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甲减性类多肌样综合征与多发性肌或结缔组织伴肌间的异同点,从而减少误诊、漏诊。方法分析6例甲减性类多肌样综合征与4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伴多发性肌或结缔组织伴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寻找规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甲减性类多肌样综合征与特发性性肌在肌肉方面的表现相似,均有肌痛、肌无力、肌酶升高,但甲状腺功能、自身抗体、肌电图及肌肉病理多有不同,治疗方法迥异。急性炎症指标鉴别价值不大。结论对于肌肉无力和肌酶升高的患者需常规检测甲状腺功能。甲状腺功能及肌肉病理对鉴别甲减性类多肌样综合征和特发性性肌所致肌肉病变至关重要。

  • 标签: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多发性肌炎 诊断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对川崎合并重症溃疡性口腔患儿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以我科2014年7月-2016年7月接收的12例川崎合并重症溃疡性口腔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护理后,所有患儿体温均在1.5-3天内恢复正常,无1例发生高热惊厥;所有患儿口腔黏膜损害及皮肤损坏均在3-7天内基本恢复正常,未发生1例感染;20天后所有患儿均可正常进食,口腔溃疡完全愈合;出院时,30例患儿血常规检查结果均显示正常,预后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对于本次护理,所有家长及患儿均表示满意,满意度达100%。结论对川崎合并重症溃疡性口腔患儿实施临床护理干预,不仅能促进治疗效果提升,同时可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川崎病 重症溃疡性口腔炎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免疫重建性综合征是已知有HIV感染后的免疫功能不全进展情况下,经HIV药物治疗后,数周内出现具有HIV感染的疾病,其是艾滋合并结核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该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而影像学诊断结果可为临床疾病治疗提供有效依据。随着影像学技术的飞跃性发展,高分辨CT在评价病灶组织内部细微结构、形态及其周围组织关系的价值尤为突出。本文就对艾滋合并肺结核患者并发免疫重建性综合征的影像学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艾滋病 肺结核 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 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糖尿合并口腔患者,探究循证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录的104例患者进行研究,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与循证护理,对比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15%)较对照组(80.77%)更高,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循证护理 糖尿病合并口腔炎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昔洛韦联合喜平用于小儿手足口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手足口52例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26例(阿昔洛韦联合喜平治疗)和对照组26例(阿昔洛韦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在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愈时间、口腔溃疡消失时间、手足皮疹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方面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上将喜平与阿昔洛韦联合使用治疗小儿手足口,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且症状消失快。

  • 标签: 阿昔洛韦 喜炎平 小儿 手足口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达克宁栓联合康妇胶囊治疗阴道假丝酵母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医院诊治的86例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3例患者采用达克宁栓联合康妇胶囊进行治疗,设为研究组,另外的43例患者采用达克宁栓进行治疗,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病症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达克宁栓联合康妇胶囊在阴道假丝酵母菌治疗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相比于只采用达克宁栓进行治疗,治疗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且病症复发率更低,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达克宁栓 康妇炎胶囊 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 简介: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反流性食管伴糖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近2年内我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并糖尿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荚拉唑和莫沙必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半夏厚朴汤加味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3%。明显离于对照组患者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患者内镜检查总有效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水平和饭后2h血糖水平均得到有效控制,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半夏厚朴汤治疗反流性食管合并糖尿起效快,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糖尿病 中医药疗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腔根管治疗急性牙髓合并牙髓根尖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20年3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牙髓合并牙髓根尖周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口腔根管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各40人。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临床症状改善明显(P<0.05)。结论:口腔根管治疗急性牙髓合并牙髓根尖周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

