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东盟历史与现实蒋恺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成立于1967年,现有6个成员国: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文莱。东盟是各成员之间在政治、经济、安全上协调合作区域性组织,是全球最早建立同类组织之一。现就有关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一、...

  • 标签: 东盟历史 历史现实
  • 简介:邻近Putao喜马拉雅山、绵延1300公里浑然天成海岸线、白雪覆盖山林、幽静湖泊、如史诗般浩大伊洛瓦底江,以及数以千计壮丽宝塔佛寺、巨大遗迹……均可在缅甸这片黄金色大地上找到它踪迹.在这里,山青水绿,塔影幢幢,梵音清扬,心好似回到了梦中故乡.

  • 标签: 遗迹 白雪 佛寺 缅甸 踪迹 故乡
  • 简介:中日关系既有两千多年友好交往史,又有1894年到1945年日本侵华史。1949年新中国成立,二战后日本走上了和平发展道路,中日关系开始了“第三个历史”。中日关系“第一个历史”是日本向先进中国学习、在实力比较上是“中强El弱”时期。然而日本作为一个狭窄多灾岛国,有着强烈扩张生存空间意识,在唐朝和明朝,中日间发生过两次军事较量,都以日本失败而告终。这说明,只有一个既先进又强大中国,才能使日本折服甚至追随。日本在1868年明治维新后走上了“脱亚入欧”之路,其后又走上了疯狂对外侵略扩张邪途。1894年甲午战争成为中日实力对比转折点,即从“中强日弱”转变为“日强中弱”。二战后,中日关系“一强一弱”成为历史,并开始走向两千多年来从未有过第三种状态——“强强型”关系。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今后10-15年,中国现代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经济和军事实力将进一步走向强大,日本和美国将会加强合作来牵制中国。然而,从中期而言,日本将会摆脱对美国依赖而追求某种自主性;长期而言,日本可能还是不得不与中国友好相处。当今中日关系本质问题在于,在日本从当前追随美国转向美国某学者所称“追随中国”长期过程中,是否也会经过古代历史上日本终于对中国“服气”之前曾发生过同中国之间“战争磨合”呢?

  • 标签: 中日关系 日本的历史观 日本的亚洲观 钓鱼岛争端
  • 简介:老挝各族人民经过长期艰苦斗争,推翻了美帝国主义新殖民主义统治。可是,由于越南黎笋集团出于地区霸权主义野心,对老挝实行军事占领和全面控制;也由于老挝凯山集团背叛人民,背叛革命,致使老挝继续丧失民族独立。今天,老挝人民正在重新进行一场反对外来统治,争取真正独立斗争。一九八○年九月十五日,中、下寮正式宣布成立了“老挝人民民族解放联合阵线”,阵线发表公报要求“越南侵略军从老挝撤走,解散越南

  • 标签: 军事占领 下寮 民族解放 九六 老挝爱国战线 黎笋
  • 简介:中韩关系发展潘志英一中韩两国自1992年8月建交以来,在短短四年时间里,在两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得到了全面、迅速发展,其速度之快、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是国家关系中罕见。在政治方面,两国领导人频繁互访,特别是江泽民主席和金泳三总统...

  • 标签: 中韩关系 两国关系 江泽民主席 金泳三 国家关系 经济合作
  • 简介:<正>由于历史原因,印度法律制度十分复杂,长期以来,印度教徒、穆斯林、基督教徒和袄教徒等都各施其宗教法,理论上互不干涉,实际上矛盾重重。印度独立后,在为宗教法保留足够地位同时,《宪法》第44条规定:国家“将致力对全印度领土范围内所有公民实施统一民法典”。很显然,要在印度这样人口众多、宗教驳杂、民族矛盾尖锐大国制定统一民法典,是一个不能一蹴而就宏伟目标,必然充满矛盾与艰辛。从本文讨论

  • 标签: 穆斯林 印度教徒 印度人 离婚法 伊斯兰法 婚姻法
  • 简介:冷战结束后,印度实施“东向”战略,包括东盟、中、日、韩及澳、新(西兰)在内广大地域内经济、政治、安全、军事等多领域“东进”,进入21世纪以来更是获得极大进展。印度“东向”政策不断推进,是其自身发展内在逻辑决定,是必然。随着地区局势发展,尤其是南海问题升温、印度洋问题凸显,印度“东向”战略中地缘政治和安全战略将占据重要地位,给中国安全和恢复中国在南海地区领土主权和维护海洋权益带来新战略压力。

