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部肌健损伤患者实施科学护理后的功能恢复效果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74例手部肌腱损伤患者作为对象,根据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临床一般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采取科学护理及康复指导,对比两组患者手部功能恢复情况,对比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手部功能恢复较好,且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手部肌腱损伤的患者实施临床综合护理至关重要,有助于恢复患者手部肌腱功能,手指伸屈功能得到改善,有助于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手护肌腱损伤 临床护理 功能恢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内容摘要】手是人的第二大脑,人们最初通过它来接触世界、认识世界。小班正是发展手部精细动作的关键时期,这样的现象被专家所关注,认为从小班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以游戏、教学活动为主体进行专门指导、总结经验,有效提高手指灵活性,为进一步发展手眼协调能力做准备。

  • 标签: 小班幼儿  精细动作   发展
  • 简介:目的总结人工真皮治疗手部热压伤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术前做好心理疏导,抬高患肢以减轻肢体水肿,创面保持清洁干燥;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患肢制动,指导功能锻炼。结果本组10例手部缺损均治愈,且功能和外形均获得满意的效果。结论术前心理护理,使患者树立了良好的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及术后康复锻炼;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和做好伤口创面护理,正确指导功能锻炼,是手部功能恢复的关键。

  • 标签: 热压伤 人工真皮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整复的体会。方法对20例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儿童整形修复并对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2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2年,再次发生瘢痕挛缩2例,均为皮片移植患者。手功能及外形疗效评定优10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达80%。可、差共4例,其中病程在2年以上者1例,占总病例数5%。结论畸形的整复对彻底切除瘢痕组织、选择合理的创面修复方法,对儿童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整复效果非常重要,术后积极主动和被动功能锻炼对手部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儿童手部烧伤 瘢痕挛缩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部肌腱断裂术后手功能锻炼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0例手部肌腱断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实施手部功能锻炼,观察实施手功能锻炼后,患者手指功能恢复情况,并采用手部功能评分对患者护理前后手部功能进行评分比较。结果30例患者术后经手部功能锻炼后,恢复优20例、良8例、差2例。护理后患者手部功能评分(84.32±6.14)分,显著优于术前评分(75.25±6.85)分,(P<0.05)。结论对于实施手部肌腱断裂术的患者,可在术后行早期手部功能锻炼,有利于手指功能恢复。

  • 标签: 手部肌腱断裂术 手部功能锻炼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报告一例手背深Ⅱ度烫伤患者的护理,通过正确伤口评估、合理选择新型敷料,合适包扎,促进伤口快速愈合。结果 经过7天伤口创面的处理,创面完全愈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舒适度。结论 烫伤患者必须采取正确的伤口处理方式,采用新型敷料保护创面,使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

  • 标签: 手部 深Ⅱ度烫伤 湿性愈合
  • 简介:目的:通过本组神经鞘瘤的诊治总结探讨上肢神经鞘瘤良恶性的鉴别。方法:本组21例,均以发现手部及前臂大小不等,时间及数量不同的肿物入院,其中,男10例,女11例;其中发源于正中神经6例,尺神经6例,桡神经浅支3例,指掌侧总神经3例,指固有神经2例,骨间背侧神经1例。瘤体大小不一,黄豆至拳头大小。大多为单发,少数多发。发现时间2月至42年。结果:本组21例,17例1次切除治愈,患肢恢复良好外形及功能;3例复发患者中2例再次切除后随访未再见复发,1例复发后再次切除病理诊断为恶性神经鞘膜瘤,2月后转移,接受化疗。1例首次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恶性,拒绝治疗,8月后死亡。结论:前臂及手部神经鞘膜肿瘤绝大多数为良性,但有少数恶性存在,需引起重视,尽早鉴别采取必要治疗。

  • 标签: 神经鞘瘤 鉴别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聚氨酯发泡剂高压注射伤的临床治疗方式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18年2月至2020年11月,我科共收治手部聚氨酯发泡剂高压注射伤患者9例。统计手术治疗次数及方式,分析治疗效果。彻底清创后Ⅰ期直接闭合创面4例,Ⅱ期缝合创面4例,游离皮瓣修复创面1例。行一次手术治疗4例,两次4例,三次1例。结果本组9例患者伤口均愈合良好,均未发生感染。术后所有病例随访1.5~6.0个月,采用TAM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6例,良2例,可1例。结论聚氨酯发泡剂高压注射伤为特殊类型的手部高压注射伤,因聚氨酯发泡剂化学性质稳定,损伤机制主要在于高压产生的物理力及注射物膨胀力对组织造成的损伤。应在Ⅰ期尽早对组织进行彻底清创和减压,如无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或皮肤缺损的患者可Ⅰ期直接闭合创面,无需多次手术。

  • 标签: 手损伤 治疗效果 聚氨酯发泡剂 高压注射伤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2019年湖州市中心医院骨科诊治的1例因聚氨酯材料误注入食指致手部广泛高压性注射伤患者,其指动脉及指神经均被累及,同时聚氨酯沿食指屈肌腱腱鞘累及右手掌及腕部。由于X线不显影,导致首次清创范围小,加之指端血供较差,最终患者右食指因感染、坏死截指。提示术前完善MR或B超以明确聚氨酯累及范围,初次彻底清创或多次清创对改善预后十分必要;手指血供较差可通过皮瓣移植技术重建血供。

  • 标签: 建筑材料 聚氨酯 高压性注射伤 诊断 治疗
  • 简介:在冬天,手部干燥、皴裂让人烦恼,到了春天愈加严重了。手不仅表现出生活习惯,还是一个女人的第二张脸。正因为如此,总是想要保持得漂漂亮亮的。了解手部粗糙的原因和对策,今年一定要有所解决!

