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间质肺病临床分类、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5月收治49例老年间质肺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9例患者经全面的临床分析,及时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后,29例患者显效,15例患者有效,治疗总有效率达89.8%。结论全面分析老年间质肺病,及时进行综合治疗,有助于临床治疗有效率提高,促进患者康复,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老年间质性肺病 分类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 简介:在临床免疫学检验这门专业课中开设了免疫血清制备系列综合实验,从实验方案设计、实施到撰写实验报告均由学生独立完成。通过6年教学实践,培养和加强了学生实验技术动手能力和实验综合分析能力。历届学生对该系列综合实验深感兴趣及欢迎。该项改革得到了同学、同行专家和社会肯定。

  • 标签: 综合性实验 科研素质 教学实践 实验教学 医学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短暂脑缺血发作护理对策。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60例均为我院收治TIA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对我院60例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钙(LMWH)治疗,并实施相应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经治疗后TIA发作中止,14d内无复发;4例14d内仍有TIA反复发作,但发作频率及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明显缩短。仅2例出现皮下注射部位紫癜,停用后消失,未见其他不良反应,无死亡病例。结论经过相应治疗及护理,不但减少了并发症发生,而且还能让患者了解疾病基本知识、预防措施及注意事项,解除了患者心理压力,提高了广大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达到了满意护理效果。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中医治疗脑出血安全。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是选择120例脑出血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中医治疗,对照组选用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分析中医治疗安全。结果观察组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伤口感染2例、西药所引起并发症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0%高于对照组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和西医对脑出血患者治疗都有一定效果,但是中医治疗脑出血效果更好,安全更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

  • 标签: 中医 西医 脑出血 并发症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不同病因股骨头坏死临床表现及构成差异。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骨科2016年8月-2018年2月收治129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资料,按病因分为激素组、酒精组、创伤组、特发组、激素+酒精组,总结各组患者构成比及临床表现差异。结果创伤组和特发组患者多单侧发病,上述两组与酒精组、激素组和酒精+激素组发病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酒精组(P<0.05);酒精+激素组男性发病显著多于激素组、创伤组和特发组(P<0.05);激素组患者患病年龄显著低于其他组患者(P<0.05);酒精组患者潜伏期显著长于激素组和创伤组;酒精组和特发组患者确诊时间显著长于激素组患者和创伤组患者;创伤组患者疾病分期显著高于激素组、酒精组和特发组,酒精组ARCO分期高于激素组和特发组。结论导致股骨头坏死最主要原因是激素使用,多发生于年轻患者,因创伤引起股骨头坏死,确诊时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分期多较晚,由于饮酒导致股骨头坏死患者以男性为主。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病因 构成比 回顾性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治疗肝脑病临床研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观察组63例肝脑病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血液灌流。对照组127例肝脑病单纯药物治疗。以血氨、神志恢复时间为考察指标。通过两组间对照,研究血液灌流对于肝脑病治疗意义。结果统计血氨、神志恢复时间等主要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肝脑病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治疗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血液灌流 肝性脑病
  • 简介:目的:建立全国范围远程细胞学诊断网络,初步探讨远程细胞学诊断准确.方法:在全国8个城市13所医院或医学院建立远程细胞学诊断网络,60份细胞学标本数码图像资料通过专门网页或电子邮件发送给参加单位.参加者根据屏幕图像作出远程诊断.结果:共收到456份远程诊断报告,与传统光学显微镜检查相比,符合率达86%~97%,平均94%.远程诊断自信度达96%,图像满意度达98%.结论:利用互联网传送细胞学图像,其诊断准确度与光学显微镜相似,这种模式还可应用到全国范围远程教学和形态学诊断质量控制.

  • 标签: 远程细胞学 互联网 数码图像 诊断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乙肝患者应用PEG-IFN期间症状困扰、生活受干扰程度及焦虑、抑郁程度,并分析症状困扰、生活受干扰程度与焦虑、抑郁相关关系,为进行有针对症状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于2015年2月到2017年2月以便利抽样方法选取在我院应用PEG-IFN治疗84例慢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MDAnderson症状调查量表和焦虑抑郁量表调查该群患者应用PEG-IFN期间症状困扰和焦虑、抑郁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患者症状困扰及生活受干扰评分为2.27和2.67,患者焦虑、抑郁状态与症状困扰和生活受干扰程度呈正相关。结论症状困扰在应用PEG-IFN慢乙肝患者中较为普遍,且症状困扰会加重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在护理此类患者过程中,护理人员应采取有效措施减轻症状困扰,同时应关注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指导合理宣泄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慢乙肝 抗病毒 症状困扰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肝脑病(hepaticencephalopathy,HE)是在严重肝病基础上发生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表现为性格智能改变、行为失常、意识障碍和昏迷等。本文旨在探讨肝脑病发病机制。

