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6 个结果
  • 简介:为了明确烤烟杯罩移栽对井窖环境水热和烟苗生长影响,田间试验条件下,以地膜移栽为对照,对比分析了杯罩移栽井窖内空气和土壤温湿度变化、烟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和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烤烟杯罩移栽井窖内空气温度略降低,空气相对湿度明显增加;杯罩移栽井窖底部日平均地温为15.61℃-22.20℃,比地膜移栽降低了8.30%-15.71%;杯罩移栽井窖底部土壤平均相对含水量为14.27%,地膜移栽为25.18%;红外温度成像分析表明:杯罩和地膜移栽在井窖区域红外成像温度无显著(P〉0.05)差异,但晴天时杯罩移栽在非井窖区域垄体红外成像温度显著降低。揭杯后,杯罩移栽烟苗叶片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和电子传递效率均降低。移栽4d,杯罩移栽烟苗总根长显著增加12.46%,根直径减小8.15%;移栽8d,杯罩移栽烟苗根体积提高9.29%。揭杯前后,杯罩和地膜移栽烟苗茎叶和根系干物质积累量差异不显著。烤烟杯罩移栽井窖内环境水热条件较为适宜,烟苗生长发育与地膜移栽较为一致,可作为地膜移栽替代技术。

  • 标签: 烤烟 杯罩 井窖式移栽 环境水热 生长
  • 简介:巴西是全球烟叶生产及贸易主要国家之一,然而每年烟叶加工会产生近35000t没有任何商业价值废料。许多副产品和废料可能具备循环利用潜力或用作农业土壤肥料;但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些物质化学成分和养分矿化作用。本课题研究了烟草加工废料(TPRs)回田处理可能性和农业用途,它们矿化作用以及能提供给植物养分。本研究在田间实施,使用32L容器装入Psamnent土壤,配置了排水收集器并在每个容器中耕种3株玉米。使用矿物肥料,家禽肥料,堆肥以及逐渐增加(0,7,5,15,30和60t/hm^2)粉废料和碎废料进行了18次施肥处理;还进行了碎废料及二对二矿物肥料补充(NP,NK,KP)试验,每项重复4次。

  • 标签: 养分循环 烟草加工 废料 土壤肥料 烟叶生产 矿化作用
  • 简介:为使设计残膜捡拾机适合山区垄作烟地、能实现自动仿形并有较高捡拾性能。设计了分段自动仿形梳齿安装架,分析得到弹齿最佳入土角范围为15°-45°。利用正交试验方法,以梳齿间距(横向A、纵向B)及机具行进速度(C)为研究对象,分析各因素对收膜率及积土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无垄地机具最佳结构为横向齿间距(90mm、70mm和50mm)纵向齿间距440mm,机具在低速(3.5km/h)状态下积土量较小,在高速(7.5km/h)状态下捡拾率提高。在有垄地最佳结构为横向齿间距(180mm、140mm和50mm),纵向齿间距为440mm,机具在高速(7.5km/h)状态下积土量较小,在低速(3.5km/h)状态下捡拾率提高。

  • 标签: 残膜捡拾机 仿形 正交试验
  • 简介:本文利用近红外光谱仪(NIR)结合偏最小二乘法,用漫反射方法测定了青烟叶中K、Ca、Mg三种化学成分,试验证明,MR可以用于测试青烟叶中这三种化学成分含量.

  • 标签: 近红外 青烟叶 化学成分
  • 简介:Tenax^RTA管富集采样,TurboMatrix热脱附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厂家生产烟用醋酸纤维素丝束(醋纤丝束)成品VOCs、丝束成品包装材料VOCs、丝束生产车间环境空气以及丝束生产原料进行了化学组成和成分研究,共检出丙酮、乙酸、苯系物、烷烃等多种物质;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方法,对正常丝束VOCs中主要物质进行了定量测定。为生产厂家评判正常丝束气味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甄别异味丝束及其来源提供了参考。

