提高22.14%,主要手术及操作正确率提高11.97%。MDC13组的费用RIV提高了8.25%。DRGs分组一致率提高了49.68%。结论DRGs数据质量智能控制系统改进首页数据DRGs分组结果,提高工作效率,是医疗数据质量控制的有效工具。

  • 标签: DRGS 数据质量 智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PDCA管理对提高病案首页数据质量DRGs数据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自2020年1月-2020年12月出院病案868份作为对照组,不实施PDCA管理;选择我院自2021年1月-2021年12月868份作为观察组,对其实施PDCA管理,对两组病案首页数据质量DRGs数据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DRGs总量、CMI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PDCA管理 病案首页数据质量 DRGs数据质量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DRGs下的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改进实践探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21年1月~2021年12月和2022年1~2022年12月各1000份住院病案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总结院病案首页数据中存在的缺陷问题,分析导致该问题出现的原因,并且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改进方案,同时对住院患者进行治疗,分析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情况。结果:2021年住院病案首页数据总缺陷率23.80%、2022年为3.80%,同比下降20.00%,2022年的住院病案首页数据缺陷率低于2019年,P<0.05。结论:在住院病案之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可以提高首页数据质量,有利于为医院数据分组的准确性奠定了基础,为DRGs工作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提升医院的服务水平。

  • 标签: 质量改进 DRGs下 住院病案首页数据
  • 简介:摘要目前,各大医院通过病例组合方式对临床病人进行分类管理。而DRGs则是根据相关原则对进行病例组合的具体表现形式。DRGs以急性住院病人的临床特点、医疗消耗特点所进行的分类,对于临床质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各国DRG内部的不同原则,探究其对住院预付制、医院部分绩效评价等相关医院临床质量管理方面的影响,从而构建DRG分组同临床质量效果之间的线性关系系统,使两者之间形成国家标准,提高医院的内部监控管理和实现医院的社会服务职能。

  • 标签: 病例组合 DRGs 临床质量管理 关系研究
  • 简介:摘要对疾病编码规范前后的病例对比分析,根据理论DRGs规范标准,对诊断病例及病例书进行分析,针对疾病病例及诊断存在于手术编码中的现象,探讨编码及病例书之间的关系,从而使病例书写更规范,编码质量提高,为DRGs标准执行提供参照。

  • 标签: DRGs 编码 规范 病例书写
  • 简介: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病案首页质量DRGs实施的关系,然后从病人资料采集、主要诊断选择、手术书写、数据编码等方面,分析了影响病案首页质量的因素,最后提出改善病案首页质量的几点建议,以期能够为提高我国医疗质量做出一点贡献。

  • 标签: 病案首页 DRGs 思考
  • 简介:目的运用DRGs指标,开展A医院2017年主要疾病的医疗服务绩效评价,为医疗质量改善提出建议。方法将A医院2017年的出院病例与2016年比较,运用DRGs评价指标,从产能、效率和安全三个维度对出院病例数前5%的病组代表进行纵向与横向评价。结果A医院2017年CMI值(1.01)同比下降1.94%,大多数抽样病组的单位床产出增加,费用消耗指数处于1.1~1.77,时间消耗指数处于0.9~1.1,无低风险死亡病例。结论A医院应当建立DRGs与临床路径管理相结合的医疗质量改进模式,优化病种结构,提高诊疗效率。

  • 标签: DRGS 绩效评价 质量持续改善
  • 简介:【摘要】目的:某院DRGs分组进入QY(歧义)组病案首页数据填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持续改进提高病案数据质量。方法:黄石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7月-2022年11月进行住院病案首页的督导检查,提交经过DRGs分组的HQMS数据平台的病案报告。通过对抽查结果及原因分析,发现了黄石市妇幼保健院在使用该系统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在黄石市卫健委信息中心反馈的HQMS数据平台中,黄石市妇幼保健院抽取了75份QY病案,并进行了自我审查、自我纠正和回顾性分析。以信息中心本次督导检查中提供的10份QY病案为例,对其中存在的缺陷问题进行了案例、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该院经自查自纠后发现10例QY病案是由编码员编码能力及病案阅读能力造成的,缺陷率为100%。在编码员的工作中,出现了3份选择错误、4份编码错误、1份基于经验的编码错误、1份同时存在疾病和手术编码错误、3份手术编码错误、2份临床医师手术填报错误以及3份主要诊断填报错误。结论:QY病案所涉及的核心问题在于编码员的编码能力和专业水平。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如何解决好病案信息管理工作与编码标准之间存在的矛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为了确保病案首页数据DRGs分组数据的准确性,病案信息管理者需要加强病案管理和培训方法,提高编码能力,并切实提高病案首页填写质量

  • 标签: DRGs分组 QY病案首页内涵 质量缺陷
  • 简介:摘要:DRGs+DIP为一种深化支付方式的改革措施,为推动公立医院改革、提高院内质量的重要手段。DRGs+DIP的深化改革在优化院内各方面能力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挑战。当前医疗的体质改革已迈入了比较急迫的环节,因此对于诊疗体系的改革建设刻不容缓。由于国内有关DRGs+DIP的研究实践起步较晚,缺乏规范全面性,基于此,本文针对近年来DRGs+DIP试点的公立医院展开研究,分析DRGs+DIP如何助推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