  • 标签: 肝性脑病 诱因 发病机制 诊断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肺部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以气流阻力增大及肺弹性回缩力降低所引起气流受限为特征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发展。确切病因还不清楚,但认为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肺气肿是导致COPD最常见疾病。由于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是一个不可逆病理生理过程,且往往到心理、社会因素影响,至今尚没有有效治疗方法。临床治疗手段只有感染、扩张支气管以维持正常通气/灌流改善低氧血症、对部分合并肺大泡等严重并发症患者进行叶切除等,因此康复治疗就成为治疗COPD中不可缺少部分。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康复治疗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护理缓解早孕反应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82例孕妇,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前护理,观察组采用预防护理,观察两组孕妇心理情绪变化、早孕反应。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早孕反应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护理可有效缓解孕妇早孕反应,改善不良情绪,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早孕反应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延续护理方法及效果。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共有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其中治愈60例,好转8例,转至上级医院4例。延续护理是出院后护理,可以使出院患者能在住院治疗后恢复期得到持续卫生保健。从而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对这72例急性心肌梗死出院患者进行延续护理,对患者饮食,运动及用药等日常生活进行指导,并给予预约复诊。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延续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成人不明原因发热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于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204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对患者资料以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204例患者中,确诊167例,确诊率为81.86%。(分别采用血清学(细菌学)诊断确诊为48例、组织活检确诊44例、影像学检查确诊32例、体液(骨髓)检查确诊21例、治疗反应确诊15例、剖腹探查确诊4例、血管造影3例)其中,病因分为62例感染性疾病(37.13%),38例肿瘤痰病(22.75%),25例免疫性疾病(14.97%),42例其他(25.15%)。诊断不明性疾病37例,不明性疾病发生率为18.14%。患者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老年人,60岁以上老年不明原因发热例数为123例,所占比例为60.29%。预后情况上,共有16例患者死于住院期间。其中,有4例感染性疾病、8例肿瘤性疾病、1例风湿性疾病和3例诊断不明患者。结论导致成人不明原因发热情况有很多,患者临床表现复杂,需要明确原因进行针对治疗。

  • 标签: 不明原因发热 感染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像学诊断在骨关节炎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治2017年3月进行膝关节X线和MRI检查患者5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8例患者均为骨关节炎,发生人群多为45~75岁女性患者,其中关节畸形、强直患者接受膝关节置换术治疗。MRI检查所有患者均可见软骨关节面不同程度粗糙或虫蚀样改变,压脂像可见不规则高信号,严重患者有胫骨近端和股骨远端自发性坏死。结论对骨关节炎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能够为疾病诊断提供准确依据,指导医师进行下一步治疗,减少关节畸形发生率。

  • 标签: 骨性关节炎 MRI X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药配合治疗梗塞智障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某福利院收治20例经过CT诊断,确诊为梗塞智障患者,并且通过随机分组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方式,实验组患者采用针药联合治疗方式。经过一段治疗时间之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0%,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0%,并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效果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药配合方式治疗梗塞智障患者,相对于传统治疗措施来看具有明显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和价值。

  • 标签: 针药配合 智障 梗塞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穴压豆在减轻癌疼痛中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癌痛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硫酸吗啡缓释片缓解癌痛,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率87.3%,明显高于对照组70.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KP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1.8%,明显低于对照组76.4%,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耳穴压豆在减轻癌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耳穴压豆 癌性疼痛 吗啡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瘫痪患儿心理护理及影响脑瘫痪患儿心理因素。方法对2016年3月至2016年8月在本院康复中心住院治疗80例不同程度瘫痪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系统护理干预,包括掌握病情、沟通、心理行为等干预措施,连续3个月。结果给予脑瘫痪患儿心理护理3个月后,总有效率为93.8%,其中30例效果显著,显效率为37.5%,45例患儿有效,5例无效。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脑瘫痪患儿过分紧张、恐惧、悲伤及忧郁情绪。

  • 标签: 护理 脑性瘫痪专病护理 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过敏紫癜(HSP)患儿免疫功能变化与疾病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散射比浊法分别检测49例HSP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结果:HSP患儿CD4/CD8降低(P<0.05),CD8、CDl9明显升高(P<0.01);IgA明显升高(P<0.01),IgG降低(P<0.05)。结论:HSP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而体液免疫功能则处于高反应状态,为临床使用免疫调节剂治疗HSP提供有力依据。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小儿 免疫功能 外周血 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