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周作人自身经历和境遇使他主动选择了自由主义,并在与自由主义交流和碰撞作出了自己调整和制衡.兄弟失和事件、附逆事件等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从根本上考量,基于自由信仰实在是决定性因素.梁启超有关自由与自强、自由与服从等论述都或隐或显,程度不等地影响了周作人此后价值选择.周作人因受自由鼓动而被激发起来斗争心几乎可以与那一时期最强音相颉颃,直到二十年代与章士钊、陈西滢骂战仍是这一思想趋势余波.自由主义在“五四”时期周作人那里更多转换为个人主义和人道主义,而思想自由和宽容则成为他建构自由主义核心要件.

  • 标签: 早期 周作人 自由思想
  • 简介:基于GAM模型对2006~2011年辽河公园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旨在对大辽河水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每年pH值趋于一致;2011年溶解氧明显高于其它年份,且2006年溶解氧达到最低值。就6年监测数据进行风险评估发现,2007年COD浓度较高且高于平均值;然而,溶解氧和COD与氨态氮变化只有40%相关。

  • 标签: 辽河公园 水质监测 评价
  • 简介: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由于其结构、原理及观测环境等因素,其流速观测结果与海水实际深度匹配存在较大偏差。采用第31次南极科考实测ADCP及XCTD数据,通过计算实际声速,对ADCP层深计算公式进行了订正实验,使流速观测数据与其所对应实际深度重新匹配。结果显示,深度订正值随深度增加而增大,至700m处,最大订正值可达16m。相应流速和流向也随深度订正有大幅度改变,而且,无论是深度还是流速和流向,其订正值均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增大。

  • 标签: 海流观测 ADCP 深度值 温盐剖面 南极科考
  • 简介:提出了利用动态距离加权对海底地形数据进行格网DEM内插方法,通过实验证明,该方法在真实表现海底地形特征同时,节省了计算机大量内存,提高了执行效率,可以容易地获取不同分辨率DEM文件.

  • 标签: 海底地形 地形高程模型 动态距离加权 内插方法 DEM
  • 简介:一、概述海图符号是用于标识海洋地理要素和航行标志一种地图语言,也是海洋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模式识别的一种重要工具,一个好符号系统将对地理信息系统产生积极影响.为了提高海图生产现势性,缩短生产周期,减轻作业员劳动强度,满足社会对海图需求迅速增长,我们致力于海图生产新技术研究.利用引进美国ESRI公司ARC/INFO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一系列硬件设备,开发、建立海图综合数据库,为实现海图自动制图和数字海图生产开展基础性工作,而海图符号库系统建立是开发、维护海洋测绘数据库前提和先导.

  • 标签: 海图符号库 符号库设计 设计实现
  • 简介:一、前言中国近海潮波图计算与研究,是我国海洋潮汐学领域热门课题。由于电子计算机应用,使潮波动力微分方程解算成为可能,但其理论和计算公式复杂,解算难度较大。国内许多专家也曾经给出中国近海潮波图成果,但不够完整、一致,有的误差较大,未能达到实用程度。海道测量采用海上定点验潮,由于受测深仪精度、观测时问、海底地形平坦程度、海上风浪等影响,定点站验潮资料精度不高,因此用此成果进行水深测量潮汐改正,常发现有0.3~0.5m

  • 标签: 中国近海 无潮点 潮波 不规则半日潮 半日分潮 台湾海峡
  • 简介:针对信息化海洋测绘这一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就目前存在一些模糊认识进行了分析澄清.对相关文献涉及数据信息准确性、语言表述严谨性和学术观点合理性问题,进行了核实和讨论,提出了我们观点:一是认为对一些重要数据引用有误,容易误导读者,影响到引用数据权威性;二是认为海洋测绘一直就归属于测绘学科,而不是游离其外,更不宜将其纳入海洋学;三是认为不能简单用海图集合这个概念来代替海洋测绘成果或数据集合,海图集合论不是海洋测绘核心理论;四是认为海洋测绘一直就是按照纵向分离、横向融合理念和模式发展,不依信息化进程而改变,改变只是它发展深度和广度.

  • 标签: 测绘学 海洋测绘 信息化 海图集合 探讨
  • 简介:为研究温度对岩扇贝(Crassadomagigantea)幼贝生长影响,进一步了解其随温度变化生长规律,在室内循环水控温养殖条件下,设置10℃、12.5℃、15℃、17.5℃四个温度梯度,在两个月培养周期中对不同试验温度岩扇贝幼贝生长情况进行观测。结果表明:随试验温度升高,其生长速率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温度对其生长速率影响显著(P<0.05),最适生长温度为15℃,该条件下幼贝壳高平均日生长量显著高于其他三组,壳长与湿重平均日生长量与17.5℃实验组无显著性差异,但显著高于前面两组。试验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幼贝存活率影响不显著(P>0.05)。

  • 标签: 岩扇贝幼贝 温度 生长速率 存活率
  • 简介:分析了在太阳和月球引力作用下地球形变对重力测量影响,给出了一个简便计算模型,可以比较准确地改正地球形变对重力测量影响。并就该方法在海洋重力测量应用作了探讨。

