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番茄素在预防人类某些癌症和其他疾病发生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目前国际上功能性食品成分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番茄素的结构与性质、番茄素的发布、番茄素的营养保健功效(其中包括抗氧化延衰老、防癌抗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抗辐射美容美肤、保护男女性生殖健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 标签: 番茄红素 类胡萝卜素 营养保健功效
  • 简介:摘要创伤骨科患者具有流动量大,急症多,手术多等共性。骨科办公班的护士既要处理大量医嘱,并通知责任护士执行;要负责检查医师的医嘱是否符合书写要求,填写各种表格是否完善,准确;要负责对药房下送药品的清点,核对;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要负责对外联系,包括礼貌待人,文明用语,接听电话,要督促有关人员送各种通知单,检验标本;又要负责各种费用的录入,还要处理患者出入院及接受各种费用咨询、寻求帮助等,可谓工作繁琐。办公班护士是科室的桥梁,是迎来送往的使者,既要接待来访、咨询的患者家属,做好通知联络工作,又要协调科室医护患之间的关系。所以骨科办公班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灵活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交流,不仅建立良好的护患的关系,还能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 标签: 角色 沟通 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蓝光交替照射联合传统药物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中重度痤疮患者1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9例,对照组给予传统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蓝光交替照射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78.26%,显著优于对照组5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损减少率67.46%,显著高于对照组5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光交替照射联合传统药物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传统药物 红蓝光交替照射 中重度痤疮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糖尿病主要特点是高血糖和尿糖,临床常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及疲乏、消瘦等;其病程长,调治失宜易并发多种急性合并症以及慢性神经血管合并症。中医学认为,本病属"消渴"范畴,是由体质因素、忧思郁怒、外感邪毒、劳倦损伤、嗜食醇酒肥甘等多种因素所致。而辨证施护对于改善症状、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糖尿病 中医护理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优选大孔吸附树脂提取分离茴香中总生物碱的工艺条件。方法应用正交设计法试验因素,以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比较并筛选不同工艺条件下对红茴香总生物碱的提取分离效果。结果不同浓度的乙醇对红茴香总生物碱的洗脱的效果有显著影响,茴香总生物碱的提取率为84.5%,水溶性固体杂质的去除率为81.8%。结论新条件可用于茴香药材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及分离。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体位干预对新生儿臀的防治疗效。方法将400例有臀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按正常新生儿护理常规护理,观察组除按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外,再予以舒适的左侧卧位-俯卧-右侧卧位各30分钟轮流。结果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臀治疗有效率达100%。结论体位干预对新生儿臀防治疗效显著。

  • 标签: 体位干预 新生儿红臀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妇产科急腹症常见临床类别及治疗方法,总结和观察临床疗效情况,减少误诊率,提高治疗水平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9年3月至6月来我院就诊的妇产科急腹症患者60例的临床病例资料和治疗措施,对资料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60例急腹症患者中异位妊娠患者有38例,黄体破裂患者有9例,盆腔炎患者有5例,输卵管炎患者有4例,卵巢囊肿患者有4例。其中,5例急性盆腔炎进行保守治疗,其余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辅助保守治疗。经分类治疗后,总体有效率达85%。平均住院天数为15天。结论妇产科急腹症的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有效、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可提高妇产科急腹症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妇产科 急腹症 诊断 治疗 分析
  • 简介:【摘要】番茄素是一种具有强大抗氧化作用的类胡萝卜素,在清除活性物质以及协同相关抗氧化物质加强机体抗氧化防御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男性不育的相关机制中,氧自由基(ROS)的聚集,氧化应激的发生作为主要原因。将番茄素的抗氧化特点用于男性不育的治疗,以成为目前研究热点,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综述就番茄素在男性不育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番茄红素 男性不育 氧化应激 氧自由基
  • 简介:的分析鼻疽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诊断及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2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有明确病原学依据的35例鼻疽患者。结果35例鼻疽患者在入院时2例(5.7%)因有外院培养结果而确诊,3例(8.6%)高度疑似患者主要有相对典型的临床特点,误诊30例(85.7%),疑似患者入院后均经各种标本培养检出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确诊;采用抗感染、外科穿刺引流(11.4%)及手术(20.0%)治疗,病情好转或痊愈26例(74.3%),放弃治疗2例(5.7%),死亡7例(20.0%)。临床首发症状以发热(88.6%)最常见,其次为咳嗽(34.3%)、气促(28.6%)、腹痛(14.6%)、上下肢痛(11.4%)、关节痛(5.7%);感染部位居前位的分别为血液(85.7%)、肺(54.3%)、脾(20.0%)、皮肤软组织(20.0%)、肝(14.3%);以血培养出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最为常见,占85.7%,其次为各种穿刺液(37.1%)、痰(20.0%)。结论鼻疽的临床特点复杂多样,误诊率高,早期确诊和及时、合理、足疗程的治疗可降低病死率和复发率。

