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 VCT)门诊患者血液样品采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 2016年 1月— 2018年 12月期间到南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VCT门诊咨询并自愿接受 HIV检测的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前后共计 404例(排除经接诊医生判断不属于 HIV感染高危人群,不需要进行 HIV检测的 16例),通过收集品管圈活动前后 VCT门诊患者血液样品采集合格率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品管圈活动后采集血液样本的合格率达 99.1%,受检者不满意率下降到 7%,两者明显优于品管圈活动前的 92.2%, 2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 VCT门诊患者血液样品采集中应用效果明显,与传统操作方法相比,受检者不满意率明显下降,血液样品合格率显著提升,保证了血液标本质量和血液样品检验结果准确性,有效改善医患关系。

  • 标签: 品管圈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 VCT) 血液样品采集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精细化管理模式对于医院门诊药房调剂工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针对我院门诊药房2020年7月-2022年9月期间的调剂工作进行分析研究。于2021年7月针对医院门诊药房的调剂工作实施精细化管理措施。观察进行精细化管理前后调剂人员的各项工作指标效率,进行比较。结果:与进行管理前比较,实行精细化管理后调剂人员的各项工作指标效率更高,利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后存在意义(P

  • 标签: 门诊药房 调剂工作 精细化管理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几种静脉采血方法在小儿采血时的应用。不但要提高采血的一次成功率,还要尽量减少患儿的痛苦及身体的暴露(特别是在冬季),让家属容易接受、提高家属满意度。方法将需要静脉采血的患儿根据患儿实际的体质、年龄、所需采血的量分别选取头皮静脉、四肢浅静脉及颈外静脉进行负压采血。结果不仅提高了采血的一次成功率,按医嘱一次性采足血量,而且还减少患儿的痛苦,提高家属的满意度。

  • 标签: 门诊 采血部位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在中医门诊护理管理过程中运用人性化服务模式的价值作用。方法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5月本院中医门诊就诊的80例患者,运用随机分配的方式设置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服务模式,在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服务的同时,开展人性化服务护理工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护患矛盾纠纷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整体护患矛盾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医门诊护理管理工作用运用人性化服务模式,可以降低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发生矛盾纠纷概率的风险,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水平,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有利于中医门诊部门的长远、健康发展。

  • 标签: 中医门诊 护理管理 护患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鼻内滴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无痛人流术患者术前焦虑状态,机体应激反应及术中麻醉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行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60例,年龄20-45岁,ASA 分级I-II级,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右美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n=30),两组分别于术前1h经鼻腔滴注右美1μg/kg或生理盐水0.5ml。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30min采用焦虑状态问卷(SAI)进行评分,抽取血液标本测定血清去甲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浓度,并分别记录滴鼻前(T1)、滴鼻后5min(T2)、滴鼻后30min(T3)、麻醉诱导前(T4)、睫毛反射消失时(T5)、扩宫颈时(T6)以及手术结束时(T7)患者血氧饱和度、心率、平均动脉压数值,记录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及追加例次。结果 右美组给药后SAI评分、血清去甲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水平明显降低(P<0.05);T3-T7时右美组平均动脉压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右美组麻醉诱导时间缩短,丙泊酚总用量减少(P<0.05),但各观察点心率和氧饱和度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右美托咪定滴鼻复合静脉丙泊酚麻醉用于人流术,可以缓解患者焦虑情绪,降低应激水平和全身麻醉药剂量,且无明显呼吸循环抑制作用。

  • 标签: 人工流产术 应激 焦虑 盐酸右美托咪定 经鼻给药
  • 简介:常小荣,女,1956年6月出生,汉族,山西壶关人,中共党员,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中国科协全国针灸经络养生首席科学传播专家,湖南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湖南省教学名师,全国第五批、第六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湖南省医学学科领军人才。现任湖南中医药大学国家级中医技能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卫生部针灸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学重点学科带头人。

  • 标签: 常小荣 中国针灸学会 湖南中医药大学 实验教学
  • 简介:目的:探讨门诊、住院信息系统整合在血液科患者预约住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7年1月血液科实行门诊、住院信息系统整合,患者可预约住院,将其作为观察组;将2016年采用传统住院模式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住院等待时间、住院时间及床位使用率,采用调查问卷了解医生、护士及患者对预约住院模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前等待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床位使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医生、护士及患者对预约住院模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模式(P〈0.05)。结论:通过门诊、住院信息系统整合实施预约住院模式,有效提高了血液科的床位利用率,缩短了患者的等待时间及住院时间,提升了医护人员及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血液科 医院信息系统 预约住院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查看在门诊分诊护理工作中实施护患沟通技巧的应用有效性。方法:研究样本均为院内2020年9月-2021年9月期间收录的门诊病人,利用计算机进行分组,实验组以护患沟通技巧开展门诊分诊护理工作,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护理效果指标汇总。结果:实验组门诊护患纠纷、家属投诉指标较少,检查等待时间、挂号等待时间指标对比实验组短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估分数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在门诊分诊护理工作中实施护患沟通技巧的应用效果较好,进一步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提升了门诊就诊效率,缩短了检查、挂号等待时间,稳定了病人和家属的情绪。

  • 标签: 门诊分诊护理 护患沟通技巧 护理有效性
  • 简介:目的:抽查分析重庆市中医院2017年1月-2017年6月门诊中药饮片处方,调查并处理存在的问题,以规范和提高诊疗质量。方法:共抽查中药饮片处方4877张,对不规范、不适宜和超常处方进行统计归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分析、点评,并探索建立适宜于中药饮片处方点评的评价依据,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法。结果:发现不合理处方共计3237张,不合格率66.37%,不合理处方以书写不规范为主,超常处方次之,用药不适宜最少。结论:2017年上半年,重庆市中医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不合格处方率较高,问题较集中和突出,急须加强临床医师处方书写规范化培训,提升业务素养。

  • 标签: 门诊处方 中药饮片 处方点评 诊疗质量 业务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