  • 标签: 手部 护理 速效 生活习惯
  • 简介:在基层医院骨科,经常遇到手外伤病人.手指神经丰富,疼痛比较剧烈,因此麻醉尤为重要.传统的麻醉方法为指总神经阻滞麻醉并加扇形浸润,对每个手指常须注射二针以上的麻醉药,但效果难以肯定,我们应用ChiuDTW[1]经屈指肌腱鞘麻醉手指的方法,在临床治疗186例病人中取得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标签: 鞘内麻醉 屈指肌腱 手部手术 神经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手是重要的劳动器官,受伤的几率较大,手的解剖比较精细,功能特殊,在各类烧伤中,手部烧伤所占比例很大,可造成手部瘢痕及瘢痕挛缩,轻者可影响手的形态,造成丑陋的外观,重者可使手的功能完全丧失。整形外科手术是解决外伤后可造成血管、神经、肌腱、骨和关节的损伤,以及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改善病人的生活和工作。方法我科从2008至2010年收治的89例手部烧伤患者的治疗及康复体会。结论手术是修复创面及恢复手部功能和形态的重要的方法,术后的康复治疗则是巩固疗效的重要措施。精湛的手术技巧,良好的术前、术后护理,正确的功能锻炼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整形外科技术 手部烧伤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部掌、指关节损伤的手术方式及其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的手外伤中掌、指骨关节损伤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组,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80例患者进行3-12个月的随访,平均6个月,不同术式,患者的手功能均有恢复,预后功能恢复与关节损伤程度有很大关系。结论手掌、指关节损伤的手术方法各有优劣,应当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恰当的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 标签: 手部掌指 关节损伤 手术方式
  • 简介:【摘 要】 近年来,针对手部肌腱锻炼手术后的手部功能锻炼指导措施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早期行手部功能锻炼可帮助患者快速恢复手部功能,促使吻合处早期重建血液循环,减少肌腱粘连、愈合不良等并发症,增强抗张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目的 探讨手部肌腱断裂术后手功能锻炼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中心医院收治的 30例手部肌腱断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实施手部功能锻炼,观察实施手功能锻炼后,患者手指功能恢复情况,并采用手部功能评分对患者护理前后手部功能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30例患者术后经手部功能锻炼后,恢复优 20例、良 8例、差 2例。护理后患者手部功能评分( 84.32±6.14)分,显著优于术前评分( 75.25±6.85)分,( P< 0.05)。结论 对于实施手部肌腱断裂术的患者,可在术后行早期手部功能锻炼,有利于手指功能恢复。

  • 标签: 手部肌腱 功能锻炼 护理效果 恢复情况 抗张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部肌腱损伤修复术后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间的36例48指手部肌腱损伤修复术后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对其进行健康指导,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术后无1例发生肌腱粘连、再断等并发症,手部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手部指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护理,与巩固疗效、恢复患手功能密切相关。

  • 标签: 肌腱 修复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外科医生在处理上肢或下肢毁损伤时,有10个问题需考虑。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保肢还是截肢,同时也需强调清创这一重要因素。外科医生若能考虑到这10个问题并给出肯定的答案,就可能成功保肢,并有条理地重建一个有功能的手和上肢。

  • 标签: 上肢 毁损伤 保肢 截肢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8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使用克氏针内固定的治疗方式,观察组使用微型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方式,每组各30例,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论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患者高26.7%,手术进展时间、住院康复时间、手部愈合时间以及术后重返工位的时间均与小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微型钢板内固定在临床治疗中表现良好,能有效减轻患者伤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型钢板内固定 手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医护人员手部卫生消毒与院内感染控制情况 , 探讨相应对策。方法 二道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对二道区二级以上医院 2018年、 2019年对部分医护人员进行手部采样检测卫生消毒情况 , 分别获得 195份、 197份资料 , 观察手部卫生消毒检测合格情况 , 结合 2018年、 2019年中心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8年、 2019年临床护士合格率均低于临床医生和医技人员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018年总合格率低于 2019年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018年Ⅰ、Ⅱ类环境下合格率与 2019年比较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018年Ⅲ类环境下合格率低于 2019年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018年、 2019年Ⅲ类环境下合格率均低于Ⅰ类、Ⅱ类环境下的合格率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019年感染率低于 2018年感染率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随着手部消毒合格率的提高 , 院内感染率降低 , 临床护士的手部卫生消毒情况较差 , Ⅲ类环境下医护人员的手部卫生消毒情况较差 , 有必要加强手部卫生消毒 , 特别是临床护士 , 减少院内感染发生。

  • 标签: 医护人员 手部卫生消毒 院内感染控制 对策