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邻苯二甲酸酯(phthalicacidesters,PAEs)是一类人体内分泌系统有干扰作用持续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organicpolutants,POPs)。PAEs在环境介质如水体、底泥和土壤中长期赋存会对生物体产生毒害效应,其分布广、浓度高和难降解特点是限制有效环境治理主要因素。作为环境重要组成部分,微生物污染物有很强适应能力和高效降解能力,这为PAEs生物修复提供了可能。与物理化学修复法相比,微生物修复技术具有可控强、修复面广和灵活性高等优势。本文综述了已报道大部分PAEs降解细菌种类及其代谢机制,并分析了其在PAEs污染水体和土壤修复中应用现状与前景,以期为PAEs环境行为与生物修复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内分泌干扰物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邻苯二甲酸酯 微生物 生物降解 健康风险
  • 简介:黄花菜根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水浸提液不同品种大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黄花菜根化感物质作用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黄花菜根水浸提液不同品种大白菜(精选83-1和迷你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作用效果不同.当浓度为10mg/mL,15mg/mL,20mg/mL时,对于精选83-1和迷你黄化感作用不同,有的表现为促进作用,有的表现抑制作用.高浓度(25mg/mL)对于精选83-1和迷你黄则全部表现为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图5,表2,参12.

  • 标签: 黄花菜 化感作用 大白菜
  • 简介:为了解黄花菜浸提液化感作用,本实验采用不同浓度黄花菜根浸提液耐抽薹生菜种子萌发、根长、茎长和幼苗鲜重影响.结果表明,经黄花菜根浸提液处理后生菜种子其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随浸提液浓度升高而显著降低,并且对生菜幼苗根抑制作用强于其幼苗茎抑制作用.高浓度黄花菜根浸提液对生菜种子胚根和幼苗生长表现出较强抑制作用,而低浓度黄花菜根浸提液表现出促进作用.图4,表3,参14.

  • 标签: 黄花菜 化感作用 生菜 种子发芽 幼苗生长
  • 简介:采集大连城区大气中可吸入细颗粒物(PM2.5),研究其肺癌A549细胞迁移、黏附和侵袭力影响,利用明胶酶谱法检测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利用Westernblot法测定A549细胞中转移相关蛋白表达。结果表明,在无明显细胞毒性浓度下,PM2.5可增加A549细胞迁移速率;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黏附率增加;细胞侵袭实验结果表明PM2.5可增加A549细胞穿透基底膜能力;用明胶酶谱法检测发现PM2.5可使A549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活性增强。转移相关蛋白——细胞钙粘蛋白-N(N-cadherin)表达量升高,而钙粘蛋白-E(E-cadherin)表达量下降,实验结果表明,PM2.5增强A549细胞侵袭,大气中可吸入颗粒可能导致肺癌转移发生率增加。

  • 标签: PM2.5 肺癌细胞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体外实验
  • 简介:随着纳米科技迅猛发展,人工碳纳米材料生产和使用逐年递增,越来越多碳纳米材料进入水环境中,水生生物产生毒性效应。本文在介绍了碳纳米球、石墨烯、碳纳米管3种碳纳米材料基础上,分析了碳纳米材料水环境行为,重点综述了碳纳米材料水生生物毒性效应研究现状,以及可能致毒机制,并指出今后碳纳米材料水生生物毒理学亟待加强研究领域。

  • 标签: 碳纳米材料 水环境行为 毒性效应 毒性机制
  • 简介:为了解大蒜鳞茎浸提液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化感作用,实验采用不同浓度大蒜鳞茎浸提液金秋红二号菜苔种子进行处理,观察种子萌发、幼苗根长、茎长和幼苗根重、苗重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大蒜鳞茎浸提液金秋红二号菜苔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化感作用随着大蒜鳞茎浸提液浓度升高而增强;大蒜鳞茎浸提液金秋红二号菜苔幼苗根和苗都有抑制作用,且化感作用强于苗化感作用.

  • 标签: 大蒜 鳞茎浸提液 化感作用 金秋红二号菜苔
  • 简介:应用斑马鱼胚胎发育技术,4种联苯胺类化合物(联苯胺、3,3’-二甲氧基联苯胺、3,3’-二甲基联苯胺、3.3’-二氯联苯胺)毒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这4种化合物斑马鱼胚胎发育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可以造成仔鱼畸形甚至死亡,具有特定最敏感毒理学终点及作用时间;联苯胺苯环上取代基可以增强联苯胺亲电作用或亲核作用,从而增强其胚胎毒性,其中尤以卤代产物(3,3’-二氯联苯胺)最为显著.其毒性排列顺序大致为:3,3’-二氯联苯胺〉3,3’-二甲基联苯胺〉3,3’-二甲氧基联苯胺〉联苯胺;4种联苯胺斑马鱼胚胎毒性数据与lgKow没有显著相关,推测这4种联苯胺毒性机理属体内反应型,毒物参与生理代谢.

