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住院药房应用自动摆药设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15号前未使用全自动摆药机的15天摆药情况与15号后开始使用全自动摆药机的15天摆药情况进行比对,分析比较两种摆药模式下的工作流程、用时、成本以及效益。结果使用摆药机后,工作流程被大大简化;摆药、核药、分药的总时间由(21.72±3.21)min减少至(11.21±1.31)min(P=0.000);药师及护士每天人工成本由451元减少至361元,大大节省了人力,但每天整体成本有所增加,由451元增至961元(P=0.000)。结论全自动摆药设备在住院药房应用中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摆药质量,减少人力,有在住院药房广泛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自动摆药设备 住院药房 工作模式 效益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爱立敷外用结合红外线照射预防PICC置管后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98例行PICC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8例,对照组50例,实验组于PICC置管12h后在穿刺点上方沿血管走行给予爱立敷外贴长度5cm×6cm,同时红外敷线照射,每天2次,连续7d;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导管护理+红外线照射,观察两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发生严重程度、发生时间级治愈时间。结果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8.3%,对照组为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静脉炎发生时间延迟(74±19.16hVS119±28.51h,P<0.05);治愈时间缩短(88±15.95hVS55±16.10h,P<0.05)。结论爱立敷外贴结合红外线照射能有效防治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

  • 标签: 爱立敷 红外线 PICC 机械性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红外线烤灯理疗在治疗机械性静脉炎中的效果。方法针对20例PICC置管发生机械性静脉炎予红外线烤灯理疗并观察效果。结果与传统的热敷比较效果明显。结论红外线烤灯理疗在治疗机械性静脉炎中的效果优于传统热敷.1

  • 标签: PICC 红外线烤灯理疗 机械性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二尖瓣成形术后机械性溶血性贫血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一年在我院接受二尖瓣成形术后机械性溶血性贫血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贫血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治疗方式进行掌握。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20例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实践证明,出现机械性溶血的因素比较多,其中人工瓣环周围漏的患者5例,人工材料粗糙,覆盖不到位的4例,材料应用不合理的3例,红细胞破损受损8例。结论对二尖瓣成形术后机械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要做好病情分析工作,人工瓣环置入是否存在残余现象是关键,针对其特殊性,要结合治疗手段要求实施,保证后续治疗的有效性。

  • 标签: 二尖瓣成形术 机械性溶血性贫血 再次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急诊危重病机械通气患者应用丙泊酚与咪达唑仑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在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随机选择我院ICU收治的80例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平分为两组,参照组40例选用咪达唑仑方法治疗,试验组40例选用丙泊酚。对比两组患者的镇静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均有镇静作用,其中试验组镇静时间(21.56±2.61min)显著优于参照组(41.73±6.32min),且试验组患者停药后苏醒时间(24.36±4.21min)显著高于参照组(97.63±21.37min),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患者血压、呼吸等各项指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急诊危重病机械通气患者应用丙泊酚与咪达唑仑进行治疗,均有镇静效果,但前者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 标签: 丙泊酚 咪达唑仑 急诊危重病机械通气 镇静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观察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在我院重症监护室(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7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结果实验组患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发生率(37.14%),比较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因为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死亡率为(2.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8.5%),比较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ICU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十分良好,可显著降低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以及肺炎的死亡率,同时降低患者的ICU和住院时间。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接受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以及适宜时机。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至2018年09月中的163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其中82例患者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视作对照组,另外81例接受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视作观察组,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死亡率分别为6.17%、2.47%,低于对照组17.07%、10.98%(χ2=4.70、4.68,P=0.03、0.03),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高龄组二次插管率高于其他两组,SBT通过率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以肺部感染控制、指脉氧为时间窗作为有创、无创通气的切换点,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能够减VAP、降低死亡率、缩短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但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作为有创-无创正压通气序贯治疗选择的依据不适用于高龄患者。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 治疗 时机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各种高科技影像设备也在医疗领域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对于我国医疗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也有着一定的促进意义。而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还需要担任起影像设备的管理维护工作,其工作效果还会直接影响到这些医疗影像设备的具体应用职能。本文主要就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在影像设备管理中的具体职能进行了探究分析。

  • 标签: 医学工程技术人员 影像设备 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拟益气活血化瘀方联合机械通气治疗AECOPD的疗效及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AECOPD患者90例作为对象(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针对90例患者实施自拟益气活血化瘀方联合机械通气治疗,随机分成两组后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及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AECOPD患者护理后对比的焦虑评分、护理质量评分、肺功能改善率及血气指标改善率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实施自拟益气活血化瘀方联合机械通气治疗的AECOPD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

