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据前苏联学者研究,鲤鱼肠的前部能分泌尿素酶,通过尿素酶鲤鱼可以直接利用尿素。吴遵霖等在研究过程中也分析到:某些畜禽、鱼类通过自身或肠道微生物分泌的尿素酶水解尿素成碳胺,再被肠道微生物作为氮源合成菌体蛋白质,进而被肠道消化吸收。由此看来,尿素酶的存在与否和鱼类能否利用尿素有很大关系。为此,我们于1998年7月23日—8月7日分别对草鱼、鲤鱼、鲫鱼、团头鲂、罗非鱼的肠道尿素酶进行了检测。

  • 标签: 鱼类 肠道 尿素酶 尿素利用 检出率 非蛋白氮饲料添加剂
  • 简介:近日,南海水产研究所鱼病室副研究员徐力文在海南陵水新村港鱼排采样发现.网箱养殖的多种石斑鱼苗都有较为严重的肠道粘孢子虫病。目前除东星斑暂未发现此病,龙胆、珍珠龙胆、老虎斑和钻石龙胆上都检测到肠道粘孢子虫病,且对养殖量最大的珍珠龙胆危害最重。

  • 标签: 粘孢子虫病 肠道 石斑鱼 水产研究所 防治 网箱养殖
  • 简介:将自然感染的藏仔猪12头随机分为2组,第一组用阿维菌系注射液治疗,第二组用盐酸左旋咪唑治疗作为对照。结果表明,注射阿维菌素试验藏仔猪用约5d后对线虫虫卵减少率为84.6%,10d后对线虫虫卵减少率为100%:注射左旋咪唑试验组用药5d后对线虫虫卵减少率为83.7%,10d后对线虫虫卵减少率为98.0%。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

  • 标签: 藏仔猪 阿维菌素 胃肠道线虫
  • 简介:将初始体质量(0.42±0.05)g的杂交鲟(Acipenserschrenckii♀×A.baerii♂)仔鱼饲养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投喂添加0(G1)、0.25%(G2)、0.5%(G3)、0.75%(G4)和1.0%(G5)L-丙氨酰-L-谷氨酰胺(L-AG)的5种等氮饲料,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500尾鱼,研究L-AG水平对杂交鲟体成分和十二指肠形态的影响。56d的养殖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0.25%和5.0%L-AG对全鱼粗蛋白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但添加0.75%和1.0%L-AG显著提高了全鱼粗蛋白含量(P〈0.05)。添加0.25%~1.0%L-AG对全鱼水分、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25%~1.0%L-AG对肠道绒毛高度、微绒毛高度和肌层厚度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结果表明:外源补充0.75%~1.0%L-AG可显著提高杂交鲟仔鱼粗蛋白含量,但添加0.25%~1.0%L-AG对十二指肠形态不产生显著影响。

  • 标签: 杂交鲟 L-丙氨酰-L-谷氨酰胺 体成分 十二指肠形态
  • 简介:在15±0.5℃条件下,向初始体质量为(21.00±2.00)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asSelenka)体内注射400μL(质量浓度为1.2mg·mL-1)几种免疫增强剂(黄芪多糖、枸杞多糖、黄柏提取物、苦参提取物、党参提取物、菊粉、天蚕素、神曲提取物、山楂提取物),第1、3、5d时测定仿刺参肠道消化酶活性,第5d时制作前肠组织切片,研究不同免疫增强剂对仿刺参肠道消化酶活性及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注射免疫增强剂后第3d,菊粉组仿刺参肠道蛋白酶活性最高,达15.16μg·g-1·min-1,与对照组7.07μg·g-1·min-1差异显著(P<0.05),而黄柏提取物抑制了蛋白酶活性;神曲组淀粉酶活性达72.57U·dl-1,与对照组(53.2U·dl-1)差异显著(P<0.05);菊粉和山楂提取物对仿刺参肠道纤维素酶活性影响显著(P<0.05),其他处理组与对照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黄芪多糖组褐藻酸酶活性最高,达2.06μg·g-1·min-1,其次是菊粉组。在养殖试验期间淀粉酶比活力变化趋势较稳定,纤维素酶次之,褐藻酸酶和蛋白酶变化幅度较大。各种免疫增强剂对仿刺参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不同,黄柏、苦参提取物损伤了组织结构,而黄芪多糖、菊粉等促进了细胞分泌。

  • 标签: 免疫增强剂 仿刺参 消化酶 肠道组织
  • 简介:水产战线上的同志知道,尼罗罗非鱼是池塘增产的一个优良品种。然而,根据我们近三年来搞这条鱼的试验和观察,发现它还具有四项特殊的功能

  • 标签: 尼罗罗非鱼 功能 草鱼 鲤鱼 混养 发病率
  • 简介:利用生物膜净水原理研制的GHJ-Ⅰ型生物包具有净化水中氨氮、亚硝酸氮,将其转化为毒性较小的硝酸氮的能力。在水温17-19℃、溶氧5.2-7.4mg/L、pH7.23-8.48条件下,容积19L的生物包培养熟化时间为15d,平均处理氨氮和亚硝酸氮的能力为2.5g/d。