  • 标签: 气味物质(VOCs) 热脱附 气相色谱/质谱 毛细管气相色谱 醋纤丝束 卷烟
  • 简介:为了解河南烟区烤烟对氮素吸收分配情况,试验采用^15N分别标记基肥中铵态氮(^15NH4+)、基肥中硝态氮(^15NO3-)以及追肥氮方法研究了烤烟大田生育期内各器官中氮素吸收分配规律。结果显示:(1)在整个大田生育期烟株体内氮素积累量不断增加,其中旺长期增幅最大;烟株对土壤氮积累量显著大于肥料氮,且吸收氮素50%以上分布在叶片中;烟株根系对氮素积累在整个生育期都呈现持续增加趋势。(2)随生育期推进烟株各器官中积累肥料氮量占总氮比例不断降低;不同叶位间,叶片积累肥料氮占总氮比例一直是: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3)烟株在大田移栽后40d~60d期间为氮素积累强度最大时期,随后逐渐减弱,且生育后期烟株对肥料氮积累表现为负值,而对土壤氮吸收则表现出滞后性;烟株对基肥中硝态氮吸收能力强于铵态氮,对追肥中氮素吸收能力强于基肥氮。

  • 标签: 烤烟 ^15N 吸收 分配
  • 简介:为研究土壤特性对烤烟生长及其根际土壤生物学特征影响,在大田条件下,通过壤土掺沙和壤土掺泥处理,分析烤烟根际微生物群落和土壤酶活性变化。根际土壤微生物PLFAs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不同土壤处理中壤土各多样性指数都相对较高。微生物生长分析表明,壤土有利于以糖类、脂肪酸类、氨基酸及酚酸类为碳源微生物生长,掺沙后土壤则有利于以羧酸类、胺类为碳源微生物生长,掺泥后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则表现最差。土壤酶活性分析表明,蔗糖酶活性以壤土最高;过氧化氢酶活性为壤土掺沙﹥对照﹥壤土掺泥;脲酶活性为壤土掺泥﹥对照﹥壤土掺沙。综合认为,壤土特性条件下土壤通透性能好,烤烟根际微生物结构与功能多样性丰富,且有利以酚酸为碳源微生物类群繁殖,加之相应土壤酶活性协调,因而最有利烟草生长。生产上可以通过适当客沙或客泥来改良土壤,以改善土壤生物学特性,促进烤烟生长。

  • 标签: 土壤特性 烤烟 生长 微生物群落 土壤酶活性
  • 简介: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对卷烟包装材料中残留溶剂(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甲苯、乙苯等)进行分析,并讨论了各种条件对测定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4种残留溶剂线性范围分别为乙酸乙酯0.4~120mg/L,甲苯0.4~120mg/L,乙酸丁酯1.2~600mg/L,乙苯0.5~150mg/L,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为2.6%~3.1%,样品回收率为90%~95%;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该方法可用于一些卷烟包装材料中溶剂残留分析.

  • 标签: 顶空气相色谱 卷烟包装材料 溶剂残留
  • 简介:为测定卷烟滤嘴截留烟气中苯系物,建立了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定量测定方法。样品经120℃、30min静态顶空后,采用HP-INNOWAX柱分离和质谱检测,外标法定量。在优化条件下,该方法线性回归较好,相关系数r〉0.999,线性范围为0.08~4μg/mL,定量检测限为0.003~0.005μg/支;回收率在86.2%~102.8%之间;RSD小于5%。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灵敏等特点,适用于实际样品检测。

  • 标签: 静态顶空 气相色谱-质谱 苯系物 卷烟 滤嘴
  • 简介:在保持HXD出口叶丝含水率和温度恒定情况下,改变RCC循环风温度、RCC出口叶丝含水率、HXD负压、HXD蒸汽施加量、HXD工作风温、物料流量、HXD工艺气体流量7个加工过程工艺参数,采用同时蒸馏萃取结合气相色谱及气质连用技术、内标法定量,测定了HXD出口叶丝21种中性香味成分、10种酸性香味成分、9种碱性香味成分,采用连续流动法测定了烟丝常规化学成分,结果发现:(1)7个加工过程工艺参数变化对烟丝常规化学成分含量、中性香味成分含量、酸性香味成分含量、碱性香味成分含量和香味成分总量影响不同。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变化较小,各种香味成分含量变化较大。(2)RCC出口烟丝含水率、HXD负压、HXD工艺气体流量以及HXD工作风温对香味成分变化幅度影响较大,为保证卷烟质量稳定,应着重关注这4个过程。(3)总结得出了获得最大香味成分含量最佳工艺参数。