  • 标签: 联苯胺 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 胚胎发育 毒性
  • 简介:通过温室盆栽实验,研究了镉在北京褐潮土中玉米(品种郑单958)幼苗毒性效应及其生物富集特性,并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口cR—DG旺)技术,探讨了镉玉米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100mg·k-1)镉玉米幼苗生长发育有明显抑制作用,北京褐潮土中镉引起玉米幼苗株高下降1/2效应浓度(EC50)为654.6mg·k-1,引起玉米根部和地上部干质量下降1/2EC50分别为3236和1102mg·k-1,玉米幼苗地上部生物量(干质量)可作为评价重金属生态毒性适宜终点。玉米幼苗镉有一定吸收累积效应,镉在玉米幼苗各组织中浓度分布为根〉茎〉叶,其中根部镉有一定富集作用(生物富集系数BAF〉1)。镉污染引起玉米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改变,高浓度(1000mg·k-1)镉导致部分微生物种群数量减少甚至完全消失,表明镉污染可对植物幼苗、植物根际微生物以及植物一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造成重要干扰和威胁。

  • 标签: 土壤 玉米幼苗 根际微生物 生态毒性
  • 简介:琼脂稀释法67株鸡源大肠杆菌及61株猪源大肠杆菌进行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并以SPSS分别进行卡方检验和Probit模型估算,分析不同来源大肠杆菌耐药差异显著及不同抗生素半数抑菌浓度(MIC50),以期不同畜禽粪便来源大肠杆菌耐药差异进行详细准确探讨。结果显示,鸡源大肠杆菌对头孢噻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四环素耐药率分别为98.51%、68.66%、56.72%和100%,猪源大肠杆菌对头孢噻肟耐药率为88.52%,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四环素则100%耐药。除四环素,鸡源、猪源大肠杆菌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噻肟耐受差异显著(P〈0.05),51%鸡源大肠杆菌和89%猪源大肠杆菌均呈4重耐药。SPSS分析结果表明,Probit模型估算结果优于当前MIC50常规计算方法,头孢噻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四环素鸡源大肠杆菌MIC50分别为40.031μg·mL^-1、40.020μg·mL^-1、2.683μg·mL^-1和101.418μg·mL^-1,猪源大肠杆菌MIC50分别为8.724μg·mL^-1、56.044μg·mL^-1、31.214μg·mL^-1和130.915μg·mL^-1。回归方程显示环丙沙星鸡源大肠杆菌抑制作用最强;高于40.031μg·mL^-1时,诺氟沙星抗菌作用弱于头孢噻肟,低于120.23μg·mL^-1时,诺氟沙星抗菌作用强于四环素;头孢噻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和四环素猪源大肠杆菌抑菌作用则呈递减趋势。同时验证了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属同种作用机制,基于Probit模型计算更简单、快速、直观。研究结果可为畜禽养殖中大肠杆菌耐药差异监控提供一定数据基础。

  • 标签: 抗生素 大肠杆菌 鸡源 猪源 琼脂稀释法 最低抑菌浓度
  • 简介:为探讨纳米MnO2与常规MnO2粉末细胞DNA损伤作用差别,采用不同浓度纳米MnO2与常规MnO2粉末(0、100、200、400μg·mL^-1)Hela细胞进行染毒,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彗星实验)检测Hela细胞损伤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纳米MnO2和常规MnO2各染毒组细胞尾部DNA百分率(TailDNA%)和尾矩(TailMoment)均显著增加(p〈0.01);同一浓度下,纳米MnO2组细胞尾部DNA百分率和尾矩显著高于常规MnO2组(p〈0.01).以上结果表明,纳米MnO2和常规MnO2粉末均能导致Hela细胞DNA损伤,且纳米MnO2损伤作用强于常规MnO2.

  • 标签: 纳米MNO2 常规MnO2 DNA损伤 单细胞凝胶电泳
  • 简介:为了研究丙烯酰胺致小鼠睾丸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及修复情况,同时比较这两种细胞丙烯酰胺敏感性,将雄性昆明种小鼠一次腹腔注射丙烯酰胺(50mg·kg^-1(bw)),在暴露后第1、2、4、6、8、10、12d,分别对其睾丸组织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进行彗星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暴露结束后每个时间点小鼠睾丸组织细胞、外周血淋巴细胞DNA迁移率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随时间推移两种细胞DNA迁移距离逐渐降低,同一时间点睾丸组织细胞DNA损伤较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更为严重,两者差异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睾丸组织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可能是丙烯酰胺作用位点;机体丙烯酰胺造成遗传损伤有一定修复能力;与淋巴细胞相比,睾丸细胞丙烯酰胺导致遗传损伤更为敏感.

