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4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头孢克洛与头孢拉定治疗呼吸感染的耐药趋势。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20例呼吸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克洛治疗,观察组采用头孢拉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年病原菌检出率、病原菌敏感性及清除率。结果两组患者的病原菌检出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5年与2016年对照组患者的病原菌敏感性及清除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2016年病原菌清除率低于2015年,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头孢克洛与对头孢拉定呼吸感染患者进行治疗,头孢克洛治疗患者的病原菌敏感性及清除率明显优于头孢拉定,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增长,头孢拉定病原菌清除率会有所降低,因此抗菌药物的使用需根据患者的病原菌药敏结果进行合理选择,才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病原菌清除率。

  • 标签: 头孢克洛 头孢拉定 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钛夹在肠镜下治疗消化疾病中预防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消化疾病患者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肠镜下治疗,将其随机分两组。肠镜治疗组采用常规肠镜治疗,肠镜钛夹组常规肠镜治疗同时给予钛夹预防出血。比较两组患者消化疾病治疗成功率、手术后出血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肠镜钛夹组患者消化疾病治疗成功率和肠镜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镜钛夹组手术后出血发生率低于肠镜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生存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肠镜钛夹组生存质量改善幅度较肠镜治疗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钛夹在肠镜下治疗消化疾病中预防出血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预防出血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提升,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钛夹 肠镜 消化道疾病 预防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上消化溃疡出血患者应用泮托拉唑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接收的98例消化溃疡出血患者为此研究主要任务对象,通过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为49例,予以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为49例,予以泮托拉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各临床指标变化。结果统计数据并分析,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95%),参照组总有效率为(93.87%),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8%),低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36%),同时研究组胃液PH值以及止血时间等指标变化,要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上消化溃疡出血患者应用泮托拉唑治疗,治疗效果优异,值得推广。

  • 标签: 泮托拉唑 上消化道溃疡出血 不良反应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医情志护理对消化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2例消化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情志护理,对比2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治疗前NRS评分,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NRS评分(5.13±1.29)分与观察组NRS评分(2.37±0.97)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止疼药使用次数为(2.0±1.3)次/周,对照组患者的止疼药使用次数为(6.2±2.0)次/周,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8%,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解恶性肿瘤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认可度,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中医情志护理 消化道恶性肿瘤 疼痛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阴道超声联合腹部B超在宫外孕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宫外孕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确诊为宫外孕,所有患者分别实施阴道超声检查、腹部B超检查,以手术诊断为金标准,对比分析阴道超声、腹部B超、阴道超声联合腹部B超检查诊断准确率及漏诊率。结果118例患者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后,宫外孕患者107例,诊断准确率90.7%(107/118),漏诊患者11例,漏诊率9.3%(11/118);118例患者经腹部B超检查诊断后,宫外孕患者100例,诊断准确率84.7%(100/118),漏诊患者18例,漏诊率15.3%(18/118);118例患者经阴道超声联合腹部B超检查,宫外孕患者116例,诊断准确率98.3%(116/118),漏诊患者2例,漏诊率1.7%(2/118)。由此可知,联合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一检查诊断准确率、且漏诊率明显低于单一检查诊断准确率,P<0.05。结论在宫外孕诊断中应用阴道超声联合腹部B超检查,诊断价值较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利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阴道超声 腹部B超 宫外孕 诊断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急诊治疗的效果进行评定分析。方法选择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范围内我院接收的76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诊资料进行回顾和分析,按治疗方法分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选择口服止血药治疗,治疗组选择急诊胃镜和胃镜下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总疗效为92.11%,对照组为71.05%;治疗组需输血病例和输血量皆比对照组少,两组应用效果比较有显著区别(P<0.05)。结论在急诊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者采取胃镜和胃镜下方式治疗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可优先选择该方式治疗。

  • 标签: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急诊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在经胃镜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110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实施综合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经胃镜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依从性,降低再出血发生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胃镜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镜下止血治疗的配合及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行急诊胃镜镜下止血治疗的94例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患者。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配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即时止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再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镜下止血治疗患者配合护理干预,可促进止血,降低再出血发生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急诊胃镜 止血配合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痔黏膜环形错位套扎术(EPH)与痔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痔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80例痔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PH组和PPH组,各40例。EPH组给予痔黏膜环形错位套扎术治疗,PPH组给予痔黏膜环切钉合术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术后VAS评分、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EPH组手术时间短于PPH组,且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少于PPH组(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PH组并发症发生率1.03%较PPH组9.28%低(P<0.05)。结论与PPH手术相比,痔黏膜环形错位套扎术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EPH PPH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内镜下金属肽夹治疗的护理措施进行探究,并分析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入选的对象为急性消化道出血通过内镜下金属肽夹治疗的患者43例,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围术期护理。观察比较护理效果及并发症。结果43例患者都达到止血目的,止血成功率100%;在术中及术后均无明显、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为内镜下金属肽夹治疗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提供全面且有针对性的围术期护理能够确保手术效果,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有利于预后。