  • 标签: 类鼻疽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流行病学 误诊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Ⅲ型胃癌的临床表现、内镜特征、病理特点和治疗方法,以提高Ⅲ型胃癌的早期诊治疗水平。方法对本院确诊的40例Ⅲ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本组Ⅲ型胃癌患者以消化系统症状和出血或转移等肿瘤相关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内镜下表现为半球形或息肉样,表面常伴有充血、糜烂等,触之质硬,常单个存在。行内镜治疗28例,行胃大部切除术治疗7例,发生肝转移采取化疗姑息治疗3例,死于广泛转移2例。结论Ⅲ型胃癌早期无特异表现,内镜检查及病检是早期诊断的关键。早期正确判断胃癌类型,有助于正确选择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生存率。

  • 标签: 胃类癌 临床观察
  • 简介:本文报道了1997年10~11月对企沙港蝇种群组成及密度调查情况。结果显示,企沙港蝇有三科四属种,以家蝇为主,其次是铜绿蝇及大头金蝇,分别占61.08%,20.62%及13.66%,捕蝇笼诱捕法平均密度64只/笼,天,毒蝇点法平均密度25只/碟.天。对不同生境的优势蝇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制对策。

  • 标签: 蝇类 种群 密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阑尾杯状细胞癌(GCC)的组织学来源、临床病理特点和生物学行为。方法采用常规切片HE染色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对1例阑尾GCC进行研究。结果本例阑尾GCC为男性。镜检肿瘤主要由杯状细胞构成,内含黏液,核位于一侧,无明显异型性,以小巢或腺泡状结构排列为主,腺泡中央无腔隙,癌组织侵及粘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但阑尾腔表面黏膜未见侵犯。免疫组织化学标记CgA,NSE,CEA,CK均阳性,Ki67阳性率为6%。结论阑尾GCC由散在的多潜能细胞分化而来,具有神经内分泌和黏蛋白分化特点,是阑尾癌的一种亚型,诊断主要依靠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的综合观察,生物学行为难以预测,可能和肿瘤组成成分及浸润程度有关。

  • 标签: 阑尾杯状细胞类癌 临床病理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治疗中哌嗪改善脑循环药的应用。结论学哌嗪类药物具有较弱的钙通道阻滞作用,具有血管扩张作用,对脑血管有选择性,对心血管系统影响较小,可改善脑血液循环,是应用较为广泛的脑血管扩张药物。

  • 标签: 改善脑循环药 哌嗪类 西药 药剂
  • 简介:对害虫进行综合防制,是目前国内外有效的防制策略。蚊虫是传布病毒性疾病的主要媒介,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对蚊虫进行综合防制无论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还有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现将国境口岸开展蚊虫综合防制设计和考核方法列下:

  • 标签: 蚊类 综合防制 调查设计 考核方法 国境口岸
  • 简介:摘要本文从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及其在导学与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出发,从认识新鲜事物的情景、认识性游戏、学习讨论、认识上的争论和运用各种形式的类比、创造顺利学习的情景等方面,来讨论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 标签: 教学 学习兴趣
  • 作者: 崔爽(南阳市中心医院河南南阳473000)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16期
  • 机构:心悸为临床极常见症状,见于现代医学各种心脏疾患所引起的心律失常,以及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甲状腺机能亢进、心脏神经官能症、洋地黄中毒、低血钾、出血、缺氧、感染、药物反应等疾病中。中医药辨证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临床尚缺乏系统、规范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为使心悸的证候学建立在更为科学严谨的基础上,我们自2006年6月-2007年12月对符合诊断标准的1126例以“心悸”症状为主诉的患者进行临床调研,通过四诊资料规范化采集,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心悸的中医证候特征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对惠州地区2人群(入出境人员、社区人员)疾病的流行及预防接种情况进行分析,为该地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惠州国际旅行卫生中心1997~2003年6月对入出境人员、社区人员进行的医学检查结果及预防接种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查9714人次入出境人员,梅毒检出率为6.18‰;HIV检出率0.31‰;血压异常呈上升趋势(rs=0.9107,P<0.01).检查社区人员187426人员,HBsAg阳性检出率为83.7‰;肺结核检出率为1.58‰.甲肝疫苗与乙肝疫苗预防接种之比,入出境人员为171.1:1,而社区人员为1:1438.9.[结论]入出境人员与社区人员中均存在着传染病的感染现状和传播途径,加强对入出境人员和社区人员传染病的监测管理工作,制定有效的防疫措施,降低发病率,对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疾病 监测 入出境人员 社区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