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表格式规范化观察维护记录单用于PICC置管患者的效果。方法将60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日常维护护理,记录贯穿于护理记录中,实验组30例,在此基础上采用新设计PICC置管观察维护记录单给予护理观察及维护记录;观察对比两组病人维护质量。结果实验组30例患者发生相关问题少,留置时间长,维护观察能保质保量完成。结论PICC置管观察维护记录单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减少工作疏漏,延长置管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记录单 观察维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术前CT通道设计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1例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病例,根据俯卧位CT结果确定术中穿刺部位、方向、角度及深度。结果19例患者术前设计的穿刺点及方向和角度均与CT设计通道的相符,一次穿刺成功;2例患者术前设定的穿刺通道在实际穿刺时方向和角度须做调整。本研究根据CT结果确定理想的穿刺部位、方向、角度及深度,结果21例患者全部穿刺成功,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根据CT扫描设计穿刺通道结合术中B超定位,能够为经皮肾镜取石术提供良好的穿刺参数,有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CT定位 经皮肾穿刺 通道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截骨在陈旧性跟骨骨折手术中的运用。方法2008年3月-20011年3月收治的15例陈旧性跟骨骨折患者。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截骨技术,利用SuperImageTM数字骨科平台,重建出陈旧性跟骨三维模型,并在模型中行虚拟截骨,为手术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术后伤口延迟愈合1例。15例患者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3周。术后跟骨长度、宽度、高度、Gissane角及Böhler角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Maryland足部评分优良率80.0%。结论计算机辅助设计截骨是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方法。

  • 标签: 计算机辅助设计 陈旧性跟骨骨折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粉碎性股骨髁间骨折,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的方案,探究其设计及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30例粉碎性股骨髁间骨折,15例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设为对照组,实验组1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3D打印技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中拍片次数及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HSS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在粉碎性股骨髁间骨折治疗过程中,3D打印技术利于精确诊断及术前个体化手术方案的制定,可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透视次数,减少术中出血。

  • 标签: 股骨髁间骨折 3D打印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其结构复杂,有分泌胆汁,参与代谢、解毒、防御等功能,其结构功能异常时,将导致疾病的产生。因此,掌握肝脏正常的解剖结构,有利于我们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本文就肝脏的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和临床,做出相应的教学设计

  • 标签: 肝脏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