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以竞赛活动促进护理质量与安全,创建优美住院环境,提升护理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方法以2016年护理质量管理大会主题为启发,对全院35个病区护理单元进行最美病房竞赛评选。结果从竞赛评选活动中的护理质量、护理安全、住院环境、患者满意度、专业创新均有明显提高。结论护理管理者采用竞赛等多种方法融入护理管理工作,能很好地促进护理工作的开展,同时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价值感。

  • 标签: 竞赛 护理质量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风险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2017年就诊于我院的患者260例,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夯实行风险护理,对比组间护理效果。结果护理期间风险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运用风险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缓解医患关系,提高护理的满意度,进而提高护理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风险管理 临床护理管理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护理管理对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作用,为后续的护理管理工作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从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选取20例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护理管理,使用细节化、个性化的管理方式,以两组工作人员在为期3个月的管理后工作人员管理满意程度作为主要评价标准,对两种管理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在观察组,使用护理管理后,各项数值与对照组相比,呈现较为优异的状况,而且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护理管理在消毒供应室管理工作中具有更高的管理效果,提高工作人员的满意程度,可以被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管理 消毒供应室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实时护理质控在危重症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危重症患者70例,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数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35例,常规组采用日常常规性护理,实验组实施实时护理质控,对比两组护理质控评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病情观察与急救药物)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采用实时护理质控后,实验组基础护理评分、健康教育评分、病情观察评分与急救药物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总满意率也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危重症患者实施实时护理质控能有效提高相关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病情观察以及急救药物四项评分,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改善其自身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实时护理质控 危重症 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应用有效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4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开展护理风险管理时间顺序,分为护理前组和护理后组,分析护理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对心血管疾病者开展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加强了患者护理质量和安全性。结论对于心血管内科重症病患,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工作,能够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心血管内科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之间收治于我院ICU科室的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采取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各50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护理中加入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可以使护理质量和满意度有效提升。

  • 标签: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 ICU护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科护理管理中开展人性化护理的作用进行探析。方法对2016年9月~2017年2月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117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护理方式不同分成探究组(67例)和对比组(50例),均给予积极对症治疗,对比组实施常规专科护理,探究组同时开展人性化护理,通过问卷掌握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度情况。结果探究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探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0%,高于对比组的80.0%,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有助于提高科室护理质量,且可提升患者满意度,临床意义重大。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骨科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在产科护理过程中人性化护理的具体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本文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11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5例。对对照组产妇提供常规的产科护理管理,对试验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内容,分别观察两组产妇护理前后心理焦虑、抑郁情况,以及产妇及其家属对产科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结果显示,两组产妇在护理后,SAS得分和SDS得分均有所下降(P<0.05),不过试验组产妇较对照组产妇下降更加明显(P<0.05),在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方面,试验组产妇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更高(P<0.05)。这表明,在产科护理中采用增加人性化护理管理内容,可以让产妇以一种积极乐观自信的心态来面对分娩及婴儿的诞生,改善产妇的负面情绪,提高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

  • 标签: 人性化护理管理 产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诊护理过程中采取风险管理对于提高护理质量以及降低护理风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224例急诊患者以及18名护理人员进行随机分组研究,按照所采取的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风险管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组患者分别为112例。风险管理组采取风险管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常规护理组采取常规管理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并对比风险管理组和常规护理组的护理质量、护理风险发生率以及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风险管理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基础护理、病历书写、应急措施以及各项风险评估的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风险管理护理人员发生护理差错、护理缺失以及护理投诉等风险的发生几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风险管理组换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108例(96.43%)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90例(80.36%),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诊护理的过程中通过采取风险管理的方式,不仅能够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提高护理服务的整体质量,更加利于患者所广泛接受。

  • 标签: 风险管理 急诊护理质量 护理风险
  • 简介:摘要: 目的:护理标识应用于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探析。方法:选取我院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7 月收治的 10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中应用护理标识。结果: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12% ,观察组 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 90% ,观察组 9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能降低护理风险,提升病患满意度,效果确切。

  • 标签: 护理标识 护理安全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标识应用于老年骨折患者护理风险管理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7年7月在我院入住的86例老年骨折患者自由组合后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选择临床上常规骨折护理方法,观察组的患者则是在常规护理的方法上进一步进行护理标识的风险管理方法。经过两种护理方式后,对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在护理过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没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风险事件发生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标识应用于老年骨折患者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并且在患者中收获到的满意度高,因此适用于临床上的推广。

  • 标签: 护理标识 老年骨折 护理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标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将我院在在重症监护室中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对A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安全管理,对B组患者应用护理标识进行护理安全管理。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差错事件的几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A组患者出现护理差错事件的几率高于B组,B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高于A组患者(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室患者采用安全标识来开展护理安全管理,能够大大提高护理工作的准确度,减少差错事件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护理标识 重症监护室 护理安全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护理管理在促进护士优质护理服务意识提高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68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签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采取护理管理的为观察组,不施行护理管理的则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护患纠纷及患者满意度情况,并进行对比与评价。结果观察组的护患纠纷发生率(2.9%)显著低于对照组(14.7%),患者满意度(100.0%)则明显高于对照组(85.3%),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护士展开护理管理,可在减少护患纠纷的基础上,充分促进患者满意度及护士优质护理服务意识的提高,值得重视。

