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隔膜无密闭输液接头(优赛)与螺旋口输液连接管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留置深静脉导管输液治疗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使用分隔膜无密闭输液接头连接无螺旋口的普通输液连接管,观察组使用分隔膜无密闭输液接头连接螺旋口输液连接管,观察两组发生脱管、阻塞、空气栓塞及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未发生脱管、阻塞、空气栓塞、及感染。结论分隔膜无密闭输液接头(优赛)与螺旋口输液连接管的应用可减轻病人的痛苦,可有效防止感染,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减少病人由于输液导管引起的投诉。

  • 标签: 分隔膜无针密闭输液接头 螺旋口输液连接管 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 静脉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护理干预来降低儿科套管的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共908例儿科留置拔管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采取改进措施。结果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静脉留置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留置拔管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采取改进措施,使留置发挥最大作用,延长了使用时间,为患儿减少了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圆利结合刺血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利用圆利治疗,同时联合采用刺血拔罐疗法,以7天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评估治疗效果。结果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圆利联合刺血拔罐治疗后,63例患者痊愈,79例患者治疗显效,46例患者治疗有效,12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4.0%。经治疗后患者的腰部疼痛、下肢疼痛与腰椎活动度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圆利联合刺血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明显降低患者疼痛感,改善腰椎活动能力,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圆利针 刺血拔罐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芪藤胶囊结合一穴多透刺法在肩周炎的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一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通过芪藤胶囊结合一穴多透刺法综合治疗方法以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9.4%,总有效率为95.1%;对照组治愈率为50.0%,总有效率为74%。两组治愈率有明显差异,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芪藤胶囊结合一穴多透刺法共同作用,可有效治疗肩周炎症状,长期观察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芪藤胶囊 一穴多针透刺法 肩周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对我科住院患者的昏迷,需要长期补液及对危重患者的抢救,长期使用脱水剂类药物的患者应用静脉留置观察其不良反应,总结护理体会及经验。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中医药小针治疗与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从2011年5月-2014年5月我科接诊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选择78例,小针组40例,关节镜组38例,男12例,女66例。通过中医药小针治疗与关节镜治疗对该症进行治疗。结果对本组78例患者随机回访,时间3个月-2年。依据卫生部1981年12月主编《临床治疗效果评定标准》疗效评定标准小针组临床治愈23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者2例,总有效率95%。关节镜组临床治愈24例;显效11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37%。结论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早中期,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选择小针或者关节镜治疗,创伤小,不影响关节功能恢复,是非常理想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中医药小针刀 关节镜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也促使护理水平有了飞跃发展,静脉留置技术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一般留置3-4天,可以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也可以有效地保护血管,同时也大大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尤其适用于危重患者抢救、输入高渗性、刺激性药物时及夜间输入定点抗生素等。我科危重患者、高龄患者多,常常由病情变化导致患者躁动不安,手臂不自主活动,造成钢针从肝素帽中脱出使药液外渗甚至造成患者针刺伤,同时也给护士增加了工作量和护理难度。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我科对安全型静脉留置的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进,有效地防止了套管脱出、渗液、针刺伤等情况,此方法简单易行、美观、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安全型静脉留置针 躁动病人 固定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淋巴结转移癌中细穿刺细胞病理形态学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71例有组织病理学结果证实的淋巴结转移癌细穿刺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171例淋巴结细穿刺病例中,以中、老年人居多,穿刺部位主要集中在颈部、锁骨上、腋窝、腹股沟,以颈部最为多见,其次为锁骨上。原发灶为肺、食管、胃肠道、鼻咽、鼻腔鼻窦、下咽、口腔、乳腺、宫颈、卵巢、阴茎等。结论细穿刺操作简单、快捷、创伤小、诊断准确、敏感度高,为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病理依据,有效的指导临床,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而且不需要特殊设备,在基层医院易于推广。

  • 标签: 细针穿刺 淋巴结 转移癌 细胞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对提高静脉留置使用率及延长留置时间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专题活动小组,确立提高静脉留置使用率及延长留置时间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调查,查找原因,设立目标,落实对策;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18个月后,我科患者静脉留置使用率较开展活动前显著升高(P<0.01),留置时间显著延长(P<0.01),圈员整体素质显著提高;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圈员整体素质显著提高,我科患者静脉留置使用率显著增加,留置时间延长,临床管理及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品管圈 使用率 延长留置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LoopElectrosurgicalExcisionProcedure)与宫颈冷锥切术(CKCColdKnifeConization)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III级(CINIII)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7年2月-2012年5月在本院妇科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III患者57例进行回顾分析和术后回访,将LEEP效果与CKC治疗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LEEP手术时间(10.5±7.8)min,出血量(14.7±5.5)ml,明显少于CKC的(35.8±8.3)min和(63.3±16.7)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EEP组复发率和残留高于CK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治疗CIN较CKC操作简单,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不需住院,费用低,易被患者接受。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III级&mdash &mdash 宫颈环形电切除术 宫颈冷刀锥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克氏张力带与髌骨爪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克氏张力带内固定组35例,髌骨爪内固定组27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评价以及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克氏张力带组手术时间明显要长于髌骨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膝关节功能评价,髌骨爪组优良率为90.91%,明显高于克氏张力带组的66.67%。结论髌骨爪内固定手术时间短,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安全、有效的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方法。

  • 标签: 克氏针张力带 髌骨爪 髌骨粉碎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