  • 标签: 口腔根管 急性牙髓炎 牙髓根尖周病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喜平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于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纳入研究,并以等量电脑随机法均分成A、B两组。予以A组利巴韦林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进行性肠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时,选择螺旋CT小肠造影(MSCTE)和肠镜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进行研究,录入120名临床疑似为性肠的患者进行分析,医务人员确诊患者为性肠病症状,并按照要求开展治疗工作。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由医务人员给予患者常规检查确认所有患者均存在性肠病症状,在确认患者的病情后,医务人员对所有患者进行肠镜检查以及螺旋CT检查确认患者最终的检查结果,并分别对上述检查诊断价值进行评估,分析组间差异。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发现医务人员经临床检查确认患者的螺旋CT诊断准确度高,能够基本判断患者的病情,其诊断结果与患者的肠镜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相似度,组间数据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进行性肠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时,选择螺旋CT诊断方案,能够帮助医务人员更好的了解患者的病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度。

  • 标签: 螺旋CT小肠造影 肠镜 炎性肠病 诊断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针对布氏菌引起的急性睾丸附睾患者采用中药外敷治疗的作用和改善炎症指标水平的效果。方法 抽选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期间治疗的94例布氏菌引起的急性睾丸附睾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均给予多西环素口服、利福平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在治疗组抗菌治疗的同时加用中药外敷,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中总疗效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

  • 标签: 中药外敷 布氏菌病 急性睾丸附睾炎 炎症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腔根管治疗急性牙髓合并牙髓根尖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急性牙髓合并牙髓根尖周病患者为对象,共120例,研究时间为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应用多次根管治疗术患者共计60例,视为参照组,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患者共60例,视为研究组,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对于治疗有效率,研究组更高(P

  • 标签: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 急性牙髓炎 牙髓根尖周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急性白血并发急性阑尾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对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我中心血液肿瘤科住院的急性白血治疗过程中并发急性阑尾的6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该6例患儿均采用中国儿童肿瘤协作组CCCG-ALL-2015方案联合化疗。通过分析总结患儿的临床表现、发生急性阑尾时所处的治疗阶段、超声特点及治疗手段,对比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其转归。结果:收集的6例患儿,根据出现急性阑尾的时间依次编号为例1-6,均为男性,年龄范围2~12岁,中位年龄6岁;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5例(B-ALL),急性混合表型白血(T淋系+髓系表型)1例,急性阑尾可出现在化疗的不同阶段,初始联合化疗开始45天内发病的4例,化疗间期1例,再诱导阶段1例。6例患儿主要表现为发热、右下腹痛、腹胀、呕吐,腹部超声诊断急性阑尾。1例接受单纯内科治疗,2例诊断后立即行腹腔镜手术治疗,3例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后行腹腔镜治疗。6例患儿阑尾均得以治愈,其中5例推迟化疗进程。结论:儿童AL并发急性阑尾多发生在ALL,并在早期联合化疗阶段发生,临床应早期识别诊断并选择最优的治疗方案,早期腹腔镜手术安全有效,联合内科围手术期的支持治疗可使患儿最大获益。

  • 标签: 儿童 急性白血病 急性阑尾炎 临床特点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腰椎局部注射臭氧水治疗早期布氏菌脊柱的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早期布氏菌脊柱患者为研究对象,为进行对比研究,通过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药物联合臭氧水注射治疗/40)和对照组(药物治疗/40)。对比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和治疗后疼痛程度、自主生活能力。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行超声引导下腰椎局部注射臭氧水治疗的观察组:常见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度评分及自主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更优,差异可比,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腰椎局部注射臭氧水治疗应用于早期布氏菌脊柱治疗,不仅可有效降低主要临床症状积分,还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度,提高患肢生活质量。

  • 标签: 超声引导 腰椎局部 臭氧水 早期布氏菌病脊柱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腮腺良性肿瘤应用多排螺旋CT双期扫描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入样本80例,均为病理检查确诊为腮腺良性肿瘤患者,选入样本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所有患者均需要接受多排螺旋CT双期扫描,对患者的扫描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腮腺良性肿瘤包括基底细胞腺瘤、腺淋巴瘤、多形性腺瘤以及鳃裂囊肿,其中腺淋巴瘤是比较常见的腮腺良性肿瘤,有41例,占比51.25%,多形性腺瘤的平扫CT值相比于基底细胞腺瘤与腺淋巴瘤均较高(P