  • 标签: 丙烯酰胺 彗星实验 生殖细胞 淋巴细胞 DNA损伤
  • 简介:利用EOF分析方法和HYSPLIT-4轨迹模式珠江三角洲2005-2015年旱季共251个霾日天气形势及气团后向轨迹进行聚类,分析了外源污染物跨界输送珠三角旱季霾发生影响过程.2015年1月20日为典型霾日个例,从天气学和物质输送角度该个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引起珠三角地区旱季霾发生外源污染物主要来自珠三角以北中国大陆区.霾形成过程中,华北地区700hPa高压脊前负涡度平流对应海平面至850hPa均有一高压系统,高压东北向气流有利于污染物由从长三角地区输送至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平均空气质量通量为负,有质量输出;珠三角地区平均空气质量通量为正,有质量输入.珠三角地区在高压影响下沉气流控制下,Q矢量散度为正,污染物易积聚成霾.

  • 标签: 跨界输送 天气形势 垂直运动 Q矢量散度
  • 简介:近年来邻苯二甲酸酯污染已成为中国一个重要环境问题.为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i-(2-ethylhexyl)phthalate,DEHP)在诱发哮喘方面的作用,及研制DEHP诱导大鼠哮喘模型,将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生理盐水对照组、卵清白蛋白(OVA)致敏组和2个DEHP染毒组,采用OVA致敏加激发方法制作大鼠哮喘模型.2个DEHP染毒组大鼠每天分别进行0.7mg·kg^-1和70mg·kg^-1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灌胃染毒,连续30d.OVA致敏组、DEHP染毒组大鼠均在第31~37天给予1%OVA雾化,诱发哮喘.第38天取肺脏做组织切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OVA组相比,DEHP染毒组气管壁增厚,细胞浸润增加,气道重塑,特别是在70mg·kg^-1·d^-1组,变化更为明显.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诱导哮喘模型大鼠气道重塑,在诱发哮喘发病过程中可能起到佐剂作用。

  • 标签: 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 哮喘 大鼠模型 佐剂效应 邻苯二甲酸酯
  • 简介:阐述了利用物种敏感性分布进行生态风险评价原理与方法,构建了淡水生物8种常见多环芳烃(蒽、芘、苯并[a]芘、荧蒽、菲、芴、苊、萘)物种敏感性分布;在此基础上,计算了这8种多环芳烃不同类别生物HC5(HazardousConcentrationfor5%ofthespecies)阈值,预测了不同浓度多环芳烃对生物潜在影响比例PAF(Potentialaffectedfraction),比较了不同类别生物多环芳烃敏感性,以及多环芳烃淡水生物生态风险,并红枫湖、黄河、白洋淀为代表中国典型水体中多环芳烃进行了联合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当污染物浓度达到10μg·L-1时,半数多环芳烃风险超过了5%阈值;当浓度上升到100μg·L-1时,只有萘和苊没有显著生态风险.2)对于芴和荧蒽,无脊椎动物更为敏感;而对于萘,则脊椎动物更敏感.3)通过HC5值比较和SSD曲线图比较,可得出污染物所有物种生态风险大小依次为:蒽〉芘〉苯并[a]芘〉荧蒽〉菲〉芴〉苊〉萘;脊椎动物风险大小为:荧蒽〉苊〉萘;无脊椎动物:蒽〉芘〉荧蒽〉菲〉芴〉苊〉萘.4)多环芳烃在红枫湖、黄河、小白洋淀生态风险均较低,急性联合msPAF(multisubstancePAF)值小于1%.

  • 标签: 多环芳烃 淡水生物 生态风险 物种敏感性分布
  • 简介:抗生素滥用导致抗性基因(ARGs)泛滥问题引起人们日益关注。目前关于抗性基因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监测方面,但是关于抗生素ARGs传播影响研究还相对缺乏。质粒是ARGs传播重要载体,因此基于RP4质粒大肠杆菌(E.coli)接合转移体系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盐酸四环素、甲氧苄啶、磺胺氯哒嗪、磺胺异唑在单一暴露条件下RP4质粒接合转移影响。根据单一暴露结果设计混合抗生素浓度比,探究抗生素联合暴露实验对质粒接合转移影响。结果表明:在单一暴露条件下,只有盐酸四环素含有四环素抗性RP4质粒接合转移频率有低促高抑hormesis效应;在联合暴露条件下,RP4质粒接合转移无促进作用抗生素会抑制四环素hormesis效应,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抗生素环境风险。并且用受体理论解释了抗生素对质粒接合转移hormesis效应产生机制,为目前尚无定论hormesis受体理论机制提供了证据支持。