  • 标签: HXD 叶丝 香味成分 工艺参数
  • 简介:采用程序升温脱附(TPD)实验技术测定了β-苯乙醇在5种多孔材料上TPD曲线,并估算了它们脱附活化能。同时还讨论了多孔材料孔径结构和表面性质对β-苯乙醇吸附结合力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β-苯乙醇在多孔材料上脱附活化能(kJ/mol)由低到高依次为:B型硅胶(46.90)、SBA-15分子筛(56.16)、A型硅胶(67.92)、MCM-41分子筛(86.16)和XF型活性炭(91.87);(2)除XF型活性炭外,吸附剂表面酸性基团增加有利于增强其对β-苯乙醇吸附结合力,β-苯乙醇在吸附剂上脱附活化能随吸附剂表面酸性基团含量升高而增大;(3)与其它几种多孔材料相比,XF型活性炭与β-苯乙醇之间因存在π键吸附使得吸附作用力增强,脱附活化能也较高。

  • 标签: 活性炭 硅胶 分子筛 Β-苯乙醇 TPD 脱附活化能
  • 简介:对烟草内生细菌来源、数量动态变化、与青枯病抗性关系,以及内生细菌防病和促进种子萌发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烟草内生细菌可来源于种子内部,在烟草不同生育期,抗病品种中内生细菌总数量以及对青枯病菌具有拮抗作用内生细菌数量均高于感病品种,部分内生细菌具有促进烟草种子萌发和防治烟草青枯病作用。

  • 标签: 烟草 内生细菌 青枯病 生物防治
  • 简介:为开发新生物源抗烟草花叶病毒(TMV)剂,对合成5种壳寡糖膦酸酯进行了抗性盆栽试验研究,通过心叶烟鉴定发现,5种药剂对TMV都具有显著抗病效果,其中浓度为200μg.mL-1COS-P-3处理效果最佳,达到了90.79%枯斑抑制率,分别比市售药剂二(辛基胺乙基)甘氨酸盐和宁南霉素提高51.8%和24.0%,显著提高了预防效果。用筛选出抗病毒剂处理豫烟5号,烟草叶片叶绿素含量比接种对照明显提高,而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果表明,新型壳寡糖膦酸酯COS-P-3通过诱导烟草防卫反应、提高防御酶活性,保护叶片中叶绿体合成,从而减轻病毒侵害。

  • 标签: 烟草花叶病 壳寡糖膦酸酯 抗性 防御酶
  • 简介:为明确烟草类型及贮藏环境对烟叶氮氧化物形成影响,利用真空干燥器设置了密闭环境,检测和分析了不同烟叶类型、贮藏温度和时间及含水率条件下环境中气态NOx(Nitrogenoxides)含量差异。结果表明:贮藏过程中烟叶形成氮氧化物以NO为主。相同贮藏条件下,白肋烟产生NOx浓度高出烤烟约9倍。当贮藏温度从10℃提高到50℃,处理48h后白肋烟样品产生NO和NO_2浓度逐渐升高。白肋烟经过50℃贮藏2h后,即可检测出NOx,且随着处理时间延长NOx浓度不断增加。相同贮藏温度下,含水率高于18%烟叶产生NO和NOx浓度与含水率11.03%和12.29%相比显著降低;烟叶隔离加入活性炭后,烟叶贮藏环境中NOx浓度显著降低。研究表明,贮藏环境控制可以抑制和减少烟叶本身氮氧化物产生,从而减少贮藏过程中烟叶TSNA形成。

  • 标签: 烟叶 贮藏温度 含水率 氮氧化物
  • 简介:【目的】为研究不同材料来源生物炭对植烟土壤碳库及烤后烟叶品质影响。【方法】以云烟97为研究对象,于2013年在陕西汉中进行大田试验,试验设置四个处理:T1常规施肥;T2(T1+花生壳生物炭600kg/hm^2);T3(T1+稻壳生物炭600kg/hm^2);T4(T1+麦秸生物炭600kg/hm^2)。【结果】(1)施加生物炭后,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土壤水溶性碳、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土壤碳库指数显著增加,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下降。(2)施加生物炭能降低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降低烟叶钾氯比、糖碱比,但可以增加烟碱含量,提升烟叶两糖比。(3)花生壳生物炭对土壤易氧化活性有机碳含量和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提升效果最好,对土壤改良效果明显。同时,也提高了烟叶钾含量。(4)麦秸生物炭显著地增加了土壤全碳含量,但也增加了烟叶烟碱含量,对烟叶品质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结论】施用生物炭有利于活化土壤碳库,但不同材料来源生物炭对烟叶品质影响不同。