  • 标签: 多排螺旋CT 双期扫描 腮腺良性肿瘤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双期扫描措施实施后,腮腺良性肿瘤患者各指标状况,观察其诊断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样本入选时间为: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研究样本为:80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所有入选患者均给予多排螺旋CT双期扫描措施,对其表现情况进行分析。结果:80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中,腮腺基底细胞腺瘤、腮腺淋巴瘤患者、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分别为10例、45例、25例。不同类型肿瘤的平扫CT值、双期净强化值分析结果显示,基底细胞腺瘤增强幅度大于其他疾病,数据分析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多排螺旋CT双期扫描 腮腺良性肿瘤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峰度成像在腮腺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实验选择2021.01—2023.10来我院接受疾病治疗的腮腺肿瘤患者17例为研究样本。在手术前对患者开展DKI、MRI扫描。分析结果。结果:和腮腺恶性肿瘤相比,良性肿瘤的MK值更高,P<0.05;良性腮腺肿瘤FA值比恶性腮腺肿瘤更低,P<0.05;腮腺良性肿瘤的MD值比腮腺恶性肿瘤高,P<0.05。腮腺的良性和恶性肿瘤的MK值、FA值以及MD值诊断临界值分别为1.06、0.24、0.65。和FA值以及MD值相比,MK值鉴别腮腺肿瘤的良恶性质诊断效能更高。

  • 标签: []磁共振弥散度成像 腮腺肿瘤 诊断 鉴别诊断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糖尿合并阑尾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抽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合并阑尾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采取常规护理的参照组和采取循证护理的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和住院时间,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使用不同护理方式的效果,观察组的血糖水平和住院时间明显更低,与参照组相比存在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的并发症明显少于参照组,数据有差异(P

  • 标签: 循证护理 糖尿病 阑尾炎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MRI影像分型对布鲁杆菌性脊椎(BS)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3年7月确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257例B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1例,女126例,年龄21~82岁,平均(46.52±1.27)岁。依据发病部位、椎体及椎间隙炎症浸润和破坏程度、椎旁软组织改变、脊柱的稳定性、脊髓或马尾、神经根受压等MRI影像表现对病例进行分型。采用非手术和手术治疗,前者为单纯药物治疗(A组),后者分为腰椎局限性病灶微创术(B组)、颈椎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C组)、胸腰椎病灶清除植骨术(D组)和胸腰椎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E组)。通过影像分析一致性检验及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对影像分型与临床治疗策略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评价。结果本组257例中,MRI影像分型为Ⅰ型47例、Ⅱ型45例、Ⅲ型41例、Ⅳ型32例、Ⅴ型92例;2个椎体受累241例、3个椎体受累16例,以腰椎发病率最高(65.36%,168/257)。治疗后3个月257例均得到复查;6个月212例(82.49%)得到复查,其中手术134例、非手术78例,A组5例复发(腰椎Ⅱ型1例、Ⅲ型2例、Ⅳ型2例)、B组2例复发(腰椎Ⅱ型1例、Ⅳ型1例),复发7例均改为E组治疗方案治愈;12个月173例(67.31%)得到复查,其中手术112例、非手术61例,各组均无复发病例。C、E组无论术后早期还是后期脊柱均稳定,且植骨均愈合;D组56例中50例采用横突关节突间植骨术,19例(38%)植骨愈合且脊柱稳定,31例(62%)植骨吸收(其中16例伴有脊柱不稳及下腰痛,再次行E组治疗方案后植骨融合脊柱稳定)。影像分析一致性检验κ值均〉0.75;临床疗效显示各组后一个时间点与前一个时间点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复检时间点C、E组治愈率高于A、B、D组,D、E2组6个月、12个月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有�

  • 标签: 布鲁杆菌病 脊椎炎 磁共振成像 影像学分型 诊断 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