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是一项学术史研究,通过重温和比较林耀华先生三次赴凉山彝族地区的考察研究,来探寻他所思考的民族地区现代转型的经验与问题,以期有益于拓宽“藏彝走廊”的研究思路。林耀华在1943年初访凉山时,注意到彝族社会的头人、等级制和声望竞争的特点。这些特点曾经为明清时期的国家控制所利用,国家通过将头人收编为土司来驱使其按照国家意志征服其他夷部。而等级制的内在封闭性也形成凉山现代改革的困境。林耀华在20世纪80年代的考察中发现,经济发展有可能是改变凉山社会精神结构和社会结构的突破口。而在这个过程中,地方市场的发展仍需依托于政治关系来运行。

  • 标签: 藏彝走廊 凉山 城镇 市场 声望竞争
  • 简介:随着时代的发展,祠堂作为承载着我国特有民俗的传统建筑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迁。韶关市浈江区新韶镇的祠堂,由于村民宗族意识淡化,政府侧重于经济发展,媒体关注度薄弱导致祠堂修复资金缺乏,祠堂功能日渐弱化,使其保存现状堪忧。为更好的协调新型城镇建设与祠堂保护的关系,达到相互促进的效果,应该掌握现存祠堂状况,增强祠堂保护意识,完善祠堂管理,创新祠堂存在形式。

  • 标签: 新韶镇 祠堂 新型城镇化 保护
  • 简介:在全球信息和高等教育大众的趋势下,高职教育国际已成必然的趋势。本文基于山东旅游职业学院与南澳职业技术学院(TAFASA)的国际化合作项目之教师职业资格证(TAE-IV)培训,介绍澳大利亚教师资格证培训的内容与特点,从国际的角度提出课程设置、课程标准、课程评价、师资培训、校企合作、合作办学等建议,以期吸取澳大利亚先进教育内容和理念丰富高职教育国际研究资料,为我国高职教育国际提供有益参考。

  • 标签: 职业教育 师资培训 高职教育 国际化
  • 简介:甘孜州整合国家、省有关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广东对口援建资金、成都市对口援建资金也成为标准乡镇卫生院建设的“资金池”,概算总投入11.93亿元。综合考虑服务人口、服务半径等因素,规划建设覆盖325个乡镇的334个标准乡镇卫生院。按照国家和四川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关于“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的要求,到2017年甘孜州基层首诊率要达到80%以上。

  • 标签: 乡镇卫生院 标准化 甘孜州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县市 服务半径
  • 简介:关于当代中国公众民主观念的成因,目前学术界存在理性主义与文化主义两条大相径庭的解释路径。前者采取"增量"视角,强调作为观念变迁动力机制的现代的重要性;后者采取"存量"视角,聚焦政治文化延续性对于观念的制约功能。长期以来,泾渭分明的"理性—文化"二分法带来了研究路径的分野,但事实上经济增长、社会变迁、政治发展所代表的"理性增量"与传统政治文化所代表的"文化存量"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公众民主观念生成和演变的宏观结构,问题的关键在于寻找其背后的中观机制。本文认为,理性与文化因素均需借助社会学习、政治传播等政治社会机制才能对公众施加影响,因此以学校教育和大众媒介为核心的政治社会过程至关重要。对人教版第十一套中小学政治教科书和2002~2014年《人民日报》的分析表明,当代中国政治社会过程中"理性增量"和"文化存量"并存,两者的相互对冲塑造着转型期政治文化的基本面貌,当代中国公众民主观念的形成归根结底是一种介于"理性与文化之间"的发生学。

  • 标签: 民主观念 现代化 政治文化 政治社会化
  • 简介:对于阶级斗争,传统马克思主义习惯于从唯物史观的决定论角度加以理解和解释,强调阶级斗争史观与唯物主义史观的一致性。事实上,阶级斗争也是一种伦理诉求,带有强烈的主观意志色彩。这种伦理诉求是否具有现实性、正当性需要接受历史的检验和校正。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物理原理,实际构成了阶级斗争史观的物理视野,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学原理构成了阶级斗争史观的伦理视野;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中,需要同时把握物理与伦理两种视野,实现物理与伦理两种价值的历史整合。在中国近现代革命的历史上,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为探索和实践两种价值的整合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