  • 标签: 印度国家战略 “东向”战略 南海问题
  • 简介:雅克·希拉克1995年5月当选法国总统,使阔别爱丽舍宫长达20多年戴高乐派重新登上法国最高统治者宝座。希拉克为实现这一天曾进行了长期奋斗,现在终于如愿以偿。他表示将利用总统7年任期大干一场,以施展其政治抱负。希拉克当前面临国内外形势是相当严峻,他治国才能将受到考验。

  • 标签: 希拉克 法国 社会保险制度 外交政策 伙伴关系 亚洲政策
  • 简介:本文论述了新加坡政治现代化历史进程。通过对新加坡政治发展历史走向、政治体制特征和职能分析,认为新加玻正处于政治现代化早期阶段,以现代型集权政治成功地推动经济“起飞”和“转型”;特点是现代化导向明确,制度化水平较高,而参政系数值较低;这条道路形成,是新加坡独特历史文化环境和政治精英主体性选择结果,有利有弊;其前途是扩大参政系数,实现政治民主化。

  • 标签: 政治发展 新加坡 政治现代化 集权政治 现代型 政治民主化
  • 简介:纵观历史,但凡大国在兴起之时,或将周边国家建成自家后院,与其结为利益共同体;或在周边地区构建战略缓冲区,避免与潜在敌对国家直接碰撞。这种地缘政治版图构建,既为正在崛起大国延长了安全纵深,也为其经济发展拓展了广阔空间。

  • 标签: 地缘政治 中国 利益共同体 周边国家 周边地区 经济发展
  • 简介:在八十年代最后几年,越南领导人在决定国家政策时常被经济上考虑所制约,在击败美国和实现南北统一14年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仍然是世界上最穷国家之一。大部分越南人生活水平比1975年以来任何时候都要低。不断下降的人均年收入在180至300美元之间,失业率达20%至30%。粮食生产停滞不前,通货膨胀上升。越南戴上了“最不发达国家”帽子。越南是少有几个在战后重建时期经历经济下降国家之一。它与北朝鲜,是仅有的两个拖欠国际债务共产主义国家。

  • 标签: 经济改革 最不发达国家 粮食生产 国际债务 八十年代 阮文灵
  • 简介:泰国工业大部分集中在首都曼谷,这里工厂已达饱和,十分拥挤。泰国政府六十年代初在开始实行工业化时,就想把工业分散到其他地方。1960年2月18日划定工业区有那空巴统(佛统)坤西施、北揽府新城县和直辖县。这几个工业区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实现。1972年12月13日泰国政府颁布第339号法令,再次提出设立工业区,以便使工厂企业规范化和现代化,并把工业区建设列为第四个经济社会发展计划(1977—1981年)

  • 标签: 工业区建设 工业分散 巴统 新城县 佛统 春武里
  • 简介:美伊交恶已久,近来因伊朗核开发问题更是剑拔弩张。然而,伊朗核问题和平解决可能性依旧存在,其中有美国中东政策重点是否转移、伊朗利用核能界限是否突破、国际社会牵制作用以及美伊仍有互相妥协余地等因素。但如果伊朗不能适时调整强硬政策,美国对伊动武可能就会增大。

  • 标签: 美国 伊朗 伊朗核问题 国际局势 美国战略
  • 简介:<正>资金是经济建设必要条件。尼泊尔政府为加快经济建设速度,不断增加建设投资,尼泊尔经济建设是通过尼泊尔政府制定五年计划进行,由政府发展预算规定建设资金。自1958年以来,尼泊尔政府财政预算分为经常预算和发展预算两类。经常预算是在一个财政年度(头年7月16日起到下年7月15日止)内,政府各部门经费收支预计,发展预算是用于五年计划建设资金收支预计。尼泊尔第一个发展预算是在1958—59年度开始[注]。本文就尼泊尔建设资金来源与政府筹资政策成效和问题作一简要介绍和分析。

  • 标签: 尼泊尔 五年计划 建设资金 财政收入 发展预算 国内生产总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