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颈椎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50例,采用随机分组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分为手法组25例,采用颈椎旋提手法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颈椎牵引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临床主要、次要疗效指标均有改善,P〈0.05;结论:颈椎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明显,安全性高。

  • 标签: 手法 神经根型颈椎病 疗效评价 安全性
  • 简介:颈椎病临床分型比较细,根据笔者临床治疗和观察,可分为退变型颈椎病和外伤型颈椎病两种。退变型颈椎病:多发于40至60中老年。主要症状为颈部僵硬、头痛、头晕、胸闷、心慌、耳鸣、失眠、血压不稳,有的伴有上腹部痛或手指麻木。X光片示:颈椎骨质增生,项韧带钙化,椎间隙狭窄。外伤型颈椎病:多发于20至40青壮年,中小学生也时有发生,主要症状为颈部僵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颈部不适,落枕样感觉,上肢可见串痛。追问病史,大多有外伤史。X光片示:颈项强直,生理曲度消失。我门诊因为条件所限,病人都以行针灸、推拿手法为主,部分病人给予口服中药、西药等治疗,但仍疗效显著,痛苦小,针对性强而倍受广大患者欢迎。

  • 标签: 推拿手法治疗 颈椎病 针灸 颈椎骨质增生 生理曲度消失 颈部僵硬
  • 简介:颈椎病是骨伤临床上常见疾病,也是世界性一大类疑难病。严重危害着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效率。目前全世界范围内该病治疗方法大致可分为类疗法。一是手术疗法,但因其疗效和风险俱存而会使许多患者“望而生畏”;二是药物疗法,但只有一部分轻度患者能得以康复;是针灸按摩和理疗方法,虽然可取得部分疗效,但因为掌握该方法医师辨证施治中存在着参差不齐水平问题,也很难达到令患者满意效果。我院自2002年8月至2007年12月运用中国整脊法,韦以宗老师“一说两论”即“圆筒枢纽学说”“椎曲论”和“脊柱轮廓平行四平衡理论”理论指导下,运用“理筋、调曲、练功”治疗原则和“手法、针灸、内外用药及练功康复”四大疗法,治疗颈椎病258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治疗方法 临床报告 颈椎病 整脊法 中国 手术疗法
  • 简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椎外科中发病率最高疾患,我院自2004年以来,运用韦以宗教授整脊学说及以宗整脊十八法。结合美国先进脊椎整脊牵引治疗仪器,结合CT扫描仪,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诊断治疗一整套治疗服务,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 综合疗法 脊椎外科 八法 韦以宗
  • 简介:目的:研究复方复方芪麝片双前肢去势大鼠直立模型退变椎间盘形态及细胞外基质影响。方法:1月龄SD大鼠双前肢9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模型组、复方芪麝片组、空白对照组,每组30只(雌雄各半),分别在术后4、6、8月随机提取10只复方芪麝片组大鼠进行灌胃给药一个月,并于术后5、7、9月处死组大鼠,取下腰部椎间盘,并进行藏红和天狼猩红形态学染色、免疫组化分析以及实时定量Realtime.PCR检测。结果:形态学藏红染色显示复方芪麝片增加椎间盘高度,防止纤维环撕裂和板层紊乱情况,增加软骨终板非钙化层胶原基质,防止其排列紊乱;免疫组化染色见到,复方芪麝片可以明显增加椎间盘髓核细胞外基质中Ⅱ型胶原蛋白表达,降低软骨终板x型胶原表达;实时定量Realtime.PCR分析发现复方芪麝片在各时间点可以显著增加Col2almRNA表达,术后7月和9月降低Colloal,MMP3,MMP13和IL.1betamRNA表达。结论:本研究证实复方芪麝片可以改善直立造成腰椎间盘退变情况。

  • 标签: 复方芪麝片 去双前肢大鼠直立模型 椎间盘退变 细胞外基质 Ⅱ型胶原 MMP3
  • 简介:目的:观察正脊调曲手法腰源性腰椎侧弯影响影像学变化。方法:本组患者33例,男20例,女13例,年龄23~60。采用正脊调曲手法治疗后观察患者前后CR片Coob’s角变化。结果:明显改善13例,改善17例;无变化3例,总有效率90.91%。Cobb角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脊调曲手法矫正腰椎侧弯是有效,Cobb角腰椎侧弯诊断治疗及愈后判断具有较高价值。

  • 标签: 腰椎侧弯 正脊调曲手法 正骨手法 影像学
  • 简介:当今,随着医学基础、相关学科以及材料学技术发展,极大地推动者脊柱、骨关节医学进步,为颈肩腰腿痛治疗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和发展机遇。包括非创伤治疗技术、微创治疗技术、脊柱、骨关节常规显露手术等方面,都出现了很多新技术,新内植物临床应用报道,提出了很多进步观点。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颈肩腰腿痛 辨证论治 正骨 微创治疗技术 医学基础
  • 简介:云蔘(PanaxnotoginsengorPNG)是人蔘和花旗蔘之同系亲属同类植物,自古就被用来当伤科药物使用,但未有深入研究数据,现就云蔘年轻成人之需氧量、运动持久耐力和皮肤血液流动之影响加以探讨。本实验目的是探讨云蔘(PNG)未受体能训练之20-35成人需氧量、心呼吸功能、皮肤血液流动(SkBF)、和血液化学概况等影响。试验对象被随机分配至试验组(EXP,n=14)和对照组(CON,n=17)。试验方法:用双盲法,给与试验组(EXP)每人每次450mg云蔘(PNG)胶囊,控制组(CON)每人每次450mg淀粉胶囊,每天服用二次共服用30天。最高运转运动测试(MXT)下取得试验对象之吸氧(VO2)峰、心跳速(HR)和血压(BP)。固定负载量(75-80%VO2peak)运转耐久力测试下取得运动至疲惫时间(Tmax)、二头肌皮肤血液流动(SkBFb)、四头肌皮肤血液流动(SkBFq)以及二头肌和四头肌之皮肤温度(Ts),还有HR、BP、平均动脉压(MAP)、和每分换气时间(VE)等数值。所有参与实验者给予书信通知。本实验采用2x2(x组实验)ANOVA和post-hoct-test统计法来分析所收集数值并设统计值于p<0.05。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EXP)Tmax(30.6±12.8minvs34.6±12.7min,p<0.05)有明显进步并且第24分锺耐久力测试下VO2、VE以及SkBFb(p<0.05)等数值有明显降低。VO2峰、SkBF、Ts、HR和血脂等并未达统计值影响,但可从图表看出不同。在所有测试中,控制组试验前、后并无显著改变。碱性磷酸指数(143.2±28.4vs55.9u/1±16.9u/1.p<0.05)服用云蔘(PNG)30天后有降低。结论:我们从实验得知每天服用1,350mg云蔘(PNG)能使未受体能训练之健康成人,适度耐久力运动下之平均动脉压和需氧量减少,延长运动至疲惫时间,其可能是血液血管功能改善影响。(本实验由庄氏基金会赞助)

