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的目的是探讨家庭化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本提高产科的护理质量。本文通过对笔者所在医院中多例采用家庭化护理模式的产妇进行详细的研究,得出了通过家庭化护理模式来进行护理的产妇拥有更好的自然分娩率,且能够很好的满足母婴需要照顾的结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适合儿科护生临床带教的科学合理的流程及模式。方法总结我科近四年来取得良好效果的护生带教经验,梳理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带教流程及模式。结果四年来我科共带教400余名护生,出科考核合格率100%;医院教学工作检查合格率100%;护生满意度98%。结论定亚专业实习、完善的教学组织、科学合理的教学流程、适宜的教学内容、灵活的教学措施、完善的教学资料是达到儿科护生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

  • 标签: 儿科护生 临床带教 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互联网微信平台对高危孕妇进行定期随访健康管理的依从性和满意率。方法选取2015年5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的高危孕妇,在本妇幼所参加孕期随访并自愿参与本项目的2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孕妇入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03例,对照是97例。实验组是接受微信平台进行孕期随访健康管理,对照组是使用传统电话进行孕期随访健康管理,比较两组孕妇随访依从性、不同户籍的两组孕妇随访比较以及满意率比较。结果实验组的孕妇随访依从性、不同户籍的两组孕妇比较、满意率比较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微信平台作为一种新型孕产妇健康管理模式,能够明显地提高孕妇随访依从性,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同时方便进行孕产期知识的健康宣教,健康管理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微信平台 孕妇 孕期随访 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管理者的角度,从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的人员构成模式、运行流程和药护分工、人员管理要求等三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实践表明,药护分管型管理模式下的PIVAS需要护士和药师共同协作,紧密配合,才能提高PIVAS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保障输液质量安全,推动医疗质量的整体发展。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 运行流程 药护分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模式化沟通在护理操作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操作的满意度。方法选择临床病例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静脉输液和吸氧两项操作中,实验组采用本院设计的模式化沟通操作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执行一般护理操作技术,最后评价患者的满意度。结论模式化沟通用于护理操作技术中可以提高住院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模式化沟通 护理操作 住院患者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6月—2016年4月期间诊治的AECOPD住院患者中抽取88例作研究对象,并遵循随机抽签原则分组,护理组(n=44)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n=44)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舒适度、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护理舒适度是97.7%,护理依从性是95.5%,生活质量评分是(90.3±1.5)分;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舒适度是79.6%,护理依从性是70.5%,生活质量评分是(77.3±4.6)分;2组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1)。结论舒适护理模式用于AECOPD住院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确切。

  • 标签: AECOPD 住院患者 舒适护理模式 常规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于循证护理模式下助产士陪伴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以循证护理为主,掌握相应资料并以实际经验为主将产前检查的孕妇分成相应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实验过程中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用循证护理方法和传统护理方法对孕妇进行产前健康教育。结果经过循证护理方法和传统护理方法的对比来看,剖宫率有下降趋势、产程也呈缩短趋势、产后出血率也有所下降,出现了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基于循证护理模式对待产产妇进行分娩健康教育,不仅能提高孕妇产前保健意识,同时对母婴健康也有促进作用的。

  • 标签: 循证护理 助产士 陪伴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模式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本院60例消化内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仅干预组加用健康教育模式,分析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并评价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前焦虑及抑郁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干预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较好,可缓解焦虑抑郁症状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消化内科 住院患者 健康教育模式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前镇痛模式应用于小儿下肢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2例ASAⅠ~Ⅱ级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使用芬太尼行静脉镇痛,实验组使用舒芬太尼行术后静脉镇痛,然后对比两组的静脉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儿的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O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镇静评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的不良反应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芬太尼用于小儿下肢手术的效果更加显著,而且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超前镇痛模式 小儿下肢手术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中医学理论对孕产妇的生理状态展开评估,并建立起中医特色孕产妇保健模式。方法选取来我院鳌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体检的200例妊娠中晚期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医生理状态、体质类型等详细记录下来,并对收集的数据展开统计学分析。结果妊娠中晚期孕妇多处于偏颇生理状态,且大多数兼有痰湿、阴血虚及实热型,其次即为虚热、平和型,未出现阳虚状况。结论在给予妇科门诊孕妇常规保健模式的同时,开展中医生理状态评估,并对处于偏颇状态中的孕产妇进行辩体施养、辩体施治等干预,可极大程度上促进孕产妇的生殖健康,确保优生优育。

  • 标签: 中医特色 孕产妇保健模式 应用及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完善医院中药房储存条件管理模式,以便中药房更好的运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中药房储存条件及管理模式为对照组,本院于2012年实施中药房储存条件改善,以及完善管理模式,并以2013年1月-2013年12月中药房管理模式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中药材损耗率差异,并对中药房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进行满意度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实施药房条件改善后,经检查药材质量,其药材损耗率为0.1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2%;观察组药房人员、患者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55±1.76)分、(9.15±1.0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35±1.47)分、(6.11±1.58)分,P<0.05,差异明显。结论完善医院中药房储存条件及管理模式有助于药材保护,降低损耗率,且提高工作人员归属感。