  • 标签: 生物炭 土壤碳库 烤烟 品质
  • 简介:基于"关键成功因素-关键绩效指标"法(KSF-KPI),从对烟草部门依存度、盈利能力、社员收益三方面,设计了合作社自我发展能力评价体系,并以湖南省烟农合作社为例开展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湖南省烟农专业合作社自我发展能力总体较好,对烟草部门依存度比较紧密,社员人均种烟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收入水平,但合作社资产回报率均值较低。评价结果与当前烟农专业合作社实际情况基本吻合,说明该评价体系设计合理。

  • 标签: 农民专业合作社 烟农专业合作社 自我发展能力
  • 简介:针对在建立烟草中还原糖、总糖、总碱和游离氯分析模型时出现模型转移问题,用离散小波变换细节信息重构近红外光谱,建立了具有良好转移性能近红外分析模型.通过考察不同小波基和离散小波变换阶数选择对近红外分析模型及模型转移性能影响,找到了一些较优小波变换参数.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小波变换在消除干扰信息同时不引入新干扰因素,并且能够同时进行扣除基线和滤噪计算,应用于近红外光谱前处理时具有突出优点,是提高近红外分析模型转移性能一种有前途技术.

  • 标签: 近红外光谱 小波变换 模型转移 烟草
  • 简介:本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001年湖北白肋烟样品中7种多酚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了白肋烟生长、采收、调制期间多酚含量变化规律.结果发现,下部白肋烟多酚含量在采收前已达到顶峰,上部白肋烟中多酚在生长过程中逐渐积累,其含量在调制初期达到最高,超过中部和下部烟叶含量.调制开始3周内白肋烟中多酚含量急剧下降,减少80%以上,随后下降趋势变缓,不再发生剧烈变化.调制前绿原酸类成分在多酚中含量最高,芸香苷等成分次之,莨菪亭等成分最少;当调制结束时,芸香苷含量在多酚中变为最高.此外,对绿原酸3种异构体在白肋烟生长、采收、调制期间含量变化也进行了对比分析.

  • 标签: 采收 白肋烟 生长 多酚 酚含量 调制
  • 简介:本文提出了一种适合云南烟草行业需求预测方法体系,构建了优化回归预测模型和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云南省卷烟需求量进行预测:在数据处理阶段,对价值量指标进行CPI还原;在指标选择阶段,运用时差相关分析和简单相关分析确定宏观经济指标;在模型构建阶段,运用先行两期宏观经济数据预测当期卷烟销量,并运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回归预测模型和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权重;在对模型稳定性评价阶段,以建模预测结果平均相对误差及置信度为基础,构建了一套适合云南卷烟需求预测模型评判标准,并根据云南实际对模型稳定性进行评价。

  • 标签: 组合模型 卷烟 需求预测
  • 简介:为研究硝态氮含量对调制后烟叶高温贮藏过程中TSNA形成影响,设计白肋烟田间施氮肥量试验、室内对烤烟烟叶添加不同浓度硝酸盐试验,并对白肋烟和烤烟叶片和烟梗分别取样,得到硝态氮含量差异较大样品。将样品在高温(45℃)条件下贮藏15d,以在低温(10℃)条件下贮藏作为对照,测定所有样品硝态氮和TSNA含量。结果表明:烟叶中硝态氮含量与施氮量呈正相关;新调制烟叶硝态氮含量与TSNAs相关性较小,在高温贮藏15d后,其相关性显著增加,烟叶硝态氮含量与高温贮藏期间TSNAs增加量呈显著正相关;白肋烟和烤烟均表现出烟叶主脉中硝态氮含量远高于叶片,高温贮藏15d后,主脉TSNA增加量显著高于叶片;在人工添加硝酸盐试验中,随添加硝酸盐量增加,烤烟烟叶硝态氮含量及高温贮藏后TSNA含量显著增加。以上说明硝态氮含量与高温贮藏过程中TSNAs形成有密切关系,通过农业措施降低烟叶硝态氮积累是减少贮藏过程中TSNA形成有效途径。

  • 标签: 烟草 硝态氮 TSNAS 高温 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