  • 标签: 云蔘 骨伤科 植物药 需氧量 体能训练 皮肤血液流动
  • 简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颇为常见,治疗方法很多,但疗程一般较长,患者生活和经济负担都有较大影响。笔者回顾2000年以来,采用中医整脊手法加牵引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6例,疗程1月痊愈好转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现将相关资料介绍如下,以期对本病如何提高疗效,缩短病程有所帮助。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分析 理疗治疗 整脊手法 牵引 治疗方法
  • 简介: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引发全身系统并发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命常见病,难治病,也是继心脑血管,肿瘤后最大致辞死,非常痛苦一种慢性疾病。

  • 标签: 胰复生 糖尿病 黄芪 中药成份 微量元素 中药制剂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牵引推正法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失稳)治疗后疗效指数及颈椎失稳X线片改善情况两者相关性,以推理牵引推正法正骨治疗机理。方法:3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忠者按就诊时间先后列为一组,用牵引推正法进行治疗每一病例手法治疗10次后依打分法确定疗效指数;并根据治疗前后X线片分析确定治疗颈椎失稳最终疗效,并两者进行一元线性相关分析。结果:经一元线性回归分析,R^2=0.448,F=22.669,P〈O.O1,具有统计学意义,X线片显示位移改变=-1.080+2.429疗效指数。结论:牵引推正法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失稳)治疗后疗效指数及颈椎失稳X线片改善情况具有相关性。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椎失稳 牵引推正法
  • 简介:目的:从脊柱推拿诊疗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与颈椎退行性病变治疗方法。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采用下肢拔伸法,斜扳法,坐姿复位法,仰卧侧位旋转法,腰围固定法。颈椎退行性病变,采用端提旋转复位手法和旋转斜扳法。作用:纠正脊柱侧弯,恢复正常生理弧度和腰肌功能,通经络活气血,濡筋骨,使突出部位消炎止痛,解除肌肉紧张痉挛,加快血液循环,使脊柱内外源性稳定更趋完善。结论:该法疗程短,较稳妥安全,治愈率高疗效巩固,患者乐以接受

  • 标签: 脊柱推拿 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 颈椎退行性病变治疗方法
  • 简介:风寒湿气杂至合而为痹,以风气胜者称风痹(又称行痹),城乡为常见病之一,一般多由急、慢性损伤所致,或患者素有痹病,复加损伤,瘀血闭阻而使病情加剧,现代所指以人体运动结构,筋骨为主各种痹痛,故其证候具骨伤科特点。

  • 标签: 临床报告 痹症 治疗 慢性损伤 人体运动 风寒湿
  • 简介:目的:运用中国接骨法治疗成人前臂双骨折。方法:整复体位,固定位置,动态x光片和投照方法。结论:采用动态X光片,确定何种体位整复是治疗关键。固定位置,上1/3线以前臂旋后20°,中、下1/3根据体位X光片灵活掌握,小夹板规格初期超长为宜。

  • 标签: 前臂双骨折 动态X光片 投照方法 整复体位 固定位置 中国接骨法
  • 简介:目的:总结整脊手法、药物热疗治疗颈椎病100例,并颈椎病发病机理和治疗机理做初步研究。方法先根据不同类型颈椎病选择整脊手法,手法后施以药物热疗。结果:100例患者进行观察,结果显示治愈85例,占85.00%。好转12例,占12.00%。无效3例,占3.00%。总有效率为97.00%,无效者均为脊髓型颈椎病。结论:整脊手法恢复椎间复合关节空间内正常位置关系,药物热疗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温经通络、消炎止痛,二者结合治疗颈椎病,可有效提高治愈率。

  • 标签: 颈椎病 整脊手法 药物热疗 临床疗效
  • 简介:对于新鲜关节后脱位,从理论到临床均有定论。但伤于失治误治而延3周以上者,临床亦不多见。由于各种病理变化产物存在与阻止,及骨质疏松易致骨折之故,一般多主张手术切开复位,笔者临床中,运用传统中医正骨手法,使机化粘连组织松解后,在行以手法整复复位,并妙用横向捶击手法,配以内外用药,临床收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中医整复手法 治疗陈旧性髋关节后脱位
  • 简介: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继发性改变累及神经根而出现肩部疼痛,一侧或双侧肢体放射痛,感觉异常等症候群。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约占颈椎病60%。我院自2005年1月~2008年12月2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整脊手法配合中药导入综合治疗,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颈椎病 整脊手法 牵引 中药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