  • 标签: 自拟益气活血化瘀方 机械通气 AECOPD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激励式心理干预应用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清醒患者撤机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11月间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给予机械通气的清醒病患64例,平分为参照组与激励组,参照组撤机时进行常规护理,激励组在撤机时给予常规护理与集束化激励式心理干预。对比两组病患的护理效果。结果就一次性脱机拔管成功率而言激励组优于参照组(P<0.05),平均通气时间为激励组短于参照组(P<0.05),平均急诊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为试验组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针对急诊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清醒患者撤机,在常规治疗中联合集束化激励式心理干预效果明显。既可提升一次性脱机拔管成功率,又可减少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在急诊重症监护室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重症监护室 集束化激励式心理干预 机械通气 撤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体外循环术后机械通气脱机患者低氧血症的治疗中高流量湿化氧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体外循环术后的患者98例为本研究观察对象,结合患者接受手术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中采用人工面罩湿化吸氧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进行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对两组患者脱机后气道湿化效果以及相应的血气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两组患者脱机后的气道湿化效果对比中,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血气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体外循环术后机械通气脱机患者低氧血症的处理中高流量湿化氧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气道湿化状况,同时改善血气指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高流量湿化氧疗 体外循环术 机械通气 低氧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预防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4年2月~2015年9月以来所收治的75例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按照抽签尾数奇偶法将患者分为常规干预组(37例)和综合干预组(38例)。常规干预组予以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常规护理;综合干预组予以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综合性护理干预。评价(1)ICU住院天数、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和降钙素原;(2)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死亡率。结果(1)综合干预组ICU住院天数、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和降钙素原显著比常规干预组好,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综合干预组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死亡率显著比常规干预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预防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中的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性护理干预 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湿热敷法预防肘下盲穿式PICC置管后出现的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科行肘下盲穿式PICC置管后,常规给予干热敷的86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1月—2018年4月在我科行肘下盲穿式PICC置管后,给予湿热敷的86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及效果。结果对照组的86例患者中,静脉炎发生18例,发生率为20.9%,观察组的86例患者中,静脉炎发生7例,发生率为8.1%,观察组患者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湿热敷法对肘下盲穿式PICC置管引起的机械性静脉炎有预防作用,此方法简单、方便、经济实用,尤其山区贫困地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湿热敷 预防 肘下盲穿 PICC 机械性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儿科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儿下呼吸道与呼吸机管路细菌定植规律,总结临床预防经验。方法对儿科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儿下呼吸道与呼吸机管路细菌定植规律进行监测,并通过监测结果分析其规律和相关性,本次纳入研究的10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3月—2016年6月间收治。结果针对性分析不同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发现,其机械通气时间越长,肺炎发生率越高,本次在3、7天时间点比较感染率发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性分析不同部位的细菌感染率发现,部位和感染率之间具有相关性,但在时间越长的情况下,各个部位的感染率均出现上升的现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发现细菌定植时间和相关感染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应该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流程,在不影响治疗的基础上应该尽可能及时脱机。

  • 标签: 儿科 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患儿 下呼吸道与呼吸机管路细菌定植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将集束化激励式心理干预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清醒患者撤机中应用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根据要求条件将50名在重症监护室进行机械通气的清醒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形式的差异,将其平均分成A组和B组。其中A组人员进行撤机时通过常规方法完成护理,则B组在常规的方法上辅助使用集束化激励式心理干预,通过对两组患者撤机的成功率进行对比作为观察的指标。结果B组研究对象的撤机成功率是96.0%,明显的较A组病人的撤机成功概率88.0%要高。结论集束化激励式心理干预能够明显的提高急诊重症监护室机械进行通气清醒病人撤机中成功率。

  • 标签: 集束化激励式心理干预 急诊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 清醒患者撤机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银川市三甲医院1246名护理人员对抗肿瘤药物的认知程度及对防护设备的依从性。方法采用密闭式问卷调查法对护理人员学历与抗肿瘤药物的认知程度、对各职业防护设备的依从性进行研究。结果银川市三甲医院护理人员学历层次不同对抗肿瘤药物的认知程度也不同,但相关性不显著;护理人员配药时戴口罩及配药时立即洗手的依从性高,配药时穿防护衣及戴护目镜的依从性最低。结论银川市三甲医院护理人员学历水平与防护知识认知程度相关不显著,对抗肿瘤药物职业防护设备依从性低。

  • 标签: 三甲医院 抗肿瘤药物 职业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