  • 标签: 护士 优质护理服务意识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护理安全管理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有针对性的选择在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有100例患者,针对所有患者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两个组别,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各有50例患者。针对对照组患者所进行的是常规的透析护理方法,而针对观察组患者所进行的是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进行相对应的护理安全管理,针对两个组别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导管感染几率以及透析出血发生几率等一系列相关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对比。结果通过相关的研究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要比对照组患者有十分明显的提高,而导管感染发生几率以及透析中出血发生几率均都要比对照组患者有十分明显的降低,两者的比较差异十分显著,具备相应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切实有效的应用护理安全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提升血液透析室的护理质量,这种方法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深入应用和大力推广。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血液透析室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划分及护理质量标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护理管理是研究医院或医疗保健系统中护理工作特点和规律,对护理工作诸要素(人员、技术、设备、物资、信息、时间)等进行科学的计划、组织、控制、协调运行,从而使护理系统达到最佳运转状态,放大系统的功能,为伤病员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 标签: 护理管理 岗位职责 护理质量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门诊处方审核与点评分析,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为临床科学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从2017年1月至2017年2月随机选取500张门诊处方。由药师对处方调配情况进行审核监督,并由带教教师进行点评分析,从而对用药的合理性进行判断。结果500张门诊处方,审核时发现有28张存在不合规的地方,点评发现有32张不合规情况,发生率为12.0%。对60张不合规的处方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结论通过门诊处方审核能够及时发现不合理的门诊处方,再经过点评分析,能够对不合理的处方进行全面分析和判断,从而提高不合理处方发现率,提高门诊处方审核、调配规范化水平,建立顺畅的沟通管理渠道,不断促进合理用药水平的全面提升。

  • 标签: 门诊处方 审核 点评分析 合理用药 规范化 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患有高血压患者的社区门诊治疗中,将非洛地平与缬沙坦联合用药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我社区门诊于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92例高血压患者为主要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接受非洛地平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非洛地平基础上同时接受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结果本次研究共收集研究对象92例,对照组与研究组均为46例。研究组治疗后有效者24例,血压达到控制者21例,总体有效率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2=8.364,P=0.0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后平均收缩压为118.9±1.6mmHg,平均舒张压为79.2±1.16mmH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40.8±2.5mmHg,97.1±1.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0.042和59.957,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血压均无差异性。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的社区门诊治疗,同时接受非洛地平与缬沙坦治疗高血压效果优于单用非洛地平,该方案值得应用。

  • 标签: 缬沙坦 高血压 非洛地平 社区门诊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我院门诊抗菌药应用状况,结合实际情况评价我院使用抗菌药的合理性,为我院后期使用抗菌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收治区间为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的部分患者临床资料,并从中抽取5862张门诊处方,分析统计在上述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的类别、使用效率、使用频率以及联合使用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结果5862份药物处方中包括抗菌药物处方1751份(29.9%),未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有4111份(70.1%)。1751份抗菌药物处方中,仅有179份(10.2%)处方所使用的抗菌药物为不合理使用情况,且通过对我院门诊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统计分析发现,应用量最大的药物类别为头孢类药物,其占据了441份(25.2%)。结论我院门诊抗菌药应用情况较为合理,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合理的现象,因此,相关人员需要结合门诊患者实际情况,进一步规范门诊中使用抗菌药的情况,提高使用准确性。

  • 标签: 门诊 抗菌药 应用状况
  • 简介:摘要超说明书用药指的是药品在使用的过程中,其用法用量、适用人群、给药途径以及适应证等,不包括在FDA批准的药品说明书中的使用方法。目前我国针对超说明书用药尚无相关的法律规定,而2010年广东省药学会则制定了一部《药品未注册用法专家共识》,这是我国由专业学会发布的、针对超说明书用药而提供的第一部行业指导意见。而2013年四川省也发布了相关的专家共识,但都不具备法律效力。因此为了确保临床合理用药,本文即对妇幼保健院门诊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做了详细的研究和阐述。

  • 标签: 妇幼保健院 门诊 超说明书用药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门诊西药房调血脂药联合用药情况调查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调血脂处方共894张,分析联合用药的情况。结果调血脂药应用频率最高的药物分别为阿托伐他汀片460张,辛伐他汀片146张,血脂康胶囊111张,占总数的80.20%。联合用药处方27张,占3.02%。其中不合理联合用药处方2张,占7.40%。结论调血脂药物中他汀类药物的使用频率最高,联合用药的情况较少,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 标签: 门诊西药房 调血脂药 联合用药 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