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为了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改进实验教学,我们研制了F-H实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该系统以计算机动画技术模拟了F-H实验的各种仪器。学生脱离现实的实验仪器,通过键盘操作完成实验操作。实验中教师专家系统随时进行指导和评估,加深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该系统把教材、教师指导、实验操作和学生的独立思考熔为一体,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和重复性,激发了学生做实验的热情,极大地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果。

  • 标签: 学生 实验操作 实验教学 教师指导 独立思考 实验仪器
  • 简介:关于兰克-赫兹实验,学生在原子吸收能量的量子化特性及反向拒斥电压的理解上存在难点.针对这一情况,通过设计三种不同的实验条件将难点进行分解,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三步法讲解兰克-赫兹实验原理的方案,为实验教学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夫兰克-赫兹实验 量子化特性 拒斥电压 讲解方案
  • 简介:通过公式与绘图比对实验测得的数据,研究电子与氩原子的兰克-赫兹实验中不同阴极电压、第一栅极电压、反向电压下,板极电流随加速电压的变化情况。分析板极电流发生变化的规律及原因,观察测得数据及其绘制的兰克-赫兹曲线找出对实验研究负向影响最小的阴极电压、第一栅极电压、反向电压的参考数值。

  • 标签: 温度 阴极电压 第一栅极电压 加速电压 反向电压
  • 简介:针对IVI测试系统中仪器互换性差、开发灵活性差而带来测试费用昂贵、开发周期长的问题,提出了符合IVI规范的、采用统一编程标准的可行办法,并对实现仪器互换性的关键技术IVI仪器驱动器、IVI仪器驱动功能库、IVI类驱动器、IVI状态管理机构及其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用IVI技术实现测试系统仪器的互换性,无论从军事还是商业角度来看,既能给用户带来显著的效益,又提高了开发商的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

  • 标签: 虚拟仪器 互换性 IVI规范 驱动器
  • 简介:众所周知,两个灯比一个灯更亮。但维也纳技术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这种简单的道理并不一定适用于激光器。当使一个激光器发光,而使另一个激光器也渐渐发光时,两个激光器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导致它们双双关闭,不再有光线发出。

  • 标签: 科学家 激光效应 预测 激光器 相互作用 维也纳
  • 简介:跟踪系统采用光电经纬仪工作模式,采用Kalman预测滤波技术对计算机接受到的传感器数据(包括电机编码器反馈信号、电视脱靶量信号)进行滤波预测,提供准确的位置、速度信息,进行有效预测外推,可以有效提高跟踪系统对机动目标的跟踪性能,实现对目标的稳定跟踪。

  • 标签: KALMAN滤波 预测技术 跟踪系统 控制技术 应用 反馈信号
  • 简介:数值模拟研究了钾离子电流对心脏系统中的螺旋波的影响,通过适当减小GK1可以有效抑制心脏中的螺旋波。抑制的物理机制为适当减小GK1可以抑制各种离子电流的激发,导致螺旋波无法自我维持。

  • 标签: 螺旋波 心脏 钾离子电流
  • 简介:大气物理参数是影响漓江的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对2000~2006年连续各月桂林市的大气温度、大气相对湿度、降水量、日照时数等大气物理参数和桂林水文站漓江水位数据,使用相关分析法分析大气物理参数对漓江水位变化的影响程度,并应用径向基人工神经网络由大气物理参数对漓江水位变化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造成漓江水位变化的最重要大气物理参数是降水量,次之为大气温度;正常气象情况下,根据降水量和大气温度利用径向基神经网络较为准确地预测漓江年最低水位和年最高水位,预测最低水位的误差小于5%,预测最高水位的误差略大于5%,预测最低水位比最高水位更准确,可为漓江流域可能发生的旱情、洪水等问题提供科学的决策数据。

  • 标签: 漓江水位 大气物理参数 影响分析 预测
  • 简介:为解决规则目标物体特征参数的测量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码的目标物体图像特征参数测量方法。目标物体图像经过灰度变换、平滑去噪等一系列处理后,图像中往往还会存在一些伪边缘信息,针对图像中的这些伪边缘,对图像进行链码跟踪,利用各码组曲率统计分析的方法剔除目标物体图像中的伪边缘,同时利用像素直线连接的方法将图像中分段的码组组合连接;然后利用傅里叶变换高频滤波的方法平滑图像边界的曲折部分进一步对图像进行去噪;最后计算目标区域的面积和周长。经实验分析,该方法测量结果精度高,可以实现对规则目标物体特征参数的有效测量。

  • 标签: 图像处理 链码 傅里叶 面积 周长
  • 简介:从概率分布及自由能最小的原则出发,讨论了一维中两类原子的混合熵,结果表明,只有在一定条件下,通常计算混合熵的公式才严格成立,一般情况下混合熵与晶格的具体结构、原子间相互作用、温度等物理性质有关。

  • 标签: 晶体结构 混合熵
  • 简介:用基于热力学观点的定量预测三元合金形成非晶成分范围的方法,对Cu-Zr-Ti三元合金系形成非晶的成分范围进行了计算。该方法通过比较晶态固溶体的自由能和相应的非晶态的自由能来确定非晶形成的成份范围,在自由能的计算中,三元系的热力学数据用相应的3个二元系的热力学数据由Toop模型外推得到,二元合金系的形成焓则通过Miedema理论的计算得出。结果表明,理论预测的形成非晶的成分范围与已有的实验结果符合得比较好。

  • 标签: MIEDEMA理论 非晶合金 Toop模型 Cu-Zr-Ti三元合金
  • 简介:在分析SRAM型FPGA单元电路及芯片辐照效应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借助计算机仿真模拟,研究了大规模集成电路抗辐射性能的敏感性预测技术。采用分层仿真和评价的方法,先由上而下,根据器件参数要求分配性能指标,再依据实验数据,借助数值模拟,由下而上检验性能阈值、裕量及其不确定度,最终给出整个FPGA的可信度值,确定了敏感单元电路,并且通过X射线微束总剂量实验对结果进行验证。建立的电路级数值模拟方法为累积电离总剂量效应敏感性预测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

  • 标签: 电子器件 总剂量效应 试验技术 电路模拟 敏感性预测
  • 简介:絮凝微滤组合(简称CMF工艺)是我所开发出的含锕系元素废水处理优良工艺,并对^241Am,^238U,^235U,^239Pu废水处理中得到应用。同时开展了膜分离技术处理含裂变核素废水的实验研究。在上述研究成果及已建立的固定装置基础上,研发小型化移动式放射性废水处理装置。移动式废水处理系统可对含^238U,^239Pu,^241Am低放废水及含裂片核素(主要为^90Sr、^137Cs)低放废水(放射性总活度小于4×10^4Bq/L、总固体含量小于10mg/L)进行处理,处理能力0.5m^3/h,每次处理水量不大于100m^3,

  • 标签: 废水处理装置 工艺实验 可移动式 膜反应器 ^241AM ^239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