  • 标签: 消化内镜 金属肽夹 上消化道出血 止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眉下联合眉外缘切口提眉术矫正上睑皮肤松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8例诊断有眉下垂或睑皮肤松弛的受术者,从眉内侧下缘向外上至眉峰外再向外下做6-8cm梭形皮肤切口线,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去除多余皮肤,于切口内外侧将上睑皮下组织及眼轮匝肌固定于眉部骨膜,可使眉部位置提,鱼尾纹明显改善。结果术后198例受术者眉下垂、睑皮肤松弛及鱼尾纹明显改善。结论眉下联合眉外缘切口提眉术可有效改善睑皮肤松弛及鱼尾纹,纠正眼部功能障碍。手术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切口瘢痕不明显,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上睑皮肤松弛 眉下联合眉上外缘切口 提眉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消化道出血的致病原因以及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根据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接收的300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来分析研究,对患者的致病原因和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部患者中,主要病例年龄在40至59岁阶段,占总数的53.33%,各年龄段患者的比例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发病季节患者病例数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出血方式中黑便患者数量最多,占总数的56.67%,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患者的致病原因分析如下,有为31.67%是因为十二指肠溃疡,20%是因为胃溃疡,16.67%是因为胃癌,15.00%是因为复合性溃疡,6.67%是因为糜烂出血性胃炎,5%是因为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3.33%是因为门脉高压性胃病,1.67%是因为食道癌。结论急性消化道出血病因繁多,养成良好健康的饮食习惯是降低该疾病发生率的关键。

  • 标签: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致病原因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手术入路治疗复杂小儿肱骨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期间我院收治的44例肱骨髁骨折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通过经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治疗;观察组22例,应用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与手术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86.36%,优14例、良5例、可3例;对照组中,优5例、良9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63.64%(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显露时间、切口长度、切口闭合时间等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肱骨髁骨折患儿的手术治疗中,选择经肱三头肌两侧的入路方式,效果要优于经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建议采纳。

  • 标签: 肱骨髁上骨折 小儿 手术入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7年5月本院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180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90例,利用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组90例,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7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77.78%、25.56%;观察组止血时间、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结论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消化道出血可以更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获得更佳治疗效果,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生长抑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环状软骨喉次全切除术在喉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本院64例喉癌患者,其中38例患者给予环喉次全切除舌骨固定术(CHP)治疗,26例实施环喉次全切除环舌骨会厌固定术(CHEP)治疗,手术结束后给予放疗。结果CHEP组术后存活率92.3%,明显高于CHP组的71.1%(P<0.05);CHEP组误吸率为(2例/26例)7.7%,明显低于CHP组的(10例/38例)26.3%(P<0.05);CHEP组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状软骨喉次全切除术治疗喉癌的效果良好,其中CHEP术能够大大提高患者术后存活率,降低误吸率,缩短拔管时间。

  • 标签: 环状软骨上喉次全切除术 喉癌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加味生脉散联合西药治疗阴两虚型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疗效。方法研究时间2017年4月--2018年2月,研究对象;106例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3)、实验组(n=53),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患者常规西药+加味生脉散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血脂(TC、TG、LDL-C、HDL-C)。结果临床疗效对比显示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血脂对比显示TC、TG、LDL-C高于对照组,P<0.05。HDL-C对比无差异。结论加味生脉散联合西药治疗阴两虚型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疗效显著,明显降低中医症候积分,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加味生脉散 气阴两虚型 冠心病合并高血脂 中医症候积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上呼吸感染患者接受盐酸莫西沙星片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门诊上呼吸感染患者60例,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头孢克肟治疗,实验组则接受盐酸莫西沙星片治疗,对比2组上呼吸感染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上呼吸感染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呼吸感染患者接受盐酸莫西沙星片治疗,安全有效,意义重大。

  • 标签: 盐酸莫西沙星 门诊 上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护理干预对法洛四联症围手术期呼吸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实施法洛四联症矫正术的60例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经过护理后对其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后护理干预组患儿肺部感染发生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33.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法洛四联症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有效的降低了患儿发生肺部感染的几率,保证了呼吸的通畅,提高了治疗的效果,利于患儿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法洛四联症 围手术期 呼吸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妊娠晚期孕妇生殖B族链球菌感染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间收治的1500例妊娠晚期孕妇,将其中32例生殖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患者纳入观察组,另取30例健康体检孕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宫内感染、产后出血、羊水污染、产褥感染、宫内胎儿窘迫、胎膜早破以及剖宫产率,对比新生儿肺炎、宫内生长受限、感染、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黄疸发生率。结果两组宫内感染、产后出血、羊水污染、产褥感染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宫内胎儿窘迫、胎膜早破以及剖宫产率更高,卡方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观察组新生儿肺炎、宫内生长受限、感染、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黄疸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卡方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妊娠晚期生殖B族链球菌感染可影响妊娠结局和围产儿预后,建议产科临床加以重视,积极开展排查防治工作,为母婴健康提供必要保障。

  • 标签: 生殖道感染 B族溶血性链球菌 妊娠结局 新生儿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合理用药的问题一直是临床工作当中高度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在小儿的呼吸感染治疗当中,不合理的用药可能会造成病原体产生耐药性甚至引发新的药源性感染。本次研究通过分组实验的方法对小儿急性上呼吸感染之后的咳嗽症状的治疗方案进行讨论,为探究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开展了本次研究。方法采用分组研究的方法进行本次实验,分组的主要目的是区分不同的用药方案,以便对不同用药之后产生的治疗效果作比较。分组采用平均分配的原则,主要目的是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将两组患儿的用药之后的症状改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不同的用药治疗方案治疗咳嗽,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存在明显差异,p<0.05,同时,实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明显较少,p<0.05。结论小儿肺咳颗粒治疗上呼吸感染之后的咳嗽更加具有合理性,一方面减少了抗生素的使用,避免了药物使用不当出现感染的问题。另一方面,合理地用药可以给患儿家长减轻经济负担的同时,还可以减少患儿用药后出现的不适反应,增加舒适度,对症处理的效果更加满意。

  • 标签: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咳嗽 合理用药 不良反应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