  • 标签: 万有引力 地球形变 重力测量 基点
  • 简介:雷加是一个依靠经验进行写作作家。他创作上情感结构和成败得失都与这经验展开、回忆及其叙述相关联。他深入生活,向生活学习,但又不被生活表象所遮蔽,而表现出对现实生活精神提升。这是他作品特别具有价值地方,但也会造成人们对雷加认识上不足。因为正是这样一种超越具体时空特性,不免有失其具体针对性,而使得雷加创作在特定时空中颇难被认知,因而也往往被忽视或埋没。

  • 标签: 雷加 经验问题 山水散文
  • 简介:从地球重力场测量要素出发,按照局部重力场模型、区域重力场模型、全球重力场模型求解发展思路,分析了对地球重力场测量技术手段要求。根据高-低卫星跟踪卫星距离和距离变率开展定轨研究概念,梳理了卫星跟踪卫星重力测量系统发展。针对卫星跟踪卫星重力测量技术内涵,分析了高-低卫星跟踪卫星测量模式(SST-hl)和高-低低卫星跟踪卫星测量模式(SST—hll)地球重力场测量本质。

  • 标签: 重力场 重力场模型 高-低卫星跟踪卫星 高-低低卫星跟踪卫星 卫星重力梯度
  • 简介:以1977-2012年国海赤潮年发生频率及2001-2012年赤潮月发生频率数据资料为基础,建立赤潮事件年发生频率和月发生频率时间序列。赤潮年发生频率与时间分段回归拟合效果较好,月频率季节性最大值在5月(约18.22),随机波动大小随时间序列逐步增加,波动峰值主要出现在5-7月。利用Holt指数平滑法和Holt-Winter指数平滑法分别对赤潮事件年发生频率和月发生频率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13-2020年赤潮年发生频率呈年平均增加1次缓慢趋势上升,2013-2016年5-7月份为赤潮高发期,峰值出现在5月,基本稳定在25次左右。

  • 标签: 中国海 赤潮 频次 时间序列
  • 简介: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化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海军地理研究出现了许多新课题,产生了一些新观念。本文探讨了在新时期海军地理探究特点。

  • 标签: 海军战略 海军地理
  • 简介:将求解二次椭圆偏微分方程问题多格网算法应用到卫星影像恢复。其基本思想是在将由总变分求极小生成偏微分方程离散成为差分方程过程,采用不同大小格网。在取得较好恢复结果同时,提高了传统图像恢复算法运算效率,降低了恢复运算所需要时间。

  • 标签: 图像处理 总变分(TV) 多格网 点扩散函数(PSF) 影像恢复
  • 简介:地理空间信息科学和技术是海洋渔业信息化研究与应用重要互通和信息服务模式转变.基于智能移动设备和MobileGIS技术,提出了应用ArcGISAPIforAndroid开发组件领域之一.移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发展为海洋渔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基础支持,促进了海洋渔业综合信息互联和Java编程语言设计渔业电子海图手持终端技术方案,并介绍了实现Web浏览器、渔业模式和导航模式等主要功能.

  • 标签: 电子海图 渔业 手持终端 功能设计 ANDROID
  • 简介:通过对遥感影像上防波堤空间关系特征和其他特征分析,设计了一种基于水边线遥感影像防波堤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海岸带影像进行水边线提取;然后,将提取水边线作为海陆分界线,进行海陆分割,得到海陆二值图;最后根据遥感影像上防波堤空间关系特征和其他特征将防波堤从水边线中分割出来,并剔除伪防波堤干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防波堤自动准确提取,并且提取速度快、稳定性好。

  • 标签: 遥感影像 防波堤提取 空间关系特征 上下文特征 道格拉斯算法 水边线提取
  • 简介:在海洋磁力测量,因受测量环境及各项改正残余量等因素系统性影响,不同测线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系统差,这种测线系统差会使测区磁场水平不统一,导致磁异常等值线图失真.为此,研究了基于虚拟检查线海洋地磁测量数据调差方法,该方法尝试在不使用检查线数据情况下,沿垂直于测线方向选取一定数量虚拟检查线,根据测线数据拟合出各条虚拟检查线上场分布规律,并将测线方向拟合前后残差平均值作为各条测线上测线系统差,对各条测线数据进行改正.仿真计算与分析表明:对于磁异常变化较平缓测区,该方法可以有效消除测线系统差;当磁异常变化剧烈时,该方法可以部分消除测线系统差.

  • 标签: 海洋磁力测量 测线系统差 虚拟检查线 最小二乘 多项式拟合 调差
  • 简介:"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提出意在整合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然而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区隔在中国当代特有的语境中日益扩大,并各自独立为文学史教学范畴。20世纪80年代中国香港、台湾及海外一些文学批评之声对中国大陆当代文学产生亦产生重要影响,中国当代文学自主性在双重镜像成熟。

  • 标签: 当代文学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重写文学史
  • 简介:闭合多边形旋转方向判定是GIS空间分析和算法较重要内容之一,由于现在算法较多,其算法效率和精确度参差不一.对比分析了基于凸包闭合多边形旋转算法、基于多边形面积计算闭合多边形旋转算法和基于凹凸顶点判定方法闭合多边形旋转算法,从算法设计复杂程度、算法效率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指出了基于凹凸顶点判定方法是最简单最有效一种判定方法.

  • 标签: 空间分析 闭合多边形 旋转方向 凹凸顶点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