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3 个结果
  • 简介:一、“自然”如经典,风景是“发现”风景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亘古有之,但它在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却没有作为精神现象进人文化空间。风景成为艺术的“第一主题”大约在中世纪晚期。伴随着异教诸神的复活,人们向内发现了心灵,而向外发现了自然,风景才得以在艺术中登堂入室,取代人物而成为艺术表现的优先对象。

  • 标签: 德国浪漫主义 风景 “灵” 绘画 早期 面纱
  • 简介:根植于西汉水上游的陇南民歌(山歌)内容庞杂,主题丰富,感情真挚,真切反映了礼县群众的日常生活、劳动场景和精神面貌。由于受西汉水上游特殊地域和秦文化的影响,这些民歌继承、诠释了秦早期文化,尤其是先秦风土歌谣的传统,大量运用了《诗经》“赋比兴”的艺术手法,是继承先秦文学“诗言志”“缘情而发”“兴观群怨”文化传统的典范。

  • 标签: 陇南民歌 秦文化 西汉水上游 土风歌谣 赋比兴 诗言志
  • 简介:乡愁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无法回避的集体性的文化情感。因此,对于乡愁的关注、思考和表达,具有成为文化焦点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而传统村落作为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大多数民众日常生活的载体,正在急剧消亡。近年来,在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挖掘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和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特色,发挥传统文化的价值,保持民俗生活的活力,成为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中宣部的国家重点工程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致力于传统文化的解读和表述,其第9集《街津口村——自尊自强》中强调,乡愁是对于民族历史和群体记忆的文化想象,传统村落中的历史记忆、地域文化(如生活方式)、民族文化(如歌舞、服饰)、民间习俗(如“非遗”代表作)是乡愁情感形象化表达的有效载体,该集纪录片通过具象化、“一主线、双结构”等视听手段的合理运用,将政治导向的价值观与赫哲族的历史、现实生活及文化相连接,从而将其文化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中。

  • 标签: 乡愁 传统村落 纪录片 赫哲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