  • 标签: DRGs+DIP 公立医院 体制改革 创新
  • 简介:【摘要】目的:论DRGs付费模式在医院病案管理及编码质量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住院患者病案400例,按时间分组,其中2021年1月-2021年6月200例采取常规病案管理(对照组),另2021年7月-2021年12月200例实施DRGs付费和质量评价模式(观察组),经观察对比,得出结论。结果: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病案首页完整率、主要诊断选择正确率、手术操作选择正确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本研究方法进行质量管理,可以大大提高病案管理质量和归档规范化程度,促进病案管理人员职业素质的提高,提高编码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DRGs付费对医院病案管理及编码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某医院的200例病案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100分病案为对照组,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的病案为观察组(析DRGs付费)。对比两组的病案质量评价等级,以及编码质量。结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落实医院质量管理的过程中,结合DRGs付费模式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提升病案质量评价等级,以及编码质量,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具有优良的效果,值得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DRGs付费 医院病案管理 编码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RGs质量管理对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及医疗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在我省市随机抽取4所医院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将4所医院按随机数字评分表的分组方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所医院在医疗服务管理工作中应用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2所医院则在医疗服务管理工作中应用DRGs质量管理方法;1年后比较两组医院的医疗费用纠纷发生情况,同时在两组医院中各随机抽取1000例患者,调查并比较两组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在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工作中应用DPGs质量管理方法后医疗费用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对医疗质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RGs质量管理在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意义巨大,可明显降低医疗费用纠纷的发生率并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发展。

  • 标签: DRGs 质量管理 医疗服务效率 医疗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未入组DRGs病案首页编码质量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选取本院的2000例病案,分析经过编码质量改进措施后,本院的未入组DRGs病案首页编码管理质量。结果:2018年1月-2019年1月选取1000例病案,未入组合计78例(7.80%),主要原因包括了编码员、主治医师、信息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工作责任心不足。经过2019年6月-2020年6月改进后下降到1000例中未入组36例(3.60%)。结论:医院未入组DRGs病案首页编码质量问题和内部人员管理有关,可加强主治医师、编码员和信息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保证其改进质量

  • 标签: 未入组DRGs病案 首页编码质量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院内住院病案,分析其病案采取DRGs分组所产生影响及其首页质量控制效果。方法:利用住院病案首页系统,随机选取某院2021年1-12月份5000份病案首页数据进行回顾性检查,并予以管理。2021年1月-6月为对照组2780份(常规病案管理)和2021年7月-12月为观察组2220例(质量控制管理),评估其首页信息错误率以及DRGs分组影响情况。结果:经病案首页信息错误率比较:观察组主要诊断错误率6.04%低于对照组7.58%(X2=4.640,P<0.05),观察组其他诊断错误率8.42%低于对照组10.32%(X2=5.194,P<0.05),观察组主要手术操作错误率5.09%低于对照组7.34%(X2=10.505,P<0.05),观察组其他手术操作错误率4.01%低于对照组6.22%(X2=12.185,P<0.05)。 利用 DRGs 软件进行分组并修正原始数据,统计两组DRGs分组影响情况:对照组DRGs分组97组(4.37%),观察组DRGs分组188组(6.76%),其中,X2=13.153,P<0.05。可见:应用质量控制管理效果显著,提升DRGs分组数,拓展科室收治病例范围。结论:利用DRGs分组可规范住院病案首页信息,有效分组并精准质量控制,全面提升院内管理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住院病案 首页质量控制 信息错误率 DRGs分组
  • 简介:由于DRGs在重庆试点,病案首页信息作为DRGs的唯一数据来源,其数据质量DRGs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为探讨和完善病案首页质量控制体系,制定一套本院的病案首页质量评审标准,采用电脑和人工双重质控的方式,进行病案首页质量控制。目前我院病案首页已质控项占75.47%,完全质控项占50%,对卫生计生委2016年启用的《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评分标准》中的4类共76个评分项已全部质控。我院的病案首页质控体系已初步建立,在DRGs形势下对提高首页数据质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 标签: 病案首页 质量控制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分析在三级公立医院综合绩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度本市三级综合医院的医疗质量开展DRGs数据分析,从四个方面着手(围绕质量、效率、安全和范围),分析

  • 标签:
  • 简介:摘要DRGs不但是全球应用最广泛的疾病付费模式系统,而且通过分析相关指标,可以进行医院绩效管理。我国通过长时间研究探索,在北京某6家医院开始对DRGs付费模式进行测试付费,测试DRG组数为108个。在成功实施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包括编码人员对临床知识掌握不够,部分病例不能入组,手术、操作字典库的手术和操作种类不够全面,医疗植入物费用不易控制,出院条件判定标准等因素对CMI的影响等。通过对编码人员临床知识的培训,完善诊断与操作的对应规则,扩充手术编码字典库等手段,可进一步优化和完善DRGs数据管理。

  • 标签: DRGs 医疗付费
  • 简介:摘 要: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建立、医院绩效改革的强化和DRGs医保支付方式的变革,给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变局,医院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也必将发生极大的变化。基于DRGs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从原来的按项目付费转变为按病组打包预付,医院可能面临 “看不起病”的局面,即增收不一定增效。医院想要生存,必须要加强成本管控和路径管理,驱动精细化运营。本文基于新改革政策及DRGs支付方式的推行对加强医院运营的策略进行探讨。

  • 标签: DRGs 医院运营管理 绩效管理 医疗质量 成本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