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应用无创呼吸治疗患者展开评估并予以有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病例选自在2020.01-2021.1来院行无创呼吸治疗的92例患者,对所有患者展开护理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实施不同护理服务。将接受常规护理患者纳入常规组,将接受优质护理患者纳入实验组,观察并统计2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比常规组高,分别为95.7%、82.6%;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2%)低于常规组(15.2%),x2=4.0690、4.9286;实验组住院时间及满意度均优于常规组,T=5.7177、4.7665(P<0.05)。结论:在接受无创呼吸治疗患者中,通过对其展开护理评估,并结合评估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同时,还能够缩短其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适宜深入研究与推广应用。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护理评估 护理干预 并发症 住院时间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正确了解呼吸对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已经确诊为呼吸衰竭的患者20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100例)给予常规护理+精心护理。对护理后的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指数(心率、呼吸频率、氧分压、是否有消极心理、是否配合医生等)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心率、呼吸频率、氧分压等方面的改变明显优于观察组。将常规护理的患者与常规护理+精心护理的患者进行比较P<0.05。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显著。结论对呼吸衰竭的患者在临床上使用呼吸正确有效的护理效果明显。

  • 标签: 呼吸衰竭 呼吸机 护理分析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6-0033-01呼吸衰竭是一种可由于多种病症引起的一类呼吸系统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透析常见报警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其护理对策进行总结。方法:选取我院在 2018年 2月 ~2020年 1月之间收治的 52例血液透析患者,其中血液透析共发生报警 134次,对其报警原因进行分析,并予以相应处理。结果:机器故障报警 14次,占比 10.44%;漏血报警 17次, 12.68%;低导电报警 20次,占比 14.92%;静脉压高报警 22次,占比 16.41%;管路空气报警 25次,占比 18.56%;静脉压低报警 36次,占比 26.86%。经过有效处理,均恢复正常血液透析。结论:引起血液透析报警的原因有很多种,为了保证患者血液透析效果及安全性,必须加强巡视,及时找出报警原因并予以针对性处理。

  • 标签: 血液透析机 报警原因 处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护理配合对血液成分采集的效果。方法,通过随机选取的方式选取我院病患进行选取,选取的总数量为 47人,选取的时间为 2016年 2月 -2017年 3月。对这 47名病患展开精细的护理,在采集前,对其进行适当的心理引导,评估其各项状况;在采集中,细致观察病患的病情,做好各项辅助工作,对血管通路进行良好的保护。结果:全体 47名病患均达到满意效果,护理认可度极高。结论:在病患进行血细胞分离采集的期间,对其进行良好的护理能够使采集的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应予以推广。

  • 标签: 细胞分离机 血液成分采集 护理
  • 简介:随着高性能战斗的陆续装备部队,极大提高了部队作战能力和作战效能。但是给航卫保障带来了一些新的矛盾和困难。为此,通过深入分析高性能战斗对机体的影响,笔者提出飞行三个阶段的应对保障策略,指导实际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军队卫生 航空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体位对呼吸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呼吸内科行机械通气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改良体位组(50例)和半坐卧位组(50例),改良体位组取变换体位,即左侧30。一45。---半卧---右侧30。一45。,左、右侧卧时床头仍抬高30。,1~2h变换体位1次。半坐卧位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床头抬高40。—45。,1~2h变换体位1次。观察两组患者呼吸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和发生时间,比较两组患者脱机成功率。结果改良体位组VAP发生率为22%,半坐卧位组为72%。改良体位组明显优于半坐卧位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356,P<0.05)。改良体位组VAP发生时间为(6.1±1.0)d,半坐卧位组为(3.3±1.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486,P<0.05)。改良体位组脱机成功率为70%,明显高于半坐卧位组的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体位有利于减少患者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提高脱机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从而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改良体位 呼吸机 肺炎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呼吸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 2019年 1月 ~2020年 7月)选取 70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n=35,行常规治疗措施)与观察组( n=35,行呼吸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病情控制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措施和观察组行呼吸治疗后,氧指数、的动脉血样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心率以及呼吸频率和对照组比较,观察额组氧指数、动脉血样分压均显著较高,氧指数、的动脉血样分压均显著较低,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脑室内出血、慢性肺部疾病、气胸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低,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采用呼吸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患儿病情,且安全性较高,为患儿的病情康复奠定了基础,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呼吸衰竭 呼吸机
  • 简介:摘要:目的:循证护理在有创呼吸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 2016年 10月 ~2017年 10月收治的 4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发呼吸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循证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指标大小结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99.00%,护理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是( 35.08±1.22)分和( 35.99±1.12)分,和对照组的焦虑、抑郁评分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发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方式后,可以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提升护理疗效。

  • 标签: 循证护理 有创呼吸机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输血医学的发展,我国临床输血出现了对血液数量、品种和质量不断提升的需求,对成分输血比例的要求也不断增加。采血小板作为重要的血液成分之一,其采集质量关乎受血者的生命安全。它较之传统手工分离的浓缩血小板而言具有纯度高、疗效好、副作用小和节省血液资源等优点,对临床疾病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血站血小板采集流程内容为着眼点,对采血小板采集的全面质量管理进行探究。

  • 标签: 血站 机采血小板 全面质量管理 分析
  • 简介:肌肉松驰药在破伤风治疗中一般不常用。我院从1998.10~2000.12运用机械通气加静注肌松药潘库溴胺治疗应用大量镇静解痉剂仍无法控制肌痉挛的重型破伤风7例,全部成功救治,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7例,男6例,女1例,年龄21~50岁,其中5例发病前有铁器或竹器刺伤史,2例系产伤后引起。潜伏期最短1天,最长15天。就治时创口有感染病灶5例。3例在伤后立即注射过TAT,4例未曾注射。5例首发症状为张口困难、颈项强直,2例首发症状即呈角弓反张、牙关紧闭、口唇青紫。入ICU时全部患者均有牙关紧闭、颈项、背肌强直、角弓反张、全身肌张力增高、口唇青紫。5例入科时神志清,2例神志不清(其中一例入科时已先行心肺复苏术)。

  • 标签: 呼吸机治疗 重症破伤风 合用 解痉剂 治疗中 肌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呼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3月7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以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实施无创呼吸治疗,各36例。结果:研究组FVC、FEV1、FEV1/FVC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COPD 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机 肺功能
  • 简介:摘要 : 目的:无创呼吸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并进行无创呼吸湿化效率护理具有重要意义,提高在实际应用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对提高护理无创呼吸湿化效率的进展,在具体方面阐述湿装置、湿化液的分类、加湿流体温度进行了讨论,并通过提高呼吸湿化效率的护理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最后作了一个总结。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湿化效能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本研究是以《维吾尔医疾病机理学》中的“内因、外因”,“生命七大要素”为依据,对《治疗指南》,《治疗法则精华》等十几种维吾尔医古籍文献资料中所讲述的临床常见病“咳嗽”的病因、病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收集,整理和总结并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咳嗽 病因病机 古籍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