  • 标签: 阶级斗争 唯物史观 伦理视野
  • 简介:武汉市天兴洲是1998年洪水之后移民建镇政策下出现的长江岛屿型村镇转型的典型代表。十几年来,受移民政策影响,天兴洲绝大部分村民迁往武汉市区并在移民新村聚居,天兴洲的定位随之发生了巨大转变,即,从传统农田保护区转变为郊野公园,经济开发主体和产业结构明显调整,生态旅游等服务业增长,农业内部也向多元发展,乡村空间结构深刻改变。但天兴洲的转型还面临着多重困难,不仅受制于自然条件和资金支撑不足,还表现为基层工作被动、资源配置错位和新的社会不公。这既需要天兴洲村民自身的承担和付出,也需要各级政府不断完善移民政策。

  • 标签: 天兴洲 灾区 移民 城镇化 转型
  • 简介:2016年12月18日"第四届中国世界城市史论坛"在杭州召开。本次论坛由杭州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与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合作举办,论坛主题是"全球视野下的中西城市史:城市发展与治理"。本次论坛共收到论文18篇,其中中国城市史5篇,世界城市史13篇,涉及中外城市的城市群、城市社区、城市的更新与改造、城市环境、教育与娱乐、城市族群与移民社会、慈善与医疗等问题.

  • 标签: 全球化视野 城市史 论坛 世界 中国 综述
  • 简介:张秋梅陈睿在《中国藏学》2017年第3期上发表文章,藏传佛教法器的神圣性及象征性意义在其信仰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藏传佛教法器消费无论是在寺院、僧尼,还是在藏区民众的消费中都占有相当的比重。藏传佛教法器市场已经形成一个稳定的市场模式,具备一般商品贸易的基本特征。法器市场的发展满足寺院、僧尼和信众的宗教需求,为推动藏族优秀文化传承和发展以及促进民族交流等诸多方面作出了贡献,体现了藏区社会向现代开放性社会转型的历史过程。

  • 标签: 市场化模式 藏传佛教 法器 武侯祠 成都市 调查
  • 简介:一引言由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普及,文献类历史数据库的便捷性、整合性和全面性,历史学者在研究中使用数据库的情况日渐普遍。作为搜集史料的一种方法,历史学者一般能熟练地在各种全文数据库进行关键词检索,尤其是把古籍材料变成电子文本的数据库。然而,对于其他可用于研究的数据库,大多数学者是陌生的。

  • 标签: 人物传记 资料库 数据化 历史数据库 历代 中国
  • 简介:2016年8月,正定古城墙修缮工程施工中,于西城墙内城门南侧发现东天宁寺住持容公长老塔铭和晦岩禅师欢公行业残碑。“东天宁寺住持蓉公长老塔铭”刻于元至治二年,记载了天宁寺住持容公长老的生平,它的发现,为正定天宁寺、邢台开元寺的研究增添了新的实物资料。普寺,正定史志不见记载,“晦岩禅师欢公行业”残碑的发现,可补志书之缺。

  • 标签: 河北正定 东天宁寺 容公长老 塔铭 普化寺 晦岩禅师
  • 简介:在新型城镇战略引导下,我国城市正从GDP导向的发展模式向幸福感为导向的可持续模式转变。城市规划迎来新的改革时期和创新需求,与此同时,中国总体城市设计也进入了历史之交时期。试图在新型城镇背景下,从总体城市设计的现实问题和价值认识出发,探索新型总体城市设计的研究重点,并在武义县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实际应用中,通过城市公共领域的设计,提升城市吸引力,助推武义从工业城市向旅游城市转变。并以实施为导向,通过成果转译将“设计”转化为“项目”,传递到各层次规划中。

  • 标签: 三重价值 公共领域 成果转译 差异管控
  • 简介:“十三五”时期,中国进入城市群发展新阶段,以部分省会城市为代表的特大城市的发展特别引人注目。以南京为例,探讨特大城市“十三五”发展的新思维与目标愿景。特大城市发展的新思维,突出表现为“四个转变”,即从单向度的“规划主导”目标增长逻辑,向立体的“治理导向”发展秩序梳理转变;从单线性的“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与“增量规划”并重并行转变;从单维度的“载体空间规划”,向注重“时空流动性”的功能区块规划转变;从单元的“五年规划”,向衔接2030城市总体规划以及中长期城市愿景转变。

  • 标签: 特大城市 十三五 新思维 目标愿景
  • 简介:“互联网+”时代,新的要求、新的理念、新的技术给博物馆藏品数字化工作提出了更多维度的要求。博物馆在数字化工作中引入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众包模式,通过网络汇集大规模人力以并行“运算”的方式处理相关数据,进行考古研究,运用得当能够大幅度节约经费,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加快研究进度。众包模式在数字考古、文物古籍数字、藏品征集等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时间成本工作方面,将会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手段和方法,成为推动文博事业向前发展的又一助力,成为拓宽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的另一种特殊渠道。

  • 标签: 众包模式 博物馆 藏品数字化 MicroPa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