  • 标签: 四环素 磺胺 磺胺增效剂 抗性基因 大肠杆菌 基因水平转移
  • 简介:越来越多研究提示,主要空气污染物PM2.5暴露浓度升高与儿童过敏性疾病发病率有着密切关系,然而PM2.5暴露与过敏性疾病之间关联尚未完全阐明。为探究患有过敏症状儿童室内PM2.5小鼠巨噬细胞氧化损伤作用以及维生素E(vitaminE,VE)抗氧化保护作用,从5户患有1种或1种以上过敏症状(如过敏鼻炎、哮喘)儿童室内采集PM2.5,分别考察了不同剂量PM2.5暴露24h后如何影响小鼠巨噬细胞氧化应激水平,指标包括活性氧(ROS),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8-羟基脱氧鸟苷(8-OH-dG),以及炎症因子水平,指标包括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白介素8β(IL-8β)影响。结果表明,200μg·mL^-1PM2.5暴露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内ROS积累,出现脂质过氧化以及DNA损伤,并伴有炎症反应发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VE(50mg·mL^-1)+200μg·mL^-1PM2.5组ROS、MDA、8-OHdG、TNF-ɑ、IL-8β含量低于200μg·mL^-1PM2.5组,GSH含量高于200μg·mL^-1PM2.5组。较高剂量(200μg·mL^-1)PM2.5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出现氧化损伤,VE在该应激过程中起着一定保护作用。

  • 标签: 室内PM2.5 巨噬细胞 氧化损伤 炎症因子 维生素E
  • 简介:鲁西北地区是我国农业旱灾频发区,该地区旱灾具有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特点,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尝试构建合理旱灾恢复力评估模型来该地区农业旱灾灾后恢复力进行综合测评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减灾策略就显得十分必要了.本文运用AHP通过建立相对完善指标体系,从自然环境、国民经济、社会援助和政府组织四方面对鲁西北地区旱灾恢复力进行分析评估,创建起比较符合实际评估模型,以期为鲁西北地区抗旱行为提供辅助决策.图1,表5,参7.

  • 标签: 鲁西北地区 农业旱灾 恢复力评估 AHP
  • 简介:城市发展与扩张导致生物栖息与农林用地减少,同时大量不透水材料应用,打破了雨水良性循环,导致城市洪涝干旱年年发生.于是,雨水花园更为广泛应用模式成为了城市建设者们探索焦点.武汉市百步亭景兰苑小区为例,该设计尝试将雨水花园与住区景观设计相结合,营造一个安全、生态、经济、美观城市绿色住区环境.图1,参5.

  • 标签: 绿色住区 雨水花园 住区景观
  • 简介: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方法,将植被恢复阶段划分为演替前期、演替中期和演替后期,并测定每一阶段植物群落特征及多样指标.结果表明:(1)随着演替进行,地上生物总量和中旱生物植物生物量显著增加(P<0.05),中生植物生物量大小顺序为中期>后期>前期(P<0.05),旱生植物生物量大小顺序为中期>前期>后期(P<0.05);(2)随演替进行,Shannon-wiener多样指数(H)、Simpson多样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E)、Simpson均匀度指数(E’)与Simpson优势度指数(D)显著减小(P<0.05),物种丰富度指数(S)大小顺序为中期>前期>后期(P<0.05);(3)随演替进行,群落优势种狗尾草(Setariaviridis)和狗芽根(Cynodondactylon)重要值显著增加(P<0.05).

  • 标签: 演替 群落特征 生物多样性
  • 简介:十溴联苯醚(Decabromodiphenylether,BDE209)被认为是可疑甲状腺素(TH)干扰物,但干扰机制目前尚不清楚.采用单次腹腔注射暴露方式,考察了在28d实验周期内,不同浓度组十溴联苯醚在虹鳟(Oncorhynchusmykiss)体内羟基化代谢产物浓度与甲状腺激素(T3和T4)水平.结果表明:十溴联苯醚在虹鳟肝脏和血液中均可代谢为低溴代羟基多溴联苯醚,且羟基代谢产物在整个实验周期中浓度不断累积;与此同时,血浆中T3和T4浓度均出现下降趋势.进一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羟基代谢产物与T3和T4浓度水平分别呈显著负线性相关关系,这说明血浆中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可能是由羟基化产物所引起.

  • 标签: 十溴联苯醚 虹鳟 代谢 羟基化代谢产物 甲状腺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