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下肢静脉曲张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周围脉管疾病,其发病率高达20%-40%,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本文中主要对手术室护士发生下肢静脉曲张的原因进行分析,进一步根据原因做出预防方案,希望通过本次研究,降低手术室护士发生下肢静脉曲张的几率,提高手术室护士的身体素质和工作效率,进而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热情。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下肢静脉曲张 预防方案
  • 简介:摘要总体来说,计划生育宣传以及教育工作属于我国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做好计划生育的宣传以及教育工作,能够有效推行计划生育政策,能够促进人民群众向着正确的、有价值的生育观念转变,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推行并确立和完善。那么在相关新政策出台的背景之下,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应该把握好新要求、做出新动向,将婚育新政策推行到各家各户,在新时期现状下,深入思考,将科学生育教育工作做到最好。

  • 标签: 新政策 计划生育 宣传 教育 自我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糖尿病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2月~2014年8月我院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6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30例研究组和30例对照组。对比(1)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和干预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2)观察组和对照组糖尿病自我管理问卷得分。结果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糖尿病自我管理问卷得分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优质护理能够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对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糖尿病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社区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压力性尿失禁)实施自我管理模式干预的意义。方法本研究从中心所属的37个居委会中按标准筛选老年尿失禁患者病例100个,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对其实施12个月的健康教育,饮食,日常生活行为等方面的干预。采用问卷法调查研究其自我管理能力的改变情况;以尿垫法评价其尿失禁症状改善程度。结果通过对干预前及干预后二组患者的问卷调查情况以及尿失禁情况的分析比较发现,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干预组前后比较发现,干预12个月后干预组的问卷调查情况以及尿失禁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干预前。两组的数据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自我管理模式有利于改善社区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的症状以及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妇女 尿失禁 自我管理模式 社区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医院产科的特殊性质和环境,决定了助产护理工作是一项多环节、高技术、高强度、高风险、节奏快、责任重、压力大的一项工作。它关系着生命个体的安全、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及人类生命质量的高低。医护工作者中要面对许多危险因素,经常处于易暴露、易感染的高风险之中。只有充分认识到产房工作的高度职业风险性,采取必要的、周全的风险防护措施,才能有效保护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从而更好的保护产妇及人类新生命的安全。

  • 标签: 助产 护理 职业风险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延续护理对癌痛患者居家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抽取2015年3月—2017年5月在我院住院期间接收阿片类药物治疗,出院后仍需服药的癌痛患者84例,在获得患者及家属同意的基础上,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延续护理,对比两个小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情绪管理、疼痛监测、治疗依从性、不良反应管理、饮食管理、工作与休息管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癌痛患者应用延续护理,可提高其居家自我管理能力,较好控制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借鉴。

  • 标签: 癌痛 延续护理 居家自我管理 影响研究
  • 简介:摘要我国的护理模式已经从功能制转变为对患者的整体护理。伴随着医疗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医疗市场的竞争也更加的激烈,患者及其家属处于自我保护意识,对医院的护理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种医患矛盾层出不穷,这无疑给医院的儿科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儿科护理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对儿科护士的心理压力来源进行分析,提出关于自我调适的方法和措施。

  • 标签: 儿科护士 心理压力 压力来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生活习惯对自我肯定意识的影响。方法整群抽取天津市3所大学大1~大4学生263名,采用生活习惯问卷和自我肯定意识量表进行测试。结果①不同生活习惯的被试分布情况显示,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睡懒觉、不吃早餐、饮食无规律的大学生占16.0%以上,缺乏锻炼者占26.6%。②生活习惯与自我肯定意识的相关分析显示,自我接纳、自我实现、自我充实和自我表露4项积极自我肯定意识越高,生活习惯越良好,自我封闭和对人紧张2项消极自我肯定意识越低;③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生活习惯和“家庭经济状况”、“年级”、“独生与否”是自我肯定意识的影响因素,而运动指数的预测力大于其他变量。结论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自我肯定意识,积极的自我肯定意识可以抑制不良的生活习惯。

  • 标签: 生活习惯 自我肯定意识 运动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让女性能够平稳,愉快,健康的度过更年期。方法通过三年对200多例更年期妇女的指导、护理。结果通过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帮助更年期妇女减轻了不适感,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正确、及时的健康指导是女性平稳、顺利度过更年期的有效手段。

  • 标签: 女性 更年期 自我保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对我院住院和门诊就诊的6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和一般护理措施和一般随防护理基础上实施规范化的护理干预。结果干预3个月时,护理组自我管理行为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的护理干预能提高糖尿病的自我管理水平。

  • 标签: 护理干预 糖尿病患者 自我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口腔科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的论述,阐明口腔科院内感染可防控。

  • 标签: 口腔科护士 职业暴露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15年-2016年职业暴露情况,以便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保护医务人员。方法收集2015—2016年本院发生职业暴露医务人员的资料,总结其暴露发生原因,方式等情况。结果最为常见的职业暴露为锐器伤,所占比例为%,护理人员所占职业暴露工种的比例为%,最为主要的职业暴露源为血源性疾病,所占比例为%。结论临床应加强危险因素管理,增强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暴露,保护医务人员安全。

  • 标签: 职业暴露 医院 分析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分析医务人员产生职业暴露的因素,从而制定相关的防控措施,增强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提高防护能力和职业标准预防的依从性以及暴露后的应急处理,规范各项操作,纠正导致职业暴露的高危行为,避免或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一年全院医务人员,包括实习生、进修生及工勤人员100例暴露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每一例的资料,分析每一例发生的因素,统计发生的高危行为。结果100例上报人员分别为护士70例,构成比70.0%;医生16例,构成比16.0%;实习医师3例,构成比3.0%;实习护士3例,构成比3.0%。其它8例,构成比8.0%。通过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操作不规范;防护措施不到位;防护意识淡漠;监测系统不完善等为发生职业暴露的高危因素。结论医务人员发生暴露的因素多,应采取干预对策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的概率,从而提高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前人们对医院护理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人员是医疗工作的一线人员,因其特殊的职业要求与工作性质,其所承受的各种压力日益突出,已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文综合分析了目前护理人员所面临职业压力的产生根源与职业压力对身心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探究维护护理工作者健康的相应措施,包括护士自我开展的健康维护措施及医院管理者采取对护士健康的维护措施,以提高护士的身心健康水平,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

  • 标签: 职业压力 护士 健康维护
  • 简介:摘要社会的发展,维权意识的增强,加上紧张的医护患关系,护生作为即将的护士,职业素养的教育培养,是现代护理理念及优质服务意识的必修课。

  • 标签: 护生 职业素养 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助产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我院实施防护措施后的32名助产人员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并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实施防护措施前32名助产人员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采用文件调查的方式统计、分析助产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并分析其防护对策。结果助产人员职业危险因素主要有缺乏自我防护意识、物理化学因素感染以及心理因素影响等,观察组血源性疾病感染阳性率、锐器损伤率以及伤后正确处理率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助产人员职业危险因素的防护措施,可有效降低助产人员职业危险事件发生率,保证助产人员的人身安全。

  • 标签: 助产人员 职业危险因素 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