  • 标签: GHJ-Ⅰ型净化生物包 水处理 氨氮 亚硝酸氮
  • 简介:本研究选用了12窝0-56d仔猪,随机等分成17、21、28、35d断奶4个处理组(处理1、2、3和4),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1窝仔猪。试验期间,实行三阶段饲养,7d开始补饲,7~28,29~42,42~56d分别采食日粮Ⅰ、Ⅱ、Ⅲ。处理1、2、3、4分别于18、22、28、36、22、28、36、43、28、36、43、50和18、22、28、36、43、50d剖杀每次每个重复1头,共计54头。剖杀取得的十二指肠、空肠前段、空肠后段和回肠样品用于测定仔猪肠粘膜水解酶、糖原和上皮间淋巴细胞(IEL)、杯状细胞(GC)数。

  • 标签: 淋巴细胞 断奶日龄 水解酶 仔猪 肠道粘膜 上皮
  • 简介:农家乐是乡村旅游的主要接待场所,而鱼类则是消耗较大的食材种类。农家乐可充分利用土地与客源优势,采用沟渠养鱼法进行鱼类养殖或活鱼储存,以适应游客需求变化。同时,沟渠还能通过水生植物种植、鱼虾投放、淤泥利用等方式使之具有观景、娱乐、施肥等作用,大大提升沟渠养鱼法的经济效益。

  • 标签: 农家乐 沟渠养鱼 功能延伸
  • 简介:南极磷虾Euphausiasuperba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单种生物资源之一,对维持南极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重要作用。自从挪威开始规模化高效开发南极磷虾资源,促使南极磷虾年捕捞产量由最初的10万~12万t跃升至20万t以上。伴随中国、智利等国家关注并加入南极磷虾资源开发队伍,新一轮的南极磷虾资源开发竞争正在展开。确立我国在南极磷虾资源开发中的大国地位,维护我国极地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的国家权益,是当前面临的突出任务。本文通过综述南极磷虾种群特征与资源分布,回顾南极磷虾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总结目前南极磷虾的生产现状,分析南极磷虾的生态地位和贡献,提出南极磷虾管理要求与趋势,以期为提高我国南极磷虾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国家话语权提供借鉴与参考。

  • 标签: 南极磷虾 资源 开发 管理
  • 简介:广西是国家海洋局确定的4个省级海岛保护规划试点之一。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岛保护规戈惨通过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广西海洋局组织的专家评审。根据该规划,广西海岛将被划分为7大功能区,它们分别是北海涠洲岛、斜阳岛海岛功能区,钦州湾海岛功能区,防城岛港湾海岛功能区.

  • 标签: 广西壮族自治区 功能区 海岛 国家海洋局 保护规划 专家评审
  • 简介:硬酯酰辅酶A脱氢酶(Stearoyl-CoADesaturase,SCD)是参与脂肪酸脱氢反应的限速酶和关键酶,此酶编码基因SCD对增加膜磷脂的不饱和脂肪酸成分,提高细胞膜在低温下的流动性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是抗寒过程中的关键基因成员。本研究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AmplificationsofcDNAEnds,RACE)克隆了鲤(Cyprinuscarpio)脑组织CcSCD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该基因在低温(6℃)和常温(23℃)条件下的转录表达差异,对其蛋白编码序列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显示,CcSCD基因cDNA全长2618bp,包含一个由32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长度为975bp的阅读框(ORF);蛋白分子进化树显示鲤的SCD和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a)的SCD蛋白同源性最高,相似性达88%;实时荧光定量结果表明,低温刺激下(6℃),CcSCD基因表达水平是常温条件下(23℃)的13.9倍,差异非常显著(P〈0.01)。本研究旨在为今后构建表达载体,通过遗传操作等研究手段鉴定其抗寒功能奠定基础。

  • 标签: 硬酯酰辅酶A脱氢酶 低温 荧光定量PCR
  • 简介:以施氏鲟(Acipenserschrencki)为实验对象,探讨自组中药方剂(复方A)水煎剂对鲟鱼体内部分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将1+龄施氏鲟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每日按1.1g·kg-1体质量口灌给药,连续7d。给药结束后,每组取10尾鱼高温30℃热刺激2h后,与常温22℃实验组共同采样,测定鱼血浆中蛋白含量、白细胞吞噬及6种组织中溶菌酶活性。结果表明:连续7d口灌复方A有效提高了施氏鲟血浆中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及6种组织中溶菌酶活性,促进了白细胞吞噬作用;在高温应激条件下能调节机体做出快速应激反应,但在高温条件下对部分组织中溶菌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标签: 复方A 施氏鲟 非特异性免疫 影响
  • 简介:利用腹腔注射链球菌Streptococcussp.的方式制造链球菌胁迫模型,研究了链球菌胁迫对体质量(100±10)g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生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罗非鱼感染链球菌后血清尿素氮、肌酐含量以及肝脏溶菌酶、谷丙转氨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均下降,与0h组差异显著,表明链球菌感染后罗非鱼体内的免疫水平降低,抗氧化水平降低,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下降。

  • 标签: 链球菌 罗非鱼 生化指标 免疫指标
  • 简介:选取21日龄杜大长断奶仔猪30头,研究添喂酪蛋白酶解物对断奶仔猪免疫功能和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仔猪血清中IgA、IgG和IgM的水平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5.85%(P〈0.01)、2.04%(P〉0.05)、7.89%(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仔猪血清补体C3、C4水平的差异不显著;对照组和试验组仔猪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4.19%、22.52%,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仔猪的日增重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

  • 标签: 酪蛋白酶解物 仔猪 生产性能 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