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5 个结果
  • 简介:冰封同志:收到大作并。有关石民的情况,我曾查过鲁迅先生日记,除你查到的之外,还有多处。1934年5月17日,让与石民之散文小诗译稿(指波特莱尔的《巴黎之烦恼》);1935年1月30日,记有得谷非,附石民笺;l月31日,复石民。1936年1月21日,往生活书店取版税,又石民者四十元;7月19日,收生活书店补版税,又石民者十五元。

  • 标签: 胡风 梁遇春 图书出版 波特莱尔 《骆驼草》 《恶之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乡愁是什么?对于故乡的眷恋而已。从古至今,这种眷恋无可替代——有惆怅、心酸与无尽感触,也有思念、追忆、激励与无限希望。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中,因为乡愁,我们听到了汉乐府的《悲歌》“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 标签: 乡愁 眷恋 《悲歌》 汉乐府 故乡
  • 简介:《四川文学》杂志之于我,有着特别的情缘。它先前是以魅力吸引我做了热心的读者,痴心的习作者。后来热忱地召唤我做了其中的一员,直到职业生涯的终点站。这样的缘分对我是幸遇,让我由外到内感知它的品格,尤其感悟到它传承的精神内涵:对生活、对文学事业、对读者、对作家和作者的那一片真诚。

  • 标签: 真诚 主编 怀念 四川文学 职业生涯 精神内涵
  • 简介:基于社会飞速发展和科技的迅猛进步,微日益成为影响较广的传播媒介,而这种发展,这对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而言是把双刃剑,如何正确引导的研究和实践经验相对不足,因此笔者写本文分析微平台的特点,带来的管理困境,以及怎样引导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 标签: 微信特点 引导 汉语学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剧宣二队的全体同志们:你们元月二十日的航,我此刻接到了,我非常的高兴。抗战已五年有半,你们在战地足足工作了五年,你们的成绩自记录在战地民众及士兵同志的心底,你们的辛苦,我们也是时常想像着,而且籍以为我们自己的鞭策的。

  • 标签: 一封信 中国万岁 戏剧艺术 胜任愉快 中华剧艺社 国艺
  • 简介:克珠群佩主编啦:您好!谢谢您在《西藏文学》创刊30周年之际,特地打来长途电话向我约稿,甚感欣慰。说心里话,我这些年每次收到编辑部给我邮寄来的《西藏文学》,我总是欣喜异常地捧在手上翻阅,使我一次又一次地神游我为之工作过近40

  • 标签: 西藏文学 编辑部工作 副主任 试刊号 组织部 约稿
  • 简介:文老师:好久好久没有听到您的声音了,也好久好久没见到您的面了。如今,您还好吗?彷佛还是昨天的事,而一转眼,您已离开我们即将一年了,时光飞驰之速,令人惊悚啊!向您报告,自您走后,您最爱的葡刊并没有任何改变,仍然每期按时出刊。只是,只是,一切彷佛又都起了变化,这要从何说起呢?

  • 标签: 教师 师生关系 诗歌 教育改革
  • 简介:1932年,鲁迅在编辑他和许广平的通信--时,曾在第34封后注明"其间当缺往来信札约共五六封".这"其间",是指1925年7月9日到7月29日(或30日)的这段时间.根据的原>(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6月版)以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月版),在这段时间里,包括7月13日许广平致鲁迅,7月15日鲁迅致许广平信,7月15日许广平致鲁迅,7月16日鲁迅致许广平信,7月17日许广平致鲁迅.但还有一封尚未被收入进来,这就是鲁迅1925年7月27日日记中所记的"得许广平信并稿"的那封,也可称之为第六封.原信内容如下:

  • 标签: 《两地书》 书信 鲁迅 许广平 文学研究 现代文学
  • 简介:第一部一影清:昨夜饮酒逾量,今晨拂晓即醒,无师自通地做出一首香艳的情歌,班门弄斧,乞加斧削,到底成诗与否,尚希见告。少年人到底是少年,枯燥的心总难免沾些朝露,倘编辑先生以为成诗,则用以填《北新》空白可也。但弟自己无甚把握,所以请“勿要客气”(这句苏白,说得不错)。酒意尚在,焉能多说?肃此,敬请总编辑先生总安

  • 标签: 梁遇春 《骆驼草》 毛边纸 无日期 大学图书 《十日谈》
  • 简介:亲爱的读者:如今我将三十多年前所写的一部长篇小说《长夜》送到你们面前,请你们在工作闲暇的时候读一读。请你们在欣赏之余,给予批评。我顺便将关于这部小说的若干问题,以及我的一些创作愿望在解放后未能实现的憾事,在这封长信中告诉你们,使你们更容易了解这部小说,同时也了解我在创作道路上的部分经历。我

  • 标签: 一封信 创作道路 《李自成》 我将 极左思潮 吴佩孚
  • 简介: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很高兴能成为你们的孩子。2000年4月9日,我来到人世。在这十年里.你们给了我很多很多.让我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长成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我们每天生活在一起,快乐、宁静而充实。

  • 标签: 妈妈 小学生 三年级 孩子
  • 简介:主编先生:近好。贵刊登载的两文都已看到。对于“文革”那荒唐岁月中发生的往事,说起个人的恩怨来真是没完没了。譬如在当时搬迁后邻里纠纷的事儿,也常听说过,住在同一个单元里,难免会引起一些争执。最悲惨的是有个工友在调整住房后,其年幼的女儿,竟被原先住户的儿子所凌辱。许久以来在有些吹捧钱钟书和杨绛的文章中,早已用某些不实之词对我们进行攻击。从杨绛那篇大肆诬陷的文章发表后,为了说明当时的实情,肖凤写了《林非被打真相》,我也写了《我被钱钟书殴打的前后经过》。此后就陆续出现了一批争论性的文章,其作者有的是认识的,有的却不知道是何许人也。像传记文学作家陆仁先生,就曾读到过他的不少文章。而萧为这名字却从未听说过,总是钱钟书弟子的化名,学生替老师执言,该说是人之常情。不过本来似乎是无仇无怨的,何必在字里行间充满了谩骂的话语?

  • 标签: 书屋编辑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月28日,湖北省楹联学会网站、微平台工作会议冒着大雪在武汉召开。常务副会长皮治洪、副会长李福林、柯丹、陈佐松、秘书长李家玉、原副秘书长邹立和荆楚联坛微公众平台各版编辑参加会议。

  • 标签: 楹联学会 湖北省 网站 武汉 高科技 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