  • 标签: 中药房 储存条件 管理模式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管理中PDCA循环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2018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对比PDCA循环模式实施前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差异,评估该模式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应用PDCA循环模式后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应用前,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模式在医院感染管理中有着显著的应用价值,可以明显减少医院感染问题的发生,提升医护人员工作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医院感染管理 PDCA循环模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模式对改善孕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7年2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孕产妇88例,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进行传统护理的对照组和进行心理护理的观察组,各44例,比较两组孕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心理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产科应用心理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孕产妇的心理状态,提高阴道分娩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孕产妇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产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改变排班模式的效果。方法在产科实行优质护理服务,规范护理服务模式,改变排班模式,比较实施前后的产妇、医生及护士的满意度。结果实施优质护理后,护理服务形象、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明显改善,护理服务综合满意度提高13.7%。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同时排班模式改变,有利于减少交接班次数,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同时使产科护理质量成效显著。

  • 标签: 产科 优质护理 排班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在儿外科医护同组排班模式在实施优质护理的体会进行探讨。方法对2010年3月到2015年3月,我院儿外科有七个专业组,在医疗小组的基础上组成医护同组的医疗护理小组,成员为3-4名医生及一名高年资护士,在患者住院期间实施不间断的全程的医疗护理措施、健康宣教、出院指导、预约复诊等服务,对医生和患者家属对优质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统计,并与未实施医护同组排班模式前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医生及患者家属对医护同组排班模式的护理满意度较之前未实施医护同组排班模式的护理满意度有大幅度的提高,医生满意度从97.9%提高到99.1%。患者家属满意度从96.5%提高到97.8%。结论医护同组排班模式有利于医、护、患信息沟通,使治疗及护理措施及时、正确落实到位,患儿更好地恢复身体,从而提高患者和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间接为医院宣传,赢得良好的口碑,增加医院的效益。

  • 标签: 医护同组 儿外科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用耗材的三级库房信息化管理建设,对低值耗材采购、仓储、流通和使用的生命周期进行实时跟踪和监控。方法搭建医用耗材物流系统SPD平台,建立可实现三级库低值耗材追溯的管理模式。结果三级库信息化管理模式实现对可收费低值耗材和不可收费低值耗材的数据统计及追溯管理,并满足单品追溯和批次追溯。结论三级库房信息化管理建设弥补了传统低值耗材追溯环节的缺失,对进一步完善医院物流信息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SPD 三级库 追溯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性病、艾滋病社区健康教育与服务模式予以探讨。方法选取本社区的居民和两家宾馆为研究对象,实施性病与艾滋病的社区健康教育与服务,对干预前后居民对性病及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及两家宾馆避孕套的使用率予以比较分析。结果实施干预后居民对性病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为80.9%明显高于干预前的23.6%,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9.85,P<0.05);而干预前两家宾馆避孕套的平均使用率为48.6%,干预后为49.7%,没有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2.01,P>0.05)。结论对于性病艾滋病的预防,社区健康教育与服务模式的应用,有利于提升社区居民对性病及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干预效果显著。

  • 标签: 性病 艾滋病 健康教育 服务模式 社区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营养科带教过程中应用病例分析模式进行教学的优势。方法在2016年7月至2017年5月期间来我院实习的2017级预防医学本科实习生中,选取50名同学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即课堂讲解的授课模式,实验组采用传统授课模式的同时,加入临床病例分析及讨论。两组同学在接受不同章节授课时,均由同一组任课教师进行授课。实习结束时对比两组同学的分数、对课堂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实验组同学课堂随堂练习成绩平均达到(88.75±12.2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1.62±10.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期末考试成绩实验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78.26±11.56)分VS(69.53±11.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满意度调查问卷中,对于实验组的授课方式满意度达到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81;P<0.05)。结论营养科带教过程中,应用病例分析模式进行教学的优势明显,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记忆。

  • 标签: 营养科 病例分析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科“一对二”带教对新进实习护士带教效果观察。方法对进入科室实习的322名新进实习护士根据自愿原则分为“一对一”带教组(A组)、“一对二”带教组(B组),观察和对比实习同学对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及特点、护理观察要点、健康教育、以及呼吸科专科技能等掌握情况。结果B组较A组同学在实习过程中对患者护理观察要点、健康教育、护理技能操作掌握相对较好。结论“一对二”临床带教在临床工作中优于“一对一”临床带教。

  • 标签: 新进实习护士 带教 方法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无缝护理模式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方法将2013年6月~2014年2月进入手术室进行手术的2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0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则采无缝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手术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缓解程度。结果干预组患者对手术室相关知识了解程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以及焦虑缓解程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护理模式有效提高患者对手术室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同时缓解了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情绪。

  • 标签: 无缝 护理模式 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